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說課稿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說課稿 篇1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第 二 單元 第一課時的內容:《用數對確定位置》。下面我就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這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將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1 . 首先是教材分析:用數對確定位置是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及簡單路線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第一學段學習內容的延續和發展,讓學生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圖形與坐標”打下重要基礎。
2 . 其次是學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據需要按一定順序排列是學生已有的經驗。如:教室的座位、課間操站隊、放學路隊等。但是用數對表示位置順序,并在方格圖上用數對確定位置,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現實情境,增加學生參與、體驗的機會,讓其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 基于以上認識,結合課標的要求,我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 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認識數對。
(2) 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上確定位置。
(3) 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4. 我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目標要求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為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難點是正確地用數對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把具體實物圖形抽象為直觀的點子圖、方格圖,是本節課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
二,說教法和學法:
在生活中有很多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歸納問題的共同特點,從而建立數學模型是設計本課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五年級學生與中低年級的學生相比,他們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等方面能力更強。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長并逐漸符合客觀現實,同時,創造性成分日益增多?;谝陨系恼J識,我在本節課主要采用一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以教材的情境設計為依托,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對數對學習關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問題意識。
(2)數形結合法:把抽象的知識與具體的圖形聯系起來,使圖形更加直觀,從而有效降低教學的難度,加深學生對數對的理解和認識。
(3)合作學習法:在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小組間的合作與交流,為每位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機會,幫助學生在多元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這3個基本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遵循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我設計以下4個教學環節。
(一)激情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首先我創設了國慶閱兵的情境,對小學生來說,天安門前的閱兵,令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學生被整整齊齊的隊列所吸引。同學們,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說的。接著用一句話“這是參加軍訓的一個方隊,其中的小強表現的最為突出”出示課本中的情境圖,問學生:你知道小強在什么位置嗎?“你能不能用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把小強的位置描述出來”。這樣,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探究熱情。學生通過自己思考和同桌交流,可能出現以下說法:第二排第三個、第三排第二個、從左往右數第三豎排第二個,從右往左數第四排第二個、從前往后數第二排第二個從后往前數第三排第三個等等。對于這些說法要引導學生找出各自的不足,引出下文:要想描述的既準確又簡練,那就需要統一的標準。從而引出行和列。這時,我就會順勢引導學生說出豎排稱為列,橫排稱為行。并結合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哪是列,哪是行。告訴學生確定列一般是從觀察者的左邊往右數,并讓學生找一找哪是第一列,第二列等等。確定行一般從前往后數。同時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直觀的感知了列和行的概念,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
(二)探索新課
下面是本節課教學重點環節,前蘇聯教育家提出:數學不應是數學結論的教學,而應該是數學過程的教學。新課標也特別強調知識建構的重要性。因此,我在設計本環節時,設計了4個生動有趣又富于思考的問題,讓學生一直處于積極地思維狀態中,體驗數學知識的“再創造”過程。
首先說一下教學重點的突破
1 問題一:你能不能用列和行描述一下小強的位置?
學生已經有了列、行的概念,他們可以順利的說出張亮在第3列,第2 行,也許有的學生會說在第3行,第2列。這時,我就會強調在數學中一般先說列,再說行。緊接著再讓學生說說其他同學的位置。
2 . 在學生能用語言正確描述物體的位置后,讓學生觀察圖片發生了什么變化:有具體的情境圖變成了點圖,這一步主要是讓學生以觀察具體的直觀圖形為基礎提高其能力,變成比較抽象的點圖。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找一找此圖中的第一列第一行以及小強等同學的位置,此處是深化基礎。接著引導學生對比此種表達方法與一開始自己的表述,讓學生說一說感受。學生會說此法簡潔準確。而此時我又拋給學生一個問題:其實這還不是最簡練的方法,想一想你能不能把這種表示位置的方法變得更簡練一些呢?學生在經過討論后,得出自己的方法,比如:圖形、符號、數字等等。在進行全班交流時,只要有想法都應該給予肯定。教師進行總結:我發現你們這些方法有相同之處,你發現了沒有?最后得出統一標準:第三列第二行寫作(3,2),前面的3表示第幾列,后面的2表示第幾行;中間用逗號隔開,這種表示位置的方法在數學上就叫做數對,同時板書課題。
然后,再以小剛等同學的位置為例,用數對來表示,加強鞏固。
雖然這里直接告訴學生數對也未嘗不可,但數對產生的背景及必要性就不能為學生所真切感受。我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體驗既有方法的繁瑣和不便,從而催生出數對的雛形,學生也就經歷了知識建構的過程。
3.問題三:
第3個是小游戲“快速找藥”,這個游戲是對課后題進行了改進。以男女對抗賽的形式進行。臺下的同學說出某種中藥的位置并用數對表示大聲讀出來;臺上的同學按所說的數對找出相關的中藥。這個小游戲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并能讓學生開心的對多學知識進行鞏固。
4.問題四:用數對表示班級學生的位置
其實啊,在我們生活中,不僅這些中藥的位置可以用數對表示,像我們的座位也可以用數對表示……你能用數對表示我們班的每個同學的位置嗎?讓他們及時將知識應用到生活情境中,說一說,寫一 ……此處隱藏7540個字……p>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藍瘦與香菇”的活動,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能量,從而能更好的去適應新環境。
