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工作方案模板集錦7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作方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工作方案 篇1一、工作思路
以“增收沖刺年”活動為主題,健全工作體系,強化分類指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深化農村改革,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二、工作目標
計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370元,達到10161元以上,較上年增長15.6%。
三、工作舉措
(一)注重產業發展,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
以現代農業重點鄉、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鄉為依托,推進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初加工及營銷服務業、旅游休閑農業發展,力爭實現農村居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增加670元以上,達到4660元,增長15.4%。
1.抓實種植業生產。在糧油產業上,穩定播種面積,大力開展“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扎實推進優質糧油訂單生產,積極推廣機耕、機播、機收等省工節本增效新技術,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防災減災,努力提高糧油品質和產量。實現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356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5872噸以上,油菜種植面積達到20xx畝,總產達到312噸。實現糧油種植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40元以上;在臍橙產業上,加強老果園改造,調優品種結構,突出抓好現有果園的管理,全力提升果品質量。著力抓好標準化示范園和生態循環果園等基地建設,建設一批標準高、質量好、管理規范的臍橙產業基地。實現投產面積5000畝,年產臍橙7500噸,臍橙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80元以上;在蔬菜產業上,重點抓好兩袁快速通道“果+菜”基地500畝、大石大棚蔬菜100畝,黃金大棚蔬菜基地100畝,示范帶動全鄉大面積發展蔬菜4000畝,實現蔬菜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40元以上。
牽頭部門:鄉農技站,責任單位:各村
2.抓實畜禽養殖。以畜牧業為重點,深入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質發展生豬產業,加快發展小家禽。突出科技創新、服務到位兩個重點,加大規模養殖場的污染治理,著力構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實現年出欄生豬19000頭、家禽23萬只、肉兔3000只。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85元以上;狠抓天然水域和水利工程水產養殖,積極開展漁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名優特新水產養殖,實現水產養殖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0元以上。
牽頭部門:鄉畜牧獸醫站,責任單位:鄉水務站、各村
3.抓實林業生產。強化資源保護管理,夯實林業發展基礎,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加快興林富民步伐。完成林業育苗50畝,鞏固提高1個示范苗圃;營造林750畝;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8000畝;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30萬元;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開展森林生態旅游。實現林業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元以上。
牽頭部門:鄉林業站,責任單位:各林區村
4.做好休閑農業。大力發展以鄉村旅游為主的休閑農業,依托新村、產業基地、自然風光建成黃金-廟堡-大石、石板-合堂-大橋2條鄉村旅游線。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
牽頭部門:鄉黨政辦,責任單位:鄉農技站、林業站、各相關村
(二)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加強勞務技能培訓,加速發展助農增收小微企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力爭實現農民工資性收入增加600元以上,達到4720元以上,增長15.5%以上。
1.深化勞務開發。以強化技能培訓為重點,圍繞市場需求,實施勞務培訓,整合農民工培訓教育資源,重點強化轉移就業前職業技能培訓,把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到村到戶,使接受培訓的勞動力掌握1—2項實用技能,實質性提升農民工務工本領,增強就業競爭力。認真抓實勞務輸出工作,加強勞動力市場的培育,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積極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城鄉、地區間合理有序流動,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實現農民縣外務工收入增加490元。
牽頭部門:鄉勞保所,責任單位:鄉涉農部門、各村
2.培育助農增收小微企業。加快鄉域經濟發展,培育小微企業帶動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加大優惠政策的扶持,鞏固壯大現有的小微企業規模,著力培育一批實力較強的農業產業化重點小微企業。建立健全小微企業發展長效機制,促進小微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增加就業崗位,促進本地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實現農民縣內務工收入增加200元以上。
牽頭部門:鄉經發辦,責任單位:各村
3.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積極組織項目實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強力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建設,著力完善通村公路、便民路、機耕道、作業便道路等路網系統,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業水利建設,新建和維修山坪塘、蓄水池、灌溉渠道等水網系統,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推動農村經濟加快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牽頭部門:鄉財政所,責任單位:鄉農技站、鄉水務站、鄉交管辦、鄉國土站、各村
(三)強化政策扶持,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強化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加大政策性獎補力度。力爭實現農民轉移性收入增加90元以上,達到690元,增16.4%以上。
1.提升現代農業裝備。加快現代農業、現代林業、現代畜牧業三大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促進產業基地鞏固提高、擴面提質。加速農業機械化進程,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廣新型農機具90臺;完成機耕3000畝、機插800畝、機收3000畝。
牽頭部門:鄉農機站,責任單位:鄉農技站、鄉畜牧站、鄉林業站、各村
2.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等的培訓力度,從家庭農場主、種養能手、營銷大戶、村組干部等領頭人中,培育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的農村能人50名以上。加大對農民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從政策、技術、資金獎補等方面,培育壯大實體經營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助農增收效果好的示范性農民合作組織1家以上。
牽頭部門:鄉農技站,責任單位:各村
3.拓展農產品市場。構建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培育行業營銷示范性龍頭組織、營銷大戶,強化與重慶永輝超市、各大超市的戰略合作,暢通農產品在重慶的銷售渠道,建立穩定的農市、農超對接關系。借助農產品博覽會、展銷會等展銷平臺,鼓勵種植大戶、專合組織、營銷大戶參展,提升農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加強以臍橙為代表的農產品產銷銜接,推進多種形式的“農商對接”活動,優化流通環境,確保以臍橙為重點的農產品應銷盡銷。
牽頭部門:鄉黨政辦,責任單位:鄉農技站、鄉畜牧站、鄉林業站、各村
4.全面落實惠農政策。認真落實好糧食直補、糧食綜合補貼 ……此處隱藏8202個字……責任,努力構建多環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工作職責
(一)積極引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者)誠信守法,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增強群眾食品安全意識。
(二)組織和配合對食品違法經營行為及侵害群眾合法權益的事件調查處理,受理轄區內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并及時總結上報。
