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憶江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憶江南》教學反思1今天上了一節相對成功的語文課了。今天上的是《憶江南》。
這同樣是一首簡單的詞,詞里的內容學生通過朗讀都能大致了解。有了前兩節課的經驗,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在這節課里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內容?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從網上找了許多的內容。找了關于白居易的生平。還有其他兩首詞等來豐富課堂內容。
課伊始,我就向學生介紹詞人。“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詩人,這首詞是他在任杭州刺史的時候寫下的??吹綄W生那認真的目光我就向他們提問“你知道刺史相當于現在的什么官職嗎?”學生都搖著頭說不知道??粗麄儞u著頭的樣子,我心里一陣高興,因為他們的注意力被我吸引了,我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接著我向他們解釋 “刺史相當于現在的市長。白居易曾經在杭州當過市長,那他一定游覽過許多的地方,那他筆下的杭州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認真的讀一讀這首詞?!边@樣的導入或許會顯得過于簡單,但是當我看著學生們那認真讀書的樣子,我認定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導入。當學生以愉快的心情讀了詞,我給了他們鼓勵的掌聲。這是一群可愛的學生,只要給予一些陽光,他們就回報給你們無限的燦爛。這掌聲是給學生,也是給我自己的。壓抑得太久的我也需要一些鼓勵來肯定自己。當然這是我的努力換來的。
接著我開始解釋詞中重點詞語的意思。根據課文的注解學生能較正確的理解詞的內容。于是我縮短了這一部分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帶著感情朗讀詞。
課文就這樣結束了?這是我在頭天晚上在備課的時候一直在考慮的問題。但是當我找到了《憶江南》這首詞的其他兩首時,我決定用剩下的時間來朗讀這兩首詞。當我說這首詞還有另外兩首,“想不想看看時,學生興趣較大,于是我把另外兩首詞抄在黑板上,并且簡單的解釋了意思?!蔽也⒉荒茴A測到底這另外的兩首詞會對學生有多大的幫助。但是當學生做同步指導的作業時,里面出現了《憶江南》的第二首看到學生那興奮的表情,我知道了這額外的學習的好處。這讓我有了一種想法,如果學生的學習都能如此般愉快和簡單,那將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啊。。。之前的課堂是我束縛了學生的能力嗎?是,我將改正。
今天我也感覺到了壓力,因為我的請假和對學生的不熟悉?,F在我們的課已經落在了別班的后面了。我應該如何才能追趕上他們呢?我不想占用學生別的時間,或許只能逐步的提高自己上課的質量了。我應該怎么樣備課才能讓學生更準確的吸引到精華呢?于是我開始努力的備好《桂林山水》。。
不急,慢慢來,這是我對自己的勸告。我現在一直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備好每一節課?,F在的我已經開始了解學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趕超別人。一起加油吧我的學生人們。
《憶江南》教學反思2本學期我承擔了省“教海探航”的音樂課的教學任務,承接這個任務領導對我的一種信任,對于我本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和莫大的光榮。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在市區教研員及音樂同行們的幫助下,這節課終于獲得了全體省市區藝術教育老師的肯定和認可。
現將備課、磨課、試教以及公開課教學后的一些感想談一談:
一、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
這次的教育教學公開課,總的來說級別比較高,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煩惱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素質大賽也就突擊個兩三天就結束了。心態也比較輕松,它代表得只是我個人或者學校。但這次公開課凝聚了常州市廣大教師的智慧和思想,由我來展現,壓力很大。一遍一遍反復試上,反復修改,讓我的心態也變得煩躁、頹廢、郁悶、苦惱起來,往往是剛剛想出來一個點子,試教下來效果自認為還行,但領導縱觀下來不夠好把握,或者音樂老師眾說風云,結果就給pass掉了。搞的自己最后一頭霧水,江郎才盡,黔驢技窮的地步。但是后來覺得這樣下去我更上不出自己的特色來,關鍵還在于自己。最后采納了大家的一些建議加入自己的想法上了這節課,通過這課感覺人有時候不能人云亦云,自己心里得有底,才能上好課。
二、構思要新穎。
要備好一節課教學設計的構思很重要,既要做到有出彩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要讓你的教學扎實有效,完成教學的任務。這節課從一開始參照了網上的一節《憶江南》的課,覺得很難結合到自己的特點去實施,然后考慮到要有自己的思考,結合自身的特點,結合課題的精神去備,拿來主義并不實用,最后構思既然是《憶江南》,就結合江南的景、江南的詩、江南的歌,江南的樂、以及改變憶江南的伴奏對比不同的風格去備,終于讓教案有了些眉目,然后是斟酌修改美化語句,經過多遍才定稿,實則不易,通過這次體會到平時要多思考,到時才不會有臨陣磨槍的現象。
三、多媒體輔助為教學增姿添彩。
