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學生專業實習報告9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專業實習報告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專業實習報告 篇1三月份,我們地本02的全部人去進化水文站實習,我從水文站實習回來后寫了這份實習報告:
1金華水量概況
金華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較多,有干、濕季節。春早秋短,夏季長而炎熱,冬季 光溫互補。盆地小氣候多樣,有一定的垂直差異,災害性天氣較頻繁。 6月10日進入梅汛期。受冷空氣影響,6月10—11日降下入梅后的第一場雨。本次降雨時空分布不均 ,武義江流域降雨大于東陽江流域。其中永康市前倉雨量站測為24小時降雨量達198。8毫米,9、10兩 日降雨量218毫米,近年來少見的特大暴雨,暴雨引發的局部洪水造成公路交通中斷,康市的前倉、石 柱等地受災嚴重。
20xx年,金華市梅汛一是時間短,只有18天;二是降雨連續時間較長,但降雨總量和強度不大。金 華站梅汛期降雨量1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4—10月降雨量692。4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2% ;年降雨量1172。5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偏少18。4%;金華站20xx年蒸發量755。9毫米。
20xx年,金華市降雨偏少,各主要江河水位站年最高水位都未達到警戒水位。金華站年最高水位35。11米(吳淞);武義蓮塘口站68。72米;義烏市佛堂站52。56米;蘭溪站29。39。 因未達預報標準,金華、佛堂、蓮塘口站20xx年均未發布洪水預報。蘭溪站于6月26日連續發布 預報三次,最后一次預報蘭江最高水位29。30米,實測29。39米,精度達到規范要求。20xx年市水文 站共收發水情信息8940份。
金華市1月份雨量普遍偏多,所以金華站和佛堂站的年最高水位均出現在1月份。金華站最高水 位35。11米,是解放以來年最高水位最低的一年。但浦江芳地水文站6月10日出現建站以來最高水位,達3。65米。
2金衢丘陵盆地
土地面積約85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00萬,耕地約150萬畝。域內主要河流為衢江和金華江,均為 錢塘江上游水系。該地區已建有烏溪江、安地、金蘭、銅山源、沙畈等大中型水庫以及烏溪江引水工程等。由于該地區地處丘陵盆地,蒸發量大,農業灌溉用水占較大比重,而本地水資源有限,且開發條件較差,因此,該區域水資源配置的主要思路為:
(1)推行節水灌溉
改變農業田間漫灌以及減少灌區滲漏是農業節水的重點。正在建設的烏溪江引水灌區續建配套工程 等項目可節省一定的農灌用水量用于工業生活。
(2)向相鄰山區調水
考慮向烏溪江上游烏溪江水庫以及金華江上游的安地、金蘭、沙畈、橫錦、南江等水庫引水。已建成的烏溪江引水工程以及正在研究的義烏向橫錦水庫引水和規劃的好溪水利樞紐等工程就是這種水資源配置方式。
3金華”未來之水”不容樂觀
在3月22日第十一屆”世界水日”和3月22~28日第十六屆”中國水周”即將來臨之際,金華市水利部門向市民提出警告:水危機正逐步逼近金華,如果不能有效地保護水資源,全市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將受到嚴重影響。
去年6月公布的《金華市水資源公報》表明,20xx年金華市降水量為145。55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偏少11。9%;年平均徑流644。4毫米,折合水資源量70。4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偏少18。1%,其中地下水資源量15。22億立方米,低于多年平均值12。5%;全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1570立方米,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全省人均占有量還偏少22%。更令人擔憂的是,數量極有限的淡水,正越來越多地受到污染。據統計,20xx年全市廢污水排放總量達4。96億立方米,其中達標排放的只占35%。去年,金華市水利部門對轄區36個監測斷面進行采樣分析,發現452公里的河流中,符合I類水標準的河長只有30。8公里,占總河長的6。8%。金華市水利局副局長江國富告訴記者,金華水資源緊缺、水污染情況正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而日益嚴重,這急需引起政府和市民的重視。金華必須高度重視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工作,為全市人民永遠喝上”放心水”而努力。水資源相對貧乏的義烏市在飽嘗水荒之后,今年決定投資12.15億元,在我省率先啟動分質供水工程,并將 其列入今年該市重點工程項目。[Page]
4金華水資源有效地開發和保護
