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小班活動教案:小兔乖乖

          時間:2025-08-02 02:10:50
          小班活動教案:小兔乖乖

          小班活動教案:小兔乖乖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活動教案:小兔乖乖,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活動教案:小兔乖乖1

          設計思路:

          《小兔乖乖》是我國流傳至今的民間兒童故事,是小朋友最喜歡聽的故事之一。故事中三個小兔寶寶活潑可愛、聰明機智的形象已深得幼兒的喜愛,反面角色大灰狼則成為幼兒心中“壞蛋”的代名詞。結合小班幼兒的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巧妙地將情景游戲納入語言活動中,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游戲環境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在最后一個環節,讓幼兒通過游戲提升,不是媽媽不要開門,保護自己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看看、講講中,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2、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演,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小兔乖乖》、小兔木偶

          活動過程:

          一、看兔子木偶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但是啊她有點膽小不敢出來。你們猜猜她是誰?(紙袋挖個洞,先露尾巴,再露耳朵)

          2、原來她有長長的耳朵,他是不是小兔子?。?/p>

          3、小兔子快出來吧。(幼兒請小兔出來)

          小結:原來真的是小兔,她有紅紅的眼睛、短短的尾巴、長長的耳朵。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小兔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小兔乖乖》

          二、初步分段欣賞故事。

          播放課件【小兔乖乖】第2—4張PPT

          1、教師:小朋友,故事中有誰?(小兔、大灰狼、兔媽媽)

          2、兔媽媽要出門把蘿卜,在出門之前,她告訴小白兔一件什么事?

          3、兔媽媽走后,誰來了?大灰狼要干什么?

          師:幸好小白兔把門關的緊緊的,大灰狼進不去,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我們看下去。

          播放課件【小兔乖乖】第5、6張PPT

          1、后來媽媽回來了,媽媽在敲門時邊敲門邊唱什么?

          2、誰能來學學媽媽唱歌?(幼兒模仿)

          師:這些都被躲在大樹后的大灰狼看到了,聽到了,大灰狼會想什么辦法讓小白兔開門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看下去

          播放課件【小兔乖乖】第7—11張PPT

          1、大灰狼想了個什么辦法讓小白兔開門呢?大灰狼在敲門時唱了什么?

          2、大灰狼明明學了媽媽唱小兔乖乖,為什么小兔子不開門呢?

          3、大灰狼敲門時是怎么唱的?老師可以唱一唱,幼兒一起模仿(粗粗的,難聽的)

          師:兔媽媽的聲音是溫柔的,好聽的,大灰狼聲音是粗粗的,難聽的,所以小白兔一聽就知道不是媽媽的聲音。

          4、小兔子還要求大灰狼露什么東西給他們看?(幼兒自由回答)

          5、為什么小兔子要大灰狼露尾巴?大灰狼的尾巴是什么樣的?兔媽媽的尾巴是什么樣的?

          小結:小兔子通過聽聲音和看尾巴的辦法知道了門外面是大灰狼,沒有上當受騙,小兔真聰明。

          三、唱兒歌,情景表演

          老師分別模仿兔媽媽和大灰狼唱歌的聲音,讓幼兒分辨。

          做動作表示開門關門(是兔媽媽的聲音就用小手把門打開,是大灰狼聲音就用小手把門關上)

          小結:你們啊都是聰明的.小兔,不是媽媽敲門不要開門。

          四、活動延伸:

          在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如果有陌生人敲門讓你們開門,你們會想什么辦法來判斷是不是爸爸媽媽呢?我們一起回去想一想好嗎?

          小班活動教案:小兔乖乖2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理解活動區大小與容納人數的關系,重難點是在游戲中學會遵守活動區域人數限制的規則,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嘗試用協商的方法調節人數。

          目標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學會解決場地大小與人數多少的沖突,用協商或主動謙讓的方法調節人數。

          2、培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大型玩具小火車一輛,紙盒做的山洞4個,大灰狼頭飾一個。

          2、大班幼兒3名,1 人在火車頭扮演司機,1人在火車上扮演乘務員,1人扮演大灰狼。

          活動過程:

          游戲“小兔乖乖”。老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

          1、以游戲口吻,告訴小朋友:“今天媽媽帶你們坐火車去旅行,火車上每節車廂只能做4人,如果哪節車廂超過4人,火車就開不動了?!蓖脤殞氉赃x車廂,當一節車廂的人數過多而擁擠時。司機和乘務員要及時提醒“乘客”,互相協商,調換車廂,解決擁擠問題。

          2、火車到站了,兔媽媽帶著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時,“大灰狼”出來了,兔媽媽招呼兔寶寶們快鉆進山洞。沒有鉆進大小合適的山洞的小兔就會被大灰狼捉住。

          3、組織幼兒討論:

          1、問:“火車為什么開動了?怎樣乘坐火車才合適,火車才能開?”

          2、問:“那只小兔為什么沒能鉆進山洞?這個山洞人多了擠不下去,應該怎么辦?”

          [點評: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問題,主動地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為幼兒再次活動積累經驗。]

          3、教師:

          教育幼兒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則。在游戲中要學會謙讓,學會協商的方法解決游戲中的問題。

          活動延伸:

          幼兒分組玩開火車或開汽車的游戲,鞏固強化初步建立的規則意識。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幼兒在區角活動、游戲中引導幼兒協商解決人員調配問題。

          創新方法與策略:改變傳統的說教方式,讓幼兒在游戲中主動探索,學習掌握規則,寓教于樂。

          《小班活動教案:小兔乖乖.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