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食物變變變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健康食物變變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樂于比較食物制作過程中的變化,激發探究周圍食物的興趣。
2、了解食物在某一特定條件下的形態變化。
3、初步了解油炸食物不利于健康,樂意少吃油炸食品。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面包、包子、油條等食物、魔法棒、鍋蓋、課件。
活動過程
一、魔法導入。
(教師把食物放到桌子上,鍋蓋蓋住圖片。)
教師請一個幼兒上臺,教師拿出魔法棒和幼兒們一起念魔法咒語變魔法。
請一個幼兒上臺打開鍋蓋。請在座的幼兒說說變出了哪些食物?(面包、包子、油條等)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些食物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嗎?(面粉)
師:要將面粉做成以上這些食品,需要經過怎樣的加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了解形態變化。
1、教師播放課件,了解食物形態的變化。
2、請幼兒分別說一說食物加工前后的變化。(面包、包子、油條、麻球、爆米花、棉花糖等)
3、(出示面包、包子、油條等)引導幼兒看看、嘗嘗,并用紙巾吸吸油,比較誰的油多。
4、小結:這些包點有蒸出來的、炸出來的、烤出來的、煮出來的等等,其中蒸出來的和煮出來的食物相對來說是健康的,幼兒可以常吃。炸出來的和烤出來的食物相對來說不太健康,幼兒應該少吃。
三、肢體變魔術。
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參與編出每種食物的.相應動作,請幼兒站成一個圈,根據教師的指令變出相應的食物。例如:變變變,變成小面包。(所有幼兒做面包的動作)教師留意幼兒的創意性動作,并給予表揚。
活動應變
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一些油炸食品的制作過程給幼兒看,讓幼兒注意觀察油鍋里食物形態的變化。
活動延伸
1、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帶幼兒到廚房觀看廚師制作包子的過程。
2、班級可以在幼兒家里舉辦制作糕點的親子活動,讓幼兒身臨其境地感受糕點制作前后的形態變化。
區角活動
語言區:將各種食物加工前后的圖片貼在語言區,讓幼兒比較食品加工前后形態的變化,并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美工區:提供橡皮泥,讓幼兒嘗試搓包子、油條等食物。
環境創設:在主題墻上設置健康食品區和垃圾食品區,引導幼兒將各種食物的圖片貼在相應的區域,引導幼兒區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
家園同步
1、請家長告訴幼兒哪些是健康食品,哪些是垃圾食品,引導幼兒注意飲食健康,少吃垃圾食品,并做到以身作則。
2、日常制作糕點時,支持幼兒一起制作,體驗制作糕點的過程和樂趣。
隨機教育:生活中的食品都是由大米、小麥、高粱、玉米等等農作物加工而來,這些農作物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大家要愛惜糧食,避免浪費。
活動反思
老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注重教學趣味性用變魔術的方法激發幼兒的興趣,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認知能力和情感方面得到發展。通過觀察比較,發展幼兒觀察力,提高感知力,豐富了認知。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