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成語優秀作文四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優秀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作文課上,我們組成了一個“成語派對”,玩了一個猜成語比賽。
比賽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比手畫腳”猜成語,第二、三部分,分別為“另眼相看”猜成語和“洗耳恭聽”猜成語。答對一題加五分,答錯不扣分。
比賽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開始了!我們組一開始就加了三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再接再厲吧!首先是“比手畫腳”猜成語,同學們一個個都興致勃勃的要為本組爭分。過一會兒“比手畫腳”猜成語結束了,讓我們看看比分吧!最多的是三組,我們組其次,下一個部分我們要加油啊!
“另眼相看”猜成語開始了,同學門握緊拳頭,做好了答題的準備。我組的成員李萌第一個上場了,她展開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畫卷,她的畫顏色鮮艷、大方,同學們都看得非常清楚。雖說清楚,但又猜不出來,整個班都在沉思,這時,有幾個同學舉手了。李萌叫了一個女生,“白日做夢!”那個女生說?!皩α?!” 李萌說。她又拿出了第二張畫,上面畫著一只張著嘴的小鳥,小鳥站在荷葉上,荷葉周圍還有一些荷花。一個男生說:“鳥語花香!”“他看答案了”,李萌說:“不可以作弊!”
最后一部分也結束了,獲勝組是我們組!這次比賽意義非凡,我們在游戲過程中學了很多成語。這次作文課真有趣!
“這……”我憋紅了臉,“‘棋逢對手’和‘守口如瓶’,手和守不是一個字!”“怎么著,諧音!”他得意洋洋地。算你狠!怎么回事?噢,這是在班上素有“數學王子”稱號的我和號稱“小博士” 的高天的成語接龍激戰!
“預備,石頭、剪刀、布!”他出了石頭,我出了布?!?,我來開頭!”我興奮地叫著,“無私無畏……連吧?!币姼咛斐了剂艘粫?,說 :“ 畏縮不前?!彼尤贿B起來了!我氣得肺都要炸了!又連了個更難的“前功盡棄?!保此趺催B這個“棄”字!)他也沒有料到我會連這么難連的成語,連他的資料庫里所有資料都解決不了,他開始出現抓頭、轉
圈、跺腳等一些“癥狀”,簡直是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還好,他的“跟班”??陸萬航的一個“電話”減輕了他的“病情”。他在“電話”里小聲說:“棄??舊??圖??新???!笨蛇€是被我聽到了。我說:“不行不行,作弊可不行,扣分!沒辦法,第一輪只得判我勝。
第二輪開始了,經過猜拳,又是我開頭?!捌宸陮κ??!蔽艺f。高天詭秘一笑:“守口如瓶?!薄斑@……”我憋紅了臉,“‘棋逢對手’和‘守口如瓶’,手和守不是一個字!”“怎么著,諧音!”他得意洋洋地。算你狠!我也如法炮制:“萍水相逢?!彼忠恍Γ骸帮L吹雨打。”這字音可不同了。過了一會兒,他又冷不丁冒出一句:“我輸了?!薄?/p>
這場比賽以我的勝利告終,我們的笑聲在天空中回蕩……
盲人摸象
【典故】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面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墒?,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國家的治理。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面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面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前?!辩R面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只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后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p>
第二天上午,鏡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會,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面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面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面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樣的!”
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圣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圓桶?!泵酱笙笪舶偷拿と苏f:“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彪S后,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圣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p>
一群盲人分成了幾伙,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面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面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p>
【解釋】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于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并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夸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睆乃脑捴锌梢钥闯觯伺宸苤惨酝?,其他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評價非常高。
“才高八斗”又作“八斗之才”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