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生日教案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日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日教案 篇1活動目標:
1、理解“一只”和“一雙”的區別與關系,并能正確使用。
2、在幫爸爸過生日的過程中,感受大家在一起相親相愛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爸爸的生日》、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爸爸的生日(在等待客人的過程中理解“一只”和“一雙”的區別)
導入語:今天是爸爸的生日,爸爸請了好多客人來和他一起過生日。
1、提問:有5位客人馬上就要來了,我們要為客人準備幾雙拖鞋呢?(5雙)5雙拖鞋有幾只鞋子呢?(10只)
2、關鍵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一雙”的東西呢?(一雙筷子、一雙襪子、一雙手套……)
小結:一雙拖鞋是兩只一樣的拖鞋,它們要在一起的,少了一只就不能穿了。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一雙的,一雙就等于兩只。
二、游戲:猜禮物
(用不同的數數方法練習“一雙”和“一只”區別和關系)
1、提問:拖鞋準備好了,鐘聲就要響了,猜猜這次會響幾下?(鐘聲響了十下,十點到了。)
2、播放ppt:客人來了。提問:看看爸爸一共收到了幾份禮物?(6份禮物)引導幼兒運用接著數的方法數數爸爸收到的禮物,并運用倒數的方法進行驗證。
3、和爸爸一起拆禮物,請幼兒用“一只”和“一雙”正確敘述爸爸收到的禮物(一只杯子、一雙襪子、一只帽子、一雙雨鞋、一只小狗、一雙手套。)
三、分餐具
(數一數分一分,體驗為爸爸過生日的快樂)
1、今天爸爸可高興了,收到了那么多的禮物,他想請你們吃一頓大餐,我們先幫爸爸分發碗筷吧。
2、爸爸說:每個客人一雙筷子、一只碗、一只調羹。
3、幼兒集體操作、教師觀察與指導。
4、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回去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是“一只”和“一雙”的東西。
生日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模擬小廚師用不同顏色的各類水果裝飾蛋糕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環境創設:
各類水果貼紙、泡沫蛋糕、吸管、漿糊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1、師:誰來了?
幼:小熊來了
師:小熊今天可高興了,他為什么這么高興?
2、(出示蛋糕)師:原來今天小熊過生日,所以這么高興!
師:你們喜歡這個蛋糕嗎?喜歡它什么?
小結:蛋糕上有紅色的草莓,綠色的櫻桃、黃色的菠蘿,這么多好看又好吃的食物,小朋友喜歡吃,小動物也喜歡吃。
3、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蛋糕是怎么做出來的嗎?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試一試。
(請幼兒先做)
小結:做蛋糕可以用黃色的菠蘿,綠色的櫻桃,紅色的草莓排成整齊的隊伍,讓蛋糕看上去更漂亮。
二、幼兒模擬小廚師學做蛋糕
1、師:“想請小朋友來幫小熊一起做蛋糕?!崩蠋煘槟銈儨蕚淞烁鞣N水果。
2、幼兒每人拿一個蛋糕,來學小廚師學做蛋糕好嗎?
(重點關注:幼兒是否運用各種顏色做蛋糕 )
三、展示交流、情感激發
(幼兒將自己做好的蛋糕,送給小熊)
1、師:你用哪些水果?
2、師:你是怎么做蛋糕?(關注水果及顏色搭配)
3、我們一起來唱生日歌。
情感提升: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在《做蛋糕》的活動課中,我制定了活動的明確的活動目標,通過嘗試用一定規律裝飾蛋糕,體驗幫助他人的樂趣.
在活動一開始,我利用了可愛的小熊出場,并在墊子上高興地舞蹈,引發了孩子們的興趣,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小熊圍跳的禮物蛋糕.在制作過程中,我覺得老師還是說的過于多了,如在孩子們的制作過程中,不用太強調制作時需從由內而外的來做,在做蛋糕的過程中,我觀察到孩子喜愛用菠蘿從外向內的來排排座,這時,也應當鼓勵孩子用了不同的方法來制作.如,請他上來說一說,你是如何制作的,你為什么喜歡用菠蘿,了解孩子的需要,知道到喜歡的理由,從而更好的進行指導.
