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1這周周四上午第二節課,我們一起聽了艷艷老師的《認識方向》這節課,總體來說,艷艷老師的課堂效果很好,學生們紀律非常好,比高年級的紀律要好的多,艷艷老師對于口令的使用非常熟練,整個課堂氛圍非常的活躍,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學習上。
艷艷老師的課堂有幾點非常吸引我:第一點:在剛開始的時候用有獎競答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艷艷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四個方向,在每一個方向上都放上了一個小禮品,只要學生們答對就能得到禮品,由于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小,再說第一個方向的時候,舉手的人很少,當看到回答對了之后,有獎品的時候,學生們都踴躍發言,課堂氛圍非常的活躍。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檢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二點:在課堂上善于用肢體幫助學生記憶。艷艷老師在講授完新課之后,就讓學生自己動手指方向來輔助記憶。孩子們其實不是聽覺記憶,他更多的是肢體記憶,用肢體來輔助記憶,會讓學生們記得更牢固。
我們在一節課中,總會有重難點,那么重難點怎么處理,一定是老師反復不停的強調,比如認識方向,這節課中的重難點就是觀察點,而我們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在每講一道題,每說一個點的時候都要提到觀察點,都要讓學生們去找這個題中的觀察點是什么,只有反復不停的練習,他才會加深記憶。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2棣豐中心小學 上學期學生們已經學習了上下、左右、前后,有了一定的辨認方向的基礎。我想這節課結合現實生活辨認東西南北方向學生容易掌握。而對于“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以及根據實際生活認識地圖上的方向是教學的重難點。針對教學的重點,結合學生實際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感覺有所收獲。
一、通過游戲“聽口令做動作,指鼻子指眼”導入新課,既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又復習鞏固了舊知識,為學習新課做好了鋪墊。
二、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辨認東西南北,經歷辨認方向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時首先利用太陽的東升西落辨認東西兩個方向,結合左右前后的位置去認識南北方向。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加上動作:
(1)說一說,讓學生全體起立分別面向東、西南、北,說一說自己的搶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2)指一指,找幾位同學指一指自己的東西南北方向各是誰?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索的經歷中獲取了認識方向的數學知識和經驗。
三、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學校平面圖,引出對辨認生活中和平面圖方向的學習。結合校園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則,辨認平面圖上的方向。
四、課后我設計了實踐性作業:給自己的校園或村莊設計一個平面圖。進一步鞏固了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規則的認知,同時也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又一次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對于太陽的東升西落,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認知,而是老師急于求成的說出來;導致部分學生沒能真正感知到辨認方向的經驗。對于地圖上的方向規則,課件雖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老師介紹的過多,學生感覺有點乏味,學習效果不理想。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3《認識方向》是二年級下冊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這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位;讓學生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并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這節課的學習不僅為本單元后部分的學習作好鋪墊,更為今后在生活中能更精確地確定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打下堅實基礎。
上周四,我上完了《認識方向》這一單元,上完后進行了自我反思,感覺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還需努力的地方,當然還存有一些困惑。
不足之處:
(1)對于由空間方向轉為平面上的方向,學生過渡的比較吃力,有的學生思維還是停留在空間,沒有意識到空間與平面上的方向的不同。
(2)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還需簡練,精確.
(3)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是指一個方向的范圍,而不是單只一個方向。 認識方向是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是有用的。認識方向學生會在生活中不斷地學習,這部分知識比較難,生活也是大課堂,我想學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深對方向的認識??傊?,沒有完美的課堂,我會進一步完善我的課堂,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知識,充分地感受數學的魅力和學習數學的樂趣。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4《認識方向》是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難點是在生活中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本課是要讓學生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并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這節課的學習不僅為本單元后部分的學習作好鋪墊,更為今后在生活中能精確地確定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打下堅實基礎。
所以本課開始,通過談話,先激起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校園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自然地引到小明早晨背書包上學的情境圖中。在學生初步認識四個方向東、南、西、北的基礎上,接著運用兒歌,調動學生的手、腦、口、眼、耳等多種感官進行多種活動,營造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氛圍,不僅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也為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學習的空間。如:認識東方時,“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接下來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己總結中午面向太陽、傍晚面向太陽、晚上面向北極星辨認方向的兒歌,同時體會東和西、南和北是相對的。認識完東西南北后,再次用新學到的知識向老師們介紹周圍的同學,這些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在游戲和活動的過程中鞏固了四個方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了數學知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鞏固練習中再次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通過找、說、指等活動鞏固認識東、西、南、北,有效地掌握本課重點知識。為了降低本課的學習難度,我引導學生通過“指一指”、“轉一轉”的活動,讓學生加深鞏固四個方向和它們的內在聯系。如在“轉一轉”中我不斷啟發:通過轉動,你發現東、西這兩個方向有什么特點?南、北呢?得出 ……此處隱藏8284個字……級學生來說,還是有較大難度的。因為二年級學生的推理思維能力較弱,方向感不強,抽象的方向知識對于他們來說,很難理解掌握。
