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反思1云卷云舒,歲月無痕,語文的天地因你我的執著而美麗動人?;厥淄砗蟮哪且淮_印,無限的感慨涌上心頭。依如那片飄落的秋葉,有人說它是生命的終點,而有人說它是新的起點。
在我語文觀中,語文教學無外乎兩者,一是小語文:知識體系的掌握,應對考試;二是大語文觀:人文素養的提升,更多的關注“人”的教育。而這二者我以為又都不可偏失,因為我想作為語文教師,如果局限在小語文中天地會更小,正如冰心說的“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天地便小了”。有這種觀念,今年的語文教學我在充分重視語文課堂上的教學的同時,還充分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上?;厥淄哌^的每一步,無論是成功的喜悅,還是失敗中的那份無奈,它們都不停激勵著我,讓我學會反省,催我不斷奮進。與學生交流中,學生普遍喜歡的有三個大點,下面我簡單的總結一下,和大家共勉。
一、哲理性小故事,為語文課錦上添花。
為上好課,我也認真的觀察和分析了職高班學生整體的情況,針對班級中兩級分化嚴重,不少學生缺乏學期的興趣,充分的重視語文課的文學性,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挖掘調動學生興趣的因素。每堂課前安排5分鐘的哲理性小故事設置,可以讓學生將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可以讓學生在故事后的思考、分析中得到一種教育或人生的啟示,而且每天一個小故事,一學期的積累有近100個故事,學生在寫作中又有了一個新的素材之源。一學期看來,學生對語文課非常的感興趣。
二、專題式語文教學的構建,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我一直堅信在教書的同時更該牢記育人。在實際的教學中我也一直這樣努力著。本學期教學中,我發現職高班高一的情緒普遍比較低沉,很多學生感到前途渺茫。我在思考后,結合了課文中關于生命的話題開展了專題式教學的嘗試,構建了“熱愛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主題教學。結合語文研究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領悟生活的真諦。
三、豐富的優秀的素材,讓學生不斷的提升自我。
給學生收集一系列的素材,讓學生有“源頭活水”;開展系列語文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開展激勵性的語文活動,如“優秀語文作業展覽活動”、“閱讀中外優秀作品”、“小組語文學習競賽”等;積累性的語文活動,如“必背的語文經典文段”、“每天三個成語”、“哲理性小故事”等;拓展性的語文活動,如到圖書館上閱讀課、到有關景點進行觀察等。開展這些活動,能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知不足,做知匱乏。當我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應不同要求的教學時,我才真正的體會到了自己知識的局限,真正體會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真諦?!皩W海無涯,教海無邊”,新的教學要求我去學習更廣博的知識,在新的學期中讓我們共同努力,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語文教學反思2《貓》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簡短,寫了大貓的性格古怪和小貓的淘氣可愛兩部分,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表達了作者愛貓愛生活的情感,在教學中我注重對以下方面進行訓練:
一、抓詞語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習大貓性格古怪一段時,我抓住了“屏息凝視”這個詞,先讓學生說說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凝視”是專注的盯著一個地方看,讓學生把這兩個詞連起來理解就是“有意識的抑制呼吸,眼睛專注的盯著一個地方看”,讓學生明白,貓為了等老鼠的出現,怕自己的呼吸聲嚇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識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專注的看著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讓學生說,從這個詞里你看出了什么?學生說,在這個詞里看出了貓的盡職。理解了詞語意思后,我讓學生也屏息凝視盯著一個地方看幾分鐘,問學生有什么感覺,學生說,眼睛很累,覺得心里憋得慌,我繼而啟發道:“你們看幾分鐘就覺得很累了,那貓盯著老鼠洞一連就是幾個小時,它累不累?它累了也不休息,還是依然閉息凝視盯著老鼠洞,從中你看出了什么?”經過理解和自身體驗,學生明白了從“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這句話里看出,貓真的是非常盡職,難怪老舍那么喜愛它。
二、體會擬人句的作用,體會作者愛貓的感情。
作者在寫貓時,采用了擬人的寫法,把貓當作人來寫,突出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在理解“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時,我是這樣處理的,先介紹老舍的生平:“老舍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他酷愛寫作,視寫作為自己的生命;他也酷愛養花,他家里有幾百盆花,每天除了寫作就是擺弄花草,家里的花死了,他要難過好幾天?!比缓笞寣W生看書理解,他這么愛寫作,當貓把他的稿紙踩臟后,他不但不生氣,反而當作梅花來欣賞;他那么愛花,當小貓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時,他也不生氣,反而覺得它們生機勃勃十分可愛。從這些語句里,看出作者把貓當作自己的孩子似的,看它干什么都覺得可愛。都舍不得責備,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特別喜愛它們。
