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1《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中的一篇選讀課文。這類課文內容基本與單元對應,教學時,教師提出要求,通過交流促進閱讀,引導學生更多,更廣泛地課外閱讀?!队腥さ膭游锕矖F象》所對應的是第三單元,這個單元的教學主題是:抓住文章主要內容,了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而這篇課文可以說這組課文的延伸。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是一篇科普說明文,為了使學生在學習時能更清楚、明了,課前找了許多課文之外的關于動物共棲現象的資料,準備很多、用心良苦。教學時,從學生質疑課題入手,由學生根據課題提出了幾個問題:什么叫共棲?
哪些動物共棲?怎樣共棲?教學時,我在掃清了學生的字詞障礙之后,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讓學生了解文中講述的三種生物共棲現象,弄清共棲的原因。
之后補充拓展,讓學生從《蛇與莊稼》的課文中明白一些道理,又從《自然界的最佳拍檔》中讓學生了解了“鬃狼---狼果樹—切葉蟻”這一有趣的現象。
課上完了,總覺得有許多是沒有完成的。就像評課的老師說的一樣,沒有對有趣進行多學習。其實,在上課開始之初,我也曾想過要把重點放在有趣上,讓學生多說一說有趣在哪兒,可是又考慮到這是一篇選學的課文,如果我上的太詳細了就又變成了和精讀課文一樣了嗎?所以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動物的有趣的現象,我把文章的內容上得稍微簡略些,補充了更多的內容。給我自己的感覺就像走過場。這樣的文章究竟該怎樣上呢?哎,難難難!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2設計意圖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只有交際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努力實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是提高口語交際課教學效果的重要策略。因此,在教學中,通過精心創設交際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自然地進入有目標的口語交際活動中學習交際,讓學生愿意說,敢于說;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多個回合地交際,讓學生學會說話,善于說話,從而樹立起口語交際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別人說,并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傾聽中知道、了解一些有趣的動物。
2、能對別人講述的內容進行簡單、有禮的評價。培養學生大方、有禮貌、靈活應對的交際素養和良好的交際習慣。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或植物的有趣之處,對生物產生興趣,感受動植物間和諧、友好的情感。
課前準備
課前觀察,調查或查閱資料,了解一些有趣的動物、植物的知識。
(二年級學生,搜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不強,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協助。但有些學生家里條件有限,老師就備了一些資料。制作《有趣的動物、植物》資料卡就很有必要。有條件的學生可在家長協助下通過上網獲取資料,隨后完成《有趣的動物、植物》資料卡。)
教學過程
有趣的動物、植物
一、直接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了《活化石》,老師知道你們對動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后,同學們找了很多有趣動植物的資料,今天我們來進行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植物(板書大字)
二、小組討論,交流資料
1、向同學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同桌互相閱讀。
介紹的同學:(1)說清楚你介紹的動植物的名字、樣子、生活的地方(板書:名字特點)。(2)聲音響亮,態度大方,說得清楚明白。
聽的同學:認真聽;邊聽邊記;如果有問題,可以禮貌插話。
2、用簡單的話向小組同學推薦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
三、召開“動物、植物”介紹會。
(1)創設情境:大家看了這么多有關動物、植物的資料,掌握了這么動植物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動植物的小專家了,我們組織一個“動植物講解團”,向別人介紹動植物,你們愿意嗎?
(2)老師先來做示范引導:
我叫大熊貓,是你們的好朋友,你們別看我的體態笨重,顯得笨手笨腳,實際上我卻出奇的靈活。告訴你們,我可以用后腳夠到腦袋,我還能夠輕而易舉地爬上樹。哈哈,怎么樣,我厲害吧!哪位小朋友要是不服氣,可以和我比一比,看誰先爬到樹的最頂端。
(3)分小組準備講稿。
相互問清楚對方的喜好、有趣的特點和本領。
(4)在小組內練習講解。
4人小組合作,向組里的其他的動物植物介紹自己,由組長組織好,輪流介紹。
(5)各組推薦最佳講解員,參加全班比賽。
過渡:20xx“有趣的動物、植物”大聚會現在開始!有請第一位膽子最大的動物上臺。大家掌聲歡迎!
