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安全教案

          時間:2025-08-02 11:45:25
          【精品】安全教案4篇

          【精品】安全教案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全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全教案 篇1

          目標:

          l.知道并記住幾個特殊用途的電話號碼,練習在相應情景下運用。

          2.鞏固對數字0、l、2、4、9的認識,學習從左向右排序。

          準備:

          1.教具:110、114、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頭飾各一個,電話機一部,多媒體課件。

          2.學具:電話號碼卡片人手一份(用帶繩子的夾子夾好,事先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1、2、9、O、4數字卡片若干。

          過程:

          一、提問討論

          1.出示多媒體畫面一――著火了的小黃狗家。引導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應及時撥打119電話求助,并能較清楚地說出地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準確地說出地址。)

          (2)小黃狗家發生了什么事情?(屋頂上出現火苗。)用什么辦法才能把火撲滅?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消防隊的叔叔呢?(引導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要及時打119電話求救。)

          (3)教師出示卡片“119”,請幼兒在自己的數卡中找出l、1、9,并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9”。(如撥打正確。畫面上出現消防車,火苗消失。)

          (5)教師小結:我們如果遇到火災要及時打119電話,向消防隊的叔叔求救,這樣才能很快將火撲滅。但我們不能隨便撥打這個號碼,只能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撥打。

          2.出示多媒體畫面二――小豬的家,豬媽媽生病躺在床上。引導幼兒了解并記住急救中心的電話120,并能說清楚病人的情況及具體的家庭住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重點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豬媽媽生病了,小豬應該找誰來幫忙?用什么方法能盡快找到醫生呢?(撥打120電話。)

          (3)教師出示“120”卡片,請幼兒從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2、0,并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20”。打電話時雨點說明小豬媽媽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撥打正確并說出具體住址后,畫面上出現救護車。)

          (5)教師小結:由于我們及時撥打了急救中心的電話。豬媽媽很快被送到了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現在豬媽媽已經康復了。

          3.出示多媒體畫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戶開著。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或壞人時可以打110電話,找警察叔叔幫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為什么不進屋呢?它發現了什么?

          (3)遇到壞人應該怎么辦?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警察?(撥打110電話。)

          (4)請幼兒從自己的數卡中找出l、l、0,并按順序排列。

          (5)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lO。先請個別幼兒撥打,然后全體幼兒撥打。重點說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體畫面四,引導幼兒根據場景與所需撥打的電話進行連線,鞏固所學知識。

          二、游戲

          請幼兒掛上電話號碼卡片,與同伴交流卡片上的號碼,從而明白拿“llO”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隊員,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并進行模擬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動:

          討論:如果我們忘記了這些電話號碼怎么辦?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使之明白可以撥打114查號臺詢問,這樣就能又快又準確地知道想要的電話號碼。

          安全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外出游玩可能會遇到的危險;

          2、 如何避免發生的意外傷害;

          3、 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教學難點: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教學準備:書中插圖或有關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一、板書課題

          二、問題式教學

          1、外出游玩是一個什么大問題?(不容忽視的問題)

          2、外出游玩如何注意交通安全?(不坐運營車 不乘陌生熱的順路車)

          3、外出游玩如何注意飲食衛生?(不吃 不隨便采摘 )因頭伸到車窗外等

          4、如何注意天氣變化 ?天氣預報(看所要去旅游的地區的天氣情況)

          5、外出野營時要注意什么?

          6、活動中有什么要求 ?(結伴而行 穿統一服裝)

          7、在山區 、湖泊等地點旅游要注意什么?衛生知識等。

          教學過程:

          一、錄相或小品導入

          暑假,小強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北京。后天要出發,今天正準備出門的物品:舒適的衣物,遮陽防曬用品,防中暑及拉瀉暈車等常備藥,帶點方便食用的水果、水及干糧以便途中食用。他們把所有的物品按使用的情況分類裝好,并盡量帶得少而精,然后按個人的能力分配了每個人攜帶的物品。然后他們又教育小強出發前好好休息,外出時應注意……

          二、 外出旅游有哪些安全隱患

          1、 錄相中小強的爸爸媽媽考慮了哪些安全問題?