三、注重寫法的滲透,讀寫結合。
在學習小貓一段時時,先讓學生找出作者從幾方面來寫小貓的淘氣可愛的,然后說出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最后說說你喜歡哪句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也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可以借鑒書中的語言,因為滲透了寫法,學生很順利的寫出了片斷,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語文教學反思3《蜜蜂》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蜂窩里捉上20只蜜蜂,都在背上做上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隨后寫“我”途中的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后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最后得出結論:“我”尚無法解釋蜜蜂為什么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為了讓學生了解觀察的方法,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從“聽說”一詞,讓學生體會觀察不僅是知道,還得要親自動手做才能得出結論。作者在試驗準備中,做了好幾個準備工作,分別是做記號,讓小女兒在蜂窩旁等著,走了兩里多路才開始做試驗,問學生,能不能不做這些準備,讓學生體會,觀察前要設計周全。在回家路上,作者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問,為什么會這樣推測,從而讓學生了解在觀察中要思考,要有探 ……此處隱藏13968個字……靈敏,有自尊心,有上進心,只有小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自覺地違反課堂紀律,課后作業不按時按質完成,以說謊企圖蒙混過關等情況,而以上問題又總不會集中體現在某一個學生身上。于是,我發現,這個集體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閃光點,至少你不會發現某一個學生是屢教不改,惡習纏身的。
但805班的學生完成作業又是在年級中出了名的數量少、質量差,在語文科目上情況甚是嚴重,每一天的作業水平都可謂是參差不齊,不寫、寫少、沒交等,而我時不時地抽查總是能發現,即便是交上來的作業也總存在一部分字跡潦草,抄襲他人,網上抄答案,更嚴重的是拿其他人的作業上交等。我在學期初總會在語文課堂上直接“質問”、批評這些同學,總認為在班集體面前進行教育,能激起這些學生的自尊心,也能對其他學生有警示作用。后來,發現這樣做不僅降低課堂學習效率,也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有時,我也會罰學生寫作業,這更是大錯特錯。如果一方面要求孩子熱愛學習,一方面又把“學習”當作暴力手段,為了出氣,為了讓孩子屈服而運用于對孩子的懲戒上,那么只會讓學生更加討厭學習,而且為了逃避再被懲罰而學會撒謊,別說學習了,已經使人格受到扭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壞習慣總不是一日就形成的,所以,壞習慣的糾正也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耐心。我想,在下學期能否嘗試以下方法:
一、請班主任協調好各科教師布置的作業量,每天的寫和讀記做到均衡,數量又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內。相處半年的經驗告訴我,對805班的學生曉之以理總是比“暴力鎮壓”來得有效多了,所以同時得讓學生明白老師的用心,動之以情。
二、細心發現學生不能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的原因,主要是不會寫,因懶和貪玩不寫,因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無法寫全。發現一部分學生不會寫,那么應該反思自身的教學,更加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性,讓學生能對新課知識當堂吸收消化,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適當降低這類作業每次完成的量,更加重質。發現懶和貪玩而不寫,談話和鼓勵已經是用壞了的梗,圍追堵截往往造成更加厭學的心理,我倒認為應施力在培養優秀學生上,以學習優秀生的示范作用來影響其他學生,大力表揚勤學好學者,而暫時忽略模糊這些“壞學生”。發現學習安排不合理的學生,先管以圖不管,先讓家長配合學生學習計算自己的能力和完成作業的時間,逐漸培養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三、放寬心胸,學會容忍學生錯誤。我想,有時老師知道,一份作業沒有完成并沒有對學生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只是氣憤于學生的不聽話。對學生進行批評訓斥,甚至人格辱罵,這種語言上的說教,有時是一種“語言暴力”,以為學生好為名強迫他接受你的觀點,然后乖乖聽話。而罰寫更是一種暴力手段,為讓孩子暫時屈服老師的權威而不得不去寫,當寫作業變成一種懲罰,你還能說出“我這是為你好”“寫作業才能提高成績”這種話嗎?況且,學生為了躲避懲罰,勢必會撒謊,找各種借口,有極端行為,久而久之,扭曲思想和人格,對初中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實在是得不償失。我想學習容忍學生的錯誤,如果他們誠實向我說出沒完成作業的原因,即使是說“我不想寫”,一次兩次我也會嘗試著原諒,但是讓他們放學留下補作業,告訴他們“因為你們把順序搞錯了,之前玩,現在就得學習”。
