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草原的教案

          時間:2025-08-29 00:15:11
          草原的教案

          草原的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草原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草原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地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感受內蒙古草原地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地團結互助

          難點:通過課文的描述體會“蒙汗情深”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草原的風光、文字資料;其他表現民族團結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師:有關草原的歌曲,蒙古民族風情錄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將學生引入草原高遠遼闊的境界

          2.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川秀麗、風光獨特,今天我們將跟隨老舍先生去領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那里獨特的民族風情。(邊敘述邊播放蒙古族風情錄像)

          3.學唱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二、初讀課文

          關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將你收集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嗎?(學生交流資料)

          三、精讀課文

          1.讀完課文,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2.既然是美景,那我們就一起去參觀這美麗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學習伙伴組成參觀團,參觀完了再匯報。參觀任務是:(多媒體打出)

          你們發現了哪些景物?

          你們覺得哪些景物最美?為什么?

          3.教師引導:要完成參觀任務,先怎么辦?

          (先自己讀,自己劃,有了意見、想法再和同學交流)

          明白任務后,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任務進入到你最喜歡的草原參觀吧。

          4.小組匯報

          學生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課文的理解談體會,匯報感受的美(讀、唱)

          5.重點引導

          描寫草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變化之美的句子

          寫出草原無邊無際的壯觀之美的句子

          此時此刻,我們參觀者的心情怎樣?(高興、歡快)。你能將這份喜悅讀出來嗎?

          6.學生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陳巴爾虎旗草原美,可更美的是我們蒙汗一家的情誼。課后請同學們通過讀書上網查閱有關民族團結互助的資料

          草原的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著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著羊群奔向劃原。第三自然段寫牧羊人在遠處放牧的情景。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可供學生觀察,想像,以加深課文內容的感受。

          二、教具安排:

          插圖、卡片、生字卡、田字格

          三、教時:

          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認識新偏旁(二)重點、難點、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

          (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樣呢?

          (板:草原的早晨)領讀:

          師:我國的內蒙古及兩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早的樹木,適應放牧牛羊。

          3、說能說說記住“原”學的辦法。

          (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著鞭子,羊兒蹦跳著向前奔)

          另一幅圖上畫了些什么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①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讀一節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這些詞中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交流

          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

          ②指名讀第二小節

          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交流:“無邊的草原”說明草原怎么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牧民”是牧區中靠畜養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么意思?

          (3)指名讀第三小節

          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4)復習鞏固生字詞

          ①認讀

          ②結合認讀生字教新偏旁

          三、作業

          1、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 打破 新綠 無邊 牧民 遠處 飄動

          想想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2、寫出下列新偏旁的字:“扌”字旁 ( )

          “文”折文旁( )

          “廠”字頭 ( )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另寫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背誦課文,另寫生字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 打破 新綠 無邊 牧民工 遠處 飄動

          (2)聽寫,說出“處”“牧”“原”的偏旁

          (3)指名朗讀課文

          四、精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①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季節,什么時間的事:

          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春天 新綠鋪滿草原)

          時間 早晨 黎明

          ②口頭填空:

          鞭聲打破 寧靜。 草原醒來了。

          (3)自由討論并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過 ……此處隱藏10433個字……

          教學重點:

          1、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鈴鐺》;

          2、 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

          教學難點:

          1、 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2、 律動《摘果子》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1、 聽音樂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二、基礎訓練

          1、發聲練習

          1=C—1=F3/4

          1 3 56 | 5— — |1 6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1 ||

          秋風在唱歌, gulu lulu lu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在 唱歌, la lalala

          lalalalala la lala lala la.

          2、節奏訓練 2/4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準十六分音符 2/4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準八分音符,掌握節奏 2/4X X X X |X X X | XX | X —||

          三、新課教學

          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瞧,果園里傳來一首歡樂的歌,咱們去聽聽吧!