2001年,金華市建成了日供水15萬噸的金沙灣水廠,使市區及白沙河流域的70萬人口喝上了優質生活飲用水。打開水龍頭,清澈的沙畈水嘩嘩長流。幾年來,金華市相繼建成了沙金蘭引水工程、義烏大陳供水工程等20多項供水工程,東陽橫錦至義烏引水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建成后將改善近13萬人的用水問題。
另一方面,金華市積極治理水流域環境污染。2000年前后,金華市在金華江流域實行了”零點行動”和”一控雙達標”整治活動,市縣多次聯動,對造紙、印染、醫藥化工、建筑陶瓷、水泥 等行業企業進行重點檢查,對一批違法排污企業依法作了處理,金華江流域”一控雙達標”整治活動效果明顯?!鼻Ю锴逅拥勒巍惫こ桃渤鯌鸶娼?,截至10月底,金華市已完成170公里整治任 務中的150公里。
總體來說,金華的水資源不容樂觀,希望政府和市民引起高度重視,雖說水是可再 生資源,但如果大幅度的污染,浪費,再多的資源也將離我們而去。
學生專業實習報告 篇21.見習時間
我于20xx年x月x日在廣州擎天有限公司見習一天。
2.見習單位
廣州擎天有限公司
3見習的目的
生產實習是高校中每個專業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讓學生到與本專業相關的電力系統公司、電子技術及各個涉及本專業的電氣企業去參觀學習,使同學們能夠在生產現場,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產品、技術、生產操作過程能夠很好的結合起來,清楚地明白本專業知識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如何應用,從而使得所學理論知識得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提高,有助于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同學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參觀實習,還使同學們對相應公司工廠企業的生產流程、管理制度、相關電氣設備的生產運行過程及現場的安全操作規程有所認識和了解,為自己的今后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與工作生產現場的接觸,增強了同學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見習單位介紹 :
廣州擎天實業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控股的產業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院根據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要求而組建、實施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下設電氣事業部、成套事業部、材料事業部. 多年來 ……此處隱藏17136個字……方方面面,見識了考古工作者身上許許多多可貴的品質,在這遠離繁華的小村莊里,遠離喧囂,讓筆者懂得了要始終以一種謙遜的、平靜的心去尊重學習,尊重生活。
美好的終究不會逝去,我會將其永遠的留在記憶里!
這是一門嚴肅的科學——每一位田野工作者對待每一個判斷都必須負責任,對待每一個遺跡的發掘都必須秉持著嚴謹科學的理念,對待每一個遺址都必須懷抱著對歷史的敬畏之心。與此同時,這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Life is just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here.有許多東西,許多前人留下的印記都在靜靜等待與我們跨越千年的會面,而我們在挖到生土之前永遠不會知道下一鏟下去會遇見什么,總是在緊張而充滿希望地期盼著,那常常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會面。
岐懷渭抱,周原是每一名考古人心向往之的圣地,禮樂教化,周原是天下中華兒女根與魂的故鄉,這段實習經歷注定在我心中留下終生的記憶。
的確,田野考古實習對人的耐力、抗壓能力及體力都是很大的挑戰,在室內整理階段感覺尤其明顯。第一次嘗試連續十幾天的高強度工作,第一次類型學分析失敗,整理自己材料時發現前期田野工作的巨大漏洞,最后一天硬盤被自己摔壞的心理崩潰等等,時刻都在考驗,時刻都需要我們極速成長。這種生活帶來的碰撞與沖擊反而讓人真切強烈地感受到存在的意義,是大學生活的舒適圈所不能給予的。
現在想來,一波三折的發掘經歷真是令人回味無窮,而實習過程中經歷的失望和驚喜又何嘗不是縮小版的人生常態。老師們常說,“考古是一種生活態度”, 我想,這種充滿未知、永葆熱情的工作和生活,才真正有著永續的魅力。
在象牙塔內獨坐書齋終歸是紙上談兵,場景從繁華喧囂的北京城變換到只有麥田犬吠相伴的召陳村,從教室圖書館轉移到田間地頭和整理間,從埋首書本間到俯身灰坑墓葬上,我們對于考古的認識才算完整。
