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識字教案范文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識字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識字教案 篇1教學目標:
1、 認識懂、貌等14個生字。會寫洗、認等六個字。
2、 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3、 有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帶全家福,粘貼欣賞。
我們都有溫暖的家。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里的每一個人。這個單元我們要學習的是有關家庭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這節課先學一首有趣的家庭三字經。
二、 整體感知
師:讀三字經有方法,那就是要三字一頓讀才有味道。
1、自由練讀兩次,讀準字音。
2、配樂范讀。
3、小朋友同桌對讀,互查。
4、分句檢查讀。
三、 學三字經,學生字。
1、自由放聲讀文,你喜歡讀哪句,就讀哪句,讀給同桌聽。
2、默讀課文,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唇。你讀懂哪些地方,不懂的地方提出討論。讀懂一句說一句,讀懂兩句說兩句。
3、出示第一句:
(1) 學習懂、貌。
(2) 先出示懂禮貌讀準音。插順口溜: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能不懂裝懂,更不能懂了也不讓人知道你懂。哪些行為是懂禮貌的行為。
(3)年少反過來就是少年,意思一樣。這樣的詞很多,高山-山高 花紅-紅花 小羊-羊小
(4)哪些人是我們是長輩?
(5)朗讀指導
4、學習第二、三兩句。
(1)學習父、母、教、認、錯、事、改
(2)出示父母教認真做錯事改正詞語練讀。
認真換哪個詞?事擴詞找朋友。即可以說成立即馬上。改怎么記?長輩錯的時候有嗎?說說。你是怎么提醒的?理解朗讀態度好心意誠。
(3)朗讀指導。
5、讀四、五兩句。
(1)學生字愿、碗、筷、掃、夸愿承擔洗碗筷掃庭院人人夸愿字擴詞。
(2)夸用一句話夸夸你的好朋友。
(3)朗讀指導
6、小結同
師:小朋友要做好孩子,就應該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7、齊讀全文。配樂朗讀,背誦。
四、 鞏固字詞
1、卡片游戲復習生字。
2、猜字謎:白兒左邊蟲無腳。重心靠邊戴草帽。二十一日有金錢。己見反文尾巴小。
3、同桌互讀課后詞語。
4、和好朋友考考生字。
五、 寫字指導
1、掃、認、真的拼音提示。
2、注意真的三橫,
3、父和母的筆順。
六、 作業
A、背誦識字二,認字識字二
B、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好事,做記錄,一星期后交流。
識字教案 篇2一、游戲引入,初識象形字
1.組織游戲:(出示課文插圖)
(1)仔細觀察,圖上畫了些什么?
(2)小組同學一起合作,把你們看到的用簡單幾筆畫下來,看哪一組畫得多畫得像。識字3教案教學設計之二
(3)請一組同學上臺介紹自己的畫。
2.引人新課: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樣記錄這些事物的嗎?(示象形字)。
(2)猜猜看,這些古代字符分別表示圖上的哪些事物?
(3)這些古代文字逐漸演變,就有了大家看到的這些現代漢字。(示現代漢字)
二、識讀字、詞、兒歌
(一)、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讀準字音,木會讀的字多拼幾遍拼音。
(二)識讀字、詞。
1.自讀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2.同座互讀生詞。(示生詞)
要求:詞兒連讀。
3.小組學習,查讀字、詞。
要求:小組同學互相幫助,讓每位同學把每個字、詞都讀準。
4.全班查讀字、詞。
(l)查讀字,正音。(開火車讀、齊讀)
重點指導:川chuan 什chen
(2)查讀詞:正音,詞兒連讀、讀好聽。
(指名讀、齊讀)
重點指導:
a.“竹子,石頭,燕子”第二個字是輕聲。
b.“竹子”:看,綠油油的竹子,品讀。
“泉水”:聽,泉水流動的聲音,品讀。
“燕子”:說,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嗎?品讀。
(三)識讀兒歌。
l、自讀兒歌。(示兒歌)
要求:讀準,讀通順。
2.指名讀兒歌。
3.聽錄音讀兒歌。
4.放音樂自由練讀兒歌,練好后讀給好朋友聽,請他給你提提意見。
5.齊讀兒歌。
三、識字、寫字:舟、竹、石、川、燕
識字教案 篇3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要想讓學生獲得濃厚的識字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以后的識字活動中,這一節的識字體驗尤為重要。然而,剛入校園,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學習注意力維持時間尚短,學習興趣容易被激發,也容易消散。因此,識字教學必須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借助多種活動進行,如,在看圖中識字,在表演中識字等,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體驗,最終準確識字。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認識“天、地、人”
1。互動活動一:同學們玩過“相反動作對對碰”這個游戲嗎?老師說舉起右手,你們就舉起左手。我說什么,你們就做我說的相反的動作,明白嗎?
2?;踊顒佣和瑢W們反應真快,如果我把這個游戲變成“相反詞語對對碰”,你們會嗎?比如我說左,你對——右。
3。(教師板書“天”和“地”)引言:我們生活在天和地之間,我們是——人。(板書“人”)
設計意圖: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游戲是最能走近其心靈的,因為每個孩子都喜歡游戲。兩個游戲的設計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讓孩子在游戲的“趣味”中慢慢走進學習目標,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賞童謠,認識“你、我、他”
1。播放童謠視頻。(你是媽媽,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媽媽對我說:“孩子,孩子,你是媽媽的好娃娃?!卑职謱ξ艺f: ……此處隱藏2198個字……的能力。)
(1)這些字為什么都用“蟲”字旁?
