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幷淼挠變簣@小班教案《鵝》,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教案《鵝》1活動目標
1、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了解大白鵝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賞詠鵝,感知詠鵝語言的優美,風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白鵝叫聲錄音帶、《詠鵝》朗讀帶、音樂帶,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鵝圖片,課前事先畫好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放白鵝叫聲錄音帶,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大白鵝的圖片。(事先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再用一張白紙遮住,以此設置懸念,進一步激發幼兒興趣)。
(二)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
1、引導幼兒觀察大白鵝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鵝的羽毛是什么顏色的?
(2)大白鵝的脖子長得怎么樣呢?(長長的)
(3)這只大白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向著天空在唱歌呢,我們聽一聽它是怎樣唱的。(放白鵝叫聲)
(4)我們也來學一學白鵝唱歌吧。帶領幼兒模仿動作,伸長脖子學白鵝叫聲。(引出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4)大白鵝最喜歡游泳,它是怎樣游泳的呢?(引導幼兒用雙手模擬劃水的動作,引出詩句“白毛浮綠水”)
(5)大白鵝小腳的顏色真漂亮,是什么顏色的呀?(紅色)那么大白鵝游泳時腳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請幼兒自主創編動作,然后集體模仿(引出詩句“紅掌撥清波”)。
(三)聽一聽,讀一讀。
1、放《詠鵝》朗讀帶,幼兒欣賞。
2、教師有感情配樂朗讀,邊讀邊模擬動作表現古詩內容。
3、教讀兩次。第一次拍節奏讀,第二次邊讀邊模擬動作。
4、跟讀一次。放錄音朗讀帶,幼兒邊跟讀邊用動作表演。
(四)音樂游戲:快樂的大白鵝
1、放音樂歌曲《詠鵝》。
2、教師帶領幼兒扮演大白鵝,邊聽音樂邊表演,來到“小河”里盡情的嬉水玩耍。
教學反思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实膶肽茉跇O短的時間之內就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本節課中,我采用先聲奪人的辦法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即讓幼兒聽聲猜動物,實踐證明,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當我把白紙揭開,栩栩如生的大白鵝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時,孩子們的臉上更是滿溢著興奮的表情。
對古詩的教學,對于幼兒特別又是小班的幼兒來說顯得有點枯燥,但是如果運用適宜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也會讓他們興致盎然,并在積極地參與中,得到很多的收獲。
考慮到小班幼兒因知識經驗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選擇了《詠鵝》這首易于小班幼兒理解的古詩來進行教學。那么如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呢?我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趣味性的挖掘方面,花費了不少的心思。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主要采用肢體動作模仿來表現古詩內容。通過讓幼兒模仿大白鵝頭抬的高高的伸著脖子唱著歌、在水里像劃船一樣游泳等動作來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并感知詩的意境。這個活動環節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強,模仿得也很不錯,師幼互動也很好。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還初步了解大白鵝基本的外形特征,如鵝長長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紅紅的腳掌。
但在“聽一聽,讀一讀”這一環節中,也許是教法設計還不夠理想,方式方法較為單一些,因此幼兒學習朗讀的情緒有所下降,有幾個幼兒注意力開始轉移,開始東張西望,不十分愿意跟老師朗讀古詩。我想,如果我變換一些方式來教讀,如由教師朗讀詩句幼兒模仿動作;或教師一邊指著白鵝的不同部位,一邊誦讀相應的詩句;或者讓全體幼兒來誦讀,我來指掛圖。這樣就增加了形象性,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就不至于削弱。
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孩子在歡快愉悅的歌曲聲中學習表演古詩里的情景,在游戲活動中孩子表現的很開心,也學的很像。通過模仿白鵝戲水的動作進一步感知古詩《詠鵝》。
小百科:《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于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 這首詩開篇先聲奪人,“鵝!鵝!鵝!”寫出鵝的聲響美,又通過“曲項”與“向天”、“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的對比寫出鵝的線條美與色彩美,同時,“歌”、“浮”、“撥”等字又寫出鵝的動態美,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鵝的形神活現而出。
幼兒園小班教案《鵝》2【活動目標】
1、跟隨兒歌韻律協調地念詞。
2、仿編兒歌中的動物名稱及叫聲。
3、初步掌握5以內的數。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5、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重點難點】
1、感受兒歌韻律,了解兒歌內容。
2、能根據游戲內容進行想象創編。
【活動準備】
大白鵝,小白鵝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頭戴紅帽子,身穿白袍子,說話伸脖子,走路擺架子。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大白鵝走路的樣子。
二、傾聽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
——大白鵝有5只有頑皮的小白鵝崽崽,它們很喜歡和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請你們仔細聽老師念的“兒歌”,幫大白鵝找找小白鵝躲到哪里去了?
