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說課稿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游戲名稱:好玩的沙包
適合年齡:3-6歲
所需材料:沙包一個
制作步驟:
將六塊邊長為10公分的正方形布片用針縫成一個正
方體,在一角留一小孔,內部填充小麥或玉米粒等谷物縫好,沙包制成。
游戲價值:
1、體會民間游戲的無限樂趣,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2、展幼兒投擲、平衡能力,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玩法過程:
1、頂沙包:頭頂沙包半蹲拍球,或沿平行木走,沙包不掉為勝。
2、繞沙包走或跑:將沙包等距離排在地面上,繞沙包向前走或跑。
3、跳沙包:將沙包在地上排成間隔30公分的兩列,幼兒站在一邊跳上另一邊,相互跳來跳去。
4、夾包跳:教師引導幼兒用小腿夾沙包往前跳、轉圈跳。
5、互相拋接:兩人一只沙包,你拋接,拋你接。等幼兒拋接動作熟練后,可以兩人兩只包,同時拋接。
6、背馱沙包:引導幼兒背上馱1-2只沙包,學小烏龜彎腰走到指定地點。
7、接包游戲:在場地中間畫出兩條間隔8米的線,請兩名幼兒為擊包人站在兩條線上,其中一人持沙包,請數名幼兒為接包人,擊包人站在線上擊包,接包人在兩條線中間躲閃擊來的沙包,不讓沙包擊中身體的各部位,同時努力接住擊來的沙包。
8、拋沙包:在地上放喲呼啦圈,教師引導幼兒兩腳夾住沙包,跳起將沙包拋向放置在地上的呼啦圈內,誰拋中誰獲勝。
9、螞蟻運糧:讓幼兒扮螞蟻分成若干運糧隊。每隊螞蟻子用嘴咬住糧食(沙包),學小螞蟻爬行的樣子將糧食依次運到對面的糧囤里,以先運完糧食的為勝。
10、沙包回家:在場地中間放一紙箱,離地1、0-----1、5米,沙包四散放置在場地上,幼兒聽教師發令后,幼兒迅速去撿一只沙包,并將其投入紙箱中,直到把沙包都投入紙箱。個人反思:
玩沙包的過程就是啟發幼兒創造性地使用沙包嘗試各種難易不同的沙包玩法的過程。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非常活躍也都很投入,可見對這些玩法幼兒很喜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各個玩法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主進行的,從中使幼兒感到活動的快樂。不過通過活動也發現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有些玩法的活動量不夠,主要原因是由于對幼兒體育活動不夠重視,造成幼兒提議活動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所以對于上述諸多問題,應該全面地分析并加以解決。從思想上要提高,在實踐中豐富知識和經驗,在實踐中開拓。提高幼兒活動興趣是調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有效手段。
一、說教材
幼兒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
糖果是幼兒熟悉、喜愛的食品。它精美的包裝、形態各異的外形、鮮艷美麗的色彩、奇特豐富的口味,都對幼兒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對年齡幼小的`孩子來說更始如此。因此,選擇這個幼兒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內容,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主動探索,獲得直接的經驗,學習認識事物的方法,產生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椐此,制定如下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初步了解糖的作用。
2、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并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
重難點: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準備:
1、活動室布置成糖果王國,各種糖果散放于活動區、玩具柜等處,在適合的地方懸掛一些糖果。
2、糖果國王頭飾一個。
二、說教法。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直接受到其原有經驗的影響。幼兒對糖果有著豐富的感性經驗和濃厚的興趣,這為幼兒的探究和學習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也為幼兒在活動中發揮主體性提供了保證?;顒咏M織采用擬人化的手法,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顒舆^程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地、較系統地感知糖果的特征。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積極主動,感知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均得到了鍛煉。
三、說教學程序。
杜威說過,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根據這個特點,我將活動設計成三個環節。
(一)在糖果王國里找朋友。
1、進入糖果王國。
教師戴著糖果國王的頭飾,用擬人化的身份引出主題。導入語:小朋友,你們好!我是糖果王國的國王,糖果王國里有許多糖寶寶,你們想不想和他們做朋友呀?
2、找糖果朋友。
進入糖果王國后,請幼兒隨意尋找多種糖果做朋友。導入語:孩子們,糖果王國到了,你們看,好多糖寶寶在歡迎你們,快去找個糖寶寶做朋友吧。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糖果,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條件。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
幼兒是勇于實踐的探索者,在一日生活中經常表現出積極主動探究和認識周圍世界的強烈愿望。該環節通過讓幼兒自由地對糖果進行探索,給予充分的自由,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1、幼兒自由的感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與同伴交流。
導入語:你們都找到了糖寶寶朋友,請你們看一看,再和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自己的糖寶寶朋友是怎么樣的?