說實在的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平時上課因為條件限制是很少使用的,《憶江南》的音樂、影片、圖像資料為了給學生以美感的欣賞找了我一個多月,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過程只有自己的知道,往往一個素材要找10多種進行對比了才能擇優選定。這節課給我的啟示是有時要多收集積累留心點上課的素材,上課時才能精為其用。
四、教師的語言。
我們平時的教學語言、教態都是比較隨便的,一到上公開課的,就會呈現出各種問題,語言不精煉嚴謹,一個問題反復多遍,羅嗦;教學語言沒有啟發性,感染力,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語言沒有美感,創設一定的學習氛圍等等。這是作為老師平時就應該修煉的。需要落實到平時的每一課中去,功夫在平時。
《憶江南》教學反思3《憶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優美的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我的整個設計思路是:了解詞的知識,從 “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惫旁娫~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通過視頻引導學生欣賞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可立即使學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再加上優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并茂的配樂朗讀,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向往之情,激發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濃厚興趣,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江南好”。
通過讓學生看、聽、唱、編感受江南音樂為主線,圍繞歌曲中江南美的主旋律,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悟江南的各種美。巧妙運用多媒體課件,畫面優美,語言精練又富有有詩意,讓聽者都陶醉在江南水鄉小鎮那古樸、恬靜的意境之中,令人回味無窮。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清晰明了,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容量大,涉及面廣,學生人人參與,學生學習的的積極性非常高。在看江南這個環節上,教師精心準備,先讓學生從一幅幅具有江南古樸神韻的圖畫中了解江南;通過吟江南,讓學生理解白居易的詩《憶江南》的內涵,進而感受到詩詞、音樂的韻律美。接著又讓大家唱江南,通過老師的范唱、聆聽歌曲、交流,解決歌 ……此處隱藏11633個字……多少文人墨客揮筆繪江南。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憶江南》!”見上課的時機成熟了,我話題一轉,導入了新課。
上述案例片斷,是本課的導課。由孩子們熟悉的江南談起,一方面可以加強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與交際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對新課的展開作了很好的鋪墊。在情感上,孩子們喜歡這種導入課文的方式;在內容上,孩子們由熟悉的景物,領悟到江南的景美與人美,有利于詞的學習與理解。
(二)品味江南的好
師:孩子們,白居易記憶中的江南是怎樣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焙⒆觽儺惪谕暤鼗卮稹?/p>
師:喜歡這兩句嗎?為什么?
生:因為這兩句寫得非常好!
師:好在哪里?
生:這句用火焰與江南的紅花作比較,寫出了江花的紅艷,用藍草的藍來形容江水的綠。
師:江花為什么會紅勝“火”?這個“勝”就是——
生:勝過、比過、超過。
師:江花為什么會比火還紅?原因?
生1:太陽出來了,陽光照在紅花上,花兒就顯得更紅了,像燃燒的火焰。
師:還有原因嗎?
(生沉默了,陷入了思索。)
師提示:江水是——
生:碧綠的。
師:在碧綠的江水的襯托下——
生(恍然大悟):在碧綠的江水的襯托下,花兒就更紅了,比火還要紅。
師:江水又怎能綠如藍???這個“藍”字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從這個“藍”字感受到了這不是平常的綠,綠的很純凈,很美。
師:這“綠”在“紅”的映襯下……你來說
生:由于江花是紅的,太陽是紅的,在紅色的映襯下,江水就顯得更綠了,如同藍草染過一般。
師:于是就出現了──
生:(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這是何等的一種境界???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生: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艷的紅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于是紅的更紅,“紅勝火”;綠水更綠,“綠如藍”。
師:好一個紅得更紅,綠得更綠??!請你讀出花紅勝火,水綠如藍的美!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這樣美的江南,因此詩人不禁贊嘆江南——
生:“好”!
師:干嘛不說江南“美”?
