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工作方案匯總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作方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探索新形勢下我校未成年人教育的新路子、新方法,構建全員參與、全員育人的育人體系,全面提高我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努力實現學校提出教育教學目標,現根據《惠濟區關于進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教育導師制工作的通知》和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導師制的含義。
導師制是在“整體、合作、優化”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將學校班級德育的諸多目標、諸多任務分解到擔任“導師”的科任教師身上,導師將依據“用心溝通、以德樹德;竭誠交流、以情動情;刻意磨練、以志勵志;修身垂范、以行導行”的育人原則,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導,從而形成整體合作、優化班級教師管理群的一種班級管理新模式。
二、實施導師制的重要意義。
1、它是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
學校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教書育人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新時期、新形勢賦予人民教師的育人新理念。學校必須改變僅僅依靠班主任、政治教師為主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認識和現狀,讓所有的教職員工都自覺承擔起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導師制為載體,建立一支全員參與的德育工作隊伍,使德育與智育有機結合,真正落實“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
2、它是學校德育創新的重要抓手。
導師制是新形勢、新任務下的一種德育制度創新,強調以德育回歸生活、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為理念,通過構建學校教學與德育一體化的管理機制,使學校德育工作更加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學生的知識建構與道德成長同步發展、和諧發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3、它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我國新課程提出的三大目標之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目標,單靠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探索新模式下的學生學業、生活、品行指導方式和策略,從而有效地推動新課程方案的實施,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導師制的管理模式不失為一種可資借鑒的模式。
三、實施導師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
實施導師制堅持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為指導,針對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堅持以人為本,通過改變教育觀念,探索適應時代和學生發展需求的德育方式。提倡學生導師群體負責制,從教師灌輸說教轉變為師生平等對話,開展以溝通、理解、幫助為特征的個別教育,進一步有效推進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2、基本原則。
(1)發展性原則。導師的工作必須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導學生的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協商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發展目標。
(2)個性化原則。導師要善于發現、研究受導學生的情感、智能、興趣、愛好等個性特點,開展個別化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人本化原則。導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和個性差異,真誠關愛受導學生,努力成為受導學生的良師益友。
(4)漸進性原則。導師要根據受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道德水平和認知基礎,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導學生的道德修養與學習能力。
(5)保密性原則。導師在施導過程中,要尊重施導學生的個人隱私,不隨意泄露、評價受導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四、實施導師制的組織機構。
為保證導師制實施工作的正常運行,加強對實施“導師制”的組織領導,成立學校導師制實施領導小組,召開教職員工會議,闡明實施導師制的意義和方法,成立導師制實施工作小組,明確導師制工作小組成員職責。
1、組長:xx。
2、成員:xx、xx、xx。
3、成員分工:
(1)組長對未成年人教育導師制工作負全責,統籌安排。
(2)王磊老師負責信息技術方面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動。
(3)劉麗娜老師負責音樂舞蹈方面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動。
(4)李華老師負責書法繪畫方面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動。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xx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聯系電話:xxxxxxx。
五、導師的主要職責。
按照對學生“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學習輔導”的要求,導師的主要職責是:
