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子游春》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1在這一課教學時,我主要抓住兩個重點段。
第一個重點段是第二節,特別是“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我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仿照再說,補充省略號中的內容。開始還以為學生不易說準,可學生說得卻非常得好,如有同學說“盛開的鮮花是她燦爛的笑容?!薄傲魈实男∠撬侍鸬娜橹!薄帮h浮的白云是她潔白的裙子”“輕輕的薄霧是她神秘的面紗”等。我感覺學生都是有很大的潛能的,有很大智慧的,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深入地進行挖掘。
第二個重點段是“孔子談水”,在教學這一重點段時,我用“之所以說水有德行,是因為它――”“之所以說水是真君子,是因為它――”用這兩種句式,讓學生從心里真真實實地明白孔子的一番話的道理。而對于水還有什么特點,我引導學生進行深挖,這本是一個難點,沒想到數分鐘后,學生還是給我帶來了驚喜。
這段優美的景色描寫,還有富有哲理性的談話,我盡情地引領學生去品讀,去感悟,再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達到誦讀。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2《孔子游春》這篇課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帶著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事。這篇課文不僅有優美的景色描寫,還有富有哲理性的談話。在教學時,我主要抓住兩個重點段展開教學,就是課后要求背誦的兩個自然段。
教學第二自然段我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讀”,讓學生在讀中品春,在讀中感受作者寫作方法。當學生抓住課文排比句和比喻手法體會春之美時,我先給予肯定,讓他們齊讀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再引導他們用“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是她()的()練習拓展說話,最后以引讀的方式回歸文本。學生在讀中品,在品中說,再說中讀,課堂上洋溢著濃濃的春意。
第八自然段”孔子論水“,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就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來講,要由平常的水中悟出”水是真君子“的道理的確不容易。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來理解這段文字,理解這段文字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呢?學起來不枯燥呢?根據我班學生喜歡提問的特點,我讓他們圍繞這段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想不到學生的問題和我預設的一樣,有個學生還提了”孔子為什么要對弟子們說這番話?“這個有深度的問題,著實讓我既欣喜又意外。接著我引導學生逐一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品讀、拓展說話。課后聽了張主任的點評后,意識到在這段的教學中,我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其實在引導學生品讀時,如:學生說到”因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所以水是真君子?!皶r,應該引導學生”你能用這句中的一個詞來概括嗎?“將文本讀薄,然后再以”你從哪兒看出水有德行呢?請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并聯系生活舉例來說。“引導學生將文本讀厚。學完這句話小結學法,再要求學生運用學法來說其他三句。我想這樣可能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抽象深奧的課文內容。最后進行拓展說話學生會說的更精彩、更到位。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3妙扣一詞,事半功倍
寥寥數語,便將學生引進課文,讓學生運用朗讀的常識解讀課文,感悟語感,形成積淀。
一、閱讀第一節,通過教師三個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學會把“長句讀短”,后顧課題“孔子游春”,以名曉文章貴“簡明、精要”,不得繞圈丟陣。
二、感受第二節,以“泗水春景美?。 睘轭},用美的姿態、美的聲音讀出春景的美,把“美景讀美”!這樣,水到渠成地拎出“比喻”、“擬人”、“排比”等句式的滲透訓練,再施以師生多形式地讀、背競賽,語感上口,語意進心,語段入腦。
三、學習“孔子論水”段時,我備課時注意了孔子“很不平靜”、“動情”、“意味深長”等一系列描寫心情、表情、語言的詞語,可在教學推進時,我卻意外地發現“沉思”這個詞的妙處,讓學生抓住“沉思”想“孔子可能在沉思什么呢?”學生有的說:“他可能在想這水到底有什么內涵?”有的說:“他可能在想這水有四性,人能有幾人具備水這品性?”有的說:“他可能在想水是真君子?。 庇械恼f:“我的學生有幾個能具有水這個真君子的品行呢?”有的說:“我怎樣教才能讓我的學生成為真君子呢?”
真沒想到,冗長且零散的幾段話通過“沉思”一詞渾然一體地凝聚起來;本應費口勞舌地“講、讀、悟、說”的教學程序則被這“沉思”一詞簡潔明快地濃縮起來。真有“妙扣一詞,事半功倍”之效果啊。
四、討論“師生論志”段時,由于前面“論水”鋪墊得厚實到位,對子路的“率直”有情義、顏回的溫文爾雅“歌言志”的理解就很深入透徹,孔子老師的用意、師生的情意、泗水的春意也就穿過紙面,蕩漾于文外了。最后施以“同學們情緒高昂,有滿腔的話語想表達,就讓我們拿起多情的筆來傾吐我們心中想要說的內容吧!”
