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1就首先被里面詼諧幽默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因此在執教過程中就顯得輕松自然。作為教學活動的材料,作為教師自己要有所體會、有所感悟,然后才能感染到孩子們,按照活動教學計劃、目標,我展開了語言活動教學。
在活動導入部分,我以語言游戲“錄音機”的形式開始,孩子們都饒有興致的參與這個游戲,以游戲的形式能讓孩子們盡快的投入到活動當中,還能結合活動目標及活動的安排從最簡單的“復述”開始,起到了較好的鋪墊和激趣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游戲導入的形式吸引到孩子們,因此緊接著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個個都專心致志,完全被故事情節所吸引了,當聽到小熊忘記了要買的東西時都情不自禁的發出了哈哈大笑聲。
有了孩子們對故事的興趣做引導下,孩子們在問題的回答時也非常的踴躍。當在引導孩子們學習“挎”、“背”、“頂”、“抱”等等的動詞時,孩子們語言結合動作表演的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僅做到了動靜交替,還營造了活動的氛圍,又豐富了孩子對動詞的初步理解與認識。
我采用分段講述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傾聽、理解,對于幼兒記憶停留時間短暫的問題,分段講述無疑是一種更有效的方式,更便于幼兒理解、記憶故事。在活動中,我還設計了幫助小熊想辦法記憶的環節,孩子們都表現得非常積極,開動腦筋非常樂意為小熊改掉記憶力差的毛病,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認識講述出一些自己記憶的方式,比如用紙畫圖、寫字、用錄音機錄、在心里默默念等等。最后,設計了“買禮物”的環節更是完全激發了幼兒的參與熱情,孩子們在游戲中體會了快樂,又采用到了不同的記憶的方式加以鞏固。
整個活動指教下來,從活動氛圍到孩子們的興趣等方面都比較活躍,當然在執教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在活動的目標上,從活動的重難點角度來說,活動目標的第一、第二點應稍作調整。“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動詞,初步掌握一些記憶的方法。”這是活動的重點應該把它合并在一起更加恰當。另外在最后一個游戲環節“進度”過快,使得孩子們幾乎都采用了紙記的方式,而且還有許多孩子在購買中還是買錯。在這個環節可作調整,應讓孩子先說說你會用什么方法,再提請孩子先想再進行記錄,然后再向孩子交代要買的東西,當然在交代以前要讓孩子懂得要仔細的聽,才能記的住,這樣孩子有所準備,才會有時間利用到各種不同的記憶方式,才不會出錯。同樣,用紙來記也可以分為不同的方式,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延伸材料,激發孩子在延伸活動中繼續探索。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2在活動的設計時,我考慮到本班幼兒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制定了三個目標:
1、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文字。
2、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3、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整個活動的設計能夠考慮孩子的特點,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合理的安排、組織每個環節?;顒訌氖贾两K都能夠較連貫、較順暢的組織,環節與環節的銜接也能做到承上啟下且逐步加深?;顒又校⒆拥姆e極性非常的高,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里,并在活動中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整個活動的設置我都以幼兒為主體地位,基本能達到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但我在組織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幼兒在家里收集更多的有關象形文字的圖片資料。這樣也可以對象形文字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2、在整個活動的最后我沒有讓幼兒進行發散的思維,只是局限在了我現有的、準備好的一些材料上,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見漢字,包括廣告牌、宣傳單、報紙、電視等等。
3、在提問時孩子給孩子們多一點考慮的時間,由于太受時間的限制,提問時太過于倉促了。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3幼兒基本都有過害怕的經歷,什么事會讓你感到害怕呢?遇到害怕的事時你會怎么做呢?怎樣使自己勇敢起來呢?我以懸念引出故事《重要電話》,幼兒很想聽下讓喀秋莎勇敢起來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因此,帶著問題幼兒好奇的聽起故事來。這個故事很好聽,特別是磁帶里配上了這個曲折的音樂,很讓人投入到角色中,原來,故事中的主人公已經不怕一個人在家里過夜了,這說明了他已經長大了,聽到最后,幼兒這才恍然大悟。那你長大了嗎?我請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原來,我們為家人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總結我們自己也長大了,幼兒也非常的開心。
針對這堂課,我總結了我的不足,值得改進:
1.讓幼兒說說“要是只有你一個人晚上在家,你心里的感覺會是怎么樣的?”時,幼兒都能積極地回答,如:“很害怕,很孤單”、“很想找個人陪”等等,應該對幼兒的回答做個回應,感覺自己缺少了與幼兒這樣的交流。
2.故事的高潮中,媽媽走過主人公特別害怕,自我感覺這方面表演有待加強,在語氣、神情中表現再突出一點,幼兒印象會更加深刻。
3.故事最后,原來是媽媽打來的重要電話,在媽媽的對話中,讓幼兒學著老師說,幼兒學的不錯,反思中,我后來一想,假如讓幼兒自己拿起電話,上來表演模仿媽媽的話,這樣會更好。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4設計意圖:
夜晚,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經是遙不可及的,更不要說會想到去品嘗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這則故事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在孩子們的眼里,它像極了一片香噴噴的薯片,還像極了一個圓圓的黃色的餅。而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在“夠”月亮的過程中,小動物們“疊羅漢”的執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故事中小動物們那可愛的“堅忍不拔”“堅持到底”的精神,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及班內幼兒的發展情況,再加上科學活動《月相變化》中對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已有了解。基于幼兒的已知經驗,借助繪本故事對幼兒的吸引力,我設計了此次活動來引導幼兒觀察繪本畫面內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學習用語言進行交往,并展開大膽的想象。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畫線索大膽猜想故事情節及小動物的對話,并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來。
2、理解故事內容中蘊藏的童趣,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3、感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PPT圖畫書《月亮的味道》、音樂磁帶。
2、圖片:月亮、烏龜、大象、長頸鹿 ……此處隱藏10013個字……人物的對話時,我的語氣和體態動作都盡量做到非??鋸?,以達到讓幼兒忍不住笑的效果。聽完后幼兒幾乎都能說出自己覺得編的最好玩的部分,由于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很平凡,所以幼兒不能很好地分清究竟哪句話是小米沙說的哪句話是斯大西克說的。之后我講述了故事的第二部分(從汽車被我踩扁了至不是去騙人的),我先讓幼兒說說依果爾的話,然后就著問幼兒他這是在吹牛嗎?通過吹牛與撒謊的比較,讓幼兒明白吹牛與撒謊之間的區別。在故事最后“從前我會飛,有一天,我飛到……”的環節,我讓孩子大膽想象,來比一比誰的牛吹的最有趣,來評一個吹牛大王。孩子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孩子說的五花八門有趣極了??『勒f:“從前我會飛,有一天,我飛到太空去,和外星人一起玩?!本Ьдf:“從前我會飛,有一天,我會飛到海上遇見大鯨魚,被它的噴水噴到了天空上,又飛到了岸上?!钡鹊取=淌伊隧懫鹆撕⒆觽冴囮嚨男β?。孩子語言能力就在孩子們陣陣的笑聲中得到了提高,就連以前不愛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都高高的舉起了手。
整個活動,孩子們都一直很開心,教室里充滿著笑聲,時不時一陣寂靜,一陣瘋狂大笑,幼兒的興趣已經被激起。這樣的活動就是要讓孩子們開懷大笑,我想有時這個笑就是代表著孩子們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15上《拜年》這一課時,我認真聆聽了這首音樂,說實話我以為上好這節課是很容易的事,因為,當我在聽這首音樂的時候,自己就深深的被音樂濃郁的“過年”氣氛給激動了,非常好聽,也非常親切,不禁使我憶起了自己小時侯在過年時的點點滴滴。我想,小孩子嘛最喜歡過年了,所以他們一定會被我感染、會被音樂所感動!于是,我大概構思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導入部分
讓學生談談一年之中你最喜歡的節日,我想肯定有許多孩子會說到春節。然后引出春節,再讓學生說說春節的趣事。
二、情景表演
讓學生聽著《拜年》進行情景表演,營造一幅過年圖,接著讓學生在初步感受“過年”喜悅的氛圍。
三、歌曲學唱
指導學生用飽滿而有激情的音色演唱《拜年》。我認為在學唱的過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重點是要讓學生用鑼、鼓、镲等打擊樂器歌曲伴奏。
這就是我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我以為我會輕而易舉的上好這節課,但我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很快就被學生打敗了……在我進行本課的導入提問時,我問學生:“小朋友,我們的祖國一年之中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但你們知道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一個呢?”不出我所料,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舉起了小手,“我知道!”、“我知道!”,可我沒想到的是學生回答中沒有一個說到“春節”,卻有將近一大半的同學說到了“圣誕節”,還有的說是“國慶節”和“勞動節”。
我愣住了,學生的這種回答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沒辦法,我只能告訴他們是“春節”,于是又有幾個小朋友跟著我說:“對!對!最隆重、最喜慶的應該是春節!”。我又問:“那么說說在春節里有什么讓你們高興的事,好嗎?”,我再一次的期待著孩子們的回答,孩子們又“唰”的一下舉起了小手,“老師,我最高興的事是我們全家去大飯店吃飯!”,有一個小朋友這樣站起來回答之后,下面的小朋友全都議論開了,有的說是他們家是到“民族飯店”,有的說是到“開元大酒店”……我又問沒有去過飯店吃飯的同學,他站起來想了一會兒說:“老師,我最喜歡的事是可以天天看電視?!?/p>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我這節課在起步時就已經令我感到走不下去了。在失敗之后我總結了原因,應該說如果我能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我相信我們就會擁有一堂令彼此難忘的音樂課。我之所以失敗是我不了解學生情況。另外,學生只知圣誕節而不知春節,實在令我們所以中國人感到悲哀!新課標指出要弘揚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這是我們的責任!
