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成語作文400字匯編十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語作文400字10篇,歡迎大家分享。
今天我們在快樂培訓班玩了個游戲,名叫:成語接龍大PK。
游戲規則是:老師報一個成語,我們用這個成語的最后一個字(同音字也可以)作為開頭組新成語。全班分成兩組,三十秒內答不出來的那組就算輸。
游戲開始了,老師報了個“猴年馬月 ”,一個同學說:" 悅耳動聽”,第一組接不下去的同學都急得抓耳撓腮,第二組不知誰說了個“聽天由命” 。喧妮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似的,不假思索地從嘴里吐出個“聽天由命”。最后,第一組贏。
第二局開始了,老師又報了個“千軍萬馬”,第二組同學異口同聲說“馬到成功”,有個人立刻說了個"功不可沒"。之后過了幾個成語,上個人報的是“掌上明珠”。許浩文脫口而出“豬狗不如”,全班哈哈大笑起來。第二組的秋朔說了個"如怨如訴”。如怨如訴?什么成語是“訴”開頭的,這個難辦呀。過了沒多久,第二組幸災樂禍地開始倒計時:“10 、9 …… 3 、2、 1”就在剎那間,喧妮說出了個“素不相識”,第-組才得以獲救。最后琢菲和余家樂同時說了:“美不勝收”。第二組同學都開始想起來,在最后幾秒內,情急之下蔡成利才不情愿說出個“收收藏藏”,不過,這哪是什么啥成語呀?第-組同學贏了,他們樂得手舞足蹈。
游戲結束了,我們開始了快樂的寫作。
說到“一諾千金”,大家一定都想到了季布,季布他為人誠實守信,說到的事情就一定會盡力做到,俗話說:“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
但是,要真正做到一諾千金不是很容易的。因為,承諾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家應該都知道“信義兄弟”吧,那里面的大哥為了實現“新年不見舊年債”的話,帶著26萬元現金冒著大雪和家人連夜趕回老家給工人發工資,可是在途中,遭遇了車禍,一家五口全部遇難。是他弟弟為了完成哥哥的遺愿,忍著傷痛,再次上路,終于在大年夜前一天,將所有工錢都送到了60多名農民工的手中。兄弟倆的誠信之舉深深打動了身邊人,他們用實際行動獲得了工人們的無比信賴,讓更多的工人愿意與他攜手并肩,使得事業發展得更加順利。
在生活中,我也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記得那是春游前的事了,我們幾個同學約好了晚飯后在超市門口集合一起去買零食的',我早早的吃完晚飯,催著媽媽把我送到了約定的地點,可是到了那里只來了兩個人,等了好一會兒,等到我們三個都買完東西出來了,其他人還是沒有到。所以,我們許下了承諾,便要去遵守承諾!
在社會上,我們也要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比如說:在工廠里規定在幾天內必須完成那么多的任務,這也算是工人對單位的誠信;在學校里,學生們必須按時完成作業,這也算是學生對老師的誠信。
為了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讓我們爭做一諾千金的“季布”吧!
嘿!在我家,每個人都有數字成語“編號”,這當然是我的“杰作”啦!爺爺是一本正經、二話不說,我是三心二意,大舅是四面八方,媽媽是五顏六色、六神無主,奶奶是七嘴八舌,爸爸是八仙過海,小舅是九牛一毛,大姨是十全十美。這些編號可都有來頭呢!
說起來還真有趣。你看,爺爺做事總是認認真真的,平常不說話,一開口就是“圣旨”到了。我做事老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是個“小馬虎”。大舅的臉方方正正的,所以我給他起了個“四面八方”的“名字”。媽媽呢,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做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總和老爸商量。唉!奶奶最愛嘮叨,我出門上學,她總要說一句:“好好讀書”。爸爸很有本領,德、智、體、美都全面發展,真是個“四好老師”。小舅錢不多,家里又有好多人,九頭牛,只有一根“毛”。大姨經常給我買玩具,我當然叫她“十全十美”啦!
我們家里經常歡聲笑語,可有時候,“一本正經”也要對“七嘴八舌”發發脾氣,“六神無主”又會不理睬“八仙過?!?。不過,這種時間總是不長,只要我“三心二意”在場,用不了幾分鐘,全家就百事可樂、萬事大吉了。
我們家可真是個“數字成語快樂園”呀!