(三)嚴密監控和預防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的發生,加強對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的監督。一經發現立即進行查處。
(四)重點收集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廣泛征詢有關食品安全監管意見。分析研究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薄弱環節。
五、工作制度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原則。把加強基層食品安全網絡建設作為重點。通過建立和完善重進一步完善協調聯動的工作運行機制。大事項報告、責任追究、投訴舉報、事故處理程序等一系列制度。
(二)嚴格責任落實。相關責任部門和鄉鎮政府要依據食品安全責任制的有關要求。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層層分解責任,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者的素質,切實把責任落實到單位、人頭。加強食品安全業務培訓。有效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三)強化輿論宣傳。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和食品安全信息網站。增強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引導人民群眾樹立科學、理性、健康的新型消費理念。積極發動基層組織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意識。推動食品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市場,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發揮食品安全監督員的作用,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和參與意識。建立公開舉報和媒體公示制度。擴大社會監督范圍,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
工作方案 篇7為切實加強我縣學校、托幼機構食堂餐飲服務監管工作,確保廣大師生的飲食安全,根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切實加強元旦春節期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堅持統籌規劃、科學安排、突出重點原則,各中、小學及托幼機構開學前根據《食品安全法》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進行自查,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控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二)通過開學前對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進行監督檢查,進一步增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意識,督促學校建立健全管理措施,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三)按要求落實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學校原料進貨索證制度和進貨臺賬、食品添加劑使用的報告備案、廢棄食用油脂的流向記錄等臺帳的建立。
二、時間安排
20xx年3月10日—20xx年3月18日。
三、整治重點
(一)嚴查學校(托幼機構)食堂是否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制。認真檢查學校是否將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學校日常管理中,對食堂是否有管理方面的規定和要求。
(二)嚴查是否具有餐飲服務許可證。認真核查學校(托幼機構)食堂餐飲服務許可證是否過期,是否存在超范圍、超能力經營問題,是否存在不具備條件后未及時注銷許可證等問題;對新開辦的食堂,要嚴格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規定辦理許可,對設計布局不合理、設施設備不具備、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配置不到位、不具備相應條件的學校食堂,一律不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對因許可條件發生變化,未及時辦理變更、延續、補發或注銷手續的,責令其及時辦理;對未經許可從事餐飲經營的,嚴格依法進行查處。
(三)嚴查環境衛生是否整潔。認真核查學校(托幼機構)食堂環境是否定期清潔和保持良好;是否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孳生條件的防護措施;是否具有足夠的通風和排煙裝置。
(四)嚴查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是否有效。認真核查是否具有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從業人員是否具有健康合格證明;健康證明是否在有效期;是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
(五)嚴查索證索票制度是否落實。認真核查學校(托幼機構)食堂采購食品及原料(濕粉干)、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索證索票并驗收,是否具有進貨臺賬,庫存食品是否在保質期內,原料貯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重點檢查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存在國家禁止使用或來源不明的情況,嚴查食用油脂、散裝食品、食用鹽、含乳食品、調味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進貨渠道和索證索票情況。嚴厲打擊采購和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含乳食品、不合格調味品、工業用鹽或非食品原料等違法行為。
(六)嚴查清洗消毒是否到位。認真核查學校(托幼機構)食堂是否配備有效消毒設施,餐飲具消毒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是否建立消毒臺帳。
(七)嚴查食品生產加工是否規范操作,重點檢查原料采購驗收、食品儲存、加工制作、銷售供餐、食品留樣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粗加工蔬菜、肉類、水產品清洗池的分設、原料清洗是否徹底,粗加工是否達到要求,是否生熟分開,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嚴查是否按規定留樣,是否具有留樣設備,留樣設備是否正常運轉。
(八)檢查學校食堂公示情況,未按縣食藥局要求懸掛量化分級公示牌、公示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等的,要求盡快整改落實,并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張貼食品安全動態晴雨標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20xx年春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中小學及托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方案的制定、組織及實施。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主任科員任副組長,按包片責任區開展監督檢查。
(二)確保整治效果。檢查組要認真對校園食堂進行拉網式檢查,不留死角。認真開展量化分級評審,認真填寫檢查記錄表,對發現的問題要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學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并對整改工作進行跟蹤督查,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三)嚴查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嚴厲查處學校(托幼機構)食堂違法違規行為,對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案件,要加大處罰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四)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積極指導學校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預案,提高食品安全事故防控水平及應急處置能力。各校園在發現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時要立即上報,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并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和食藥監部門開展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五)加強食堂設施設備建設改造的指導。對食品安全設施設備陳舊、破損的學校食堂,要加強改造更新的指導工作,提高食品生產加工布局的合理性,配備符合食品生產加工需要的冷藏冷凍、清洗消毒、防蠅防鼠、更衣洗手等設備設施,最大限度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六)強化責任意識。各學校(托幼機構)既是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也是具體管理者,必須認真履職,做好自查自糾工作,對單位自查和執法監督機構現場檢查中提出的整改意見及時徹底進行整改。對管理不善,造成學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將根據情節,抄告相關部門和領導,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