<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端午節教案

          時間:2025-08-27 11:45:50
          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

          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1

          活動目標

          1.調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過的傳統節日之一。

          2.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練習包粽子,獲得更多端午節的經驗,體驗端午節的民俗氛圍。

          活動準備

          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這天為端午節。

          (2)交流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節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用粽葉將泡好的米和棗包住,然后用繩子捆好。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包緊,扎結實。

          4.節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分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師,進行分享活動。

          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劃龍舟動作,兩兩合作協調向前快跑。

          2、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皮筋龍舟”若干。

          活動過程:

          1、模仿賽龍舟的動作(劃船、打鼓、擦汗等)。

          2、游戲:《劃龍舟》。

          (1)討論兩兩合作劃龍舟的方法。

          指導語:兩人一組怎樣能把龍舟劃得又快又好?

          (2)自由結伴嘗試合作劃龍舟。

          (3)劃龍舟比賽(分組接力比賽)。

          3、聽音樂做全身放松動作。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3

          設計意圖: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我們即將開展“粽子飄香”的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引導幼兒學習簡單地包粽子(折紙),并進行線描裝飾。

          3、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粽子飄香》、《屈原的故事》的欣賞課件,長條狀的紙條與幼兒人數相等,彩帶、油性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明天我們因為什么節日放假呢?(端午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有長條形的'等等,并且有多種口味的,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紅棗粽等等。

          二、故事欣賞。

          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1、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2、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飲雄黃酒、賽龍舟、佩香囊、戴五彩線等等)

          三、教師示范講解:

          師:為了表示我們對屈原敬佩與緬懷之情,讓我們也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教師示范講解:

          1、先將紙條一端折成一個三角形;

          2、順著三角形的一邊正反來回折,將整張紙條折成連續的多個三角形;

          3、打開三角形;

          4、在紙條的起端,順著折縫攏成一個立體的形狀,似錐形;

          5、順著紙條上的縫往上卷繞,將紙條末端插入縫中;

          6、用油性筆進行線描裝飾;

          7、用彩帶捆綁裝飾。

          四、幼兒制作粽子,教師巡回指導。

          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4

          教材分析

          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毒V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抖宋绻潯肥且皇淄ㄋ滓锥?、朗朗上口的是兒歌,以淺顯的語言表達了端午節的地方風俗習慣。本此次活動從引導幼兒回憶端午節習俗入手,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感知端午節的民俗文化,引導幼兒大膽運用有節奏的朗誦,體驗兒歌的韻律美。

          教學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來歷以及地方風俗習慣。

          2、學習兒歌,感受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美。

          3、嘗試仿編兒歌,體驗創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端午節來歷和習俗物質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1、談話交流,回憶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提問:端午節就要到了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為什么要過端午節?

          小結:每個節日都有各自各的習俗與傳說,這些習俗和傳說不僅代表了我們的文化,也流傳下來許多的節慶活動,像現在端午節舉行的包粽子、插艾蒿、掛香囊、龍舟比賽等。

          2、結合教學課件欣賞詩歌,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1)組織幼兒交流傾聽兒歌后的感受。提問:兒歌里說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樣?

          (2)根據幼兒的回答,播放相應的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3、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美。

          (1)教師再次朗誦兒歌,引導幼兒理解,加深印象。提問:剛剛的兒歌里面,你聽出哪些音比較像?

          小結:小朋友聽的很仔細,聽到了陽(yang)和囊(nang)很相似,老師發現兒歌里還有一些你們沒有發現,現在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

          (2)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念讀兒歌,重點念準以下發音:陽(yang)、囊(nang)、妝(zhuang)、香(xiang)。

          提問:為什么這些音聽起來很像?

          小結:原來人們為了讓兒歌更好聽,讓最后一個音都聽起來很相似,這便是運用了押韻的方法。

          (3)引導幼兒朗誦兒歌,感受作品的節奏感。

          提問:第1段兒歌前兩句有幾個字?最后一句話有幾個字?第2段、

          第3段呢?這樣朗誦起來有神們感覺?

          小結:這首兒歌每一段第1、2句都是3個字,最后一句都是7個字。這樣的兒歌朗誦起來既整齊又有有節奏感,給人美的享受。

          4、引導幼兒有節奏的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節奏感和韻律美。

          5、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嘗試仿編兒歌。

          端午節還有哪些活動?我們一起把這些活動也編到兒歌里吧!鼓勵幼兒用兒歌里的句式結構進行仿編活動,體驗創作的快樂。

          附兒歌

          端午節

          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

          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得蹦又跳。

          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永記牢

          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5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2.按掃、拜、墓的筆順書空。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干什么?這是什么傳統節日?[相機出示詞卡:龍舟、端午]教師介紹端午節。

          (2)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么?[相機出示詞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你知道嗎?[相機出示詞卡:中秋]教師介紹中秋節。

          (2)中秋節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機出示詞卡: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4)學生借助拼音讀以上生字詞。

          (5)指名認讀、正音。

          如:粽子、月餅中的后一個字讀輕聲。

          3.小結:剛才我們學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有哪兩個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端午節,民間風俗是什么?(包粽子、賽龍舟)中秋節呢?(全家人要團圓,吃月餅)

          三、指導讀韻文

          多種形式練讀,讀出節日的歡樂。

          范讀、自由讀、互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團、餃、餅、端這4個生字的。

          2.教師范寫生字。

          3.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5.認讀課后詞語。

          6.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詞語。

          7.聽寫詞語,檢測效果,及時反饋。

          《關于端午節教案集合5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