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小班升入中班,一系列的變化讓孩子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向往。不再是小班的弟弟妹妹,不再只是簡單地跟隨和模仿老師的活動。嶄新的環境,更多的同伴們,讓孩子們處處感受成長帶來的愉悅之情。
(一)環境創設
1.搜集幼兒明顯長大的照片和在幼兒園與老師小朋友共同生活、游戲的照片組成墻飾“親親熱熱一家人”和“快樂的幼兒園生活”,讓幼兒在分享中感受自己長大和升班的快樂。
2.活動區豐富適合中班年齡的玩具、圖書等,營造豐富的活動環境,使幼兒喜歡新班級。
3.布置“我是值日生”和“勞動小竅門”墻飾,展示值日生的工作內容和勞動中掃地、擦桌子等方法,使幼兒學會勞動方法。
(二)生活活動
1.熟悉新環境,喜歡自己所在的班級,盡快形成良好秩序,鞏固已養成的好習慣。
2.學習并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的姿勢。
3.愿意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事情,喜歡做值日生為大家服務。
(三)家園聯系
1.引導幼兒在家中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請爸爸媽媽送給孩子“成長祝?!?,鼓勵孩子更加努力學本領,激發出成長的自豪感。
2.家長給幼兒講自己小時候玩伴的有趣故事,鼓勵幼兒多交朋友。
3.鼓勵幼兒在家時堅持用筷子進餐。
(四)教學活動
1.通過活動“我喜歡新班”“分享真快樂”“想讓你開心”等,讓幼兒熟悉新環境,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體驗分享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的快樂。
2.通過歌曲《太陽小鳥夸獎我》《好朋友》《幼兒園里好事多》,讓幼兒學唱歌曲,能用歡快的聲音表現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懂得在生活中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學做值日生,有為集體服務的愿望。
3.通過兒歌《老師本領大》《別說我小》,讓幼兒能有表情地朗誦兒歌,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通過故事《野花》《一粒谷子》《金色的房子》,讓幼兒體驗分享給別人和自己帶來的快樂,感受師生關愛之情。
(五)區域活動
1.通過美工區“打扮新家”“我親愛的老師”“愛心小書”“紙袋手偶”等,讓幼兒喜歡用多種廢舊材料,通過剪、貼、畫等方法,創造性地進行制作。
2.通過益智區“我來設計活動區”“整理小天地”“圖形拼搭”“找到好朋友”,讓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活動區的位置并擺放相應的材料。
3.通過戶外活動“獅王和小動物”“夾球一起走”“小傘兵”等,讓幼兒勇敢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體會追逐跑的樂趣,形成聽從指揮的良好品質。
通過說說、做做、玩玩等活動,使幼兒嘗試自我服務和為集體服務,增強自信心,體驗成長的快樂,激發出升班帶來的無比自豪與喜悅的情感。
活動目標:
能仔細觀察并按人物某一特征進行分類,初步感知分類的多樣性。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分類標記
活動過程:
一、試一試(初步觀察,嘗試按人物的特征分類)
●引出主題
------操場上來了許多小朋友,看看他們是怎樣的小朋友?
----他們要找好朋友,可以怎么找呢?我們試一試。
----介紹操作材料
●幼兒第一次操作
●交流分享:說說他們找到怎樣的好朋友?(根據幼兒講述進行演示)
:穿紅衣服的小朋友都找紅衣服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他們成了好朋友;
穿藍衣服的小朋友都找藍衣服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他們成了好朋友。
只要找到和小朋友身上有一樣特征的就可以站在一起成為好朋友。
●仔細觀察小朋友,他們還可以怎樣找朋友呢?
二、分一分(學習按人物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幼兒第二次操作
●展示并交流
------你能發現站在一起的好朋友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嗎?(貼分類標記)
------展示未出現的分類標記,讓個別幼兒分一分。
:原來有一樣特征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就是好朋友了。我們已經有好多種找朋
友的方法,有的按衣服顏色找,有的按男女性別找,有的`按玩具找,
還有的帽子大小找。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落葉植物,讓幼兒對樹葉感興趣。
2、激發幼兒想象力,進行制作活動。
3、培養幼兒對樹葉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幼兒園周圍常見的樹葉(梧桐、冬青、柏樹)落葉樹圖片、樹葉玩具作品、各種美工工具。
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這是什么樹葉。
1、 說一說:請你找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告訴大家,這是誰的樹葉?你為什么喜歡它?
2、 你們知道你喜歡的樹葉,是從哪棵大樹媽媽的樹枝上落下來的嗎?去找找,找到了就站在這棵大樹的前面。(站在樹的圖片前面)
3、 采訪幼兒,請幼兒說說,你給自己的樹葉找的大樹媽媽是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梧桐樹的樹葉像爪子,冬青樹葉像小船、柏樹樹葉像針或刺)
4、 游戲“秋天樹葉飛”:你們的葉子都是從大樹媽媽高高的樹枝上飄落下來的。我們讓樹葉從大樹媽媽的身上飛下來好嗎?怎么飛呢?你們看。(介紹游戲玩法,聽到梧桐樹葉飛,手執梧桐樹葉的孩子,將樹葉使頸網上拋,其他樹葉玩法相同)
5、 不認識的樹葉:其實,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別的樹葉呢,這片樹葉認識嗎:這棵樹叫什么名字:它們都是在秋天里落葉子的嗎?你們可以看看有關樹葉的書,還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到公園里去找一找自己不認識的樹葉,讓爸爸媽媽告訴你們。(出示衫樹、銀杏樹等樹葉)
二、想一想:我把樹葉當什么。
1、 欣賞兒歌“秋葉”:除了你們喜歡的樹葉,還有許多小動物也喜歡落葉呢。(出示圖片,朗誦兒歌)
2、 談兒歌中,小動物們撿起落葉當什么?
3、 想一想:你想把你的樹葉變成什么?
三、做一做,秋葉玩具。
1、 想象制作:秋天的落葉可以當許多東西,你們把它做出來把。
2、 介紹自己的作品。
3、 出示老師事先準備的作品進行欣賞。
活動反思:
1、活動環節過多,“找大樹媽媽”環節幼兒已經能分辨梧桐、冬青、柏樹,在隨后的游戲“秋天樹葉飛”這個環節,在進行鞏固幼兒對三種樹葉的認識,顯得有些重復,達不到為主題服務的效果。
2、衫樹的形狀除了像羽毛外還很像魚刺,對有想象力的幼兒應該及時鼓勵,給予支持,在教學中要提高應變能力。
3、題與環境要相結合,產生互動,“大樹媽媽”的圖片,改為墻面更符合幼兒特點,增加幼兒興趣,便于幼兒活動和隨后的操作。
4、 在多給幼兒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孩子在前面,老師做輔助者、引導者。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