(6)評一評:
可以從聲音、介紹的內容等上評,先說說他的優點,再幫他提點建議。
四、總結談話,課外延伸。
這節課小朋友們既增長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我們也了解到動物、植物乃至整個自然界是那么的有趣,那么地神秘,希望你們從小培養對科學的興趣,長大去探索發現更多的大自然的奧秘。
板書設計
20xx
有趣的動物植物名字
大聚會特點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它既是一個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個人隨身攜帶的永不過時的魅力??谡Z交際能力的強弱,對一個人的發展與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口語發展實際,我想:一堂好的口語交際課,應該達到讓學生敢說、會說、樂說的境界。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既有自身優勢的發揮,也有業務素質不足表現出的問題。
優勢方面
1、課堂思路清晰,環環相扣,問題明確,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在教學中讓學生先在小組按順序來介紹,然后再讓小組推薦代表到前面來說,做到了口語交際的有效性。
3、語言清晰。特別是在老師示范介紹大熊貓時,肢體語言得到充分展示。教師的示范,為學生接下來的口語表達指明了路子,做到了拋磚引玉。
4、反饋及時,課堂上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傾聽能力。如: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對哪一點最深?
5、小組在合作交流中,你說我說,生生交流。
學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做到補己之短,吸別人之長,集自己一身??梢钥闯鰧W生的口語表達水平有所提高。
6、有趣的動植物開大聚會,構思巧妙,板書吸引人的眼球,提高了學生說的興趣欲望。
不足方面
1、老師備課教學思路不夠開闊。
在引導孩子們準備資料時, ……此處隱藏2311個字……思6
第一,我沒有對課文中描寫動物共棲時有趣的句子進行逐句分析、品讀,而是把學生匯報的所有句子一次性呈現給學生,學生既可以選擇其中一句進行品讀、批注,也可以集中對比學習。這種處理方式是完全有別于精讀課文的。
第二,我非常重視學生的讀讀、批批、注注。集中出示有關描寫動物共棲時的有趣情景的句子,學生在批注過程中能揣摩到運用對比方法學習的好處。
另外,這部分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對文章語言表達形式的關注,運用擬人化手法和重視動作描寫是本篇科普文的顯著特點。教學時,通過引導、品讀,學生悟到了其中的規律,這對學生的啟發幫助是巨大的。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質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從以學懂一篇課文為目標轉變為進行某項語文能力訓練為目標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
葉圣陶在《關于語言文學分科的問題》一文中說:語文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這個工具,張志公先生說:語文教學肩負的任務不是單一的,但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語言學習,是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79月19日,執教了二年級寫話《有趣的動物》,結合同仁們的評課和自己對教學實錄的回看,反思如下:
本節課主要分為四大版塊,首先是看圖片賞范文評評大象的有趣,接下來說說自己熟悉動物的有趣,然后寫寫自己熟悉動物的有趣,最后是作品評講。其中第二版塊,“說說自己熟悉動物的有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只有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反復練說,做到人人參與,人人開口,人人有話說,下一個環節的“寫”才會水到渠成。故而,本環節共安排了同桌隨意交流、自由練說,同桌互說,個別展示說四次練說環節,以落實目標的達成。
一、主要優點
1. 學生參與度高,老師引導及時有效。
2. 面對全體,目標基本達成。
3. 同桌互說環節,成功高效。
老師引導,主要是指第二大版塊“說說自己熟悉動物的有趣”的最后一個環節——個別展示。當學生走上講臺說自己熟悉的小動物時,我一直在努力引導學生將話說完整,說具體,學生用動作表演小動物的行動時,引導學生用語言來描述動作。這樣不僅上臺的同學得到了指導,也較好地給其余學生以示范。接下來學生閉眼回想自己心中的動物,隨后提筆自然有話可說。從課后寫話的批閱來看,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同桌互說環節,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借鑒了王昌珍老師的教學案例。年前聽了王老師的一節課,其中同桌互說環節的安排讓我深為折服。在本次的同桌互說環節,我模仿王老師的做法,讓說的同學站起來,聽的同學坐著,說完之后坐下去,聽的同學再站起來說。這樣做的好處是,首先比小組合作效率高,能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人人都得到說的鍛煉,其次,站著說,給說者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正在說給別人聽,我要好好地說,最后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讓老師非常明確地掌握課堂進度——都坐下來,說明都說完了。這方法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經常使用,很是喜歡。
二、不足之處
一個字——急!