生:除了景美,還有人好。江南人文明禮貌,熱情好客,所以稱“江南好”。
師:學學詩人,贊江南——
生:江南好,風景就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如此好江南,難怪詩人——
生:能不——憶——江南?
師:請看詩人在洛陽寫的《魏王堤》
生: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
師:洛陽由于天還很冷,“花寒懶發”,只有魏王堤上的柳絲才透出一點兒春意,卻在無力的搖擺。讓人感覺春天還沒有來到。
師:難怪詩人身在洛陽,心中卻念念不忘江南。再讀《憶江南》
由于課前認真地備課,學習了名師的課堂實錄,對自己很有啟發。因此,在學習《憶江南》的過程中,孩子們學習熱情高漲。只要稍加點撥,孩子們就能緊扣“好”字,抓住重點詞句感悟品讀詩詞的意境,深入領會詩人發自內心的對江南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三)比較詩詞不同
感悟、品讀了《憶江南》后,不用老師提醒,孩子們就找出了古詩與詞的不同之處。除了古詩的字數、行數、押韻有嚴格的規定外,孩子們還發現了古詩的題目與詞不一樣,詞多數用詞牌名,每一種詞牌的句式是固定的,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句式。孩子們一口氣說了很多詞牌名,有天仙子、西江月、點絳唇、蝶戀花、漁家傲、踏莎行等等。經過簡單的講解,孩子們明白了:詞,原是配合隋唐以來燕樂而創作的歌辭。后來逐漸脫離音樂關系,成為一種長短句的詩體。
經過這一課時的學習,孩子們學習古詩詞興趣大增。
《憶江南》教學反思14一、注重讀中感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詩詞的朗讀要求語速要慢,而且語調要有高低的變化,課堂上我注重朗讀指導,加強示范,并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指名讀、齊讀、帶上動作讀、配樂讀,讓學生讀出詩中的情,讀出詩中的美,讀出感情了,對詩意的感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詩人之所以能寫出優美的詩句,是因為他曾經身處在那樣的意境之中,只有為學生創造詩意的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詩意。所以在教學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詩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不但能說出詩中所寫景物,而且有的孩子能說出仿佛聽 到了流水的聲音,這足以見得學生真的去想了,真的走進了詩的意境。
三、大膽嘗試了隨文識字。
識字教學仍是教學重點,我嘗試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方法識字如:兒歌識記、家族識字、給生字組詞,用詞語說句子等多種方法,夯實了識字教學,特別是用詞語造句,學生能結合課文內容說,不但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答能力,而且感悟了課文內容,可謂一舉兩得。
《憶江南》教學反思15《憶江南》教學反思從來沒有嘗試過詞的教學,很想嘗嘗鮮。拿來《憶江南》,讀了幾遍,這樣的佳作,讓人沖動,于是,開始了幾天的辛勤勞作?!稇浗稀肥且皇滓饩呈謨灻赖脑~,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古詩詞教學有個“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律——這是我執教這堂課的努力方向,也是引導我整堂課設計的基本理念!我的整個設計思路是:先從“憶”、“好”入手,了解詩詞創作背景及情感基調。再感受具體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通過圖片感受,音樂渲染,資料供給,體驗交流,將這兩句讀“胖”,讀出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讀出這兩個短短的句子所蘊含的對江南風光的深刻理解與感觸,讀出這兩個句子“滴水藏?!彼频膶巷L光的涵蓋力。將“憶江南景”過渡到“憶江南人”,提升詩歌情感,厚重“憶”的意義!最后,“唱歌兼唱情”,和曲一首《憶江南》,在聲韻悠揚中融化在山溫水暖的江南風景中!我認為,自己的設計理念正確,設計思路比較清晰完整,能基本上兼顧語文學習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在處理特殊的古詩詞教學時,自己也比較大膽,能不拘一格地去解構、組合、拓展,呈現一堂“完整”的古詩詞教學課,而非很摳門地“粘”著個別字、詞不放,而忽視詩詞的整體美及渾然天成的韻味。不足之處有很多,大處敗筆主要是“留白”不夠。一堂好的語文課,肯定有一部分時間是“安靜”的,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在靜靜汲取、思考、品味,然后有更多智慧的生成,這樣的情景與“熱鬧”的“師生互動”相得益彰,才能構成一堂真正意義上的語文課。而我的課雖也有個別精彩的生成,但放手不夠,不免顯得有點畏縮。希望自己能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深厚自己的文化功底,提升自己的課感,上出好的課!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