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模板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1一、說教材
《和時間賽跑》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童年時候的一件往事:“我”因為外祖母的去世而悲傷不已,后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了解到時間的重要性,從而產生了與時間賽跑的念頭,在于時間的賽跑中,“我”認識到: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時教育的好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及重點詞語的意思;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時間的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握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搜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句、格言。
3、從學習課文中,學生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與情感態度,好好地運用時間、珍惜時間。
三、說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講述的:由外婆的去世引發的和時間賽跑一事,并從中獲得關于珍惜時間的啟示。
2、聯系生活實際加深體驗,真正懂得珍惜時間。
3、抓住關鍵詞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體會作者對時間、對人生的認識。
四、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讀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并展開探究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然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閱讀反思,感受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體驗。
五、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多媒體展示導入新課,提出質疑;探究學習,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詞;品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明白時間是多么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反思升華;布置作業。
1、多媒體展示導入新課,提出質疑;
(1)圖上的人在干什么?(賽跑)指名學生回答。
(2)他在跟誰賽跑呢?(時間)
(3)全班齊讀課題:和時間賽跑
讀了課題,同學們心中有什么疑問?如:他跑得過時間嗎?他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呢?和時間賽跑的原因是什么?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了解每個自然段寫什么。
3、出示詞卡檢查學生生字認讀情況。
4、學生再讀課文
思考:(1)課文講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談話;觀察太陽的變化;觀察小鳥飛行路線;和太陽賽跑;和作業賽跑。)
(2)作者通過和時間賽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牽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5、學習1——5段
(一)。自主學習,談談對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1)外祖母去世了。
(2)“我”為了排除傷憂,每天在操場上跑著,累得撲在草坪上痛哭。
(二)指導朗讀:這樣傷心,這樣的痛哭流涕,大家感受到了嗎?那就把這種傷痛讀出來吧。
(三)詞語訓練:
說出近義詞:去世()疼愛()排除()憂傷()
6、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一)朗讀理解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內容,談談讀后的感受。
(1)“我”的哀痛持續了很久。
(2)爸爸媽媽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也就是告訴“我”外祖母死了,要“我”面對現實。)
(3)“我”不理解“什么是永遠不會回來了”。
(4)爸爸又是怎么說的?
(二)全班齊讀第四自然段,即:爸爸說的話。
(三)讀了這句話:“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蹦阌惺裁锤惺??平時生活中,你有過這種感受嗎?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7、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2)說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諺語的意思。
(3)哪位同學平時課外閱讀中還收集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成語?全班交流。
(4)“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對時光流逝的感傷)
7、說說看,你平時是怎樣珍惜時間的?今后,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
小結;生前最疼愛“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痛苦、難受、疑惑,面對這樣的打擊,“我”又從爸爸的話中感悟到了什么?以后的日子“我”會這么做?明天我們繼續學習。
六、說板書設計
學生在討論探究學習中,我相機板書,我的板書是這樣的:
13和時間賽跑
外祖母去世“我”哀痛起因
和時間賽跑(贏了、喜悅)經過
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珍惜時間,受益無窮)結果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2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翠鳥》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思維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所以本課以摒棄瑣碎的分析講解,引領孩子入情入趣朗讀課文,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種輕松、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作為本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讓學生在這種活潑的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求,培養語文情趣,讓學生真正懂得文章的“情”在哪里,“趣”在何處。 我準備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本課的教學。
一、說教材
《翠鳥》是六年制第六冊第四單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本文作者重點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編排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體驗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二是體會課文中關詞句在表達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
從新課程目標建構的三個維度出發,我把本課的目標定為: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聯系語境理解“清脆、疾飛、銳利”等詞 ……此處隱藏9524個字……生活,講述了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絕招,沒能取得好成績,覺得丟臉,經奶奶的點拔認識到絕招是可以練的,他終于下苦功夫練出了一手絕招:口算乘數。小伙伴對小柱子十分佩服,約定暑假再比絕招。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細致刻畫的小柱子的形象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孩子們可以從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課文中還蘊含著豐富的道理: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要練,就練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用的本領。這是對科學知識、對刻苦求知的一種價值認同,這也是本單元組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抓住“小柱子始終沒有忘記大樹下的尷尬,暗暗在練自己的絕招”這一語文訓練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想像并練筆小柱子是怎樣暗暗練絕招的,從中感悟道理,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刻苦求知的愿望。
本課教學重點:體會小柱子兩次比絕招的前后不同,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難點:激發學生刻苦求知的愿望。
三、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選擇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通過朗讀,將孩子們從聲音世界過渡到文字世界,這是使孩子們喜歡上閱讀的一條重要途徑。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運用自讀、小組討論讀、自主選擇讀、扮演角色讀,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
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
2、討論探究法,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讀寫結合法,注重讀寫結合,在熟讀基礎上,讓學生對課文做東進行想像寫作訓練,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蘊含哲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4、以多媒體為教學手段的情景教學法,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和感悟。
四、說學法
基于教法,學生的學法是: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五、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說說本課的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感受其中人物的本領高超,說說他們的本領是怎么來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小結并指出:孩子們,這都是他們的絕招。你知道什么是絕招嗎?這節課,我們就去看看幾個小伙伴的絕招。
【如此導入,學生的聽覺、思維、想象都被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學文的興趣?!?/p>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趕快打開課文,看看他們都有些什么絕招,自由朗讀,注意要把課文中的生字讀正確,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再出示本課難讀詞語:孩子們讀的真認真,這里有幾個詞語很難讀,誰來試試?
