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本文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住破廟、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進行艱苦的調查訪問的過程,體會李時珍為編寫好《本草》而不怕吃苦,一心為病人著想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2、指導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學習課文中滲透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
其中,我將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受李時珍的品質作為了教學的重點。
三、教學程序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設想。
設想一:版塊式教學,理清思路
《李時珍夜宿古寺》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李時珍撰寫《本草》中的一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反映了李時珍的可貴精神。文章明是寫事,實則寫人,因此在教學中我設想為達到教學目標3滲透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我將整堂課設置成三大版塊,即通過環境描寫感受人物甘于吃苦的精神,通過語言描寫體會人物苦中作樂的品質,以及通過抓動作品悟人物嚴謹踏實的作風。這樣的設計不僅使教學條理清晰,更向學生滲透了要寫好一個人,可以通過一件事,并抓住環境、語言。動作等要素的描寫達到使文字更生動,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的目的,為學生平時的寫作打基礎。
設想二:抓重點字詞,感悟課文
1、 在環境這一版塊教學中,我重點抓的是直接描寫古寺破敗的這一段,抓住“到處是灰塵”和“厚厚的蜘蛛網”讓學生體會這是一座荒涼的古寺,這里沒有人來打掃,更沒有人居住。抓住“長滿了青苔”讓學生品悟到古寺的陰暗潮濕。而對“斷垣殘壁”的處理則先讓學生聯想古寺的樣子,然后出示一幅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通過這些品讀,感悟到古寺的破敗,由此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文中找到其他環境描寫的句子,感受條件之差,在此生活之苦。而李時珍要住在這里,就是不怕苦,用個詞語來說就是“甘于吃苦”。
2、 抓人物語言這一版塊中,我主要抓了李時珍說的“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边@句話中的“吃點苦”那是怎樣的苦?聯系課文得出(住破廟、啃干糧、以磚為桌椅、月光下記載,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等等),而這樣的苦從時間上來說又是“長年累月”的,這又是苦上加苦,對于“長年累月”的理解我是以補充資料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李時珍如今快50歲的人了,這樣長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經快15年了,那是多少個日日夜夜??!
那么在這一版塊中又怎樣凸顯人物品質呢?我于是抓了一個“笑”字,這是李時珍說話時的神態,通過這個字的點到為止,學生就能理解李時珍長年累月在外奔波很苦,但他卻能笑對這一切,說明他能“苦中作樂”。
3、 動作版塊中,抓住“端詳”、“扯”、“嚼嚼”這三個動作,學生就能體會到李時珍做事非常認真,為了弄清藥草的藥性,不考慮自己的生命去品嘗草藥,這又是一種一絲不茍、嚴謹踏實的作風。
設想三:情景的創設,豐富聯想
情景創設的環節我放在了李時珍說的“我們修訂號《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里,李時珍察訪藥材很吃苦,為什么是值得的?為什么這樣心甘情愿?因為修訂好《本草綱目》本身是件為民造福的好事,所以值得,所以吃再多的苦李時珍也能笑著面對。這種情況下,我一次又一次創設情景,就能使李時珍的品質更顯高尚,形象更顯高大。
四、總結
縱觀我的課堂教學,盡管我的本意是如此的,但課堂上又是靈動的,因此我的教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敬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李時珍夜宿古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訂《本草綱目》住在破敗的古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親自冒險品嘗草藥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本課的`設計體現以下幾個理念:
一、一條主線,多維解讀。
在市教研室“清晰目標、精選內容、有效設問”中“有效設問”思想的指導下,在問題的設置上,僅設置了一個主導問題:在四個場景中,哪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余的問題都是在這個主導問題下進行展開的。然而,問題的指向卻是多維的。學生既可以從文本內容的角度去回答,也可以從人物的精神角度去回答。
二、四個板塊,精選內容。
在任志剛等教師提出的“板塊教學”的啟迪下,我選取四個板塊來進行教學,即:投宿古寺、啃食干糧、借月記載、親嘗藥草。這樣處理,使看似冗長的課文變得簡短了,變得板塊清晰了。這同時,也恰巧和市教研室提出的“精選內容”不謀而合。
三、一種方法,抓關鍵詞。
本課教學中,還給予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我通過:“四幅場景,哪一幅場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一讀,用筆勾畫出關鍵的詞語,在書的邊側用一兩個詞語寫一寫給你印象深刻的原因?!弊寣W生學會了抓關鍵詞或關鍵短語學習課文的方法。
四、一種引領,精神提升。
在本課中,我將教學目標進行了提升,在學生理解“不怕吃苦,嚴謹認真”的基礎上,通過文本重點句“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的學習,以及資料的補充:李時珍修訂《本草綱目》中的錯誤,研讀過800多本中醫藥書籍,訪問了湖北、河南、安徽等多個省市,他傾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歷時近30年,《本草綱目》定稿時,他已由生氣勃勃的青年變為白發蒼蒼的老人了。讓學生體會到“李時珍修訂《本草綱目》,是讓萬民得福。”從而讓學生受到精神的引領。
五、一點快樂,趣味橫生。
語文課是快樂的,是趣味橫生的,這是我語文教學的追求。在教學時,我設計了啃食干糧,體驗李時珍的辛苦,相信學生一定會非常開心,興致盎然,這必定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教學的時候,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六、一點意外,備足學生。
在執教的過程中,有一點意外,學生在品讀“投宿古寺”的版塊時,居然大多學生都能直接抓住“破敗”一詞來品讀,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所以,在學生大多答到此點的時候,我反而繞了個彎子??磥碓谝院蟮慕虒W中,還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備課更要備足學生。
語文教學的魅力在于教師的文本解讀與學生的認知之間找到恰當的途徑和合適的方法,我深知我的教學還有許多的缺點和不足,以后定當且行且思,爭取進步。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