四、總結原因之后,我覺得自己以后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人們的文化觀念、生活習性等也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所以學生的情況也會隨之改變,要上好課就得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情況。
(2)一年級學生也是學習的主人,我不該忽視他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不能小看他們的能力,其實他們也具有學習功能,即具有主動向課外搜集相關信息的能力。
(3)過年在孩子們心中的分量越來越輕了,我如果僅靠教材中的兩部作品是難以感染學生的,所以,我應該尋找更多、更生動的資料,讓學生對“過年”有更深的感情!
(4)盡力創設教室環境,渲染過年的氣氛。
也許,大家看到我的教學設計后也發現了,我這節課的教學環節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只是稍微調整了教學順序,但教學效果卻截然不同,教學氣氛異常的熱烈。它使我明白了——蹲下來和學生一起看世界。當我蹲下來和學生一起看世界的時候,我就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使音樂與學生生活自然結合,并且通過讓一年級小朋友課外搜集相關資料和信息,也使他們對過年有了更深的了解,對自己祖國的民族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覺得這比教師簡單的知識性傳授要好的多。
大班語言拜年教學反思
新的事物,總能激起幼兒求知的欲望。二快板這種富有節奏、朗朗上口的句式,配以清脆的竹板伴奏聲,更易引發幼兒的探究之心。本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接觸不同體裁文學作品的機會,讓幼兒感受到這種傳統文學形式所帶來的愉悅。
活動目標是從三個不同層面提出要求的。一是幼兒在這個活動中所獲得的能力、知識面的進步。二是學習中所運用的不同策略。三是幼兒在活動中社會性方面的發展。這三條目標,符合大班幼兒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強、樂于探索的心理特點,也為幼兒合作學習等社會行為的形成,營造了自然的學習氛圍。
《拜年》這首兒歌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讓孩子掌握兒歌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一些書面詞語“張燈結彩”“左鄰右舍”等詞語,還是比較難的。我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讓孩子們通過圖畫和簡單的文字提示,將兒歌展示出來,如“張燈結彩放鞭炮”我就畫一個燈在再畫一串鞭炮表示;“左鄰右舍貼春聯”我寫下文字“左”“右”再畫一副春聯來提示孩子,而這些提示都是孩子們好我共同討論,當時在黑板是畫出來的,這比老師事先準備好要更能讓孩子們理解和記憶。孩子們學習的難度大大降低了。接著教師示范打著竹板,快樂之情從語言、神態、動作中自然流露。無說教的表演,蘊含著教育的目標,激起了幼兒探索使用竹板的欲望。幼兒通過觀察按照一定的節奏來做打快板的動作,來模仿快板。然后再請一部分孩子用快板來表演,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沒有使用真正的快板,我將快板投放到小舞臺,讓孩子可以課后嘗試,并體驗創編快板的樂趣。
在寬松、自然、互動的氛圍中,幼兒積累了打竹板的不同經驗。之所以選擇快板這種語言形式,是因為可以寓教于樂,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并獲得發展?;顒又?,幼兒自己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并付諸實踐來記住這段快板,體驗到與同伴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樂趣與自豪感。但由于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快板,十分的感興趣,所以兒歌的內容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只有少數孩子記住的兒歌的內容,大部分的孩子還是不理解。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