今天,老師同我們玩了一個有趣的游戲——成語接龍。
游戲開始了,我隊被分成快快隊,另一方則是樂樂隊。“一鳴驚人!”老師扯著大嗓門喊道?!叭松饺撕?!”我大聲說。我想:哈哈,這可難不倒我,老師出題這么簡單,太小瞧我了!沒想到對方說了句“海底撈月”“月…月…”我隊的王青急得滿頭大汗,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詞語。此時,我的心也慌了,恨不得自己是一本成語詞典,立馬翻出一個合適的詞送到王青嘴里。“十……九……八……”,唉,王青被淘汰了,只得和我隊拜拜了。
“一心一意”我隊出了一個詞,“意……義……一……”對方似乎比剛才的王青還急,可就是回答不上。他的臉急的跟成熟了的柿子一樣紅。我隊還假腥腥的催促:“快呀,你們剛才不是挺好的呀,現在怎么了?”他們隊友和整個樂樂隊不禁大喊:“加油,加油…?!薄0?,這一局,我們贏了!耶,終于替王青報了仇!
再次輪到我來答題了?!安簧趿肆?!”對方大喊?!傲恕恕蔽倚囊幌伦映恋搅撕5祝藭r,我已覺得我的額頭上有幾滴汗珠滾了下來?!傍B語花香!”我的心終于又浮上了海面?!肮比嗤瑢W哈哈大學,我這才明白我說錯了,原來此“鳥”非彼“了”啊。
雖然我隊輸了,但我依然很開心,因為這個游戲真是太有趣了。
按兵不動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弱肉強食,位于晉國東部的一個弱小國家——衛國,長期以來受著強大晉國的壓迫,苦不堪言。這個時候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毅然投靠了與晉國同樣強大的齊國,締約結盟。這種做法令當時晉國的執政卿趙鞅十分惱怒,集結大軍準備討伐衛國,大軍出發前,趙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衛國,暗中調查衛國內部的情況,并約好在一個月后回來報告,可是,一個月,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史默仍舊沒有消息,趙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況,晉國內部也開始議論紛紛,史默已經被衛國殺害,不可能再回來了。況且衛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干脆出兵,一舉擊破,趙鞅否定了這種說法,他認為衛國之所以敢背叛晉國投靠齊國,一定已經做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貿然進攻,會使晉國損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聽消息回來之前,決不能草率采取行動。就這樣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終于回來了。趙鞅問他:“為什么耽擱這么長的時間呢。史默答道,經過六個月的觀察,衛靈公很有才干,國內賢臣很多,人民擁戴,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要依靠武力使衛國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經過這半年來,還是尋找不到衛國的弱點,所以我只好回來了。趙鞅聽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暫時打消了攻打衛國的念頭,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是說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語。有金石為開、狼狽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將軍、軍師。我就講金石為開這個故事。李廣有一次帶百十名騎兵碰到匈奴,李廣故意原地休息,讓匈奴以為前面有埋伏,一直不敢攻擊。這里可表現出他精神韜略,善于用兵,而且作戰英勇。
李廣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職務,晚上行走被巡邏的軍官抓住。李廣說自己過去是將軍。軍官不賬,諷刺說:“你就是現任將軍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別說什么前任將軍。”李光就被關了一夜。等他復職了。就想方設法的把那個巡邏軍官殺了。這表明了李廣度量狹窄,就等于你是班里的班長,你用班長的名義來害別人。 還有一次,李廣去打獵,跑了一整天都沒找到一個獵物,他突然看見了一只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氣將弓拉得如同一輪滿月,一箭射向老虎。
他發現老虎沒有掙扎,走去一看,原來是石頭,穿碎了石頭。這表明做什么要一絲不茍、全神貫注,考試就考滿分!