(1)關注受導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上的細節表現,幫助、指導受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關心受導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受導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
一年來,我校以“課程建設”為中心,全面落實課程方案;以“校本教研”為陣地,全力提升師資水平;以“過程管理”為重點,創新常規工作促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求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以“課程建設”為中心,全面落實課程方案
我校嚴格執行國家的課程方案,開足開全三級課程,近年來,我們重點加強了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力度,每學期初教導處及時出臺《落實課程實施方案》,做到有計劃、有教材、有備課、有作業、有評價,規范有序實施,有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校本課程的開發,我校提早認識,成立了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學校教研室牽頭,以科研為平臺,主抓校本課程建設開發評估工作,以進一步推進學校課程建設,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二、以“校本教研”為陣地,全力提升師資水平
1、序列化的課堂主題教研活動,提升教師施教水平
一是 “教學能手示范課”活動;二是 “青年教師匯報課”活動;三是間周一次的師徒研究課活動。特別是師徒研究課,先由青年教師在上一周定課題、寫教案,由指導老師上報教導處核實,教導處把下周師徒研究課時間、班級、學科、課題等信息發布到教導處,讓全校教師及時了解信息,下周全校教師、領導擇機聽課。這樣,為青年教師盡快成長提供了學習幫教平臺。
2、系列化的校本研修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全體教師“五個一”活動。每學期要求每位老師讀教育雜志,做到每學期10000字的讀書筆記;每月上交一篇真實有效的反思;每月至少剖析一個教學案例或片斷;每學期交一篇真實的教育故事;每學期交一篇有科學含量的教學論文等。
對年齡不足50歲的中青年教師實施“基本功訓練”,先從 “鋼筆字”“粉筆字”訓練入手,要求每周一、三、五訓練“粉筆字”,二、四訓練“鋼筆字”,粉筆字寫完后統一展出在辦公室,屆時教導處抽查,每星期上交一張鋼筆字,學校督查記錄,成績納入教師學期綜合考核成績中。
3、科研活動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在國家級課題《小學生課堂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順利開題,階段性成果得到上級領導專家的好評。今年,省級課題《小學特色建設與研究》與《小學生發展性評價研究》又順利審批,我們堅信依托教科研一定能全力打造品牌學校,提升辦學品位。
三、拓寬課外實踐活動,豐富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我們從英語口語、信息技術操作、閱讀水平、漢字書寫等素質項目入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樹立科學質量觀。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由過去單純的繪畫、手抄報、文藝匯演到現在的古詩文誦讀、讀書小報展示逐漸走出一條由單一到多項、由雛形到規范、由零散到規模的發展之路。
進入5月份后天氣逐漸轉熱,進入溺水事故危險期、易發期、高發期,為預防學生擅自到河流水庫塘壩游泳、玩耍發生溺水事故,敲響安全警鐘,確保學生生命安全,特制定20xx年學生防溺水工作方案如下:
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做好學校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
將防溺水工作擺在當前學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親自布置、親自檢查、親自落實相關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層層落實學校安全管理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防溺水工作機制,堅決預防學生溺水事故發生。
二、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防溺水工作落實到位。
(一)強化防溺水安全教育,把“六不”落實到每一名學生。六一節前,結合近期全國發生的溺水事故,組織一次防溺水主題安全教育國旗下演講、辦一期墻報或黑板報、開一次班隊會、搞一次主題宣傳,讓每一個學生必須熟記并做到教育部提出的防溺水“六不”、四個牢記和正確施救。
防溺水“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四個牢記:
天氣再熱,不到河塘去降溫;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水性再好,沒有保障別下水;
別人再勸,不用生命去逞能。
特別要教育學生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并立即尋求成人幫助:
同伴落水我不怕,立即報警和求救;
岸上船上莫驚慌,鎮定自若找工具;
搭救伙伴靠智慧,自身安全最重要。
在學生中展開“防溺水——我應該怎么做?”大討論,結合“1530”教育模式,做到每日一提醒,每周一承諾,每月一警示,讓每一位學生實實在在地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識,真正形成防溺水的安全意識和能力。
(二)強化監管責任,把防溺水要求落實到每一位家長。
給家長發放一封信、班主任發一則短信、召開一次家長會、做一次家訪等形式,向所有學生家長通報最近發生的中小學生溺水事故,要與每一位家長簽訂學生溺水教育監管責任書,告知家長務必承擔起學生離開學校后的監管職責,特別要提醒家長在放學后、周末和節假日加強對學生的看護和教育。
(三)強化聯防聯控,把防溺水聯控落到實處
聯系風河水務管理處、公園管理處建立防溺水聯防、聯控機制。加強風河、公園水域安全管理,對以上水域進行排查,建立水域安全管理臺帳,實行網格化管理,在學生上下學途經的所有水域和危險路段設置安全警示標牌,設立安全隔離帶、防護欄,阻止學生進入;協調風河水務管理處、公園管理處加強巡邏,及時阻止學生到以上水域及附近游玩、下水。
三、加強應急事故處置,確保信息暢通。
一旦發生學生溺水事件,學校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救援,并第一時間上報事故信息,確保事故處理高效有序。
