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 篇1[說教材]
《做什么事最快樂》是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童話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樂,分別問了啄木鳥、水牛、蜜蜂、媽媽,最終找到了答案。全文以對話的形式展開敘述,其中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同,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圖文并茂、富有童心童趣,形象地描繪出小青蛙尋找答案的經過,就像一部活的童話劇。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2、認識到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最快樂,學會關心別人。
二、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啄木鳥、水牛、蜜蜂的話來理解媽媽的話:“做對別人有用的事,你就會覺得最快樂?!?/p>
三、教學準備
1、準備頭飾。(小青蛙、媽媽、啄木鳥、水牛、蜜蜂)
2、情境圖。
[說教法學法]
一、創設情境
1、低年級學生往往通過感性認識獲得表象,運用表象進行“形象思維”,因而創設故事情境在教學中十分必要,它讓學生從感受形象開始學習,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
2、本文是一個情境性很強的童話故事,而且圖文并茂,根據這一教學特點,可運用音樂渲染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把握情境,進入角色,興趣盎然。
二、自主合作學習
1、自主性
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就應該讓學生擁有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教學中,應由教師的“指令性”轉變為學生的“選擇性”,建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選擇的新機制。例如:合作伙伴的選擇、角色扮演的選擇、練習內容的選擇、作業形式的選擇等等。
2、合作性
良好的學習氣氛能激發學生莫大的學習熱情。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之后,能較自由、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個性存在著差異,再加上個體選擇又存在著差異,生生互動、優勢互補,必然使學習形式不斷豐富,學習內容不斷充實,從而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愉悅地完成學習目標。
[談教學設想]
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借助插圖、頭飾等手段,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角色,從而認識到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最快樂。在教學時,教師該如何組織好教學來突破這個難點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與其教師細致地分析講解,不如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應少講、精講,留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讀書和思考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對孿生姐妹。邊讀邊思,邊思邊讀,入情入境,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這是熟讀精思所帶來的無窮樂趣。教師要敢于放手,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去自由、充分地讀書,并不失時機地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深入到具體的語文情境中去讀讀、想想、演演、悟悟。同時,低年級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得讓學生在朗讀實踐中去鍛煉,逐漸學會讀書。
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標準》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在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大有裨益。討論交流需要充裕的時間,在學生分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充當“主導”的角色,主動參與交流討論,教師要憑借自己的教學機智,把握好交流討論的時機。課文中青蛙媽媽的話是點睛之筆,是理解的難點。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青蛙媽媽的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體會課文的內涵。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時間。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可以大聲地讀書,可以靜靜地聆聽,可以暢所欲言,盡情地表演……課堂不再是少數人的舞臺,而是全體學生的樂園。教學小青蛙與啄木鳥、水牛、蜜蜂的對話時,學生在讀讀、演演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在學完課文后教師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聯系生活,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說話的情境。在活動中學生能夠主動地說、準確地說、流利地說、生動地說,使語言訓練與知識鞏固、情感體驗相得益彰。
[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教師面帶微笑看著學生,靜等幾秒鐘)師:老師心情怎樣?你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快樂?
2、學生自由猜想。師:我覺得能為小朋友服務,是我最快樂的事。
【師生融洽的交談,不知不覺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本課的學習內容,教師有意識地把為別人服務的意識滲透進去,為體會課文內涵作鋪墊?!?/p>
二、復習導入
1、師述:小青蛙為了弄明白做什么事最快樂,它去問了誰呢?(板書:啄木鳥、水牛、蜜蜂、青蛙媽媽)
2、過渡:小青蛙找到答案了嗎?讓我們一起跟著小青蛙去尋找答案吧!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的2至4自然段,看看小青蛙從這些小動物身上找到了哪些答案?
【教師改變原來個別學生讀的方式,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仔細地聽,培養學生的良好讀書習慣?!?/p>
2、交流。(板書:捉蟲子、耕地、采蜜)[多人說]
3、過渡:為什么啄木鳥覺得捉蟲子最快樂,水牛覺得耕地最快樂,而小蜜蜂覺得采蜜最快樂呢?
四、細讀課文
1、請小朋友再細細地讀一讀課文2至4自然段,讀完后同桌討論討論。
2、啄木鳥為什么覺得捉蟲子最快樂?(看圖說)
3、啄木鳥在捉蟲子時會想些什么呢?
4、指導朗讀:誰愿意來當一只快樂的啄木鳥?可愛的小青蛙在哪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5、水牛爺爺為什么覺得耕地最快樂?它一邊耕地一邊會想些什么呢?
6、現在你知道蜜蜂妹妹為什么會覺得采蜜最快樂呢?
7、誰來當那勤勞的水牛爺爺?歡快的小蜜蜂誰來演?一起來讀一讀3、4小節。
8、讓我們一起帶著快樂的心情把課文的2至4自然段讀一讀。
【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學時:營造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讀讀演演,深入體會課文內涵;組織小組討論,合作表演,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演為手段突破了難點?!?/p>
9、小青蛙從啄木鳥叔叔、水牛爺爺、蜜蜂妹妹身上找到了不同的答案,它覺得非常奇怪,于是它就回家問媽媽。它是怎么問媽媽的呢?