1、教師示范邊念兒歌邊用手指謠的方式表現兒歌。
2、引導幼兒一起以手指謠的方式有韻律的念兒歌。
三、仿編兒歌。
1、引導幼兒將小白鵝替換為其他的動物及其叫聲(如小花狗、汪汪汪;小花貓、喵喵喵)
2、逐步將兒歌中的量詞”5只”減到“4只、3只、2只、1只,增加游戲趣味性。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鵝》3活動目標:
1.嘗試用頸部任意彎曲,表現鵝在水中游泳的情景。
2.感受在砂皮紙上作畫的樂趣。
活 ……此處隱藏4464個字……的冰,想到小熊那里還是夏天,小熊肯定很熱。于是,企鵝就挑了一塊最好最大的冰,用盒子裝了起來。
企鵝帶著這份禮物去看小熊了。他坐在船上過了一天又一天,天氣越來越熱,企鵝的禮盒越來越輕。走了很長很長的路,過了好幾天才來到小熊的家鄉。
小熊打開這個禮物一看,哎呀,禮物不見了。這兩個好朋友撓撓腦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知道了原來里面的冰都化光了,但還是高興地抱在一起。
教學反思:
經過課后反思,我總結了一下幾點:第一,我在啟發引導問題這一方面,還不夠自然,有時候孩子回答問題好了之后,我卻不知道如何回應他,還要思考一下再給他回應,這方面真的非常欠缺。第二,怎么把幼兒的回答引導到主題上也是非常關鍵。孩子畢竟年齡很小,有時候他很愿意回答,但是總是回答不到那個點上去,這時候如果我跟著他的思路走,就是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他們學習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有經驗的老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導到課的主題上去,這樣幼兒學的開心,效果也非常好!第叁,我的隨機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幼兒的思維很廣,上課時老師必須靈活掌握每個孩子的心!有時候一個小忽視,孩子就容易受傷。今天我在提問的時候,有一個寶寶忽然說:“老師,我舉手了你都沒叫我!”臉上很失落,我馬上說:“我看見你了,但是有好多寶寶也在舉手,一個一個來,待會讓你回答,好嗎?”然后一個孩子回答完后,我馬上就讓那個寶寶也來說一說,說完了她就很開心。雖然我反應的不是很快,但是也抓住了孩子的心!所以以后我的隨機應變能力還需要增強啊!
幼兒園小班教案《鵝》9目標:
1、 通過邊看邊說的方式,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 愿意想辦法幫助小企鵝解決在送禮物中出現的問題,并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準備: 故事ppt、保溫帶
過程:
一、 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1、 你們知道他是誰?
2、 小企鵝要送小熊禮物,你覺得小熊會希望收到什么禮物。
二、 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1、 欣賞故事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問:企鵝準備的是什么禮物?為什么要為小熊準備這份禮物?
2、 欣賞故事第二部分(第三、四段),提問:禮物怎么會不見的?