“沙沙”的練筆聲似汩汩清泉在流淌,更似濃濃的情意在“滴答”:
李昕原:琴聲、歌聲、歡笑聲,聲聲入耳;春情、水情、師生情,情情溫馨。
韓夢:我覺得我們應該學顏回那樣做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那些有了一點點不足為奇的成績就四處張揚的人,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
葉楚月:課題“孔子游春”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孔子帶著弟子們出去游玩,而當我們仔細閱讀課文時就感覺到孔子十分會教學,他不僅教弟子們求真知,而且教弟子們做真人。他以水為喻,讓弟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真不愧是個大教育家。
反思:現在有不少閱讀課都上成了“文化民俗課”、“地理常識課”、“戲劇表演課”、“風光旅游課”……語文課該還他的本真本位了。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4這一課生動描寫了孔子帶領弟子趁著春天大好時光到風光秀麗的泗水河邊游玩觀賞的情景,展示了孔子巧借河水誘導弟子明理的豐富學識和大家風范,表現了孔子和學生間的真摯情誼。本文的自然段較多,教學時重點抓住“春天美景”“孔子論水”“談志向”這三個問題學習課文,認識孔子。
課文多處描寫大自然美景是為感悟孔子像母親一樣給弟子們帶來春天般的溫暖做鋪墊,為此,我讓學生學完第二自然段后繼續在文中找找還有哪些描寫大自然美景的語句,然后讀好這些語句并拋出疑問:作者為什么寫這么多春天的美景?
如此設計,學生不僅能以放松的心態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和孔子的弟子們一起聆聽老師的教誨,而且能潛移默化地將孔子和春天聯系在一起,為下文深入地認識孔子做好鋪墊。在教學第八自然段“論水”時,我先讓學生思考這段文字:這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為什么說水是真君子?他們之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引導學生抓住“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采用小組合作然后班上匯報交流的方式來理解這段話的內涵。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為什么要引導弟子觀水呢?有了前面的鋪墊, ……此處隱藏8110個字……前收集了大量的關于孔子的資料。并專門觀看了最近的一部大片《孔子》從全方位、立體式的了解這位圣人先師,學習他,崇拜他,學習他的名言,了解他的生活經歷,并引導學生也大量查閱孔子的資料,這為理解課文中“論水”部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一開始我把教學任務定位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邊濃濃的春意。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走進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和藝術氣息,感受語文學習的博大和美麗。隨著第二次教學,我發現“游賞泗水”折射著新課程精神的燦爛光芒,和當今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有著驚人的“合拍”。我不由自主地認為“游賞泗水”其實就是孔子實施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社會實踐)。教學這一課后,我對生活于春秋末期、距今有2500多年之遙的孔子先生深深佩服并充滿感激,因為“游賞泗水”加深了我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解和感悟:
1、形成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對學生生命負責
孔子組織“游賞泗水”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為:春天到了,泗水漲春潮了。簡單的答案卻蘊涵著深刻的教育理念。因為時空限制,我們不可能和孔子先生進行直接對話??墒钦l能說孔子不是這樣想的呢?春天來了,我應該帶弟子們去感受春天的美景;泗水漲春潮了,我應該帶弟子們去感受春潮??鬃幼杂X地把組織“游賞泗水”當作了義無返顧的教育使命。其間透露出孔子先生先進而明確的教育理念:為弟子們的發展服務,對弟子們的生命負責。我們再來審視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現狀:因為現行的課程評價體系還不完善,執行教育評價不夠嚴實,應試教育之風依舊強盛,所以是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如何,事實上一直沒有真正納入對學校、教師的實質性評價范疇。于是導致一些學校、教師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缺乏熱情,是必然的。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說更要倡導一種為師者的教育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孔子先生式的自覺良知和行動來認識實施綜合
實踐活動課程的意義,形成“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對學生的生命負責”的教育理解。通過積極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關注學生與其生活世界的密切聯系;關注學生社會經驗的獲得和實踐能力的形成;關注發現、探究學習在人的發展中的價值;關注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等,實現為師者責無旁貸的崇高教育使命。
2、為了“崇高的教育使命”努力排除障礙。
因為教育的對象是人,所以決定了教育的復雜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個新事物,也增加了實施的難度。特別是在課程改革的起始階段,廣大一線教師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肯定不能夠妥善把握,遇到一些困難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面對并戰勝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困難,孔子的“游賞泗水”至少給我們帶來二點啟示:
