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認識時間教案

          時間:2025-08-26 02:10:35
          認識時間教案范文十篇

          認識時間教案范文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時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時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幾時幾分”的知識分析生活中相關聯事件發生的時間。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時間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目標解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描述生活中相關聯事件發生的時間,再通過合情推理,推算出時間可能是多少。教材通過兩個小朋友的對話,引出問題“明明可能在下面哪個時間去踢球?”,讓學生在經歷“合情推理──演繹推理”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結論,發現數學方法。同時,教師應注重讓學生對結論進行檢驗。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合理推測事件發生的時間。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經驗

          1.談話引入

          (1)課件出示一組鐘面(時間分別為6:30、7:40、9:35、11:30),先請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說一說這些時間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3)這是老師周一上午的作息時間安排,你們猜一猜在這些時間里老師分別在干什么?

          2.喚醒已有經驗

          (1)說一說你們一般會怎樣安排事情的先后。

          (2)學生交流后匯報。

          (3)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自己的時間安排,今天我們將去幫他們解決一些關于時間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離不開情境的支撐。由復習舊知入手,感受時間的運動方式,再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教師作息時間安排,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生活中對事情先后順序的安排,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習新知做好了準備。

          (二)教學互動,探索新知

          1.呈現主題圖,嘗試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3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2)學生匯報。

          (3)共同分析關鍵詞“可能”。

          (4)啟發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5)學生獨立思考,并嘗試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觀察是思維的前提,學生需要從主題圖中獲取有關的信息才能展開思考,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前明確問題的方向,找到關鍵所在。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思考方法。

          2.歸納推理思路

          (1)師生一起整理思考過程,根據思考,將連續時間和已確定時間的事件填入表格。。

          時間

          7:45

          9:00

          9:15

          10:30

          10:50

          活動

          做完作業

          看木偶劇

          (2)小組討論:推測“踢球可能在什么時間”的關鍵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的?

          (3)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直接推理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由主題圖中的信息,確定踢球的范圍,踢球在做作業之后,在看木偶戲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時間在9:00后,在10:30前。所以,從表格列舉的連續時間來看只有9:15符合要求。

          ②排除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因為9:00明明才做完作業,做完作業才去踢球,表格中的7:45在做完作業之前,不可能去踢球,所以這個時間可以排除。因為明明10:30要去看木偶戲,踢球是在看木偶戲之前進行的活動,10:50在10:30之后,所以10:50這個時間也可以排除。因此,踢球的時間只能是9:15。

          ③學生可能會出現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師都要予以肯定。

          (4)發散思維。

          根據上面的表格,你覺得明明踢球還有可能是哪些時間?

          (5)檢驗結論。

          ①你的結論正確嗎?說一說你是怎樣檢驗的。

          ②教師適時教育孩子要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設計意圖】推理活動強調“步驟完整,理由充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讀一讀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4題。

          (1)獨立思考:哪個時間比較合適?

          (2)全班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

          2.連一連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評價。

          3.填一填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6題。

          (1)學生獨立填寫作息時間表。

          (2)小組內交流后,全班匯報。(本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活動,討論交流時應啟發學生按問題解決的步驟逐步分析、推理,注意其合理性。)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數學經驗的積累與數學思考的培養。

          (四)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1.這節課我們通過推算時間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你會用什么方法推算時間?

          2.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認識時間教案 篇2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第81頁及“做一做”、練習十五第1題,《認識時間》一次教案。

          教學目的:1、使學生在已認識整時的基礎上掌握認識幾時幾分。2、能正確書寫時間。3、學會節約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能準確數分(整五整十分);2、能認識幾時幾分;教具、學具:鐘,教學用鐘面模型,課件,學生用鐘面模型。

          教學方法 :游戲法、操作法教學理念 :從生活出發,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在游戲中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叫做“報數”:我們5個5個的報數到60。哪一大組來開火車呢?----學生活動小火車開得真不錯,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來這樣報數,好嗎?要求數報完了,小朋友都象這樣坐好了,做得到嗎?

          二、談話導入:(出示鐘表模具)鐘表有什么用呢 ……此處隱藏11204個字……。一大格里有5小格,所以“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板書)

          那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多少分呢?10分表示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10小格就是10分。

          師:拿出學習單,完成第一部分的內容。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填的?同學們來看大屏幕。(手從12起邊比劃邊說)

          分針走到6是30分,30分表示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30分也可以說成半小時。

          他寫的全部正確,對照一下你寫的,你寫對了嗎?把學習單放回桌角。

          分針從12起走了一圈,是多少個小格?60個小格就是60分。

          師:閉上眼睛讓我們小腦袋里的分針也來轉一轉,滴答滴答分針從12起走到1是幾分?走到2呢?走到3呢?——12呢?

          師:睜開眼睛看一看,你們都記對了嗎?如果沒有數字提示,你還會說嗎?分針從12起,走到 3是?走到6,你來說走到9,你來試試走到12。

          師:有的小朋友回答的特別快,你用了什么好方法呀!2S能和大家說說嗎? 如果你還有其他好方法,可以和小伙伴們課下說一說。

          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你可以選擇好的方法去記憶?,F在請同桌兩個互相提兩個。

          三、認識時及時分關系

          師:時針看見分針轉得那么開心,也想和分針一起轉,請看,現在是什么時間?請一位同學上來撥一撥。我們讓分針走一圈,看看鐘面上有什么變化?你發現了什么?你也來說說?你們也發現了嗎?