①提出探索的要求,幫助幼兒有目的地認識事物。
②通過探索過程中同伴間的交流討論,幫助幼兒發展合作能力,增加相互交流與協作的機會,同時相互學習同伴的長處和價值,獲得有益的經驗。
③在幼兒自由探索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鼓勵幼兒輪流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發現,引導幼兒有更多的思考和概括。
2、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發現。
①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裝。
教師再次以擬人的手段引導幼兒觀察糖果的包裝。導入語:你的糖寶寶穿了件什么樣的衣服?
②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質地。
導入語:請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訴老師或其他小朋友糖寶寶是怎么樣的?
③剝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顏色。
導入語:現在請你把糖寶寶的衣服脫掉,看看糖寶寶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④聞糖果,感知糖果的氣味。
導入語:老師聞到了好多糖寶寶的味道,請你們仔細地聞一聞你的糖寶寶是什么味的?
⑤嘗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
導入語:請你嘗一嘗,你的糖寶寶味道怎么樣?
根據糖果的特征,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由內而外、由淺深入地對糖果作了全面細致的觀察與認識,通過看、摸、剝、聞、嘗等多種感官循序漸進地感知糖果的特征。
3、小結。
通過和幼兒一起回憶,總結糖果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糖果,增強對糖果的興趣。
(三)簡單了解糖的作用。
1、提出問題:糖有什么用?多吃糖好不好?
針對問題,引導幼兒大膽討論、思考糖的作用,及糖對身體的利與弊,初步了解糖的作用。
2、小結糖的作用,滲透吃過糖后保護牙齒的方法。
四、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進行畫糖果、捏糖果的活動。
2、開展“糖果超市”的角色游戲。
一、說教材
小朋友們平時都很喜歡動物,并喜歡模仿小動物不同的走路姿勢。這個活動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對話簡單而又有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此活動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孩子能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擴展經驗。
二、說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事物或過程,以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活動的目標。
認知上:觀看圖片,在回顧以往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加深了幼兒對各種動物不同走路姿態勢的了解,學習并認識相關動詞。
能力上:能認真觀察,表達觀察內容,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情感上:體驗故事中小動物對話及表情變化帶來的樂趣。
三、說重點、難點。
正解運用一些常用動詞,是小班小朋友語言學習的一個內容之一。本活動的重點便是通過孩子對動作的模仿,學習相關動詞,并能結合讀本進一步運用和理解這些動詞。
疑問句的肯定與否定回答,如果與孩子生活經驗聯系緊密應該難度不是很大,而否定回答后,緊接著作一個說明,這需要一個思維的轉折。而這種思維的快速轉折相對于小班年齡的孩子應該產很有難度的。所以我將本次活動的難點定在學習使用疑問句否定回答后對否定的說明即“不,我喜歡ⅹⅹ”。
四、說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達成本次活動的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如下準備工作。
課前讓幼兒有相關知識經驗,如,青蛙喜歡怎樣走,龜喜歡怎樣走等。使幼兒對各種動物的走法形成一個具體動作的概念。
圖片展示,喚起幼兒的前期經驗,起到一個回顧經驗的作用,為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打下一個伏筆。
大書閱讀,起到圖文并茂的作用,通過觀察動物的表情,猜測動物的對話,讓幼兒準確掌握相關動詞的運用,并嘗試使用疑問句,否定回答和肯定回答。
五、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內容”。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圖片演示法、引導發現法、啟發提問法、觀察法。如我用啟發提問“圖片上有誰,它在干什么?”“小袋鼠會對它說什么?會怎樣回答?”等,引導幼兒對所觀察圖片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而通過圖片演示能喚起幼兒的前期經驗,并能對學習內容起到承前啟下的作用。通過對圖片的觀察獲得直觀的印象。
六、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課教材內容集中,形象鮮明、語言簡單、通俗的特點,我利用圖片導入,從激發興趣——啟發提問,觀察圖片——發揮想象、大膽創設——完整講述,理解故事四個方面引導幼兒學習。
1、導入活動
首先我出示圖片,讓幼兒通過圖片對各種動物形象有一個比較形象的了解,并通過模仿動物的走路方式讓幼兒對所要掌握的動詞有一個初步具體的概念。同是也激發了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為下一步活動提供經驗基礎。
2、閱讀圖書
教師通過啟發性提問,引導幼兒對圖書中出現的動物形象、表情等進行細致、全面的觀察,充分發揮想象,用完整語句進行表述。用肢體動作結合閱讀學習“跳、飛、游、走”等動詞。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肯定和否定回答。
3、總結分享
最后引導幼兒將讀本進行完整閱讀,通過教師總結,進一步使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不同走路姿勢。
七、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首先采用觀看課件,喚起幼兒的興趣,為閱讀作品打下了基礎。讓幼兒有了一定的前期經驗,同時也為理解作品作了鋪墊。
在活動中,通過師生共同閱讀大書,幼兒觀察、分析,語言表達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能嘗試對事物進行簡單的描述,對整個閱讀活動也非常喜歡,能準確的使用相關的動詞。能夠嘗試使用疑問句,否定回答和肯定回答。老師為他們創設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空間。創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整個活動符合了綱要的精神。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