(1)要有敏感的課程資源意識。春天到了,聽說泗水漲春潮了(注意“聽說”一詞),孔子便帶領學生“游賞泗水”。可見,孔子有一顆敏感的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意識,特別注意課程資源信息的收集和利用。而我們許多教師,常常為不知道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而苦惱,他們苦惱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建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庫,缺乏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其實,我們可以圍繞三條線索進行選擇和組織活動內容:“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保ā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我們應該把活動內容進行處理、整合,使之序列化,形成系列活動。除了注意收集和處理固有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以外,還要注意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多種信息,使之成為即時課程資源,然后組織即時的綜合實踐活動,徹底解除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知道做什么的煩惱。
(2)消除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生安全相矛盾的顧慮。當今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為了學生的生命安全,不實施或者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短斤缺兩”,這都是事實。我不知道孔子組織“游賞泗水”時是否因為安全問題而“前怕狼,后怕虎”。我只知道泗水“波瀾起伏”、“滾滾而來”,在泗水河畔游玩,無論對于孔子的弟子們,還是對于我們現在的學生,都可以說是危險暗伏。但是孔子和弟子們都興致盎然地去了,并且滿載而歸。而假如換了我們現在的學生,能有機會去嗎?哪怕是保證離泗水遠遠地觀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出了問題誰來負責?”這些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話,就這樣悄悄地剝奪了學生應該親歷的生命成長歷程。我不是說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要安全。相反,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早作細實準備,努力排除一切安全隱患。但是,如果以安全為借口,總是把校門關閉得緊緊的,剝奪學生生命成長的實踐需要,那至少是惡劣的“誤人子弟”的行為。總之,我們不能拿表面的自然生命的存在作為擋箭牌,漠視并杜絕學生精神生命的豐厚過程。并且,這同樣是惡性的教育安全事故!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15這是一篇充滿智慧的文章,同時也是一篇對學生來講較為深奧的文章。
在這堂課上,我的教學目標是依次是A、從文字中感受泗水春景,體會“絮語”的表達效果,領會作者在這里使用的修辭手法。B、體悟孔子關于水的論述,讀懂句子,生發感受,悟懂水的“真君子”形象,以及這段話中孔子眾多的寄托。體會先分后總的敘述方法。C、感受孔子的智慧。這樣的設計,對教材的取舍較大,易于突出文章重點難點,而且訓練的點也都得到了體現。
針對目標的實施過程,我談談具體的體會。
在第一個目標中,我抓住“陽光普照、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春風”讓學生結合畫面想像春天一幅幅美妙的畫面,營造出了泗水河畔濃濃的春意,為下文體會大自然母親打下了基礎。接著又設計了說春天成語的小練習,除了積累,我的主要目標是給同學們一個心理暗示,這堂課沒有想像中的那么難。果然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了。
在第二個目標中,通過試上,我發現同學們對這段文字有畏難情緒,首先是不知道抓什么寫體會?其次是該怎么寫體會?然后是寫之后心理沒底,不敢交流。造成這一環節冷冷清清,師生都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師的引導在這里尤其重要。我首先采用配圖配樂范讀,給予學生直觀的水的種種形態,從教師的朗讀中感受水的種種品格。讓學生體會時首先分清水的四點特性,寫體會時強調抓一點寫。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寫時,我一個個下去看,提醒個別的學生圍繞一點寫,對大多數學生寫的給予輕聲的鼓勵,給他們交流的信心。結果證明,這班學生大多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交流的同學也說得較為精彩。順著這氣氛,讓學生說說水的其他特點,學生也較粗淺地說出了一點聯想,為體會“君子”前的“真”提供了依據。
在第三個目標中,原本是想引導學生從孔子論水中體會孔子的智慧,結果學生還聯系“水”說到了孔子的君子形象。我認為,雖然超出了設計意圖,但學生結合上下文,把孔子與水聯系了起來,這也是本課一個好的學習效果啊,因此我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可能在這里,
過渡到下一環節“從弟子的志向中體會孔子的教育智慧”顯得不夠自然,但應該是值得的。
從上下來的結果看,還是有點遺憾,覺得還是因為公開課的緣故,雖然是三課時第二課時的設計,考慮要體現的東西多了一點,有點“趕”的味道,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大了一點,訓練的扎實性還不是很夠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