(2)出示昆蟲情景圖。請學生找出與其相對應的名稱卡片,并領讀。
(3)先讓學生在桌面中間擺上在地上活動的小動物名稱卡片,再在它們的上面擺出在空中活動的小動物名稱卡片,最后在下面把土里和水里活動的小動物名稱卡片擺出來。學生分行讀一讀,思考:“展”、“運”表示哪種動物的動作,就把卡片擺在哪種動物名稱卡片的右邊。
(4)誰能用新的識字方法記住這些字?(同桌之間交流,教師隨機總結出形聲字的識記方法。)
(5)(出示“晴”、“情,”、“睛”、“請”四個字)這幾個字都是同學們剛剛學過的形近字,請同學們從形聲字的角度想一想,這“一家子親兄弟”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語文綜合素養”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基本理念,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而“識字能力”是語文能力中很重要的內容。要想使學生形成識字能力,就必須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掌握多種識字方法。為此,在本環節設計中,可結合本課78%的生字是形聲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總結出形聲字識記方法,并在區別形近字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遷移過程。)
三、讀文感悟,以讀抒情
1.自由讀。(想怎樣讀就怎樣讀,但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讀,學生互評。
3.教師范讀,學生評。
4.學生自主選擇讀的方式。
5.集中讀。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帶著或陶醉,或歡快,或喜愛的感情去讀課文,把全文讀給同學聽。再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做朗讀表演。
(通過朗讀,學生把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外化,帶有濃厚的個性化色彩。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將內心的感語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6.出示韻文,討論交流:韻文中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分別在做什么?
7.夏天是各種小動物、小昆蟲最活躍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你看到過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8.結合動畫情景圖,模仿韻文編一首兒歌。
──半空展翅飛,──花間捉迷藏。
──土里造宮殿,──地上運食糧。
──池中游得歡,──房前織網忙。
(在一年級下半學期,學生對小動物的種類和習性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借助朗讀練習形成語境氛圍,讓學生自由編兒歌,并輔以動畫和提示,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積累,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在創編兒歌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指導學生書寫“螞”、“蟻”、“前”、“空”、“房”、“網”
(寫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在教學高潮之后,讓學生靜下心來,有重點地指導學生寫寫字,做到動靜結合,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鞏固知識,拓展延伸
(教師總結整個教學過程,進而布置課外實踐活動。)課文帶我們走進夏天,走進大自然,去認識了許多小動物。它們只是干百萬動物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想多了解一些小動物嗎?選擇一種你最熟悉的小動物,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生存方式,然后到學校把自己的發現講給同學聽。
(語文教學的場所不僅僅是課堂,語文教學的形式不僅是讀書、問答,要開辟教室以外的語文教學渠道。為此,從教材內容出發,把學生引向大自然,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領域,從而為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拙。同時,培養了學生關心生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好習慣。)
識字教案 篇7【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并學習相關詞語,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了解諺語的意思,讀后有自己的想法。
3、通過收集諺語,增長知識,認識更多的字,養成善于收集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10個生字。
2、能深刻理解5條諺語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1、能深刻理解5條諺語所蘊含的道理。
2、通過收集諺語,增長知識,認識更多的字,養成善于收集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上課伊始,教師播放童謠《拔蘿卜》,和學生一起表演說唱,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學習氛圍,為接下來的一系列語文學習做準備。
2、師:小朋友以前聽說過拔蘿卜的故事吧!今天老師和大家又聽了這首有趣的童謠,哪位小朋友知道歌謠中的老爺爺為什么一開始沒有拔出蘿卜,后來又成功了呢?
生:……
(引導學生明白“人多力量大,要團結合作”的道理。)
3、師:今天我們的學習也要依靠小朋友們的集體力量,團結一心才能順利完成,加油吧!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教師給學生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教師再放資源,讓學生跟著模仿朗讀,自行糾正語音語調。
3、師:小朋友喜歡電視上老師讀的嗎?你也來模仿一下吧,然后讀給同桌聽聽吧!
4、之后教師點名讓小朋友讀,同學集體幫忙正音。教師播放資源,和學生一起認讀本課的生字詞,并進行有重點的教授。
5、小朋友,這么多的精彩的諺語,你最喜歡那一則呢?為什么呢?
三、朗讀感悟,理解品味
1、教師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對這些諺語的理解,之后逐一進行講解。
⑴教師為學生出示512抗震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諺語“人心齊,泰山移”的含義。
⑵教師為學生出示柴多火燒得旺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諺語“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的含義。
⑶“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教師請同學到前面來做實驗:請一位女同學來折一根筷子,請班級最高最壯的男生來折一把筷子,看看結果。讓學生從眼前的情景中明白道理: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同時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⑷教師給學生出示植樹造林防止沙塵的畫面,幫學生理解諺語“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的含義。
⑸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幫助學生理解“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含義。
3、教師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四、教師小結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5句諺語,老師希望大家都將這些諺語銘記于心,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五、課外拓展
老師從別處又收集了幾則諺語,大家課下也一起來收集吧,然后我們開個諺語發布會,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給我們講一講其中的道理。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眾人劃槳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