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5-07-08 06:00:15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及反思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及反思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

          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2.學習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陸續”、“應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

          麗的南國的樹”)。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

          3.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理解課題的含義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著重理解課后練習中詞語的意思。

          (三)按照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說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課題含義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并歸納各段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題含義及課文主要內容。

          1.解題。板書課題后,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天堂常用來比喻什么?

          (2)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天堂常用來比喻美好的生活環境。鳥的天堂是指能讓鳥生活得美好、快樂的地方。)今天我們將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一起到“鳥的天堂”去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

          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課后詞語的意思。

          (提醒學生注意讀準以下字的字音:“顫”,“應接不暇”中“應”?!耙淮亍敝小按亍?,“隙”。理解詞語。燦爛:光彩鮮明耀眼。陸續:表示先先后后,時斷時續。逼近:靠近、接近。茂盛:植物生長得多而茁壯。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應接不暇: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過來。)

          3.檢查學生自學字、詞情況。

          (二)研究課文的寫作順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

          (1)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幾次?分別在什么時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3)用“△”給課文分段,并說出各段的段意。

          2.聽完教師范讀課文后,學生回答思考題。

          ((1)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兩次。第一次是在黃昏,第二次是在早晨。(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樹,沒有見到一只鳥,認為“鳥的天堂”里沒有鳥,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感到“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因為作者兩次去時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認識會有這樣的變化。(3)課文按作者游覽順序記敘,可以分為四段來理解。第1段:講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第2段: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色。第3段:講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講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書寫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教學札記: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第1、2段課文內容。

          (二)認識事物的靜態,感受“鳥的天堂”的靜態美。

          (三)理解課文,能說出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背誦課文(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認識事物的.靜態,感受“鳥的天堂”的靜態美。

          (二)理解課文,能說出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第1段。

          1.指名學生讀第1段。

          (1)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

          2.課文是怎樣描寫“我們”出游的時間和心情的?

          (“吃過晚飯”、“熱氣已退”、“太陽落山”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們”出游的時間。“自茫茫的水上沒有一點波浪。”這是講水面很安靜,沒有風和過往的船只。“三支槳有規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闭f明四周幽靜,沒有一點聲響,只有木槳拍打水面的聲音。反映了“我們”出游時心清十分愉快。)

          小結:晚飯后我們劃船去玩。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學生默讀第2段。思考,討論。

          (1)我們第一次出游,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什么?

          (大榕樹。)

          (2)這段課文中主要描寫了大榕樹什么特點?

          (一個是大,另一個是美。)

          (3)課文里哪些地方說明榕樹大?

          (在第4自然段開頭交代“河里很寬”,這里為什么會變窄呢?讓學生找出有的句子讀出來?!耙淮卮貥淙~伸到水面上”,原來河面給樹葉占去了,所以變窄。另外,由于當時離得遠,所以當“我”說許多株時,“我的朋友”有的說是一株,有的說是兩株,到底是幾株呢?找出課文中的語句“我們的船……真是一株大樹”。為什么作者開始把它看成許多株?“不可計數”是什么意思?)

          (4)課文里哪些地方又寫了榕樹的美呢?

          (請學生畫出課文中的語句,讀出來,說說對這些語句的體會?!耙徊糠謽渲Υ沟剿妫瑥倪h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薄澳谴渚G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边@句話是寫大榕樹靜態的美,前半句是寫實實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顫動”這是作者的感覺,也就是大榕樹靜態的美,給作者帶來的美的感覺,“顫動”并非真的在動,那每一片樹葉都是那么綠,作者仿佛看到它們在霞光中一閃一閃的。)

          (5)作者對這棵大榕對流露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從哪些句子里體會出來的?(“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句話,贊美了生長茂盛的大榕樹,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7、8自然段。(可以先出示投影,放配樂朗誦,讓學生體會朗讀時的語氣和感情。然后讓學生用贊美和喜愛的語氣試著朗讀。)

          (三)指導背誦第7、8自然段。

          小結:我們隨著作者第一次經過了“鳥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麗的大榕樹。它枝繁葉茂,長有許多枝,靜靜地臥在水面上,充滿著無限的生命力。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及反思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地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留戀、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4、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難點:

          從鳥的角度來感受“鳥的天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書“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會是什么樣子呢?