春秋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無論什么樣的馬,他一眼就能分出優劣。他常常被人請去識馬、選馬,人們都稱他為伯樂(本是天上的星名,據說負責管理天馬)。
有一次,孫陽路過一個地方,忽見一匹拖著鹽車的老馬沖他叫個不停,走近一看,原來是匹千里馬,只是年齡稍大了點。老馬拉著車艱難地走著,孫陽覺得太委屈了這匹千里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場,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的寶馬良駒,現在卻默默無聞地拖著鹽車,慢慢地消耗著它的銳氣和體力,實在可惜!孫陽想到這里,難過得落下淚來。
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使千里馬不再被埋沒,也為了自己一身絕技不至于失傳,孫陽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和知識寫成了一本書,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書名叫《相馬經》。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征去找,最后發現有一只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征,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出處】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
【釋讀】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明目張膽
唐朝中期,有位大臣名叫韋仁約,字思謙。因“仁約”和武則天的父親武士矱之名偕音,為了避諱,他就廢名用字,稱韋思謙。他為人剛正,敢于直言。
唐高宗時,韋思謙擔任監察御史,負責對各級官吏的政績考察。有一次,他在考察中,了解到中書令褚遂良壓低地價、強買他人土地一事。雖然褚遂良當時位尊官高,而且深得唐高宗信任,但韋思謙毫不畏懼,仗義執言,上書彈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革去中書令的職務,貶為同州刺史。褚遂良因此懷恨在心。
時隔幾年,褚遂良官復原職,重新擔任中書令。他利用職權對韋思謙打擊報復,把韋思謙貶到外地當一個七品小縣官。
大家對韋思謙的遭遇很同情,勸他以后要圓滑世故一些,不要再得罪權貴了。但是,韋思謙態度堅決地說:“大丈夫要敢于直言,敢作敢為,遇到損害國家、危害百姓的事,就決不放過,明目張膽地報答國家的恩惠。豈能碌碌無為,只圖保全妻子兒女呢!”
【釋讀】明目:睜開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形容有膽識,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后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出處】《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p>
在我沒上小學的時候,有次媽媽帶我去爬山。當我爬上座山峰時,我自豪的對著天空大喊:“我爬上世界最高的山了!”
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笑著說:“你真是只井底之蛙,世界上比這高的山多的是?!眿寢尩脑捯魟偮?,我就接著問:“井底之蛙是什么?”媽媽回答說:“是只井底的小青蛙呀!”我好奇的問:“我明明是人,你為什么說我是青蛙呢?”媽媽笑著說:“井底之蛙是個成語,形容個人沒有見識。”我又問:“成語又是什么呢?”“這個……你還把我問住了,我們去買本成語故事看看吧!”媽媽說。
后來,媽媽真的給我買了本《中華成語故事》。每天晚上,媽媽都要給我講幾個成語,故事生動又好聽,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成語故事里有填海的精衛和追日的夸父,還有畫蛇添足的人和守株待兔的人……
現在,我長大了,是名二年級的小學生。我已經可以自己閱讀《中華成語故事》了。慢慢地我明白了:個成語就是個故事,個成語給我講述了個道理。不知不覺地我學會了好多成語,它就像條船樣帶著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我們中國有這么多成語故事,中國真了不起呀!本《中華成語故事》可以讓我更多的了解中華文明。
守株待兔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語寓言故事,可是在農夫餓死前,神仙曾來過這里。
農夫快餓死之前,是非常后悔的,恨不得回到過去,將這件事的結果告訴好逸惡勞的自己,讓他繼續種莊稼,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免得遭受饑餓。神仙看到農夫迷途知返,心軟了,決定再給農夫一次機會,于是下凡,給了農夫一家人一顆仙丹,讓農夫在春天來臨之際,去播撒種子,一定有一個好收成,說完之后,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農夫非常的高興,自己可以得到重新獲救的機會??墒?,農夫并沒有吸取之前的教訓,認為有了丹藥,自己的好運就會來了,于是又放棄了種莊稼,繼續在那棵樹下等兔子?;氐郊抑螅拮觿袼?,不能這樣下去了,好運是不會再來的,只要踏踏實實種地,才是正途,農夫仍然不聽勸說,一意孤行,并且大言不慚的說,有神仙保佑,不會餓死的,就算餓死,神仙會再一次來就我們的。妻子無奈,只有隨他去了。
結果可想而知,農夫在樹樁旁一天又一天的等下去,始終沒有等到兔子的到來。到了收莊稼的季節,別人都滿載而歸,而農夫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人家,后悔不已。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不勞而獲的事情是不可能總降臨在你的身上,知道自己錯了,一定要及時改正,不要到了無法彌補的時候才后悔,這樣的話,你終究什么也得不到。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