          讓我們拿起小鐘表都來試試。準備!開始!撥好了嗎?舉起來讓我看看,快速的把鐘表放回桌角。這一組同學動作又快又輕,已經坐直了。

          剛才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同時時針走了一大格,一大格是幾時?(1時)我們就可以說1時?=60分,反過來60分?=1時。(板書)齊讀:1時=60分,60分=1時

          四、讀寫鐘面時刻

          師:我們來看[8:30]這個時間你們認識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恩,有道理。誰能再來說一說?你說的也不錯。

          師:你們的意思是說時針走過了8,還沒到9,是8時多,多多少分呢?30分表示分針從12起走了30個小格是30分,所以是《8時30分》。

          在生活中,8時30分也可以說成8時半

          師:[8:45]這個時間你們認識嗎?

          生:8時45分,9時45分》》

          師:你們同意嗎?為什么不是9時45分?你能給大大家解釋一下嗎?(時針在8和9中間→你再看看,時針?走過了8,還不到9。)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誰還能再說一說?你解釋的真清楚,快把掌聲送給他吧!

          師:想象一下,如果是9時45分,時針和分針在什么位置?你來說!你的意思是:時針走過了9,還不到10。分針從12起走到數字幾?9。是這樣嗎?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鐘面上,時針走過了8,還不到9,是8:45,這個鐘面上,時針走過了9,還不到10,是9:45,

          師:我再來考考大家,時針走過了1還不到2是幾時多?時針走過了7還不到8是幾時多?誰想當小老師也考考同學們?請你,你來。

          師:咱們已經認識了這些時間,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時間的?誰愿意來說說你的想法?同學們總結的都很好

          (①時針走過數字幾就是“幾時多”,②分針從12起走過多少個小格是“多少分”。)

          師:你們看,這是文字表示法,電子表表示法怎么寫呢?我請三位同學上來寫,其他同學寫到學習單的背面。他們寫的怎么樣?誰來評價一下。

          如果分鐘數不到10,在分鐘數的前面要加“0”占位。把學習單放回桌角。

          五、學習撥鐘表

          師:下面,我要邀請一個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跟我一起做游戲,請你來撥2時半。同學們來當小老師,看看他撥的對不對。他撥對了嗎?你怎么知道他撥對了?你說的真準確。咱們向他倆豎起大拇指吧!請回位。(小老師們看的可真仔細,你再調整一下吧?)

          師:拿出小鐘表,撥2時50分。撥好了舉起來讓我看看,請你帶著小鐘表到前面來,把鐘表平放在桌子上。他撥對了嗎?你是怎么判斷的?

          師:再來撥一個,請撥3時5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一下撥對了嗎?(放一個學具)

          現在把你的小鐘表輕輕地放到桌子的右上角休息一會兒。

          六、鞏固練習

          師:現在是3時5分,再過20分鐘是?你們知道嗎?每周五下午的這個時間是我們淮河路小學校本課程的上課時間,我們班的孩子最喜歡粘土課了,瞧,粘土課開課啦!看他們做的多認真吶!一個個胡蘿卜真美味!

          你認識這些時間嗎?請你把這三個時間寫在學習單的第二部分。

          誰來展示?他寫的不僅全部正確,而且字跡工整,對照一下你寫的,不對的請訂正。

          把學習單放回桌角。

          七、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時間,(出示課題)你學到了哪些關于時間的新知識呢?

          生活中還有這樣的時間,以后我們再來學習。

          認識時間教案 篇10

          蒙氏數學: 《認識時間(一)》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辨別事情發生的先后順序。

          2、嘗試使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表示事情先后順序的詞語。

          3、培養秩序感,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綠豆芽生長過程各階段的圖片(剛放進水里的豆子、已發出根須的、長出小葉片、長成長長豆芽的各一種)。

          2、學具準備:彩筆、鉛筆。

          3、《操作冊》第4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小豆芽。教師帶領幼兒在線上邊念兒歌邊做模仿的動作。

          2、集體活動。

          ①出示綠豆芽圖片,任意擺放。請幼兒按其先后順序排列,并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和這樣擺的理由。

          小結:動植物的生長過程是有時間順序的,先長出什么,再長出什么,最后長出什么。

          ②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昨天發生了什么事情,今天發生了什么事情,明天打算做什么。體會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還沒到來。練習使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表示時間概念的詞。

          ③交流小結,展示有創意的排序作品。

          3、分組活動。

          做《操作冊》第7頁。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讓幼兒收拾整理學具。

          活動延伸:

          1、完成《操作冊》第4冊第7-8頁活動。

          2、在一日活動中經常使用時間段提醒幼兒,使幼兒體驗到時間的變化,如:現在是早操(游戲、活動、離園)時間到了,請大家在5分鐘內收拾好物品,準備戶外活動。。。

          3、每日離園前幼兒互相說一說昨天做了什么事,今天做了什么事、明天將要做什么事等。

          教學資源

          小豆芽

          小豆芽,歪歪嘴,

          胖嘟嘟兒沒長腿,

          沒長腿,咋走路?

          蹲在水里打呼嚕,

          睡一覺,醒來了,

          伸出小腿踩高蹺。

          《認識時間教案范文十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