四、將作業與學習聯系起來。學生常把作業與學習、成績劃分得很清楚,總是表示先完成作業,再有時間學習,作業與學習不是一回事,所以作業馬虎完成也行。但我讓805班學生在課堂上說出昨天完成的練習題答案,然后給分和針對性地點評,肯定他的努力和答對點,糾正其中錯誤。我發現,他們重視老師的評價,得到表揚會開心會笑,得分很低也會點頭表示明白原因,如此一來,他們會注意作業的量和質,希望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結果顯示,805班在期中考后課堂學習效率和成績都有提高,說明這種方法確實有效。
以上是針對學生不能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的問題,我提出的一點見解,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有待考驗,但我總希望從學生角度出發,為學生輕松學習,健康成長做點事。下學期,我會更努力,向其他老師請教方法,虛心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語文教學反思15《蒲公英》采用童話的形式,寓常識道理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朗讀特點。所以我將教學重點落在了閱讀上,并在閱讀的過程中達到積累的目的,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學語文、用語文。
執教時,我以心情作為教學的主線,首先引導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轉換了角色。假設自己就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去感受小降落傘隨風飄蕩的愉悅心情,再引導學生體驗并讀出輕和柔緩的語氣。多媒體的生動直觀演示,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蒲公英自由飛翔的優美意境中。學生們的眼睛一下發亮了,臉上露出了微笑,學生帶著各自的體驗朗讀第一自然段,學生們讀出了味,讀出了形。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是本課閱讀的重點段落,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來敘述了太陽公公地囑咐和小種子們三種不同的選擇。想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好對話,必須先讓學生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和他們當時的心情。(如:親切地囑咐、大聲地說、得意地說)在教學“太陽公公親切地囑咐”時,首先讓學生聽教師的范讀,潛意識地感受了“親切地囑咐”。再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親切地囑咐”,這時,學生很快說出“媽媽親切地囑咐我上課要認真聽講?!钡戎T如此類的話,這樣,學生不僅準確的理解了“囑咐”,還能用其造句,達到了積累的目的。我馬上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來當一回太陽公公并進行賽讀,學生讀書的勁十分足,讀出了慢且親切的語氣,體會到了太陽公公的語重心長。面對小種子們不同的回答,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勾畫、去朗讀、去感悟,志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稍后做了分析)我把這部分內容作為學生語言訓練的基地,讓學生自由讀、齊讀、指明讀、分角色朗讀,做到讀書形式的多樣化,使學生愛讀,沒有厭煩感。
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積累,朗讀則是積累語言材料的一個有效途徑?!靶抡n標”對此有明確規定,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語段”。勤于積累,方能厚積而薄發。這個過程極其漫長,然而又是不可或缺的。在這節課上也有所體現,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我抓住“黑黝黝、金光閃閃、銀花朵朵”這些形容詞設問:“誰還能說一些這樣類型的詞語?”學生們踴躍地回答著:“紅彤彤、綠油油、胖乎乎”,小手舉得象小樹林。但在說ABCC式的詞語時回答的同學只有幾個。隨后我出示了三組“ABCC式”的詞語讓孩子們讀一讀、記一記。雖然這個環節只用了兩三分鐘,卻擴充了學生的詞匯,做到在學習中積累,在積累中學習。
回想這節課,其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雖然也采用了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多形式朗讀課文,學生讀了之后卻沒什么提高。究其原因:當中讀的時間還不夠充裕,教師的引導也不到位,學生沒能靜下心來感受角色的內心世界,自然無法快速的轉換三種不同的角色。其實,讀書不在于形式的多樣,只有把課文讀流暢,將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帶著感情讀書,真正把讀書落到實處,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這些不足讓我認識到在朗讀教學這條路上,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磨練、不斷地總結,才能不斷地進步。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