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集合8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1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由我擔任五年級語文教學。本班是在原有的三個四年級班級的基礎上重新打亂編班后組成的,學生學情比較復雜。從總體情況來看,這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容樂觀,整個班級學習風氣有待進一步改善,特別是部分留守兒童,在學習的主動性上欠缺很大。雖然大部分同學都能自覺遵守學校的紀律,但同學之間在學習上能相互團結互助的不多,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在知識方面,大多數學生能在基礎知識部分掌握的還比較牢固,但在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借助工具書去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沒有形成。在閱讀方面,有部分學生不能根據短文的內容及自己的生活閱歷進行答題,造成了讀不懂文章和不能把握文章思想情感的現象。在作文方面,很多學生寫的東西內容空洞無物,缺乏可讀性,美感差;甚至還有個別學生基本語句都不能寫通順。本學期將重點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加強閱讀和作文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力爭教學質量上臺階。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我愛閱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說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游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走進毛澤東”。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閱讀”和第五單元“遨游漢字王國”還安排了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是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遨游漢字王國”單元采取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并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
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2篇。精讀課文后安排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將前后課文從內容上連接起來,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
口語交際?習作獨立成一個欄目,并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
回顧?拓展由3個欄目組成,其中有2個固定欄目:“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另有“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兩次,“趣味語文”一次。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2篇。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了逐步放手培養閱讀能力的設計思路。
三、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是在前八冊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有一定的繼承性,體現了整套教材的延續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其主要特點體現在:
(1)教材編排方式仍按專題組織教材內容,但專題的角度、內容更加靈活多樣。
(2)編寫中進一步加強整合。
(3)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
(4)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
(5)改進“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6)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系。
四、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獨立識字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并體會漢字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6)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學習閱讀瀏覽的方法,根據需要搜集信息。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低于是25萬字。
(7)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8)能寫簡單的記實性的作文和想象性的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范,整潔。
(9)學會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10)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交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會寫活動計劃。
五、教學措施:
1、學期前首先要全面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
以新課標的三個維度和總目標及階段目標為依據,從整體上把握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的階段性目標,對學生在中年級階段未達到的目標,要盡力在本學期中予以補充、強化。同時不可操之過急,避免加重學生學生負擔。
2、識字、寫字教學:
五年級上冊的識字都隨課文安排的。教學中,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的字或易混的字作重點指導,引導學生用識字規律認記生字,課內要留有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寫好筆畫、筆順,安排好字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寫美觀。還要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愛好。
3、閱讀教學:
(1)、精讀課文的教學:
A、重點指導學生朗讀、默讀,關注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質量,引導學生體悟課文感情,增強語感。
b、精讀詞句,積累語言,結合聯想和想象理解詞語,注重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c、精讀課文,領悟感情,教學并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e、精讀內容,領會作者表情達意和寫作方法。
(2)、略讀課文的教學:
a、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
b、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和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3)、選讀課文的教學:本冊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內容大都與單元對應,可作為期末綜合復習材料,讓學生課外獨立完成,激發學生廣泛地開展課外閱讀。
4、口語交際教學:
本冊口語交際教學共安排了7次,既要重視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培養學生傾聽和應對的能力,又要重視培養獨白的能力。教學中應注意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精心創設情境,鼓勵學生表達,同時要注重學生表達的條理性。另外注意把口語訓練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或互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此處隱藏7780個字……合訓練中出現一項基礎內容,落實到位,做到人人過關。在這次五年級的能力診斷中,力爭取得好成績。