          二、按照要求讀書。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想想自己讀了課文后感覺是什么?在旁邊寫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在有生字、詞語的地方注意糾正讀法。

          2、談自己讀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ハ嘟涣?。

          四、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

          “鳥的天堂”實際是寫什么呢?

          “鳥的天堂”實際是指大約有500年樹齡的一株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五、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作者是怎么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第幾次才真正見到“鳥的天堂”?

          2、哪些句子最能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筆畫下來。并說說表達了什么感情。

          六、學習生字

          1、指名讀詞讀字。

          2、指導書寫難寫的字。

          3、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個個都變成快樂的鳥,一起來學習《鳥的天堂》。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幾次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二、首先我們進入到真正的鳥的天堂,也就是你們的天堂去看一下:

          1、自由讀12-13自然段,看看這一部分寫出了“鳥的天堂”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2、當學生讀到“應接不暇”一詞時,問: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

          3、這一段主要應讀出它的什么特點來呢?

          4、學生讀完后問:這一只小鳥在興奮地叫著,它可能在說什么呢?假如你就是這只小鳥,你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呢?讓我們將自己的視角往小鳥生活的環境——大榕樹身上聚集。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7-8自然段的內容)

          1、自由讀這部分,找出小鳥會喜歡這個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關句子旁邊寫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小鳥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班級交流。

          思考: “新的生命在顫動”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呢呢?

          1)、學生討論;

          2)、交流并說明理由。

          4、這么美,這么大的樹!我們怎么才能用讀來表現出樹的這些特點呢?

          指名讀7-8自然段。評價。

          教師讀,讀得怎樣?讀第12-13自然段時我們要求讀出鳥的天堂的動態美,這兩個自然段應該怎樣讀呢?

          齊讀。

          四、寫廣告詞

          1、同學們讀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一棵大榕樹,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這種感受告訴給你的同伴呢?

          2、學生寫廣告詞。

          七、同學們寫的廣告詞真美,讓老師有一種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們看,老師這節課黑板上忘記寫什么了?

          八、這里為什么會有這么美呢?

          1、學生自由發言。聯系環保意識談。

          2、小結課文。

          教學反思:

          1、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抓住文章的空白,讓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抓文章的重點段落,交流、探討、指導。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及反思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茫、槳、律、榕、隙、耀、暇、拋,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燦爛、竹竿、白茫茫、規律、縫隙、照耀、樹梢、靜寂”等詞語,積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默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4、領悟作者抓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語言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2、正確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個人閱讀感受。

          教學準備:

          1、課前師生上網或查閱有關《鳥的天堂》的資料(如文字、圖片、音像等),開資料展示會。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解決師留出的質疑:一共出現五次“鳥的天堂”,四次加引號的是作者引用別人的話,指天馬河上的那棵大榕樹,表示一種特定的稱謂,是對大榕樹的一種夸張的形容;而課文題目和最后一句話中不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是因為作者親眼見到被人們譽為“鳥的天堂”的大榕樹后,感到鳥兒們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天堂中一樣,所以在作者的心里,大榕樹是確確實實的鳥的天堂。

          2、你背的哪一部分,相互檢查。

          3、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

          二、 引入學習描寫群鳥的相關段落,體會百鳥齊飛的動態美。

          1、演示課件(群鳥齊飛圖,配樂朗誦課文),讓學生重點品味12、13自然段;說說為什么寫得這么可愛,主要抓住“鳥”的什么來寫。(動態)

          2、自由練讀12、13自然段,再小組個人賽讀,每組評出最棒的一個人;

          3、小組推薦,選兩位同學朗讀12、13自然段;(課件配樂)

          4、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學習“樹”的靜態描寫

          1、自己讀描寫“樹”的部分,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

          2、交流:(體會靜態描寫的好處):抓特點,用恰當的詞語表達。

          四、自選練習

          教師出示以下三組不同形式的練習,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任選其中一項,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來;

          2、畫鳥的天堂:根據文中描寫的情景來畫鳥的天堂,可插入簡短的文字說明;

          3、結合課文,參考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卡片,設計導游詞,可以小組合作實地當一回導游演習一下。

          五、課件重新展示,回味《鳥的天堂》

          六、作業

          有興趣的同學讀讀巴金先生的原文。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及反思.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