          1、 師范唱;

          2、 帶學生朗讀歌詞;

          3、 帶唱歌曲;

          4、 全班齊唱。

          四、參與表現

          師:下面啊,我們來一個摘果子比賽。

          1、 教唱《摘果子》;

          2、 律動《摘果子》。

          五、總結下課

          1、師:美麗的秋天,豐收的果園,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

          2、師生再見,聽音樂出教室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1、 聽音樂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會了一首《金鈴鐺》,那是描寫什么景色呢?—對了,是秋天大豐收的景色。今天啊,我們再來聽一首《豐收之歌》。

          三、新課教學

          1、初聽全曲

          A、聽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B、它表現了什么樣的場景?

          2、再聽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15 3 | 1 3 5 | 1 3 5 | 1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說說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C、簡單介紹歌曲

          《豐收之歌》是一首丹麥民歌,它描寫秋天田野上的莊稼都已收割,果園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勞的人們獲得了豐收,同時,也不忘記幫助別人,表現了勞動人民豐收后,到處都是歡歌笑語的熱烈歡騰的場面。

          四、參與表現

          師:豐收的時候是一個熱鬧喜慶的時候,為了慶祝豐收的節日,農村里的勞動人民喜歡敲鑼打鼓來慶祝,我們就用打擊樂器來慶祝吧!

          1、教學生用鈴鼓、沙錘和碰鈴,用輕快的節奏給樂曲伴奏;

          2、請同學上來用樂器伴奏。

          五、總結下課

          師生再見,聽音樂出教室

          草原的教案13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草原放牧》

          2、歌表演《草原放牧》

          3、即興創編

          4、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聆聽《草原放牧》,培養學生完整聆聽音樂作品中獨奏的民族樂器和西洋管弦樂隊協同演奏所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還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引導學生動手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二、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體驗天真可愛、通過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草原放牧》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3 、5 、6”三音進行練習)

          4:柯爾文手勢復習唱 “3 、5 、6”三個音。

          二、編創與活動ABA

          1、復習《草原上》(要求:邊唱邊表演)

          2、復習《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邊唱邊表演)

          3、分組活動(把全班分成兩大組,每組再分成三小組,讓學生自報圖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組的同學各自討論如何表演好自己這組的一部分,教師適時指導,可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4、分組排練。(分組按ABA的順序表演)

          第一大組表演完后,第二大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評價。

          三、聆聽《草原放牧》

          1、導入:

          師:小牧民們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樂……(講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紹《草原小姐妹》音樂創作的背景)

          1) 聽音樂第一段,說說音樂情緒,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歡快、活潑的放牧情景)

          2) 聽音樂第二段,說說音樂情緒,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對美麗家鄉和幸福生活發自內心的贊美)

          3) 聽全曲,啟發學生根據樂曲標題名稱及琵琶彈奏的音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情景,并用圖形來表示。

          4) 再次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即興編舞進行表演。

          四、編自己的歌

          1、出示“3 5 6 ” 三個音符

          2、以小組為單位,用已經掌握的3 5 6 三音即興編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組編得多,編得好聽。

          3、 師把學生編的曲在黑板上記下來一一展示,將好聽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豎笛吹一吹。

          草原的教案14

          一、播放關于草原的課件,教師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美)

          2、你認為《草原》中什么美?引導學生歸納出“景色美,人情美”

          三、教學“景色美”

          1、自由

          朗讀課文,你最喜歡哪些景色?為什么?

          2、學生自由回答,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當安排朗讀指導與訓練。

          四、教學“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讓我們流連忘返,還有什么也讓我們不愿離去的嗎?(人)

          1、小組討論:從什么地方可以體會到“人情美”

          2、匯報交流,隨機朗讀

          3、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4、你還知道關于蒙古這個民族的風俗嗎?

          五、小導游

          如果你是一名導游,怎樣向游客們介紹蒙古草原呢?

          《草原的教案.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