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i0hh4"><td id="i0hh4"><div id="i0hh4"></div></td></sub>
  • <tr id="i0hh4"><source id="i0hh4"></source></tr>

        1.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

          時間:2025-07-12 11:45:10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范文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范文1

          一、說教材

          《找最大公因數》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中的內容。本課時是在學生找一個數的因數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為以后學習約分打下基礎。教材中直接呈現了找出公因數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別找12、18的因數,再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此基礎上,引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現探索的過程。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探索找兩個公因數的方法,能準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讓學生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三、說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經歷探索的過程。

          因此確定教學重點為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

          難點為用多種方法正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四、說教學方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本節課學生對因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教法與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這也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五、說教學設計

          《新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

          ( 一)復習導入,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很熟練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導入新知。(導入這一環節準備用時3分鐘)

          1、師:同學們,我們已學過找一個數的因數,如果老師現在給你一個數,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數嗎?

          生回答師板出12的因數:1、2、3、4、6、12

          2、師:你們真棒!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很快寫出18的全部因數嗎?

          生獨立寫并匯報18的因數:1、2、3、6、9、18。

          3、師:那么準,那你們看看它們的因數你發現了什么?請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數中有沒有相同的因數?相同的因數有幾個?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師:像這樣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我們就說這些數是12和18的公因數。此時師板書出集合圖形。

          4、師:中間這一區域有什么特征?應該填什么數?

          生獨立思考后分小組討論。

          生匯報:中間所填的數應該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5:師:在這些公因數里面,哪個數最大?生:6最大。

          6:師:對,6在這兩個數的公因數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們就說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最大公因數。

          師板書課題:找最大公因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來。同時這也就突破了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這一層次的設計我準備用時12分鐘。

          (二)嘗試練習,合作探究

          在做書45頁“練一練”中的1、2兩題:

          (1)利用因數關系找最大公因數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第三45頁,獨立完成第1小題。

          8的因數有:1、2、4、8。

          16的因數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數有:1、2、4、8。

          8和16的最大公因數是:8

          師引導學生觀察:8和16之間是什么關系?與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有什么關系?

          學生隨著老師的問題提出來就獨立的思考觀察,然后在小組內自行解決。

          (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并在小組內得到發展,對后進生來說也是一個促進。)

          生匯報:8是16的因數,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數是8。

          然后師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小結;如果較小數是較大數的因數,那么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并及時出一些這方面的題練習,如:4和12,28和7,54和8

          (2)利用互質數關系找最大公因數

          師:請大家獨立完成第二題。

          生匯報5的因數有:1、5。

          7的因數有:1、7

          5和7的最大公因數是:1

          師同上一樣引導學生獨立觀察5和7之間是什么關系?與他們的最大公因數有什么關系?

          分小組討論匯報。

          生:5和7是質數,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數是1。

          引導生小結:像這樣只有公因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么他們的公因數只有1。

          練習:4和5,11和7,8和9

          (3)整理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數?

          生:列舉法,用因數關系找,用互質數關系找

          師:我們在做題時要觀察給出的數字的特征,運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教師在講解找最大公因數時,不僅要告訴學生具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將這些單獨的內容聯系起來,給出學生統一的解題步驟,這樣學生才有章可循。)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也準備用時15分鐘。

          第三環節:(三)鞏固練習,體驗成功

          完成書第46頁的3、4、5題??梢宰寣W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在巡視的過程中對于后進生要特別的指導點撥。

          鞏固練習準備用時8分鐘。

          第四環節:全課小結

          用2分種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范文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中《找最大公因數》 。教材中直接呈現了找公因數的一般方法:先分別找 12 和 18 的因數,再找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此基礎上,引出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現探索的過程。本節課,為學習約分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2 、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

          大公因數。

          三、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和交流,經歷探索的過程,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為“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p>

          四、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探究發現法、討論歸納法,調動了學生高漲的學習情趣,從中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互相合作、歸納總結了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從而獲得了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五、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

          本學段的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相對第一學段而言更為豐富,解決問題的欲望更為強烈。因此我在教學中激活了學生先前的經驗,創設了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六、評價方式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運用了激勵性語言“你真了不起,你太厲害了,及你來當老師等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它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加強學習的自信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七、教學流程設計

          《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的過程根據這一認識,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一)、復習導入、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能很熟練的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導入學習新知。

          (二)、嘗試練習,合作探究、總結方法

          先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通過比比誰最棒,先自己找出12和18的因數,他們的公因數是哪幾個公因數中最大的一個是多少。然后出示集合圖,讓學生明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讓學生總結出用列舉法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接著通過填一填讓學生自主探索總結出兩個數是倍數關系時,較小的數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通過快速反應讓學生找出互質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1,并讓學生小組探究什么樣的兩個數為互質數。

          (三)、鞏固練習、體驗成功

          讓學生積極匯報自己掌握的方法很快求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并能把它們分類。鞏固所學知識。

          在教學中能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積極的參與數學活動,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和喜悅,提高了自已的判斷能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本節課的收獲,學生們有的說學會了怎樣找最大公因數,有的說我總結出了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學生們能用自已的語言非常清晰的總結出自已的收獲,提高了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能力提高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范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曰批全过程免费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