縣政協:
為認真落實縣政協視察組對我鄉柳南行政村、隨莊行政村呂莊村低保工作視察情況的反饋意見及建議精神,我鄉及時召開班子會,認真研究分析我鄉低保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對全鄉低保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認真整改,現將有關整改方案匯報如下:
1、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鄉鎮低保工作整改方案。鄉黨委政府先后兩次召開召開鄉村干部動員大會,對全鄉低保工作實行再動員再部署、各村也利用多種形式加大低保政策宣傳力度,真正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 細化分工、強化責任。鄉黨委政府召開班子會專題研究布署全鄉低保政策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工作,成立領導組、設立辦公室、印制專項檢查表,每個行政村安排檢查人員2人,分別為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對全鄉低保戶進行逐個見面,并對每位低保對象的基本情況(是否脫貧、死亡、是否干部近-親屬等)進行詳細記錄。并由檢查鄉干部和村支書簽字予以確認。
3、 加大整改力度、完善動態管理。通過對專項檢查表的統一匯總、全鄉共發現并整改不合格低保對象116人。解決合戶保、拆戶保現象35起,將全鄉低保對象實行微機化管理,切實建立低保對象動態管理長效機制。
4、 完善檔案資料、提高公示質量。鄉黨委政府要求各村將低保對象資料完善和公示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每個村定制一個1.5米高、3米寬的小黑板,將全村低保對象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共公示、不得隱瞞并將公示工作制度化、長期化。
5、 加大對違規違紀人員的處理力度。鄉紀委專門設立專人受理群眾有關低保問題的信訪案件工作,自低保檢查工作開展以來,鄉紀委共處理有關低保違規違紀問題的村干部6人。
齊老鄉人民政府
二0一X年十二月十六日
為了有序推進鄉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根據省、市、縣有關工作要求,結合我鄉實際,特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場所地點安排及規模
本著“一窗受理、內部運作、上下聯動、全程服務”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的辦公設施,整合各方資源,力求規范統一。鄉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場所選擇在鄉政府機關院內,主窗口與現有的鄉行政服務中心對接,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共同建設。同時,考慮到鄉行政服務中心場所面積偏?。s40平方米),無法容納所有涉農基層站所集中辦公,把鄉政府靠大門樓房的第一層的8個房間改為辦公室,供進駐便民服務中心的基層站所辦公使用,形成“一主八副”服務窗口。
二、硬件與軟件初步設計
鄉便民服務中心主窗口辦公桌椅基本完備,需配套完善相關制度,增設崗位牌及相關服務項目及工作流程;副窗口需增加部分辦公桌椅。同時,為有工作需要的站所配備辦公電腦。
三、責任領導及責任人
鄉便民服務中心主窗口建設責任領導:謝金長,思想匯報專題責任人:吳環志、陳九長、劉永松。副窗口建設責任領導:李龍,責任人:朱迎春、林厚輝、嚴連昌。
四、工作安排
1、確定進駐辦公站所。鄉內主要涉農站所全部進駐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公,含:財政所、土管所、規劃所、農醫所、計生辦、林業站、農技站、民政所、勞動保障所、黨建辦、國稅分局、工商分局、供電所、信用社、派出所、黨政辦、綜治辦等17個站所。
2、明確崗位人員及集中辦公時間。每個進駐站所指派一名業務精通、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統一掛牌上崗;實行逢圩日集中辦公制,日常工作時間由劉林坡、林厚輝等同志值班。
3、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實行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落實登記、承辦、轉辦、督辦等辦理制度,建立健全相關工作臺帳。
清明節是緬懷逝者、悼念故人的傳統節日。期間,由于上墳祭祀、踏青春游的人員劇增,是一年中最易發生森林火災的時期,這時期的森林消防工作也是全年森林消防工作的重頭戲。為此,鎮政府決定將4月1日-4月8日確定為森林消防戒嚴期?,F根據戒嚴期的要求,特制訂清明節期間森林消防工作方案。
一、力量組織
1、鎮、辦事處主要領導負總責。
2、指導組、督查組、巡邏組要對各卡點和森林消防重要環節進行全過程督查,對管轄范圍內的山體進行巡邏。
3、鎮、辦事處干部(除指導組、督查組、巡邏組和個別留守崗位外),都到卡點上參加現場管理。
4、駐村干部、村干部要做好本村的森林消防工作,主要包括:召開有關會議,傳達上級有關指示精神,部署本村相關工作;發放有關宣傳資料;簽訂有關責任書;落實本村癡呆人員監護人。
5、鎮撲火隊、各辦事處、各村臨時應急撲火隊做好一切物資準備,隨時待命。
6、值班人員負責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和電話記錄工作。
二、宣傳準備
1、組織發動。挨家挨戶發放《告全鎮人民書》、張貼XX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清明節期間森林消防工作的通告》,召開有關森林消防工作會議,部署具體工作。
2、資料準備。由鎮統一準備有關宣傳資料及相關物資,包括學生回簽卡、告全鎮人民書、橫幅標語、服裝、打火工具等。
3、面上宣傳。由駐村干部、村干部發放各種宣傳資料,并通過懸掛橫幅標語、張貼通告、書寫刷新巖體標語、播放高音喇叭、出動宣傳車等營造宣傳氛圍。
三、現場管理
護林員、村干部、鎮(辦事處)干部在各卡點實行現場宣傳和管理。對上山人員進行登記,并向他們講明上山的注意事項,沒收或暫扣上山的香燭、鞭炮、打火機等火種火源。
四、撲火力量安排
一旦發生火情、火災,守卡人員、村撲火分隊和當地部分村民作為第一梯隊首先投入撲火,專業隊、巡邏隊、村干部、作為第二梯隊隨時應急。明火有失控危險的,緊急召集鎮、辦事處撲火分隊作為第三梯隊參加撲火,同時動員當地所有壯年村民參加撲火。明火2小時未得到控制的,緊急動用鎮預備役部隊,并向市森林防火專業隊請求支援,鎮預備役部隊和市專業隊作為第四梯隊參加撲火。禁止動員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病人參加撲火。同時,注意撲火安全,防止人員傷亡。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