反思這節課,我覺得有幾點預設在教學中完成得比較好:
1、從學生經驗出發,探索新知
小學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我從生活經驗為起點,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辨別已經認識的四個方向,從生活中直觀辨認已知的方向,并以實物建筑模型置于學生之中,讓學生自主探索交流,親自體驗物體間的相對性,并很好為新課做了鋪墊。在新課教授環節我直接讓學生借助著墻上貼著的直觀方向,讓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到新方向的辨認只要是兩個方向之間就行了。在此基礎上他們頭腦中就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
2、結合學具與肢體語言整理概念
當學生感識四個新方向之后,我所要考慮的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去理解概念,教師只是引導、參與學習,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生動場景。在課中,我把指南針與練習中的方向板整合,并將本課的重點(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融于其中,讓學生完成方向板,之后組織學生以肢體語言來當方向板,通過生動活潑的形體教學與數學相結合,讓二年級的學生利用這一活動環節,來減輕腦部疲勞,調整課堂氣氛,從而也強化了學生的空間方向感。
3、回歸生活,應用提高
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知道遇到問題試著運用數學方法去探索問題和解決的途徑,以逐步形成獨立探索的習慣和大膽探索的精神。在平面圖教學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游樂園的情境問題模擬生活實踐。
同時,在課堂上存在不足之處:
1、 忽略了學生的層次的差異和方向板的合理利用。因為生活中的方向與平面圖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將平面圖上的方向正確引入到生活中,這是一個關鍵。實際上學生在這點上差異較大,一部分學生對生活中的方向較熟悉,不需引導能順利指出方向;另一部分學生要經過思考或借助工具,要老師扶一扶;個別學生難以辨別空間方向,要架著走。針對這些情況,我應該及時利用方向板,讓學會根據方向板找到相對應的方向再進行介紹教室與該生的方向位置關系。
2、 課堂的語言的組織不夠數學化。在這節數學課上我運用多種形式來吸引學生,但數學語言組織不夠完美。如何完美的將數學語言藝術性的在課堂上表達,還需要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加強學習。
本課的反思可以概括為以幾句:
蹲,用兒童的眼光理解教材;
活,用新課標理念處理教法;
靈,靈活調節控制每個環節;
個,凸現自己個性展現風格;
這節課給我留下的不是一個句號,而是?、!、希望老師們能給我寶貴的建議。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14據我所知一些80后90后的孩子總是分不清東南西北,只知道前后左右。今天我在數學課上要講這個問題啦。上課前心里也很忐忑,孩子們能給我配合好嗎?我怎樣講才能使他們學會學好呢?
我這樣導課,說:“孩子們,要想當個好導游員,你必須得知道方向和位置,不然就不合格”。
誰先來試一試,說說我們生活中的東南西北?
此時,教室里熱鬧起來,孩子們爭著要說。
此時,我讓一男生說,我引導:清晨你面向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那么你的左邊、右邊、后邊各是什么方向?
他全說亂啦;
接著又一女生回答,也沒說對。
于是,我開始以我面朝的方向說起,一遍又一遍說、講,然后再以孩子們面朝的方向說起,一遍又一遍......
這樣我是費了好大的勁,可個別孩子仍是聽得模模糊糊。
下課了,我想如果讓孩子們走出教室,在空曠的地方認識方向效果也許好些吧。
于是,我對全體家長發了短信,希望家長在接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幫孩子認識方向。
下午的一節數學課,我一開始就讓孩子來說自己認識的東南西北,大多數孩子都說對啦,我很高興。感謝家長的配合,幫我順利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想,對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幫助,更好的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也同樣離不開家長的合作啊。
老師與家長的聯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老師和家長建立了和諧的密切聯系,才能研究出對學生繼續教育的好方法,才會真正完成對學生同步和諧教育的重任。
《認識方向》教學反思 15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教材不過是師生對話的一個“話題”,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情況,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面向一個方向辨別其他三個方向?;顒觾热菖c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認方向,還要求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課的活動主題圖是一幅學生很熟悉的生活主題圖,當中以學校為中心,先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面、南面、西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
低年級的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于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孩子們這份好奇心,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設疑求新,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并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認一認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數學經驗。
認識東、南、西、北教學反思
在現實情境中認識東、南、西、北,很多孩子根本還不認識方向,通過回憶一首兒歌,孩子明確了方向。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就是根據一個方向確定其它三個方向,為了突破這一個,我首先讓孩子順時針認識這四個方向,然后通過前后左右這四個方位詞讓孩子知道東西相對、南北相對,接著讓孩子在經歷中感受,最后通過4道題組練習鞏固(面向東面,后面是( ),右面是( ),左面是( )。)
在做想想做做第1題時,我感覺到孩子懂得的很多,同時我的知識就顯得匱乏。我是先讓孩子自己自習第1題,然后探討的。在交流時,孩子說了很多我沒有聽過的知識。王驍說:“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的二等星”,嚴褀說了一個關于北斗七星的故事:“唐朝李世民時,來了7個酒量很大的猴子......后來這7個猴子沒有了,可能變成了現在的北斗七星。”這些我從不知道。在探討辨認方向的方法時,孩子們也說出了很多。比如,看風向、影子、苔蘚、樹皮(南面的比較光滑,北面的比較粗糙,白樺樹尤為明顯)等等。
我以為我的知識足夠應付孩子,但是我錯了,他們的課外知識遠比想象的要豐富,從這點來說,我準備的不夠充分。為了彌補我心中的愧疚,課后我上網查閱了很多資料,然后給他們講了很多相關的知識,孩子很感興趣,還提了一些他們心中的問題。
時代在發展,面對聰明而又渴求知識的孩子,我們老師唯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胸有成竹地站在三尺講臺上,才能讓數學有人文氣息,才能有效建立學科之間的聯系。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