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劍的成語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書李林甫,論才藝,也還不錯,一手字,畫都很好;但他做官卻不正正誠誠的辦事,而是一味遷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還用些不正當的方法結交玄宗親信的宦官和妃子。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寵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觸。也總是在外貌上表現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說盡所有可以說的好聽的、善意的話??墒菍嶋H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態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個非常狡猖陰險,常常使壞主意來害人的人。但是,壞人雖然有時可以得達害人的目的,逞奸謀于一時,日子久了,人家就發現了地這種偽善,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說他口有蜜、腹有劍。即是: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劍害人。
唐朝還有一個做中書侍郎的李義府,平常的行動和表情,顯得非常忠厚和溫和;而且他不管和誰說話,總一定先自己咧開嘴笑,表現出十分誠懇和善良的樣子。其實地的心地既刻薄,又奸詐,常使用陰險的計策害人。日子久了,人家也發現了他的這種假面具,就在背地裹說他笑中有刀。
像李林甫和李義府那樣的人是非??膳碌模驗橐脖砝锊灰?,若不小心,便要上當受害。所以口蜜腹劍不但是一句好成語,而且可作我們交友的戒言。
口蜜腹劍和笑里藏刀雖出自兩個人的兩個故事,但其含義是相同的,都是形容人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致;外面表現的很好,很討人好感,叫人愿意結交,而心里卻是盡想些壞主意計算人,謀害人。
[成語拼音] kǒu mì fù jiàn
[成語解釋] 嘴上說的很甜美,凡里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典故出處] 《資治通鑒·唐紀·玄宗天寶元年》:“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p>
成語故事
出處:《資治通鑒 唐紀 玄宗天空元年》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贬屃x:比喻口頭上說話好聽,像蜜一樣甜,肚子里卻懷著暗害人的陰謀。故事: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
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餡媚奉承的本領。他竭力遷就玄宗,并且采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嬪妃以及心腹太監,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里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采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上Щ噬线€不知道。李適之以為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采,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隨便開采呢?別人勸您開采,恐怕是不懷好意;我幾次想把這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p>
玄宗被他這番話所打動,認為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適之大不滿意,逐漸將他疏遠了。就這樣,李林甫憑借這套特殊“本領”,他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
后來,司馬光在編《資治通鑒》時評價李林甫,指出他是個口蜜腹劍的人,這是很符合實際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