在蛋糕材料的準備上,可以選擇不同的水果,如菠蘿櫻桃的做一種,橘子蘋果的再做一種,這樣在課堂的辨析與觀察不同中,更容易區分易同.如菠蘿的蛋糕排排坐,蘋果的蛋糕圍著圈坐.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的已有經驗豐富了許多.在看到蛋糕時,能說出許多水果名字,除了蛋糕上有的櫻桃,菠蘿,還能說出橘子葡萄等水果的名字,有的樂意說說吃蛋糕的場景.
通過這次美術實踐的活動,大大增加了實踐鍛煉的能力,了解孩子在活動中的需要與在制作過程中會碰到的問題等,增強了課堂實踐操作能力.
生日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蔬菜的外形特征,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3.在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吃蛋糕時,體會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能認真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講述。
2.活動難點:能正確的說出蔬菜的外形特征。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卜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樣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一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的蔬菜圖片。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3.一個生日蛋糕。
活動過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教師:(出示紙質青菜)這是什么?這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過生日了。她要請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一摸,聞一聞,猜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客人?
教師: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請出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摸上去滑滑的,粗糙的,紅的,圓的等)小結:今天青菜奶奶請的客人有蘿卜寶寶、番茄寶寶、黃瓜寶寶、茄子寶寶。(邊說邊出示相對應的蔬菜圖片)這些寶寶有的是長長的,有的圓圓的,有的紅的, ……此處隱藏3190個字……計
調查方法:舉手、起立......
生日教案 篇8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不拘一格地大膽想像,說出“我”想了些什么。
4、關愛自然,知道自己該怎么對待周圍的小動物。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需要的生字卡片。
學生:觀察、了解本地區有哪些鳥類,它們長的什么樣兒,有些什么用處。想想自己最愛哪一種鳥,為什么,等等。
教學設計參考
一、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什么?
2、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看有哪些字不認識,哪些字的意思不明白,同桌互相幫助一下。
3、讀了課文以后,你明白了些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請提出來。
4、教師在黑板上簡略記下學生不明白的地方。
二、再讀課文,掃清疑難
1、大家齊讀一遍課文。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一讀,發現學生讀音不準,全班集體幫助糾正讀音。
3、按課文內容順序,教師逐個指向學生質疑的問題,首先要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人知道,鼓勵孩子們運用課前預習掌握的信息資料爭當小老師。能解決的,就由學生解決,學生說不明白的地方,教師再做上記號。
4、教師把學生說不明白的地方讓大家再讀,并討論一下,看能不能明白,如果能弄明白就不講,如果弄不明白,教師就幫助弄明白。
三、深讀課文,理解含義
1、教師啟發:過生日的時候,媽媽送給我一只美麗可愛的小鳥。該怎么讀,才能體現自己的心情?
2、學生兩人一組自讀、互讀,體會感情。
3、抽生讀,抽生評價,再讀。
4、教師把理解的重點引向最后一段“我想了想”,讓學生充分想像,“我”會想些什么。
5、大家說:“我”會想些什么?教師鼓勵和別人說得不一樣的學生。
6、教師提問:想的結果是什么?請同學們自己在書上找出答案用橫線畫出,再讀一讀。
7、能明白“這是我送給大自然的禮物”這一句話的意思嗎?教師全篇只講這一個地方??梢园褘寢寪邸拔摇保汀拔摇倍Y物和“我”愛大自然,送給大自然禮物對照起來體會。
四、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1、讓學生體會到這一段的感情基調是“愛”------愛小鳥,愛大自然。
2、啟發學生,怎樣讀才能表達“愛”的感情。
3、學生自由朗讀。
4、請讀得好的同學范讀。
5、再讀課文。
五、拓展內容,聯系實際
1、以“我與小鳥做朋友”為題組織活動。
2、學生交流自己課前了解的關于鳥的資料。
3、說鳥、議鳥、畫鳥、唱鳥。
4、讓大家說“我能為小鳥做些什么”。
生日教案 篇9活動目標
1、感知糖果的外部特征,嘗試按照糖果的某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2、感受分類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游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能對糖果進行多重角度的分類。
活動準備
PPT,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兩個糖果罐,12 顆糖果)
活動過程
一、買糖果——在送糖果的情境中,感知糖果的外部特征
【本環節通過給小豬佩奇送糖果,找到相同的糖果,初步感知糖果的不同外部特征,為下一環節分類做鋪墊。】
1、師:小豬佩奇要生日啦,邀請我們班級的小朋友去參加她的生日會。聽說她很喜歡糖果,我們每個人都來挑一顆糖果送給她吧。(幼兒自選一顆糖果。)
2、師:誰來說說你挑了一顆什么樣的糖果?誰的糖果和她一樣呢,也來送給佩奇吧。那請你們找找和你一樣的糖果在哪里,找到了之后一起去送給佩奇吧。 3、師:糖果可真多呀,看看這些糖果有什么不一樣的嗎?
