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一、教材簡說
《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鳥兒和樹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約定好第二年再相見,可是第二年春天,鳥兒回來之后,大樹已經被人類加工成火柴燃燒了。本篇童話情深意濃,帶著些許傷感色彩,贊美了高尚的、令人蕩氣回腸的友情。語言樸實無華,全文在平淡語言中蘊含著深摯透明的美。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讀文,品味重點詞句。會入情入境地演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學會多元交流,多向對話。學會把課文讀薄,讀厚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為落實教學目標,實現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設定這篇課文的重點:領悟小鳥的四次對,并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說學法和教法
1、學法: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方式是多樣化的,主要有:讀,品,悟,議,辯,入。為了讓"閱讀教學成為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結合本課的教學實際,我用到的是:讀,入。
讀:采用自由讀,找朋友讀,演讀等多種方法,真正做到以讀激情。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注意啟發學生的感覺,比如在指導最后一段時會在前三段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焦急,牽掛,擔心的心情去讀。
入: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我會讓學生兩次研讀課文,"你"就是那只小鳥了,體驗小鳥的心情。
2、教法:
俗語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采用了自讀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同時準備了有效的多媒體課件,讓鳥兒對樹的那種濃濃深情躍入學生腦間。
四、教學流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重溫舊知,夯實基礎;媒體激趣,體會深情;研讀對話,訓練朗讀; 體悟中心,升華情感的教學思路。
(一)、重溫舊知,夯實基礎
直接檢查學生對詞語掌握情況。因為在實踐中我深切地體會到無論怎樣課改,語文教學目的只有一個: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而后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這篇童話寫的是一只什么樣的鳥?學生會通過回憶說出小鳥是一只誠信、信守諾言、可愛的小鳥。學生在回答問題中對小鳥有了更深入的情感。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走進文本,進行合理想像
(二)、媒體激趣,體會深情。
(媒體出示畫面),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出示第1節指名讀再齊讀,引導學生感受大樹和鳥兒在一起很快樂,然后引讀第二節(媒體出示第2節)。
讀后同桌合演鳥兒和大樹道別的場面。在表演和評議過程中體會他們之間深厚的友情。
最后利用自讀、指名讀、齊讀、分組對讀等多種形式指導朗讀。
我這樣設計是想通過讀——演——讀的過程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小鳥與大樹之間的深情厚誼。
(三)、研讀對話,訓練朗讀
我先讓學生快速地默讀課文,學生自然就找到了小鳥尋找大樹時的三組對話,然后指名3個學生交流(媒體出示3組對話)讓學生在小組里面分角色合作朗讀這3組對話,匯報點評。而后讓學生通過"加提示語"的方法練習朗讀。(出示課件加提示語)
熟讀對話后,鼓勵學生表演,師適時進行角色采訪。
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的那份真情,這種演繹朗讀和情境表演等手段,利于學生體驗小鳥當時的心情,實現對重點難點的突破。
為了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零距離接觸,我設計了換位體驗的角色采訪,把學生帶入課文,達到了文我一體,文中有我,我中有文的境界。
(四)、體悟中心,升華情感
教師引讀最后1節。齊讀課文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抓住兩個"看"字,補充對話,(出示填空課件)體會小鳥兩次看的不同意義,揭示有關奉獻、真情、誠信的人文內涵。在體會小鳥的深情基礎上將文中的小鳥改成"我",使學生又一次進入文本,在學生了解了小鳥的心理后,將守信這個主題滲透到課堂中。
這時,讓孩子們從文本中走出來再一次換位思考:代大樹寫一張友情卡。
(我認為這樣就能夠使情感的熏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完美地結合起來。)此時,大樹這一單一角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表達需求,所以我就因勢利導,進行拓展說話練習。把單一角色擴展成多位角色:想對誰說就對說誰,包括小鳥、大樹、伐木工人、小女孩,也可以是作者,甚至是樹樁。
這樣的設計,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新理念,讓學生在學文前積累,學文中積累,學文后積累,從而為提升孩子的文化底蘊,提高語文素養奠定堅實基礎。
(五)、總結
總結是升華文章情感的佳徑,師生共同總結達到一種師與生,生與文本間的情感共鳴。
五、板書設計
去年的樹
好朋友
鳥兒(圖)——————大樹(圖)
唱尋 聽
誠信 守諾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又增加了自主性,有助于學生對對話學習的自主選擇。
學生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和生成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伙伴,是組織者,引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對于本課的教學設想,我力爭構建生命的,詩意的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學習主體!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教材
1.教材簡析
《中彩那天》是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組以“以誠待人”為專題編寫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修理廠的技工,一次無意買中了大獎,但因買中了大獎的彩票是他同事讓他代買的。在家庭的困難和誠信兩者之間他陷入了痛苦的矛盾當中,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他最終選擇了誠信,把大獎還給了同事這一感人故事。課文第3-9自然段敘述了故事發生的全過程。
2.教學目標
根據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質,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三維目標落到實處,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通過人物的神態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情感。
技能目標體會敘事條理清楚,首尾照應的表達方式,能復述課文,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守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 ……此處隱藏18447個字……,因為____________;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頭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運用“讀——劃——議”這一方法自學,并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自然能夠很快地、很樂意地投入到合作學習當中,其學習激情被調動起來,學習的氛圍也更濃厚。
六、總結全文、提升拓展。
