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5)(6)兩個班的英語教學,擔任初一下英語教學。現就一學期來的英語教學作一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學當中能克服不足,爭取有更大的進步。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它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活動”教學方式,使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的特點,本課主要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而且,由于課堂任務的需要,布置學生搜集資料,需要使用到網絡等現代化設備,由此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及整理知識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應用知識。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下面簡單地回顧一下以前所做的一些英語教學工作。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生,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講話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并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采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新課程改革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即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愿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包括作業的合理布置。
開學以來,我雖然沒有額外地上很多課,但是我對三班學生的每日作業和周末作業進行了合理安排,從生詞到練習甚至朗讀,我每次都有合理安排,爭取做到循序漸進,穩打穩扎。還考慮到作業不扎堆,不至于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爭取每次都有作業,但每次都不應該有很多作業。然后要跟上檢查,對每次都不做作業的同學都要嚴肅處理。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一種做作業的習慣。讓他們感覺到不做作業是行不通的。從第一單元開始,我都讓學生至少寫六遍單詞,聽寫完后反饋,不行就再來一輪,這樣學生在每天的學習中都能滲透單詞的學習,不至于形成英語學習的空檔,形不成知識鏈條。
關于講課,每天的主課堂肯定是講最重要的知識,不回避重點和難點,同步練習要同步跟上,另外以前不常用的配套練習,我也天天要求學生做。配套上的練習很精練,不拖泥帶水,量也不大,做起來是挺爽的。想想以前的課堂,一堂課所處理的主要內容很有限,做無用功的情況也是存在的,這在以后的教學中是一定要避免的。
每個人都有進步的要求,我也一樣,爭取教每屆學生都有新的收獲。
七年級下第七單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是一堂人物外貌的描述課,所以我用一幅電影海報讓學生說說自己熟悉的明星,目的在于活躍氣氛,所以與此課人物外貌相關連,這樣引入就能自然過渡到本節課的內容。在教學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通過活動讓學生感知、操練語言,為下一步活動做好鋪墊。
其次,我們的學生由于他們的年齡特征所定,對形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尤其對新人類更是喜歡。那么就這個特點,我采用了大量的人物圖片。而這些圖片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就本課的教學內容它主要是要求描述人物的發型與身材,所以選圖時,就得相當有代表性。比如:高個——姚明;矮個——潘長江;讓學生一看就能明白這些單詞的含義。那么他們說起來也就瑯瑯上口了。
根據學生們的年齡特點,在課程中我設計了記憶搶答,小組調查,猜猜他是誰,和給老師設計一個新形象這樣幾個任務。從個人活動,同桌活動,到小組活動,充分地將課堂新授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體現出來,這些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的口、手齊動。也發揮多學科知識的聯系作用。本課要求學生能描述他人的外貌。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聽、說能力。怎樣把這樣的能力融入一體,并且學生能很好的接受,同時還能鍛煉寫的能力呢?通過猜同學,讓學生們關注身邊同學的特點,用剛學會的語言來描述自己同伴的長相,更貼近生活實際,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樂趣。這樣也更能給學生們長久的記憶。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十分豐富,何不讓他們想象一下自己老師們的新形象是什么樣子呢?讓他們一邊描述,一邊畫出自己老師的肖像。這樣利用美術知識來鞏固本節內容,學習的形式也多樣了,豈不更好?設計這個任務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學有所用,描述自己的老師,給老師設計一個新形象,并畫出來,學生們十分激動,想著能用英語描述自己的老師并且給他們設計形象了,他們特別高興。此時的氣氛很活躍,也讓此堂課別開生面,樂趣橫生,相信也讓在場的老師們感受到了學生們對于自己任課老師們的關注,喜愛與認可。同時這也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讓其能動手動口。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與小組成員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發展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并創造性地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縮短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老師們也能從學生們的言語及圖畫中感受到學生深深的愛!我想這也是一種和諧的體現吧
在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大膽的使用英語,對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旨在導學,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積極肯定地評價學生的表現。任務設計較成功,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研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同時注意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等方式發展了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促進他們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同時我也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探索在任務、與合作型教學中如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的方法。爭取做到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參加小組活動進行合作學習,做到探究學習。
課的設計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活動上都是很有激情的,學生的激情也充分的調動了起來。課后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學生們上課時說得好可以到考試成績就有問題了呢?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
在平常的教學中,學生的膽量是比較大的,他們舉手發言的激情是有的。但是對于知識的掌握似乎只是停留在表象上,沒有深入地思考,因此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在注意培養學生大膽開放的性格的同時,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加強對知識的歸納,鞏固和檢查。
教學過程的設計意圖:
1.本節課為聽說課,側重聽說練習.
2..針對教學目標開展教學.
3.聯系生活實際,讓所學語言作為自己交流的工具.
4.面向全體,關注學生語音語調練習.
5.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6.充分發揮小組自主互助合作學習的作用.
只要學生踴躍參與,并言之有理,就可以評價為:Wonderful!我們不吝嗇表揚,因為我們知道學生很想從老師那得到鼓勵,給學生多些關愛和理解,讓他們快樂也是我們希望的。
在英語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的活動,旨在培養學生興趣,發展智力和個性,展現才能。至于"正確答案"就不是唯一的。關鍵要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他們是怎么去完成任務的,怎樣去拓展思維的。在閱讀教學的設計上,我們同樣要注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在本課之前,我嘗試過另外一種方法:教師詳細講評。讓學生默讀之后,教師對每一句都進行講評,并要求學生認真做筆記,最后詢問"Doyouhaveanyquestions?"答案是No,老師就非常高興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