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1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掌握生字、詞語。
2、理清課文脈絡。
3、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二、重難點:
1、理清課文脈絡時,注意講析段落的不同分法。
2、回顧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分析“宇宙”的構詞方式:“宇”,無限空間;“宙”,無限時間,因此它是并列結構的詞語。讓我們來看看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
2、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并寫出詞語:
灼熱閃爍涯際龐大眩目骨骼
廣大得無邊無際——(茫無涯際)涯,邊。
微小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足,值得。何足掛齒
(2)課前提問:
課文的體裁是什么?
明確:說明文。
回顧學過的說明文單元:
明確:第一單元: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
第三單元:說明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這個單元的要求:
明確:說明的方法: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引言論、列數字、
下定義、分類別(回顧以前的課文,各舉一例。)
宇宙里到底有什么?
明確:恒星、恒星系、太陽系、銀河系、星云、行星、宇宙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3、聽課文錄音,理清課文段落:
明確:
一(1—11)恒星
第一層(1):引出說明對象。
第二層(2-6):介紹恒星的基本情況。(第6節小結)
第三層(7-9):介紹恒星的有關情況。
第四層(10):介紹宇宙里的星云。
第五層(11):回答宇宙里有些什么,從而說明宇宙是物質的。(小結)
溫度高、體積大、密度大、種類多、距離遠——物質無窮無盡
二(12—20)恒星系
第一層(12-14):介紹銀河系。
第二層(15-17):介紹銀河系外的恒星系。
第三層(18-19):介紹整個宇宙都在運動。
第四層(20):宇宙是無窮無盡的,它的運動也是無窮無盡的。(小結)
太陽系、銀河系、恒星系、運動——運動無窮無盡
三(21)宇宙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
對象:宇宙
特點:物質無窮無盡
運動無窮無盡
順序:由近及遠、由無知到未知
4、分析課文的第一部分:
(1)第一層:以親切的口吻和簡潔的語言引出說明對象。(值得以后在寫作中借鑒)
(2)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恒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各類恒星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一層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
恒星不同點相同點
說明方法
體積密度表面溫度
大很大很大非常小全都是灼熱的、龐大的氣體球,全都是發光發熱的。分類別
打比方
列數字
作比較
中不太大不太小只有幾千度
小非常小特別大高達3萬—5萬攝氏度
(3)第三層: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
(4)第四層:說明方法:分類別。
(5)第五層:小結第一部分,理解“宇宙是物質的”本質特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的第二、三部分;
2、小結課文的說明方法;
3、歸結宇宙的本質特征,體會語言的生動性。
二、重難點:
分析課文的說明方法。
三、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
(1)課文的體裁。
(2)說明的方法。
(3)宇宙有些什么?恒星的共同點是什么?第一部分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分析2、3部分:
(1)一、二層:主要說明宇宙是無窮無盡的,運用了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2)三、四層:以太陽系為例,說明“整個宇宙都在運動,在發展”。
明確并出示幻燈片:
名稱定義分類特點
恒星自身能發出光和熱的天體,如織女星、太陽。1體積很大,由非常稀薄氣體物質組成。
2體積比較小,由密度特別大的物質組成,溫度高達3-5萬攝氏度。
3中等恒星,體積不太大,密度不太小,溫度幾千度。
行星繞著恒星的不發光的星體。不發光,繞恒星轉動。
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間,由塵埃和氣體組成。1本身不發光,反射恒星的光亮的叫亮星云。
2本身不發光,是黑暗的,叫暗星云。
銀河系由1000億顆以上恒星組成的鐵餅狀的恒星系。由1000億顆以上恒星組成,呈環形,直徑為10萬光年。
恒星系由無數恒星組成的集合體,如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數以億計的恒星系仍是宇宙的一個極小部分,飛快運動。
(3)分析第三部分:先讓學生談談他們所了解的人類征服宇宙的有關情況,然后引導學生理解宇宙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以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3、小結課文的說明方法:
列數字:表面溫度至少3000攝氏度。
每秒鐘能飛16.7公里的宇宙飛船得走幾萬年。
作比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氣的幾萬分之一,……
火柴頭那么大的一點點就抵得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
光線和宇宙飛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
打比方:螢火蟲——閃爍著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說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極其微小。
鐵餅,環——銀河系的形狀。
分類別:恒星——大、小、中。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舉例子:仙女座。
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飛快地運動著。太陽也帶著地球和其他
行星以每秒19公里的速度飛奔。
下定義:亮星云,暗星云
4、歸納宇宙的特征,分析說明的順序:
特點:物質無窮無盡
運動無窮無盡
順序:由近及遠、由無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見)——行星、星云
銀河系(肉眼可見)——銀河系外的恒星系
< ……此處隱藏9008個字……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2、引導學生探究以下三個問題:宇宙到底由什么組成;如何來說明宇宙的特點;采用怎樣的語言來說明宇宙的特點。
四、教學過程
(一)、比較引申,概括宇宙特點。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科普說明文《宇宙里有些什么》(板書課題)先向大家提一個小問題: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同學對宇宙有怎樣的認識?