本課時學習結束之后,學生已經有了充分的感悟。在他們的心中有了一定的感受。再組織學生進行朗讀的訓練,在讀中感悟,也因此能積累語言,加深對“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這句話的理解。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0【說教材】
這篇略讀課文節選自作家管樺寫的同名中篇小說,選入課文時有改動,講的是在那戰火連天、槍炮轟鳴的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圍繞這一主題,課文分六個部分敘述。
【說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給課文的每個部分加小標題。
【說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難點是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說教法學法】
1.這篇課文內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強。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根據課文前“連接語”的要求自讀課文。在自讀的基礎上,重點討論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后,組織學生講故事。
2.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品質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教學時,可將這一問題的解決融入到討論、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這一環節中,注意抓住一些關鍵句子,讓學生想,讓學生談。如“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讓學生想象:雨來此時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討論: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3.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這對四年級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不能要求太高,可在學生閱讀每一部分時,教師提出閱讀時間要求,促使學生加快閱讀速度。對于每部分內容的把握,可采用加小標題的形式予以落實。
【說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以人為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樂于表達。
【說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揭課題
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配合八路軍與鬼子周旋……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14課《小英雄雨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興奮。]
二、略讀課文知大意
1.指讀“連接語”,明確學習要求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4)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給每個部分加個小標題。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是通過課文前的“連接語”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斑B接語”除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外,著重對課文的主旨和閱讀方法、學習的重難點、語文學習的拓展點給予了提綱挈領性的導向,體現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讀讀“連接語”,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助于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
2.自讀自悟,感知大意
對照閱讀提示,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有關內容,讀后與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解決,不能解決的做個記號,待后集體解決。
3.集體交流,篩選要點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說說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教師引導梳理、概括信息點,并提煉成為小標題。(游泳本領高;上夜校念書、掩護李大叔、勇斗鬼子、寧死不屈、機智逃生)或(“望著媽媽笑”、“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沒看見”、“有志不在年高”、“雨來沒有死”)
(3)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交流的情況,著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以下句子,并體會句子的意思。
①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讓學生認識到這是雨來能夠掩護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爭的思想基礎,正是雨來對祖國深切的愛,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員、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這一動作的描寫,形象地表現了雨來的機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這是一處細節的描寫。表明了雨來誓死保護交通員,和敵人斗爭到底的決心與堅強意志;體現中國人民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祖國的決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這是人們對雨來的贊揚,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深深感動、激勵著蘆花村的人們。)
4.再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
快速瀏覽課文,練習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
自主讀悟,從整體粗知課文大意,是“略讀課文”的主要學習方式。按“連接語”,充分地自主地讀課文,自讀自悟,有目的地搜尋信息點,篩選信息點。然后,圍繞重點、難點在小組中讀讀、議議,互相交流閱讀情況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決問題。最后,再圍繞“連接語”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適當地引導對信息點的梳理、整合、概括,并對難點進行適當的點撥解疑。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略讀課文的教學難點,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實效,學習略讀方法,提高略讀能力。]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1.課內拓展
(1)學完這篇課文,你要向雨來學習什么?
(2)閱讀“資料袋”
2.課外拓展(選擇性作業)
(1)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利用課外的時間閱讀管樺的小說《小英雄雨來》。
(3)收集抗日戰爭中英雄的故事。
(4)寫一篇讀后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照雨來身上那種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聯系自己,從思想深處受到感染教育;閱讀“資料袋”,讓學生體會到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課后拓展,既與課文學習相互補叢,相互呼應,有助于對學生愛國意識的進一步引發,同時有時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