10、指名讀第5自然段。(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11、我們一起做一只困惑的小青蛙讀一讀第5自然段。
12、青蛙媽媽是怎樣告訴它 ……此處隱藏4297個字……各種聯系。我設計的這個板書,用生動、形象的圖片結合簡潔的文字,直觀表達出文本的感情和內涵?!?/p>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洗禮。大多數學生都能由課文聯想到自己的父母等長輩對自己的關愛。下課的時候,有的孩子向我說:“老師。我以前怎么沒感到父母這么愛我呢,我再也不任性了,不惹爸爸媽媽生氣了?!庇械暮⒆诱f:“我現在才覺得這篇課文這么感人呢?真愿意讀?!薄覍⒆觽冋f:“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已經學會了感受愛,愛不僅僅來自長輩,只要你會感受,來自老師、同學、朋友的,來自熟悉的人或陌生人的……愛其實很簡單,一個眼神,一次撫摸,一個微笑……如果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感受到愛了,老師也希望你們學會回報愛!”......
說課稿 篇5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探討《靈活多樣的版面設置》這一課的教學構想。
(出示:課題)
一、說教材(首先我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電子板報》是重大版《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第2章的內容,本章主要介紹電子板報的制作過程,培養學生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鹅`活多樣的版面設置》是本章的第3節,是在第1節學生認識電子板報和第2節學會制作板報的基礎上,重點介紹電子板報版面設計的基本技巧,為后面內容的學習提供方法指導。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出示: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電子板報版面設計的基本技巧,構建“美”的視覺效果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鑒賞與審美能力。
電子板報的版面的設計要求做到規范、美觀,因此設計“交錯版面”、“異形版面”、“圖文結合版面”是我的教學重點;同時電子板報作為一種宣傳方式,構建“美”的視覺效果成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初中信息技術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部分,不能象以前那樣只注重講練結合,而應該強調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F代信息技術教學應該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為此我主要采取創設情景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本課教學。
(展示教法:創設情景法 任務驅動法 )
三、說學法
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初二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在生活中也積累了一些信息技術知識。但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加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讓學生敢于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讓學生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實現自我超越。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成果展示等學習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活動過程中實現知識傳遞、遷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展示學法: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成果展示法 )
四、說教學過程
初中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是實踐操作性強。為此,我將從以下七個板塊來構建這堂課的教學。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事例是他們最容易接受和感興趣的。正好《春暉》文學社池社長委托我在初二年級學生中尋找部分文字編輯,因此,我用這則招聘啟事來引出今天的新課。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后面的課堂教學服務。
(出示我?!洞簳煛肺膶W社招聘編輯的啟事)
2、“試題”為引、初設版面
學生上節課學會了在板報中添加文字和圖片,那么怎樣讓這些對象漂亮地出現在板報上呢?接下來組織學生參與“假如我是小編輯”活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展示活動的具體要求)
然后我利用網絡教學管理軟件,向學生傳送本次招聘文學社編輯的“試題”。
(發送招聘“試題” )
3、熱身訓練、互動交流
指導學生上機操作,引導學生從字體、顏色、背景、圖形、圖片等方面對板報版面進行設置。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練習結束后,將部分作品通過網絡教室演示系統展示給學生,并請學生思考這樣一些問題:“還有其他方法使作品更漂亮嗎?”、“請你出出主意,怎樣讓這些板報更美觀?”。這樣學生會積極思考,不至于無事可做,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
接著我讓學生欣賞一些與我校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電子板報。學生一定會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板報呢?
(展示宣傳板報)
4、教師引領、突破重點和難點
在學生欣賞第一幅板報的時候,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內容與內容之間要相互交錯?”,學生經過思考,原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節省板報空間,從而理解了使用“交錯版面”的效果。
當學生看到第二幅板報里面各個欄目形狀有多邊形、圓形等多種形狀。請同學們想想,如果我們都使用方塊形,整個版面還會這樣生動靈活嗎?很多同學這時才想起自己剛才一直使用的是文本框,版面自然很單調。學生腦海里有了“異形版面”的印象。
“好漂亮,那不是校園門口為慶?!畫D女節’準備的宣傳板報嗎?”,學生在欣賞第三幅板報時發出這樣的感嘆。原來這幅板報是用了一張圖片來作為背景,這樣版面結構和色彩搭配更加合理,激起學生的學習。
5、自主探究、活動遷移
古人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實現知識的遷移。因此我指導學生先自行閱讀教材,通過“我的版面我作主”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怎樣使自己板報版面靈活多樣。
(出示“我的版面我作主”活動的要求)
活動完成后,讓學生相互交流評價,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部分學生可能對教材內容理解還不夠清晰,教師可以讓他們與基礎好的同學結成對子,在同學的幫助下進行學習,完成自己的作品。通過這樣的任務驅動,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品質,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與審美能力。
最后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也讓他們的成就感得到滿足,這種成就感也許是他們在有些課堂獲取不到的。
6、課后延伸、回歸生活
為了讓學生把課堂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學以致用,并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設計了下面的課外實踐活動:
(出示:奧運宣傳板報制作:今年8月,北京將舉辦第29屆奧運會,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迎接奧運的到來,宣傳奧運的板報隨處可見。請你收集與奧運相關的文字、圖片等信息,利用所學知識,制作一份宣傳北京奧運的電子板報并在你的班上展出,老師將把部分好的作品報送我校校園藝術節組委會進行評獎。)
7、活動總結、評比頒獎
課堂表現優異的同學評為《春暉》文學社特約文字編輯,并發放聘用證書。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