3、小結:小企鵝準備了一份在夏天很不錯的禮物——冰塊,但夏天天氣太熱,小企鵝把冰塊裝用進木箱里,冰塊是會很快就融化的,這樣禮物就不見了。
三、討論問題,解決困難
1、討論一:企鵝精心準備的禮物,小熊卻沒有收到,企鵝很難過。誰來幫幫企鵝,告訴他在下個非常炎熱的夏天去看小熊可以帶些什么。
2、討論二:如果企鵝還是想送小熊冰塊的話,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冰塊不溶化,讓企鵝順利地把禮物送到小熊手里。
3、小結:小朋友為小企鵝想了很多的辦法,幫助小企鵝解決了送禮物的難題,小企鵝非常感謝大家。如果以后你的朋友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我們也像今天一樣開動腦筋想出辦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鵝》10活動目標:
1、能大膽表現鵝的基本特征及不同動態。
2、讓幼兒知道鵝是家鄉的特產之一。
3、引發幼兒學習鵝的興趣。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幼兒會念古詩《詠鵝》,
2、深藍色卡紙、白色、紅色、淺藍色、綠色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你看它是誰?(聚光燈出示大白鵝)
大白鵝長什么樣子?
師:我們寨橋人用大白鵝燒出了一道有名的菜,叫寨橋老鵝。
我們家鄉的漁民伯伯在滆湖里還養了很多有名的水產品,你知道嗎?
(引導幼兒講述并出示圖片)
師:古時候的詩人還特意為鵝寫了一首詩,叫《詠鵝》,你會念這首古詩嗎?
師:今天老師想把這么漂亮的鵝畫下來,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二、欣賞感知,理解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情景化語言,讓幼兒感知鵝的表現方法,使技能學習融入到情景中。)
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示范:
有一個小蛋寶寶和一個大蛋寶寶,它們很孤單。小蛋寶寶想跟大蛋寶寶做朋友,于是小蛋寶寶拿起電話跟大蛋寶寶說:“你好啊,我們做個朋友好嗎?”大蛋寶寶回答說:“好啊,朋友!”(添畫鵝的脖子)小蛋寶寶聽了很開心,它睜開眼睛(添畫),戴上了一頂紅紅的帽子,張開扁扁的嘴巴(添畫并涂色)說:“你好,你好!”
師:你們看,兩個蛋寶寶變成了什么?(大白鵝)
師:大白鵝很開心,它神氣地伸長細細長長的脖子,穿上紅舞鞋(添畫并涂色),
張開翅膀(添畫翅膀),翹起尾巴(添畫尾巴),在水里跳起舞來了(添畫水波)!它把羽毛洗得白白的(均勻涂色),真漂亮呀!
師:這只大白鵝好神氣??!你來學一學神氣的樣子!
(引導幼兒觀察大白鵝伸長細長的脖子,好像很神氣地樣子。)
三、幼兒創作,大膽表現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用情景化的語言來指導幼兒的創作,引發幼兒的創作興趣,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出不同動態的鵝。)
師:你們看,還有很多鵝也趕來跳舞了,它們是怎么跳的呀?
引導幼兒觀察鵝的各種動態并區分鵝的頭和身體的大小。
師:還有許多小蛋寶寶和大蛋寶寶也想變成跳舞的大白鵝呢,你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好嗎?
提出要求:
(出示圖片)鵝的頭是小蛋寶寶,身體要畫成大蛋寶寶,還要畫出大白鵝神氣地長脖子,再給它涂上白白的羽毛,最后可以添畫一些漂亮的荷葉和水草,讓畫面更漂亮?。úシ乓魳罚?/p>
四、展示交流,體驗成功
展示作品:找找誰的大白鵝最神氣
(播放音樂)我們一起來學學自己畫的大白鵝神氣的動作(特征、動態方面),邊跳舞邊念古詩。
幼兒園小班教案《鵝》11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古詩,并了解這是一首描寫鵝的古詩。
2、幫助幼兒了解鵝的外形特征。
3、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圖畫。 活動準備:
1、幼兒教材、大書、錄音機、磁帶
2、 準備字卡:鵝、掌。
活動過程:
1、 游戲導入《五只猴子蕩秋千》小猴子今天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內容。
(2)提問:“畫面上有什么?”出示字卡“鵝”
(4)提問:“鵝長得什么樣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作總結。
3、欣賞動畫,學習古詩兒歌《詠鵝》
4、再次欣賞古詩,并認識字卡:掌
5、游戲;《小鵝找腳》請幼兒將撒在地下的字卡寶寶按照名字放到相應的籃子中。
活動延伸:
繪畫大白鵝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