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說課稿合集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一、教材簡析
《廣玉蘭》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它描寫了廣玉蘭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表達了作者對廣玉蘭花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的教學要求,結合五年級學生的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1、認知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其中的9個,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部分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廣玉蘭的幽香、純潔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2、技能目標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
(2)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寫其它植物開花時的形態。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廣玉蘭的熱愛,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根據以上目標,將全課分為三課時,第二課時的重難點確定為: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廣玉蘭花瓣的色澤、質感、花開時的各種行態以及葉片的特點,體會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是: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寫其它植物開花時的形態。
四、教學準備:
網頁形式、自主性強的FLASH網絡專題網站。(廣玉蘭封面,分設四個主題篇:玉蘭苑徜徉;傾心賞玉蘭;玉蘭知識庫;玉蘭余香濃。并提供配樂按鈕,學生自行點擊選擇?!坝裉m苑徜徉”內容:全文、廣玉蘭配樂錄像;“傾心賞玉蘭”主題篇里分設“飄香玉蘭”、“迷人花瓣”、“多姿花形”、“盎然綠葉”四欄,點相應區域呈現各主題欄;“玉蘭知識庫”提供廣玉蘭習性、栽培等課外資料,“玉蘭余香濃”設課外作業)
五、教法與學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本課采用網絡教學手段,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指導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讀中感悟,多渠道接受信息。
六、教學思路:
本課憑借網頁課件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互動。本課采用三課時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廣玉蘭的幽香是吸引我觀察的原因。
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廣玉蘭花瓣的色澤、質感、花開時的各種形態以及葉片的特點,體會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
第三課時:復習詞語并練習背誦第三自然段,最后讓學生根據第三自然段練習寫一個片段。
這里,我著重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
(一)言簡意賅,直接導入
課始,讓學生說說:“作者寫了廣玉蘭的哪幾方面?”
今天,我們就借助我們的專題網站一起去走近廣玉蘭,用心欣賞廣玉蘭。
[這一設計既符合“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條原理:目標控制原理,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喚起最強的學習欲望。]
(二)自主探究,感受文字美
頁面導語:請進入“傾心賞玉蘭”主題欄,自主選擇你感興趣的內容點擊進入?。ㄕ埓蠹蚁胂朐鯓影炎约旱膶W習感受交流出來:你可以試著讀好課文,可以在對應網頁上留言,也可以和同桌探討一下……)
[此設計充分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利于學生發揮個人的特長]
A.迷人花瓣
(欄目內容:第二自然段文字;部分文字鏈接相應圖片:“純白”——廣玉蘭花朵近景;“玉琢冰雕”——冰雕圖片與花朵圖片對比;詞語意思:像用玉和冰雕琢出來的藝術品)
導語1:認真讀讀課文,廣玉蘭的花朵給你什么感受?(學生可跟帖留言)
導語2:作者具體是分哪個兩方面寫花瓣的?跟帖完后,請你再讀讀課文,細細品味一下。
導語3:課文中幾次提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憑幾個優美詞句是概括不了廣玉蘭花朵的內涵的”,這說明了什么?(跟帖)
[這樣設計以各種優美的圖片構成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磁場,有利于學生把握語言文字,同時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體會,更是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具體體現。]
B.多姿花形
(“多姿花形”欄目內容:第三自然段文字。提供含羞待放、剛剛綻放、盛開、開過的玉蘭花的圖片,并制作圖配文的待移框;相關文字處做相應鏈接?!坝械膭倓偩`放……鉆了進去”——蜜蜂飛舞錄像片斷;“花蕊約有一寸長”——圖片;“數世同堂”——圖片,意思:幾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生生不息”——意思:不停地生長繁殖;將幾種不同形態的圖片制成連續的播放)
導語1:第三自然段作者用優美的文筆描寫了不同形態的廣玉蘭。請你讀讀這段文字,邊讀邊想:究竟寫了哪幾種形態?你能選擇合適的圖片移到相應的描寫形態的文字框里嗎?然后再認真讀讀課文內容,給它們分別取個好聽的名字。(學生可跟帖)
導語2:你愿意把你最喜歡的那種廣玉蘭花介紹給大家嗎?再認真讀讀你喜歡的那段文字,聯系你看到的圖片與錄像,感受廣玉蘭花的美。準備一下,選用你喜歡的方式,一會把你見到的景象描繪出來,讓大家一起來分享你感受到的美。(方式建議:用自己的語言介紹;準備一下,把你剛才給不同形態的花分別取名的理由和大家交流;朗讀(可自行選擇配樂)并說說想表達什么感情)
[此環節中,利用網頁的超文本閱讀功能,提供學習資源,供學生自主的探究學習。提供配樂按鈕,自主選擇,并設計了取名這個環節,既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又勢必引導學生結合文本發散創造性思維,進行獨特的體驗。]
C.盎然綠葉
(“盎然綠葉”欄目內容:4、5自然段內容;文字內容相應鏈接:“密集油亮”——圖片;“終年不敗”——圖片;“秋冬……與松柏為伍”——圖片對比;寒風呼嘯的音樂)
導語1:俗話說,花兒還需綠葉襯。廣玉蘭的花美,它的葉子也別有一番情趣。選擇“盎然綠葉”的同學們,你們的眼光很獨特哦!現在你可以讀讀課文內容,看看葉子有什么特點?
