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集合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教學分析: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中國龍》。本課是人美版小學美術實驗教材第六冊第十課,本課通過了解中國龍的文化、歷史,體會龍的精神。起到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三年級的學生想象力豐富、表現欲強,有一定的造型表現能力,而每周的信息技術課,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的使用繪畫軟件,擁有瀏覽網頁的經驗和技能,并能夠根據教師所給出的關鍵詞比較快速的獲取網絡資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文化、歷史。
了解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
利用金山畫王繪圖軟件完成一副龍的作品
過程與方法:
通過收集資料,分析圖片,了解龍各部位的動物原型,從而體會龍的精神。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特點分明的龍的圖片,小組討論,歸納出畫龍的要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做為龍的傳人的民族自豪感,感受龍的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體現。 教學重點:
了解龍各部位的動物原型,體會龍的精神。 教學難點:
掌握畫龍的要訣,抓住龍的特點大膽造型。
教學媒體:
本課是一節網絡教學環境下的繪畫課。具體的學習環境有網絡教室、網絡收索引擎和繪畫軟件。從技術上強化互動性、信息的豐富性使學生主動愉快的學習,體現現代教育技術多面的教學輔助功能。
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圍繞重教學重難點設計了短片激趣,揭示課題;問題驅動,初步感知;深入探究,自主學習;創作實踐,深化主題四個環節,來完成教學目標。
一、短片激趣,揭示課題
通過播放舞龍的視頻,感受龍作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在喜慶、熱烈的氣氛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本課。
二、問題驅動,初步感知
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資料,初步了解龍的歷史。進而提出問題,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三、深入探究,自主學習
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了網絡資源信息量大,資料充分共享的特點,通過學生收集資料教師整理展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出示圖片學生小組討論兩個階段來完成的。
首先學生根據教師所給出的關鍵詞:龍的組成,利用百度收索引擎中的知道進行第一次的資料收集。
通過學生收集到的資料,了解到對于龍的頭、角、身、鱗、爪這些部位的動物原型說法比較一致,而對眼睛、牙齒、尾巴的動物原型在說法上出現的分歧。
對于問題的出現,我指導學生進行了第二次的資料收集:分組查找相應的動物原型的圖片,將查找到的圖片保存到共享文件夾中,(這是學生搜集到的一些圖片),我根據這些圖片進行選擇制成幻燈片展示,(由于幻燈片數量較多,在這里我把它縮小后全部展示出來,教學中每一組圖片是一張幻燈片)學生通過對比分析,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之后引導學生感受龍的精神,增強學生做為龍的傳人的自豪感。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學生親自收集圖片資料,不但能夠使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而且還更能有效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加深學生對龍各部位動物原型的認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第二階段:我通過出示兩組特點分明的圖片,使學生清楚的觀察到龍的特征,從而引導學生歸納畫龍要訣:昂首、張口、露齒、瞪眼。
在四環節、創作實踐,深化主題中,學生是通過金山畫王繪圖軟件來完成龍的繪畫。
【因為龍的形象比較復雜,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講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課前我豐富了金山畫王的素材庫,添加了很多龍的不同部位的圖片素材,學生根據自身的繪畫水平利用已有素材,結合繪畫添加的方法完成作品。這樣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不但比傳統繪畫的效果好,還培養了學生的繪畫熱情。 】
在學生作品的展示中,由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來完成的。
最后通過展示大量的汶川地震后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抗震救災場面、和為成功舉辦奧運會、殘奧會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工作人員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龍的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體現,深化做為龍的傳人的自豪感。 教學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打破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使每一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二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通過利用網絡收集資料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
三分層教學的實施。每一個學生在繪畫活動中根據自己的繪畫水平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創作,照顧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個體的發展。
通過與信息技術整合后,這節課使學生在學習、觀察、發現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素質。正因為課程整合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更值得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和探究。謝謝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就到這里。
說課稿 篇2一、教材分析
函數的單調性是函數的重要性質.從知識的網絡結構上看,函數的單調性既是函數概念的延續和拓展,又是后續研究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的單調性等內容的基礎,在研究各種具體函數的性質和應用、解決各種問題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函數單調性概念的建立過程中蘊涵諸多數學思想方法,對于進一步探索、研究函數的其他性質有很強的啟發與示范作用.
根據函數單調性在整個教材內容中的地位與作用,本節課教學應實現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別函數單調性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歸納、抽象、概括,自主建構單調增函數、單調減函數等概念;能運用函數單調性概念解決簡單的問題;使學生領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函數單調性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數學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根據上述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形成和初步運用.雖然高一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函數單調性概念對他們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本節課的學習難點是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形成.