具體措施:
1.上好每節語文課,找準突破口,突出重點,學生參與面廣,在課堂上教授的知識要盡量在課堂上領會。經常督促學生養成一些學習語文的好習慣,并使之不斷鞏固、加強。如要求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學會對課文中關鍵字、詞、句進行圈、畫;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盡量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心理等。
2.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訂正,學習困難生做到面批。
3.出好每課一練,每一周的練習卷,題型要做到新穎,具有針對性,安排在校完成。
4.對學習困難生要做好補缺補差工作,1)發現問題及時補2)每周一次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補差。
5.對于有進步的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系,寫表揚信等手法。班中也爭做“榜樣星”評比,目的在鼓勵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目標二: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特別提高分段的正確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優等生作文爭取比賽獲獎,中等生的作文會用好詞好句,并用詞恰當,困難生的作文要表達清楚,語句通順。
具體措施:
1.老師利用課本內容,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摘錄好詞、句、段,寫讀后感想),結合課文和課外閱讀,練習分段。
2.每天進行閱讀分析訓練,并且作為重點讓學生多多練習,老師進行面批。平時將定期不定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詩詞等。增加學生的日常積累。同時,要求學生盡可能多接觸一些課外讀物,多關心一些時事,多看一些報紙雜志,以拓展學生的眼界。
3.利用班級圖書角,學校圖書室,讓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同時結合閱讀章的評選,每周五利用午會課讓學生來介紹自己看過的書以及講述閱讀的內容,激發學生看好書,多看書,好看書的熱情。
4.上好每堂作文課,增加作文篇數,共八篇,事先幾天告訴學生要寫哪篇作文,做好預習和準備,使學生有話可寫。
5.老師加強批改,注重培養學生的修改能力,老師的評語要寫得學生愛看,有激勵作用,調動學生寫作的熱情。
6.結合課文內容和實際情況,加強寫話練習,字數在100~200之間,每周至少1篇。除課堂的大作文外,鼓勵學生平時多練筆,從句、段開始,多寫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使學生寫作能力能漸漸地得以提高。
7.加強周記的練習,老師結合新教材的作文題來進行命題,認真批改,達到練筆目的。
8.積極參加各類作文比賽,增加寫作的信心和能力。
五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8一、全冊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寫,共有10個單元,各單元主題鮮明,單元的主題分別為“馬”、“奇觀”、“變化”、“韻味”、“智謀”、“水”、“危急時刻”、“方法”、“面對錯誤”、“家園的呼喚”,在內容安排上基本能體現“興趣先導,學會學習、整體推進、文化積累”的編排思路。全冊主體課文共25篇,每一單元后面都有一至二篇拓展性閱讀課文共16篇。
本冊教材每個單元由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兩部分組成。就單元數量來說比前幾冊有所減少,但課文內容相對加深了,要求提高了。主要體現為1、課文內容時空跨度加大,涉及的問題廣泛。2、文化含量增大,比如《中國一日》通過中國一天經濟生活的幾個數字,引導學生思索改革的意義和困頓等深層次的問題。3、文章體裁多樣,新增了報告文學,議論文、劇本、科學推理故事等。
教材中“拓展性閱讀課文”通過小“金鑰匙”提出了教學要點。旨在輔導學生學習瀏覽,還需教師做適當的詮釋,讓學生做一些練習,讓學生根據興趣、水平以及時間,讓學生選擇部分篇目作為主體課學習。十個語文天地中有三個單元是綜合性學習活動,旨在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活動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聽、說、讀、寫,觀察、想象、檢索,合作完成綜合性學習任務。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時可作刪改。
二、教學總目標
(一).教材要求學生會認、會寫140個生字。教師應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學,在閱讀和寫作的大量實踐中反復學習各運用已學的2500個漢字,更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二).閱讀教學中主體課文共25篇,拓展性閱讀課文16篇,在閱讀教學中要遵循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培養學生閱讀時進行發散思維,啟發學生愿意提問,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繼續練習如何處理所提的問題,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三).習作要求,重點仍放在使學生愿意寫、有的寫上,通過與生活結合(日記)、與閱讀結合(仿寫、續寫、補寫等)、與活動結合等途徑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學生是在“寫作實踐”中逐步學會寫作的,多看、多練?!岸嗫础卑ㄓ^察和閱讀,“多練”包括練筆和修改。本冊寫作方面的教學要點是:① 練習給習作寫評語。② 詳略分明。
(四)、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五)、自我評價,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在為單元做個人小結。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和寫作中,不斷提高自學字詞句的能力。
2、注重朗讀、誦讀整體感受,能對照譯文讀懂古詩文,理解詩文意思,體會詩文意境,要求學主動朗讀古詩文或名言警句,提高語文素養。
3、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熟練掌握獨立閱讀的技能,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感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做到有所感悟和思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閱讀教學中要注意發散思維、寫讀書筆記、快速閱讀等方面的訓練。
5、學習列數字和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7、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6、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意見,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四、教學主要措施
1、培養學習興趣,遵循“有用”“精要”“好懂”的原則,刪繁就簡,深入淺出,學以致用,進行大量的閱讀和寫作實踐。
2、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靈活地安排金鑰匙的學習,重視對學生的輔導和及時檢查。
3、重視學生的認識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多次反復, 讓學生把話說通,把話說好。習作教學從學生的已知經驗、情感世界、想象世界出發,根據學生的意愿和能力,相機誘導,循循善誘。
4、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引導學生做好活動總結和自我評價。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