(三)教學重難點
在分析教材、剖析目標和了解學生心理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積極面對新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學會自我調整。
重點依據:根據中職心理健康發展綱要,結合中職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具備一定的心理調整能力是一個心理健康中職生的要求。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能量,形成適應的能力。
難點依據:根據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學生的發展是致力于激發學生積極的人格特征,如自我價值實現、寬容、愛的能力等。使個體能從中獲得力量,感受到成功的意義和自我價值的體現
二、說教法
教學之為教,不在于全盤受教,而在于相機誘導,為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我主要運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角色法教學:通過學生扮演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場景,使學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等心理問題。目的:是情感得到宣泄,其次達到理解角色的處境,消除誤會何猜疑。
2、體驗式教學:課堂注重活動體驗,通過探問、共情、情感反應和簡述語意等心理咨詢技巧來催化與引導學生將活動體驗和他人分享。
通過暖身活動---教師設問----討論回答---互動分享---教師總結的教學模式,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安全,尊重,接納的積極氛圍,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過度:教法中蘊含這學法,學法中體現著教法。新課改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運用的學法是:
三、說學法
(一)學法指導:
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互相分享各自的體驗。
小組合作法:小組組內成員有著明確的分工,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觀察,一人負責監督等,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式。
心理專家說過:心理輔導課是輕知識,重體驗的過程,因此,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上,我注重活動體驗和分享。首先我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是:
四、說教學過程
我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是:(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活動名稱:“造反運動”
活動內容:當老師發出一個指令,你要做出相反的動作。若參與的同學做錯了,那么就出列。在座的同學做監督員,留到最后的是勝利者。
聽完之后,教師進行提問:問:在這個活動中,你有何感受?(被淘汰者)
生:緊張
師:為什么會有緊張的感受呢?
生:對比賽規則的不適應。
師:是的,這種不適應會對我們的動作產生干擾,產生緊張的心理,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談談關于適應的話題:人在旅途——適應與成長
設計意圖:通過“造反運動”的暖身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去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一種不適應感,從而引出本課的課題。
第二個環節:(二)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嗨,來聊聊二職的生活吧!
《人在旅途——適應與成長》說課稿
(校園環境、教學設施、日常生活、同學關系、老師關系、課堂教學、學習情況的等其他)
操作:請同學們從以上方面來寫寫,哪些是你適應好的,哪些是你不適應的,小組長負責記錄組內成員的意見,做到意見不重復。(時間5分鐘)然后,請各組小組長來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充分激發課堂討論的參與性,調動學生的內在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引發學生思考目前自身的適應情況如何,為下個環節開展奠定基礎。
第三環節是:(三)催化互動,積極參與
心靈故事:
王海是高一財會班的學生,自修課時他情緒低落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打開自己的周記本,揮筆寫了這番話:“來到職業高中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但是我感到自己就像剛來的一樣,不管是生活、學習,還是與同學的關系都沒有進入狀態。有時,我覺得在學校真是沒有意思,那么多人住一個房間。老師講課也沒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學的專業課程又很枯燥,同學似乎很冷漠,互相沒有什么關照,沒有人關心自己,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甚至有一天晚上失眠了。
問:王海情緒低落的原因是什么?
設計意圖:從中職生的故事引入,可以拉近生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引發學生思考王海情緒低落的原因,進而聯系自身,進一步促使學生思考自身的在新環境中的適應情況。
第四個環節:(四)鼓勵分享,自我探索
我的大瑞職
心情留言板
1、讓我感到難以適應的是……
2、我是這么面對的……
設計意圖:在輕音樂的背景下,能促使學生對自我的內心進行對話,思考自身當下存在的問題和處理方式,明確自身在新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和調整手段從而初步落實本課的重點。
“藍瘦與香菇”欄目
節目主持人:
你好!
我是.......,在新環境戰,讓我感到難受與
想哭的是.......
操作:
1、學生擔任“藍瘦”與“香菇”欄目的主持人,同學們作為聽眾,舉手代表撥打近欄目的熱線,從而來講述自己在新環境中遇到難以適應的事情,借助欄目來看看自己的解決方式是否恰當。
本環節的活動是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擔任欄目的主持人,教師只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其次,學生在輕音樂的背景下,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闡開心扉,解開內心的困惑。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活動是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擔任欄目的主持人,教師只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也符合課程標明確指出:“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該是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逼浯?,本環節是在輕音樂的背景下,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闡開心扉,在生生的互動分享中解開內心的困惑,建構適應環境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建構主義的要求。從而落實本課的重點,初步落實了本課的難點。
第五個環節:(五)引發領悟、自我成長
高中寄語
問:如何面對未來的高中生活?
設計意圖:這里是課堂的延伸,更是心理的一種成長,一方面讓學生明白適應是一生的過程,另一方讓學生明確它更是一種能力,我們要學會這種能力,并能不斷的做出改變。從而從容的面對今后的學習和就業等諸多方面的變化。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適應與成長的方法是通過學生自身建構,總結出四種解決的方法,符合建構主義的特點。
五、教學感悟
本節課根據職高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學和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明確自身適應新環境中存在問題,通過藍受與香菇的環節,建構出自身的適應方法,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既有值得?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