在我看來,考古是最充滿人情味的學科,我們不僅要熟知過去,更要了解身邊的每一個人,大家在一起為了一個目標而奮斗,嘗盡其中酸甜苦辣,感受其中冷暖交替,只憑借某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考古是最需要團結協作的學科,所有人一起砥礪奮進,共同前進。這在我看來是考古鮮活的血肉所在,大家一起為這門學科添磚加瓦,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當然,若要評價在周原實習的生活,我定要說是三分艱苦+七分溫暖。在一個近乎封閉的大集體中,雖然會有焦慮不安,也會有枯燥乏味,但是這樣的集體卻更容易放大每一份小確幸和小溫暖,讓我們時刻感受到我們是被關愛著的。
在發掘期間內,我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日子。我作為一名韓國留學生,在中國大陸上親手發掘中國古代遺址與遺物,感覺我的每一瞬間都是無價的了。
考古學已經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學科,許多新的科技方法運用到田野考古的工作中去,無論是現場測繪技術、分析檢測技術、現場文物保護技術等方面的運用,都使得考古現場記錄、提取信息變得簡便。在這次的實習,我不僅學到了田野考古的技術與方法,也學習了新技術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的運用??脊艠悠吩趺慈ト?,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好的闡釋樣品背后的價值。我想這是我在周原半年期間思考最多的問題,也是日后進一步研究、思考的方向。
在發掘墓葬時,雖然盡力全面記錄信息、盡可能多地采集樣品,但還是有太多的信息敵不過幾千年時光的流逝,化作歲月的一縷輕煙、一聲嘆息,在我們再次打開墓室前就已消散,連殘存的疑似織物也在極短的時間就氧化暗淡,可能只有作為發掘者的我們才知曉它曾經的模樣。鮮活的生命也僅剩擾亂的骨骼與腐朽的骨渣,不知其生前是何人,幼年如何長大成人,成年后家庭與生計如何,老年后又是出于何種原因采用這種葬俗葬式……曾經與自己并無區別的生命、幾十年人生歷程、喜怒哀樂,如今僅僅濃縮成幾立方米的實物,還原不足萬分之一的情況,讓人無力,也讓人遐想。
我們學生盡管在周原時幸不得擠出每一分秒去學習和吸收周原的知識, 但始終如盲人摸象一般。正正在認識周原過去的發掘歷史,我更深深明白了考古工作不可能由一個或數個人來完成, 是要一代又一代人投放數以千繼的人力物力,在考古工地中一塊陶片、一顆小珠地采集, 才可以構建成現在我們從課本上學習的歷史, 了解中華文化的根源。
如果說在整個考古實習階段,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種飲料是什么?那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櫻桃味的可樂,如同黑暗料理一般的可樂,也是我第一次品嘗到櫻桃味的可樂,當然,這就不得不提我們墓葬組的故事。墓葬組是在整理的后半階段,老師們成立的專門負責本次田野發掘的四十多座墓葬的一個小組,由十一個人組成,以本科生為主,我非常有幸作為墓組的一個成員,來和你們分享屬于我們墓組的故事。作為一個獨立于三界之外的小組,我們每天都在12點之后才會回去,我們有很多完整的陶器,有許多蚌器、玉器、石器,當然也有許多陶片,我們負責墓葬陶器的分期排隊,我們負責所有墓葬材料的匯總,當然我們日常的工作還有很多,但這都不是最有趣的事,最有趣的故事莫過于我們墓組的成員,每天打打鬧鬧,說說笑笑,會遇到下雪天跑出去打雪仗,會因為劉老師和徐老師要提前離開而默默流淚,會買各種各樣吃的東西堆地上,會在中午的時候一起吃泡面……但也要感謝我們墓組的每一位成員,給整個實習帶來了不一樣的驚喜,最感謝的莫過于我們墓組的然哥----北京考古研究所的魏然大哥,櫻桃味可樂的源頭,還有我歌哥——何曉歌師姐,歷史系的研究生,以及每一位墓組的成員,想念我們墓組的所有人。
回到北京后種種的不適應暗示著我,我早已習慣了周原的生活。每當想起四個月的實習經歷,不知不覺間便已熱淚盈眶。想念在周原小村莊里享受的純粹與美好:想念那些迎著朝霞上工又身披夕陽歸來的上工時光,想念加班至凌晨三點半收獲的靜謐星空,想念墓葬組整理間內大家為了共同目標而并肩奮斗的身影,想念與老師同學們共度的中秋、新年,歡聚一堂把酒言歡……我們雖已離開,卻仍心系周原,部分遺跡現象還沒完全弄清、仍有新的遺跡待我們繼續發掘,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必會親眼見證周原夢的實現,而這段珍貴的實習經歷也將永遠在回憶中閃閃發光。
在周原的這段日子里,筆者始終被一群可愛的人感染著,這些可愛的人就如同一道美妙的風景,若是不走上這條路便不會看到。這些可愛的人,有師長,有同學,有業界前輩,亦有普通農民,他們都是無論多久以后回想仍會使人會心一笑的溫暖存在。
如果要說從這些可愛的人身上得到了什么,筆者可以言之不盡。知識與經驗自不必說,每日與我們同吃同住的老師們,已是學富五車、胸懷瀚墨的業內泰斗,更何況這數月之中來往學者專家無數,經過此段時間日日的知識浸潤,白丁如學生就算沒有一把刷子也能學到半把了。而那數不完的生活中的點滴,聚積起來亦成了懷念的海洋,包括生病在醫院時老師們的關懷,包括在整理間待到凌晨兩點半時徐天進老師突然走進來的問候,包括與高小龍師傅隨口說過一句腰疼第二天就送到手上的膏藥,包括大爺大媽每天帶來的蘋果和梨,甚至包括洗碗時不好意思讓老師遞洗潔精卻聽到他說“要什么你就直說嘛”,就這么小小的一句話。如此豐厚的收獲和回憶,如何能囿于數張白紙?可若要擇其要,筆者想說:從這些人身上,筆者學會了如何為“人”。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