理想中的自己,在課堂上,擁有從容的語速、精妙的語言、優雅的舉止,可是現實中……看課堂實錄,倉促感讓人沮喪。
首先是版塊一欣賞范文的倉促。讀文后,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自主發現,自己匆匆概括總結。
其次第二版塊的第一環節“同桌交流”,聽課老師一致表示該環節快得都有點懵了——這里我想解釋一下,我的本意只是想讓孩子交流一下自己觀察過的動物的名稱,然后選定一種動物作為本次說話的目標,至于動物的有趣之處留待下個環節去解決。話雖如是說,該環節造成的“懵”的感覺,說明教學設計或者說我的教學語言的表述,存在著問題。如果這樣說呢:同學們,這些天你觀察了解了哪些動物?和同桌說說那些動物的名字吧,看看誰觀察的動物多。這樣是否會更明確一些?
最鬧心的是第三版塊“寫”時,我的不淡定了。
看教學實錄,我一調試好希沃教學軟件(可以將學生作品拍照上傳白板),就開始催促孩子們快點寫了,此時孩子們剛剛動筆5分鐘。然后我一直催一直催,第12分鐘喊停,其時,部分學生正奮筆疾書,但我強迫孩子停筆,開始寫話評講。
7分鐘的催促,強制性的打斷,幾分焦躁,幾分粗暴,幾分不自信……這哪里是自己理想中的課堂?其實現在想來,教學時間的安排應該算是合理的,我本不該如此焦灼。前兩大版塊正好用去20分鐘,然后學生寫話12分鐘,評講8分鐘。不過,后20分鐘可以做個調整,15分鐘讓孩子安靜寫話,老師只悄聲提醒個別慢的學生,然后用5分鐘評講,應該更合理一些吧。
本節課缺憾還有很多,例如:在評價學生作品前,先陳述或者出示評價標準,評價起來一定更明確更順暢;例如:學生上臺講述有趣的孔雀時,如果及時補充長著扇子一樣美麗尾巴的是孔雀哥哥不是孔雀妹妹,多完美……
我知道,一節課,總有這樣那樣的遺憾,但是,存在這樣那樣缺憾的一節課,尚能“目標基本達成”,深感寬慰。感謝勞校的賜教,沒有導師一遍一遍的打磨,就沒有這樣一份扎實可行的教學設計,也就沒有這樣一節“干凈、有效”的寫話指導課。“先磨教案再磨課”,我已經做好繼續打磨教案打磨課堂教學的準備了。希望下一節課上的我,距理想中的自己更近一點兒。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8《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是大班主題活動《有趣的動物中》的一個活動。每一次給孩子上這個活動時總是眼里噙著淚花,許是自己比較感性吧!
淚點總是在霸王龍目送小甲龍的那一刻,聲音不由自主地哽咽著。
孩子們往往也會以被我的情緒給感染?;顒咏Y束后我們班的好幾個孩子都說:“好感人呀”!老師,我都要哭了??磥砗⒆觽円哺惺艿搅似渲械膼邸?/p>
這個繪本是日本作家宮西達的作品,故事非常動人,孤獨的霸王龍在遇到小甲龍之后,小甲龍對“霸王龍爸爸”的無限信任、真誠關愛和無比驕傲,讓霸王龍埋在內心深處的“愛的種子”發芽了。雖然失去了“很好吃”的美味,霸王龍卻嘗到了被愛的滋味。在愛與被愛之間存在著循環往復的通道,小甲龍也不再孤獨,霸王龍為他擋住敵人的襲擊,教他各種本領,并幫助他回到了父母的身邊。在一起的日子,對他倆而言都是一段幸福的時光。
這本繪本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心里都有一顆愛的種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真諦是——信任、關愛和鼓勵。每個人心里都有一顆愛的種子,即使是粗暴的可怕的霸王龍。在遇到小甲龍之前,霸王龍兇猛的外表下其實包裹著一顆孤獨的心。它從未被人信任過,從未被人關愛過,也從沒有誰為它驕傲過。在遇到小甲龍之后,小甲龍對“爸爸”的無限信任、真誠關愛和無比驕傲,讓霸王龍埋在堅硬“土壤”里的“愛的種子”發芽啦。雖然失去了“很好吃”的美味,霸王龍卻嘗到了被愛的滋味。因為有人愛著,它便不再孤獨。在愛與被愛之間存在著循環往復的通道,小甲龍也不再孤單,霸王龍為它擋住敵人的襲擊,教它各種本領,并幫助它回到了父母的身邊。在一起的日子,對它倆而言都是一段幸福的時光。
因為有關注才有愛的存在,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愛的種子吧!那么這個世界就會處處充滿陽光。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