生1:宇宙很大,里面有很多東西。
生2:宇宙里有很多的星星,有很多的星系,可能有供生物成活的星系,還有可能生存有外星人。
師:請問這位同學,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課外書上看到的。
師:這位同學的學習習慣很好,我們為他鼓掌(學生鼓掌)我們同學應該要樹立大語文觀,記?。荷钐幪幨钦Z文。還有同學要說說嗎?(沒有學生舉手)看來,我們同學對宇宙的認識不多,下面談談老師的認識吧!我國西漢有一部書叫《淮南子》,里面有一句話:“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宇宙就是天地萬物,古代的人們對于宇宙有很原始的理解(出示“盤古開天”的故事簡介和古代巴比倫神話故事簡介,由一學生朗讀)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么時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學家們才確信,宇宙是由大約15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宇宙大爆炸”理論材料。)大家讀得真好,我相信平時你們的語文老師肯定花了不少時間訓練朗讀,為我們班的語文老師鼓掌致謝!(學生鼓掌)讀了這份材料,相信不少同學已經急著想知道宇宙里有些什么了吧,好,請大家打開書本。(不少學生顯得急不可耐)請大家速讀課文,找一找,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宇宙里到底有什么,宇宙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速讀課文)
師:有同學知道了嗎?
生3:宇宙里有恒星、星云、銀河系、恒星系,宇宙的特點是遼闊無邊、運動發展、豐富多彩的,而且是可以認識和征服的。
師(驚訝狀):這位同學的回答真是全面!
生3:課后練習題里就有?。。ū娦Γ?/p>
師:善于利用注釋、導語、課后練習來學習課文,也是水平的體現,我們為他的聰明鼓鼓掌?。▽W生鼓掌)(板書說明內容、對象特征)
(二)、依次排序,體會科學順序。
師:作者在說明內容上,為什么先說恒星?
生4:他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師:完全正確,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個句子來回答嗎?生4(找句子)有沒有同學幫幫他的忙?
生5:是第二段的“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恒星?!?/p>
師:非常好,作者抓住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先介紹近的看得見的已知的,再寫遠的未知的。根據這一規律,請一同學到黑板上按由遠到近的順序把說明的內容寫出來。
(生6自告奮勇上臺板書,開始寫時比較端正,后來較傾斜。其余學生笑。)
師:大家笑什么?
生7:他的字寫斜了。
師:是啊,但是大家能發現他字的優點所在嗎?
生8:筆畫比較端正。
師:好的,漢字是我們祖國的文字,書法更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我們同學一定要把字練好?。◣煱鍟鴮ο筇卣骱竺娴倪\動發展、豐富多彩、遼闊無邊)能不能給“遼闊無邊”這個詞找一找同義詞?(學生找到“無邊無際”、“茫無涯際”,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字的讀音、意義后讓學生書空)科普說明文,往往采用直觀形象的說明方法,使深奧的內容易于理解、接受,這就需要用到說明方法,請大家讀一讀單元導語。
(三),合作探究,學習說明方法。
(學生齊讀單元導語)
師:單元導語告訴我們說明方法的作用以及類型。請大家在七種方法后補上列圖表,這樣我們初中段接觸到的說明方法就齊了。還有,把“舉例子”中的“例”和“列數字”中的“列”圈出來,因為這兩個字我們同學很容易弄錯,要引起注意。好,下面請大家大聲朗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要找出例句,并說一說說明方法在句中的表達作用。
(學生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用圈點的辦法找句子。)
師:同桌、前后桌的同學可以先交流一下
(學生自由交流)
師:開始全班交流。
生9:第四段“這樣的小星星發出眩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溫度高達30000~50000攝氏度”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說明恒星溫度高。
師:老師覺得他的表述不是很準確,有沒有同學能表述得更準確一點?
生10:應該是說明小恒星的溫度高。
師:有進步,但還不是很準確,誰能表述的更準確一點。
生11:應該是說明小恒星的表面溫度高。
師:很好,說明文非常講究語言的準確性,“30000~50000”是一個約數,能不能改為確數?
生12:不能,作者可能沒有測試過。
生13:30000~50000有上限和下限,說明的是全部的小行星。改為確數,只能說明一部分恒星,和原意不附。
師:講得很好,大家還可以注意到,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不是供科學研究用的,要面向大眾,所以這篇文章的大多數數字是約數。(穿插教學“?!弊帧#?/p>
生14:第四段“可是這種星星的物質,密度特別大,火柴頭那么大的一點就抵得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運用了作比較。說明小恒星的密度大。
師:能不能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改為“十朵星云的重量”?
生15:不能,因為我們不知道星云有多重。
師:可見,運用作比較這種說明方法時,要注意被比較的事物一定要是我們所熟悉的。
生16:課文把恒星分成大、中、小,這是分類別。
師:根據什么分?
生16:體積
師:還有分類別的例子嗎?
生17:介紹星云的時候也運用了。是根據能不能反射附近恒星的光亮劃分的。
師:可見分類別一定要有統一的標準。
(四)、小結質疑,開展知識探究。
師:(小結課文后,結合“神舟五號”發射成功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為祖國爭光。)大家可以發現,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是1957年,文章中介紹的“宇宙”內容,有些已經落后于時代發展,今天的作業就是請同學們回去后查找資料,以“宇宙新發現”為題,補充豐富課文內容。
五、教學后記
1、教學的切入點比較好,能迅速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理解說明內容和對象特征上比較容易。
2、教師的調控和評價使學生保持整堂課較為高亢的狀態,教師的語言比較干凈,體現了“導”的作用,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生合作探究說明方法時,氣氛比較熱烈,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課堂的結構設計比較合理,整堂課的教學流程比較順利,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自主的求知狀態中。
5、由于是借班上課,出于完成教學任務的考慮,對科學小品語言的文藝性沒有涉及,是一個不足。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