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時間:2025-08-24 02:10:06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7篇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7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那么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1

          以建設數碼校園為重點,積極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學習與研究,扎扎實實地搞好信息技術教學。

          一、按要求開齊上好信息技術課

          根據教育局電教站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三至六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排進課表每周二節,開足、開好。

          二、加強信息技術學科的師資培訓

          1.要在信息技術教師中開展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理論的活動,加強信息技術教師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我校信息技術教師整體素質與信息化水平。要通過電子化備課、課件制作、多媒體運用、網上下載等競賽評比,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

          2.新學期我校將利用教研活動時間重點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繼續以《走進新課改》為內容,學習課改精神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之間互相交流教改信息、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切磋教學藝術,努力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探索開創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新模式。通過學習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克服浮燥情緒,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在學校的每周例會和中心教研組活動中要有計劃地增加信息技術教學培訓的內容,不斷提高每一位教師信息技術的教學能力。

          3.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制度,提高集備、教研的實效性。不斷完善教研組的管理、評價、激勵機制,提高教研的實效性,以科學的態度,潛心研究、探索符合教育規律、有利于學生發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法與學法。每月的第一周為各年級組集體備課時間,由各年級組長組織實施,每次活動要摒棄以往那種你說我聽、你說我記的教研模式,力求每一次交流都有新思路、新思想、新問題,依照“回顧——操作——反思——交流”的過程開展教研。要通過網絡研討、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等多角度演示,讓每一位教師看得見、摸得著、學得上、記得牢。

          4.探索網上教研活動新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的優勢,提高教研活動的層次和效率。并且通過活動,及時總結推廣,帶動其它學科教師開展網上教研,推動我校的信息技術應用。

          三、扎實地上好信息技術課,嚴禁“放散牛”

          新學年的信息技術教學要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新學期開始,信息技術教材要力求人手一冊,努力做到信息技術課不僅要學技術,而且要促發展。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對學生學習進行多元化評價,激勵學生發展特長,在使學生學會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獲取知識的能力。

          在抓好操作實踐課的同時,狠抓教學質量,定期對學生的學習知識和掌握情況進檢測,教師組織學生各單元小測試,學期期末集中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方法。

          做好學生上機考核工作,重點抓好各種競賽活動。每學期末的上機考核由網絡考代替單機考試,教師要明確網絡考試的意義,網絡教室管理員要積極配合這項工作,提前做好各項準備。確保網絡考核成功。

          要成立信息技術課外興趣小組,并做到“三定”:定學生、定活動時間、定活動內容,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借用外部力量,發揮其他學科教師的優勢,努力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與水平,爭取獲得好成績。

          四、信息技術教學中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要配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繼續開展課題研究,除推出一批優秀的教學課例、課件外,重點研究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將學生引入到學生學的過程,如何改變學生學的方式和師生互動的方式,形成一些能體現課改新理念的教與學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經典哦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備課,充分利用一些優秀的備課系 及資源庫進行計算機備課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2

          一、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要求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班級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幫忙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明白應負職責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養成當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職責意識。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學習漢字輸入,了解常用的漢字輸入法,最少精通一種漢字輸入法,異常是要正確的漢字的標點符號及其他一些常用符號

          2、感受計算機處理多媒體的魅力,學會一些常見的應用軟件。

          3、學會獲取信息,并進一步加工、處理信息。

          4、加強計算機的綜合應用本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經過本課的學習,強化計算機的操作本事,進一步理解計算機是人們處理信息的“工具?!?/p>

          使班級學生純熟掌握使用拼音輸入漢字、詞組、標點符號及句子的方法;加深對漢語拼音的理解,能夠利用拼音輸入法進行組詞、擴詞,豐富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本事及寫作本事。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要求班級學生熟悉電腦,了解電腦的組成,構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構成對信息技術課的濃厚的愛好。

          初步了解信息在社會各領域中的使用及重要性。初步了解組成計算機的幾大部件。建立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

          培養班級學生準確的操作姿勢,培養班級學生操作電腦的良好習慣

          經過應用“Word”軟件進行文字處理的操作,讓班級學生感受計算機供給的文字處理工具對文檔格式的加工處理。班級學生經過“我是小修改”活動,學會基本的文字處理操作,了解文字編排中的一些格式(如段落、首行縮進、行距等)的處理對信息表達的作用,學會修改簡單的文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班級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經過實踐能夠鞏固所學知識,培養班級學生的動手、動腦本事,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經過學習,使班級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班級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和自覺性,鼓勵班級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養成良好的計算 ……此處隱藏2552個字……制、移動及刪除;

          5、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換

          6、掌握文字的字型、字體、字號及顏色設置等修飾的基本方法;

          7、掌握插入藝術字的方法,并能作相應的調整

          8、學會對文章段落的對齊、縮進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調整

          9、了解圖片工具欄的組件和使用方法;學會插入剪貼畫、圖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圖文混排的方法