請同學們再次閱讀課文,這次你可以快速的瀏覽。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快速度讀了課文后,我問,你能用“尷尬”和“羨慕”這兩個詞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并及時表揚學生真了不起,這么長的文章竟然讀成一句話。
【三年級,雖然向閱讀教學過渡,但字詞教學還是占主要成分。以課件展示難讀詞語,幫助學生讀準字詞,讀通課文。閱讀包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的過程,在這里,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和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p>
3、研讀賞析,品味語言
這一環節有兩個模塊:
模塊一:感受第一次比絕招的“趣”。
第一次比絕招時,小柱子為什么覺得尷尬?請同學們小聲讀1-5自然段,從中找找課文中是怎么寫的?
學生很快就會找出小伙伴們分別是怎么比絕招的經過的句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一些關鍵詞,如“唯獨、鼻尖出了汗、想了想、不料、立刻、還”等詞語,聯系生活體驗,感受其中的“趣”,知道三胖的絕招是(板書:憋氣時間長),二福的絕招是有(板書:武術專長),體會小柱子尷尬的原因,即小柱子認為自己沒有絕招太丟臉了,自己已經使出渾身解數了,沒想到二福是技高一疇,真是太沒意思了。再出示課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的絕招練習朗讀。并讓學生夸夸自己喜歡的人物,進行說話練習。(設計意圖:抓住文本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浮現出一幅幅畫面是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能讀出畫面是學生和文本之間有效對話的結果。)
模塊二:體會第二次比絕招的“韌”
太丟人了,小柱子蔫蔫地回了家?發生了什么呢?我們一起合作讀讀吧。課件出示小柱子和奶奶對話的相關課文內容填空,讓學生在小組內朗讀課文 自然段,并討論完成。知道小柱子聽了奶奶的話,明白了原來三胖的絕招是先天擁有的,二福的絕招是他勤學苦練的成果。(板書:先天擁有、勤學苦練)再引讀課文12自然段。(設計意圖:通過填空的方式,訓練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的能力)
第二次比絕招時,小柱子卻得到了小伙伴們的羨慕。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13-17自然段。課件出示小柱子的話,誰來角色扮演小柱子,讀出他自信的樣子。
這么難的絕招,小柱子是怎樣練成的呢?引導學生想像,幻燈出示填空,進行課文的補白練筆。如:“清晨,當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小柱子——夜深人靜,只有星星在眨著眼睛時,小柱子——每當別的小朋友在盡情玩耍嬉戲時,小柱子——當他練絕招遇到困難時,小柱子——”(設計意圖:課文補白練習,訓練學生的擴散性思維,又加深了學生對小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個性的體驗,同時利用說話練習,加深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感受,體會主人公為此付出的努力,即勤學苦練。)
教師小結:正是這份努力與堅持,小柱子才練就了令人羨慕的絕招。誰來夸夸小柱子?以激發學生的將文本情感轉化為自身的情感。
4、深入生活,情感升華
孩子們,小柱子因為自己的努力,一掃第一次的尷尬,練成人人羨慕的絕招。其實,在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也經過勤學苦練,練成了絕招,獲得了成功。(教師出示劉翔、千手觀音圖片,深情講述他們成功的秘訣,運用陶冶教育法,使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熏陶與升華)
師小結:絕招,除了個別是天生的以外,大部分,還是靠堅持不懈、刻苦努力地練出來的。我們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只要我們肯努力,堅持不懈,就一定能練成自己的絕招!(完成板書:勤學苦練出絕招)
5、課外延伸,布置作業
(1)、說說自己的拿手本領是什么?你是怎樣才有這個本領的?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怎樣把這個本領更上層樓?
(2)、想一想他們后來再次比試絕招會是怎樣呢,請你展開自己的想象續寫《絕招》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