二、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法上我采取了:
1、通過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問題引入課題,為概念學習創設情境,拉近數學與現實的距離,激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
2、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中,緊扣概念中的關鍵語句,通過學 ……此處隱藏4977個字……的情節4.欣賞短篇小說不同人物的性格5.欣賞短篇小說豐富表現的手法。
設計這個教學內容,主要是教會學生欣賞短篇小說的方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我的教學主張是:教學內容明明白白;教學過程清清楚楚:教學方法簡簡單單;教學活動實實在在。
九、教學評價及反饋
1)在探究新知的活動中,一方面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是否能與同伴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學生在活動中是否進行積極的思考、探索、歸納、概括等。
(2)學生通過對小說的閱讀,在享受審美愉悅中,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同時引發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對于養成閱讀小說的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語言、表情、答題情況等注意信息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表現情況教師要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鼓勵,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這篇說課稿根據新課標以及教參,結合本人平時的理論積累撰寫的,必然有許多不妥之處,請各位多多指導,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4一、說教材
陸游的七言律詩《書憤》是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自主賞析第四課,這個單元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運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探究詩歌的意旨。學生在小學學過陸游的《示兒》,初中學過《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訴衷情》,對陸游已經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定為全面深入地了解陸游的生平經歷,學習陸游的愛國詩詞,以《書憤》這首詩觀照整個南宋時代相類主題的詩詞,理解陸游等南宋愛國志士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有心報國、無路請纓的悲憤情懷。根據上面的考慮,確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為:
知識與能力:(1)了解陸游的生平,知人論世,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愛國詩人的思想感情。(2)當堂背誦并默寫全詩。
過程與方法:能初步鑒賞詩歌的語言、表現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陸游的愛國精神和高尚人格。
教學重難點:誦讀,通過反復的誦讀體會詩人蹉跎歲月、壯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報國的雙重情感。
二、說教法
1、誦讀法:作為高二學生從字面上理解《書憤》,應該說難度不大,而且詩歌篇幅短小,那么教學中怎么來教這一課?我采取了以誦讀為突破點,在教學方式上采取“四讀”的板塊式教學方法。
2、探究式學習:(1)教師提出問題,大家共同探討,深入了解課文。(2)學生提出疑惑,教師點撥。
三、說學法:(1)學生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從誦讀入手,大聲朗讀,帶著感情朗讀,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詩人的豐富情感。(2)針對教師的提問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3)學生提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由其他同學或者教師解答,多方面理解課文。
四、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學生齊背陸游的《示兒》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讓學生明確陸
游詩歌的愛國主題。
(二)初讀:體會情味,入文入境階段
方式:聽朗讀錄音,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誦讀,學生個別誦讀,學生齊讀。
解題:書:寫;憤:詩人內心的悲憤之情
(三)析讀:請學生概括詩中都書寫了哪些事情?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1、概括首聯內容時,可以讓學生抓住“早歲”一詞,“早歲”指早年,說明這兩句是詩人在回憶往事,“氣”指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概括出首聯寫的是作者早年恢復中原的壯志。另外,抓住起句中“世事艱”在這里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并在此時介紹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點明“世事艱”是詩題中“憤”字的根源,“憤”是貫穿全詩的意脈。
2、頷聯,重點向學生介紹25年前的兩次抗金勝仗。
3、分析頸聯時,先介紹詩人陸游的生平經歷。他從小深受家庭的愛國主義教育,童年又飽經戰亂的艱辛,所以陸游從29歲入仕就積極主張抗金,但屢次受挫,不被朝廷重用,多次被罷黜還鄉,收復中原的希望一再破滅。直到寫作這首詩時,陸游又被罷官,并在家閑居6年,這次又被重新起用為嚴州知州的小官,這時他已經61歲。
然后讓學生談“空”字的含義,就能更好的體會詩人年老體衰、功業未成、壯志未酬的情感了。
4、尾聯,陸游提到了諸葛亮的《出師表》,稱頌諸葛亮的出師北伐,讓學生分析陸游為什么特別喜歡吟詠諸葛亮?這時介紹南宋王朝在面對金人入侵時一貫主張退讓、求和,致使南宋在金人的侵略下茍延殘喘,處于存亡危急的境地。陸游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一生以抗金復國、建功立業為己任,而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六次出兵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當然為陸游所欽慕。所以尾聯陸游自比諸葛亮,表明自己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仍以諸葛亮為榜樣,鞠躬盡瘁,至死不放棄恢復中原的志向。就在1206年,韓侂胄起兵抗金時, 82歲的陸游仍躍躍欲試。
(四)聯讀
《書憤》所反應的陸游“壯志難酬,年華空老”的人生際遇,無疑是一種悲劇,但是這種悲劇是他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南宋時代所有抗金愛國志士共同的悲???聯系同時代其他詩人作品回答。
引導學生從學過的詩詞中找出類似的詩句。(用投影打出)
1、陸游的《訴衷情》: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2、辛棄疾《破陣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3、 岳飛《小重山》: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這三位詩(詞)人,同處南宋時代,他們的志向都是一致的, “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復中原的大計。而他們的遭遇也驚人的相似,陸游是 “鏡中衰鬢已先斑”“鬢先秋”、辛棄疾是 “可憐白發生”、岳飛是“白首”??梢姳瘎〔⒉皇顷懹我粋€人的,報國無門、請纓無路、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國、收復中原的志士們共同的悲劇,甚至直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國。他們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他們的悲愴是英雄們共同的悲愴,陸游終生沒有解開的情結不是他個人的情結,而是所有南宋愛國志士們共同的情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就能讓學生通過學習《書憤》這首詩來觀照整個南宋時代相類主題的詩詞,理解陸游等南宋愛國志士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有心報國、無路請纓的悲憤情懷。
(五)背讀:背誦默寫檢查:叫三位同學上黑板默寫全詩,其他同學在下面默寫。讓學生能夠當堂背下這首詩。
五、布置作業
課外寫作:我心目中的陸游(不少于600字)
六、板書設計
書 憤
陸游
《書憤》說課稿首聯:寫早年的雄心壯志 憤: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
頷聯:回憶25年前的兩次抗金勝仗
《書憤》說課稿頸聯:寫年事已高,壯志難酬 憤:歲月蹉跎、壯志難酬
尾聯:自比諸葛亮,表明恢復志向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