          穿著舒適,防曬防中暑防暈車,及時補充體能,減小體力消耗。保證身體健康,以便高興地享受旅游。

          2、他們還會提醒小強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交流:他們會提醒小強,外出旅游最重要的是安全,身體安全要注意保持體力,注意不亂吃東西及時補充水份,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游覽時要緊隨大人,切不可獨自行動,如要走開需提前告知征得同意后才可離開,一旦發生走失的事可尋求工作人員或打電話。

          三、 擬定一份游安全提醒小貼士

          1、 暑假里,同學們可能會出門旅游,可能會去游山、也可能會去玩水、有可能會去大城市、也可能去沙漠、草原、高原等地方?,F在有幾處景點可供選擇,請各小組選定一個你們可能去或喜歡去的地方,然后來領取該旅游景點的相關資料。根據資料及你們所能考慮到的安全問題,擬一份去該地旅游的安全小貼士,內容可包括臨行前的準備和出行時的注意事項。

          2、 學生小組討論,擬定相關的安全事項。

          3、 小品的方式交流:師演家長,“暑假想去哪兒玩。”“……”“你已經五年級了,也是個大孩子了,媽媽考考你,如果你來準備施行的物品你覺得要準備些什么?”“……”“同學們你們覺得考慮得夠周到了嗎”“……”“以前你出門老讓我們擔心,二年級時你很調皮,要出門了很高興,臨行前一天晚上睡不著覺,結果剛出門就生病了,還有一次居然丟了自己,把我們嚇死了,那么這次在旅行中你會注意什么?”“……”

          四、為他們敲響安全警鐘

          1、 出示一組存在安全隱患的旅游圖片

          不注意交通安全,在危險地帶逗留,獨自行動,烈日下曝曬,亂吃不潔食物……

          2、 學生辨析存在的安全隱患

          3、對照自己出游的情況談談收獲

          五、安全牢記心中

          外出旅游須注意,健康安全放第一。

          衣服裝飾要舒適,常備藥品需帶好。

          成人相伴更安全,聯系電話要記好。

          交通法規嚴遵守,爬山涉水需謹慎。

          如遇困難別慌張,相關人員可求助。

          安全第一記心中,旅游才能得快樂。

          作業設計:

          一)判斷無名果不能吃

          1旅游可以搭乘陌生人的順路車 ( ×)

          2旅游可以采摘山中的野果 (×)

          3旅游要注意天氣變化 及時收看天氣預報 ( √)

          二)選擇學生活動

          1有急事撥打( )談談自己旅游

          A 110 B 100的好經驗

          2旅游可( )

          A 單獨而行 B 結伴而行

          四、外出旅游注意事項

          ⒈ 注意交通安全

          ⒉ 注意飲食衛生

          ⒊ 注意天氣變化

          ⒋ 準備充足用品

          ⒌ 不單獨行動

          ⒍ 不攀爬危險地段

          [效果考查]說一說,如何避免發生的意外傷害?學生自由匯報。

          板書設計:

          外出游玩注意安全

          注意交通安全 注意飲食衛生

          注意天氣變化 準備充足用品

          不單獨行動 不攀爬危險地段

          安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教學設計內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中有關合理營養的知識。本節教學可以說是本章的一個小結,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第二節"消化和吸收"的內容都能用于解決本節所涉及的問題,本節的教學可以較好地體現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中的價值。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活動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的活動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

          目標分析:

          一、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怎樣做到合理營養。

          (2)、關注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的有關知識。

          二、能力目標:

          1、能為長輩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并親自下廚烹飪。

          2、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分析、解決、總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親自為長輩烹飪可口的飯菜,關心長輩的飲食和健康。

          2、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

          通過分析,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難點: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將意識轉化為行為。

          從目標可以看出,學生要能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那么前提就應從例子上也能判斷出怎樣的飲食是不合理,怎樣的飲食是合理。這種合理最后歸納為能滿足人體每天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包括了對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個認識,是日常生活常識、信息與現有科學知識相結合的理解和綜合運用。

