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年、月、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月、日》教學反思1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協助學生記住大月、小月的天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年歷、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今天是個有意義的日子,能和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一起來學習,我一定要把這個日子記住,今天是哪年幾月幾日呀?現在是20xx年3月x日xx時xx分xx秒(板書),黑板上哪些是我們學過的時間單位?(
2、你還知道哪些有意義或者是叫你難忘的日子?
二、自學提示一
交流匯報
(一)認識年歷
時光快車看大家對年月日這么感興趣,準備送給大家一份禮物,這可是他記錄時間的法寶,你知道是什么嗎?(年歷)年歷上面記錄了月份、日期、星期、節日等等。
教研活動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1、大家可別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著許多的小秘密呢!接下來就讓們火眼金晶看年歷,自己先觀察,然后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說一說,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是火眼金睛隊!
2、學生匯報觀察發現:
(1)一年有12個月
(2)一月有31天。(哪些月也有31天?總結有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
(3)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月
(4)2月份有28天
3、剛才我們發現的是20xx年年歷上的小秘密,那么其他年份的年歷是不是和今年一樣呢?火眼金睛,繼續行動!
眼見為實,老師今天也帶來了近幾年的一些年歷,我們一起在他們身上找找答案吧!
4、小組匯報:對照20xx年的天數統計表,哪一個小組的統計結果和20xx年統計表一樣?請派一名代表說說你們小組統計的是哪一年;哪個小組的統計結果和20xx年統計表不同?哪里不同?(2月)你們統計的是哪一年?
5、總結:通過我們剛才的統計活動,我們知道了:除了2月份,其他各個月在不同年份中天數是一樣的,大多數年份2月份有28天,也有些年份的2月份是29天。
6、全年天數:一年有多少天?是每一年都有365天嗎?
7、在今年這365天里,有一天一定是大家最想喜歡的,那就是你的生日,火眼金睛找生日,請大家在10秒中內圈出你的生日,開始!
自學提示二
教研活動
(三)大月、小月記憶方法
1、誰生日的月份有31天,誰生日的月份有30天?
2、大家知道嗎?每月有31天的這些月還有個名字呢,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的月份。
3、誰媽媽的生日是在大月?有的同學去日歷上找啦,怎樣很快地記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呢?我們先來看看在一年12個月中,大月、小月和2月是怎樣排列的,老師把大月涂上了紅色,把小月涂上了黃色。
4、觀察統計表,想想,怎樣能很快地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5、學生匯報,老師總結方法:
方法一:拳頭法(帶領全班一起數,自己再數一數,同座之間數一數,全班再一起數一數)
方法二:歌訣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6、反復練習記憶:
(1)自己選擇喜歡的一種方法記住它。
(2)同座之間互相背一背、數一數
(3)大家來挑戰(我出題,你判斷)
檢測(略)
(五)新課小結:有沒有感覺現在渾身充滿了知識的力量?能量越大責任越大,我們的一位老朋友,現在正犯愁呢,讓我們去幫幫他好嗎?(引出喜羊羊)
三、鞏固應用
1、判斷題:
(1)每年都是365天()
教研活動
(2)24個月就是兩年()
(3)小明說他的生日是4月31日()
3、拓展練習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幾月幾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幾月 幾日?
(2)小明說:"媽媽說我的生日是元旦的前一天,我是哪天過生日呢?
(3)這批牛奶的生產日期是:20xx年2月18日,保質期為:六個月,這批牛奶今年幾月份過期?
教學反思:
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把本節教學的重點定位于: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備課時,從課的容量上來看,量確實較大,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在40分鐘內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的知識和判斷方法,會計算全年天數等,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通過上這節課,我覺得本節的目標定位準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學習,課堂設計落在實處。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年、月、日》教學反思2《年、月、日》這節課的內容來自學生自身生活和現實生活,課程的實施大量地依賴教材、校園以外的資源,學生學習的途徑、方法不一。上個星期六我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自己去尋找一些有關年、月、日的知識。這一做法突破了數學教學的封閉狀態,擴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將課內與課外很好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置身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興趣是動力,教師是參謀,拓展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是目的。
學生通過自主,獨立或合作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表達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我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理解是學生在實踐中,活動中學的數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在設計這堂課時就要 ……此處隱藏7474個字……暑假,都是大月,我們可以多休息幾天。
(三)反饋:
1、師:你出生在幾月,這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二月份是多少天是大月還是小月?
