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基本性質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數的基本性質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為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有著無窮的奧秘,引起學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產生強烈的愿望,在這節課伊始,施老師用謎語引入教學,充分挖掘教學資源,貼近了生活,喚起了學生的興趣。
二、注重自主探索,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數學的生命在于探索。教師的任務是讓學生親歷探索的過程,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創新。教學中,施老師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讓學生自主探索分數之間的聯系,從而發現規律,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在這其中讓學生折一折,形象感知分數的基本性質;再讓學生看一看,發現規律;然后又針對性地設計兩個判斷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總結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教學大大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今天教學了第二單元中分數基本性質,整節課我根據學生已掌握的`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設計了根據除法商不變的規律猜想——動手操作——驗證等數學步驟,培養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能力。
課堂上,我首先出示有關商不變的規律的復習題,引導學生回憶商不變的規律,然后又復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讓學生從這些已掌握的舊知識出發,思考“分數中的分子分母會有什么規律呢?”。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因為有原有知識的基礎進行遷移,學生很快猜想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接著,我引導學生進行驗證,分別拿出三張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折出并用陰影表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
因為我沒有出示書上的折法,學生折的方法比較多,使每個同學都能夠有個性的學習,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然后,讓學生觀察組織語言證明這三個分數相等,因為折法不一樣,學生說的也就不一樣,有的同學說把三張正方形的紙放在一起,看陰影部分重不重疊,有的同學說因為三張紙同樣大小,而陰影部分又都是其中的一半,所以三個分數相等…
這樣,學生猜想出的分數的基本性質得到了驗證。
課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也使我認識到靈活、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但同時我發現無論怎樣進行設計,多考慮的一定要是學生。在本節課中,由于對一些學習差的學生關注的太少,他們在學習這一節課時產生了困難。分數的基本性質應用的過程中經常出錯。合作探究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也應該不斷地完善。這些都應該是以后教學中注意的問題。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