          10、學會用打印預覽查看文章編排效果;掌握紙張大小的設定、頁邊距的設置方法

          11、了解PowerPoint20xx;學會啟動PowerPoint20xx、選擇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燈片上文字輸入、格式設置

          12、掌握插入剪貼畫、圖片文件

          13、瀏覽幻燈片、放映幻燈片

          二、情意目標: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現代社會中的信息化意識。

          三、質量目標:

          期末成績爭取學區A級。

          三、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結構及其功能;學會進入與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掌握智能拼音輸入文字;學會輸入單字和詞組;學會切換輸入法狀態,學會打開文檔;學會用光標移動的方法修改文章,了解PowerPoint20xx;學會啟動PowerPoint20xx、選擇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燈片上文字輸入、格式設置。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

          初步學會使用繪圖工具箱掌握畫線的工具,讓學生能運用畫線工具作簡單的圖形;學會選擇及改變線寬。初步學會用橢圓、矩形、圓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學會運用畫圖工具作簡單的規則的圖形。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一、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貫徹落實教學常規,規范教學工作,認真學好課程標準,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確認重點、難點,堅持做到教學有計劃,課課有準備,堂堂都上好。加強學生操作訓練,改革課堂教學,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著力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根據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課內與課外合理安排,輔導點撥,做好防差工作。加強直觀和實際操作,加強學生能力培養,讓學生動手動腦。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增強學生信息意識。

          二、提優補差內容、途徑和方法

          提優:參加各類信息技術競賽,以賽促教。

          補差:加強輔導。

          三、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目標:

          本學期教研工作按學校信息技術研究課題——《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關系的研究》,著重研究在新課程標準框架內用好原教材,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與積極主動學習的關系進行研究,把新課標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教學行為,促進其他學科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計劃:

          1、加強理論學習,發展多向思維,用創新思想指導教學工作。

          2、課堂教學中明確目標,用活潑有趣的形式輔助教學。

          3、及時做好經驗總結,理論和實踐相聯系,撰寫教學論文,寫好心得體會。

          小學第一學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進度表

          周次章(或課)、節內容及課時主要教學目標與要求

          2第29課 初識word20xx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結構及其功能;學會進入與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

          3第30課 文字的輸入掌握智能拼音輸入文字;學會輸入單字和詞組;學會切換輸入法狀態

          4第30課 文字的輸入

          6第31課 文章的修改學會打開文檔;學會用光標移動的方法修改文章

          7圖慶放假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7

          新世紀,信息技術將成為更新最頻繁、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科學技術之一。為了適應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需要以及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上。為此,從小學好計算機就成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使每個小學生掌握有關計算機的知識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小學“信息技術”教科書共分三冊,六年級學習第三冊。今學期學習第三冊下。本冊分為三個單元:神奇的LOGO王國;算法思想初步;信息技術的初步。

          二、教學目標和任務

          目標是培養學生以下幾種能力:

          1、操作能力:(1)學習一些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2)學習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3)學習怎樣利用計算機輔助于其它學科的學習。

          2、思維能力:利用常用的一些操作軟件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

          3、想象能力:根據畫圖過程想象圖畫的樣式等。

          4、創造能力:指導學生利用計算機創造出優美的圖畫,優美的音樂等。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活潑開朗,大部分學生遇到問題能積極動腦思考。總的來說兩個班整體學習風氣欠濃厚,上課不能專心聽講,積極動腦,主動大膽的回答問題。但大部分同學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目的明確,上課積極動腦,遇到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勇于發言,勤學好問,是班里的學習標兵。

          從以前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學習認真,積極動腦動手,掌握了許多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本學期要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之上,加深對計算機的認識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掌握用電腦使用的技巧,掌握LOGO和算法思想的一些基本操作。

          四、教學措施:

          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微機的積極性,首先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能使學生在學習中自愿的學、主動的學。

          2、采取邊講解,邊上機實踐的原則,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3、對于學生操作中的故障,教會學生處理的方法。

          4、加強備課,特別是上機課的備課與準備工作。

          5、發揮更多的自然優勢搞好教學。

          6、發揮學生的好動性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上機。

          7、利用優生指導差生的方法進行教學。

          五、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課號內容課時周次

          一走進LOGO王國21-2

          二LOGO命令訓練營(一)13

          三LOGO命令訓練營(二)14

          四省時省力來畫圖25-6

          五美妙的萬花筒世界17

          六奇妙有趣的新本領28-9

          七大小圖形輕松畫210-11

          八美妙動聽的LOGO音樂112

          九算法的概念113

          十算法的實現114

          十一五彩的信息世界115

          十二什么是信息技術116

          十三身邊的信息技術117

          十四信息安全與信息道德218-19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7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