導語2:課文里“活潑”一詞用得好嗎?為什么?
[這樣設計既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感悟,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文字的準確性,又以發散式的 ……此處隱藏12565個字……網頁式多媒體課件支持下,本課可采用兩課時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學會生字新詞,反復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礎上,創設情景,增強體驗,拓寬延展。
這里,我著重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
(一)直接揭題,自主定位
課始,我直接揭題,并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在學習中你想學到什么呢?”
[這一設計既符合“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條原理:目標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構建,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欲望、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
(二)歌文對應,初步感知
1、快讀課文,找出表明母親給予我《月光啟蒙》的詞句。板書(智慧啟迪)
2、課件出示語句(最后一小節),配樂范讀,并讓學生說說“你認為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重點理解、體會什么?”
[我認為這樣設計以優美的畫面、抒情的音樂、動情的范讀構成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磁場,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迸發,同時讓學生自己談談“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重點理解、體會什么?”更是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具體體現。]
3、初步理解課文,分4小步進行:
第一步: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民歌民謠。
第二步:讀:讀出所找的民歌民謠,課件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語句。
第三步:說:說說你由這些民歌民謠所想象到的美景,會說哪一句就說哪一句,課件根據學生回答突出相關語句。
[課件這樣設計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回答具有不可預測性,而我們設計成網頁形式,可選性強,加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教學效率。]
第四步:議:互相討論,試著把自己感悟到的意境以讀一讀、畫一畫、唱一唱的形式表現出來。
說課稿 篇8《嫦娥》的說課稿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文章是《乞巧》,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這幾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嫦娥》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第八組、第29課《古詩兩首》中的一篇課文,是圍繞本組專題“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而選編的。《嫦娥》一詩借嫦娥飛月的故事抒寫了身處孤寂中的感受。這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內涵豐富,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教學時對《嫦娥》的多義我不給學生講解,只要弄懂詩的大意并能背誦就可以了。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學習古詩還處在接受的階段,因此我力求應以幫為主,滲透誦讀方法。另外,這首詩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含義就更難理解。故我從激勵興趣出發,在誦讀的基礎上適當穿插相應民俗知識以解決學生的疑問來設計本次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會認4個生字,并會寫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中蘊含的神話傳說。
四、說教學重、難點:
把學生帶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了解詩中蘊含的神話傳說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
語文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古詩的特點,本課將采用的教學方法為: 設境想象法:運用畫面再現情境,課文朗讀樂曲渲染情境,語言描述情境。學生在心境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了發展,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
重點字詞剖析法:這樣設計,意在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詩中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同時,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朗讀體會法:簡化閱讀教學中的講讀環節,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復誦,在反復誦讀古時中積極感悟。
六、說學法
運用“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誦詩句”這四個步驟來幫助學生學習。
七、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問題:讓學生回答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什么節?(中秋節)
2、中秋節有什么風俗習慣呢?(吃月餅、賞月、拜月娘)
3、請學生注意聽老師講一個神話故事,然后告訴老師:你覺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樣?(師講述嫦娥奔月故事)隨后板書課題。
4、聽完這個故事,你覺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樣呢?(讀課文來理解她的心情。)
(二)初讀自悟,讀準字音。
1、讓學生打開課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音。
2、聽課文朗讀,學生也來讀。
3、知詩人:教師簡介詩人的情況。
4、學習4個生字。
5、再讀古詩,隨時糾正學生讀音。
6、采用指名讀、分組讀,指導朗讀節奏。
(三)、品讀吟誦 ,把握詩意
1.出示: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1) 齊讀。
(2)理解字、詞意思:云母屏風、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3)從字、詞理解課文。
(4) 從詩句中理解詩中所描寫的景象。
(5)理解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6)再讀,老師提醒:讀書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齊讀。
(2)男女分開讀。
(3)理解字、詞意思:應悔、碧海、青天、夜夜心。
(4)從字、詞理解課文。
(5)從詩句中理解嫦娥的內心感受。
(6)、理解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7)、讓學生帶著對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讀這句詩。
3、過渡:月宮上孤棲無伴的嫦娥,人間清高而孤獨的詩人,盡管仙凡懸隔,但在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所謂同病相憐。一樣孤獨寂寞!
(1)讓我們帶著對嫦娥對詩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誦這首詩。
(2)讀這首詩時語速要緩慢一些,語氣要低沉一些!再讀。
(3)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誦這首詩啊,好嗎?(師范讀)
(4)學著老師的樣子,再把它讀一讀。
(5)老師和你們合作讀:師讀4個字,生讀3個字。
(6)詩人由于心情孤獨寂寞,坐看屏風燭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宮上的嫦娥,讓我們輕輕合上書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誦這首詩吧。
(7)尋找讀詩高手。誰愿意來讀一讀。
(四)、拓展延伸
1、 那你能說說有關“月”的詩句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2、思考:
a、詩中寫到的景物有:_、_、_、_。
b、全詩表達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c、說說全詩意思。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