(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花紋等方面說一說。)
小結:糖果都不一樣,有顏色不一樣的,有大小不一樣的,還有形狀和花紋不一樣的,看起來都很好吃。
二、分糖果——在幫助佩奇分糖的過程中,嘗試按照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本環節在幫助小豬佩奇分糖果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比較,嘗試按照糖果的不同外部特征,如顏色、大小、形狀、花紋等進行分類,積累分類多樣性的經驗?!?/p>
1、師:佩奇要把你們送的糖果裝起來,這里有兩個糖果罐,她決定要把糖果分一分放進去。
提問:你們覺得該怎么分呢?
小結:原來可以按照某一個相同的特征來分一分。
2、師:那佩奇請你們幫她把糖果分一分放到糖果罐里。幼兒操作
(教師巡視,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3、你們真厲害,想出了不同分糖果的辦法,有按糖果的大小分、有按糖果的顏色分、有按糖果的形狀分、還有按糖果的花紋分。
三、分類真有用——感知分類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
【本環節通過幫助小豬佩奇整理房間,再一次感知分類方法的多樣性,以及分類在生活中的運用?!?/p>
師:糖果分好了,佩奇邀請我們去參觀她的家。提問:瞧,佩奇的房間怎么了?那該怎么辦呢?
小結:佩奇說謝謝你們幫她的房間收拾的這么整齊,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這樣看起來就整齊多啦。
師:現在小豬佩奇要吹生日蠟燭啦,我們一起為她唱生日快樂歌吧!
活動總結
明顯成效:
1、活動采用情境貫穿始終,整個活動都圍繞著小豬佩奇過生日展開,幼兒的興趣被充分地 調動了起來,能夠保持較高的專注度,目標完成度高。
2、通過活動,對糖果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了解,并積累了分類多樣性的經驗,能夠按照 顏色、大小、花紋、形狀中的一種特征把糖果進行分類,并且在生活中能夠運用分類幫忙解決問題。
問題:
1、教師的總結不到位。幼兒說一說怎么分糖果之后,教師沒有及時的進行梳理總結。幼兒 分糖果出現了4種不同的方法之后,教師也沒有進行梳理提升。
2、黑板和白板的運用銜接應該更精簡一些。
分析與啟示:
集體活動中,教師的小結不僅能幫助幼兒鞏固已有經驗,幫助幼兒把零散的、膚淺的經驗進行整理鞏固,還能幫助幼兒提升已獲得的學習經驗,強化活動重點。因此,在集體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當場的表現,及時捕捉幼兒可提升的經驗點,找到總結提升的關鍵點, 及時幫助幼兒理清思路,為活動目標服務。這就需要教師心中要裝有活動目標,并且事先預設好幼兒的各種回應,做到心中有數,靈活應變。
對應策略:
1、教師活動之前,要對教案進行更加詳細的備課,預設幼兒不同答案的不同回應語言,把 握好數活動語言的嚴謹性。
2、分類的總結可以直接出示更大的糖果罐,一是便于幼兒一目了然,更好地進行經驗的積累;二是更便于教師操作,不用黑板和白板之間來回操作,使活動的銜接更加順暢。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