          教材開展了一個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是把情感與知識相結合的一種綜合教育,體現了知識的應用和造就了親子活動的溝通平臺。

          所以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和通過分析,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將意識轉化為行為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學情分析

          營養問題是不容任何人回避的,關系到青少年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通過前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和人體的消化方面的知識。本節知識與學生自身健康密切相關,學生有感性認識。但現代中學生大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實踐能力都較差。據此本節課教學定位于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情感體驗的升華。提前布置學生利用網絡媒體等查找有關合理營養的知識,布置觀察生活實踐,增加生活常識性知識。通過為親人設計食譜,鼓勵他們親自到市場購買原材料,在家長的協助下親自烹飪,提高他們的生活實踐能力,并通過此活動學會關愛身邊親人。同時通過關注食品安全的真實事件,引起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從而在生活中關注食品安全,關注家人健康。

          教學方法:

          本節課不單純是向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通過讓學生的親身感受和體驗,體現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上的價值,促使學生養成合作、分享、關愛他人、孝敬父母、有責任感的良好個性品質。

          本節課以學生活動為主,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扮演服務者(即為學生制備必要的課件),合作者(即協助學生完成探究的主題),引導者(即對學生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完善),參與者(即參與學生的調查、討論和交流),組織者(即與學生一同匯總材料為課堂展示做準備),為學生展示個性搭建平臺,注重給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的空間與層次。

          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并結合實物教學。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1、準備小品《不吃早餐的壞處》;

          2、學生早餐和正餐情況的調查報告;

          3、為長輩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拍相片、整理評價意見;

          4、收集有關食品安全的資料;

          5、制作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的手抄報;

          6、收集若干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

          7.第1小組(5人)制定調查表,調查本班同學飲食習慣并歸納分析。

          第2小組(會做飯菜的學生)根據膳食指南,為家庭中的長輩設計一份食譜,記錄長輩的評價;

          第三小組(約20人)向父母或醫生等咨詢怎樣注意食品安全,匯總。

          第四小組(余下的學生)收集食品包裝袋,歸納購買食品應該關注什么?

          提前一周準備,明確小組中的分工,人數過多的大組要繼續分成小組,確保人人參與,任務明確,調查表的制作教師要給予適當指導

          教師:1、收集若干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以備教學需要;

          2、課前培訓學生,指導小組長如何開展調查和收集、整理資料;

          3、電視報刊中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的信息;

          4、指導學生寫出調查報告,并將收集到的資料制成多媒體課件或錄相帶;

          5、指導學生制作手抄報;

          6、讓學生明確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導言:80年代的富人比肚子,90年代的富人比房子、車子,現在的富人比什么呢?

          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過街跳橋或地下通道,能注意來往車輛。

          2、知道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行,不在馬路上玩耍。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走在馬路上》的圖片。

          2、幼兒用書第24—25頁。

          3、在教室里布置馬路場景:十字路口、斑馬線、人行道等(活動也可在戶外進行);自制信號燈4個。

          活動過程: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討論怎樣過馬路才安全。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怎樣過馬路才安全。

          小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并且等斑馬線對面的綠燈亮時才能走,還要時刻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尤其要注意右轉的車輛。

          2、了解在馬路上玩耍的危險。

          提問:濤濤和寶寶在什么地方踢球?會發生什么事?

          小結:不要在馬路上玩耍,尤其是機動車道、自行車道、路口等,這樣做很危險。

          3、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了解馬路上的行走規則。

          請幼兒觀察、討論:哪幅圖中的小朋友做得對?為什么?并在正確的行為下面畫一朵小花。

          小結: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行。

          4、模擬演習“我們一起過馬路”。

          請四名幼兒分別站在“十字路口”的四個方向,手持“信號燈”。其余幼兒分成四組,從四個方向在“馬路”右側排隊行走。走在“路口”處,根據信號燈的指示選擇等待或過馬路。(幼兒可選擇不同方向的路口進行練習,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不管在哪個方向練習,都要靠右行走。)

          《【精品】安全教案4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