2、提問:誰能很快地把它記下來?(生生互動練習說)
3、我們研究了這么多的知識,下面大家輕松一下,做一個游戲。要求:男生做大月,女生做小月,我說的月份是大月男生站起來,我說的月份是小月女生站起來??凑l做得快。(學生愉快地做游戲)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一年有( )個大月,有( )小月。
2、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你的生日是()月()日;
5、你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
四、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 猜謎語。師:同學們一節課學會了這么多的知識,真了不起!老師想給同學講一個古老的謎語,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寶貴的是什么(——時間)
師:既然時間這樣珍貴,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呢?(珍惜時間)
3、師:時間對我們非常重要,希望珍惜時間,每日都學會新知識,每月都有大收獲,每年都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年、月、日》教學反思12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年、月、日作為較大的時間單位,它的學習對四年級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為了讓學生對年、月、日知識作全面、概括的理解和掌握,教學前,我引導學生積極查找年、月、日的資料,讓學生走進“年、月、日”的歷史;教學中,我把歷法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以及其中的數學原理作為一種知識的介紹引到了數學的學習之中,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年、月、日”前,我對學生說:在年、月、日的知識里,有許多有趣的故事,看哪些聰明、能干的孩子能通過課外書籍、網站查找到年、月、日的資料,把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也告訴給同學,看誰最能干。為讓學生把學生把所找的資料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我要求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識,四人小組交流整理,同時把自己最想知道的知識或問題提出來,寫成一份報告。學生的熱情都比較高。
讓學生在查找有關年、月、日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年、月、日的來源,了解歷法的形成過程,更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通過查找資料也讓學生逐漸體會到:知識的學習不只是在學校聽課、做作業,還包括讀課外書、與人交談、查網上資料等。在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學生通過研究從1990年到20xx的年歷卡,和小組交流,極大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前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已提出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逐漸被學生理解和掌握。但是隨著學習的進一步深入,學生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例如,學生提出,年、月、日是怎么來的?既然月球繞地球旋轉一周的時間是一月,為什么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呢?為什么平年2月又是28天呢?同學們爭著發表自己的高見??磥恚灾鲗W習激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探討興趣,但是只*數學故事和書本上的知識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為什么平年二月有28天,閏年二月有29天,這也是個別學生在課前提出的為什么每四年中有三個平年、一個閏年的問題。通過演示和講解,學生更清楚地理解了閏年的來歷。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深到體會到學生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資料,通過一一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大部分學生都有查找的資料,而小部分學生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所找資料有限的情況。我為學生創設了小組觀察、發現和交流知識的機會,促進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主動構建新的認知結構,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寬松、開放的空間里,學生積極表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觀察所得,交流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提出自己記憶大、小月的方法,分享著知識交流的樂趣。
《年、月、日》教學反思13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上課時,師生先交流此時激動和高興的心情,再讓師生一起記住這難忘的時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時31分6秒。師問:這句話里有哪些表示時間單位?師: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表示較短的時間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再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生活體驗,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使學生初步體會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接著讓學生說出課本中四幅有意義的日子發生在什么時間。這樣,再一次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明朗化。最后讓學生在猜迷語的愉悅的氣氛中,進入新課。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現新知。新知的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觀察年歷,發現: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的規律變化,通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接著在師生共同的游戲中引出二月這一特殊月份,。再通過學生動手設計一張20xx 年的年歷,知道每個月天數與星期的排列規律。這樣,留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和時間,學生才會放飛思維,張揚個性,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打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相長,教師只有不斷地反思,不斷總結,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模式,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才能走出疑惑,完善自我。
《年、月、日》教學反思14【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朝詩人王維在重陽節因思念家鄉親人而作。游子在外,舉目無親,正逢佳節,百感交集。全詩寫得非常樸素,感情十分自然?!蔼氃诋愢l為異客”,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就把那種獨自在外、人地兩疏的情形表達出來,同時傳給人們一種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為下面思念的內容奠定了基礎?!懊糠昙压澅端加H”,一個“倍”字,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在重陽節極度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此句也已成千古傳誦的佳句,表達了億萬炎黃子孫共同的生活感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想法新穎,對新鮮事物興趣濃厚,勤于思考,善于發現,敢于質疑,勇于否定,加上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針對學生情況,我追求了這三個字:“新、活、放?!?/p>
【教學設計】
一初讀,二淺思,三深悟,四背誦,五表演。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