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是什么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是什么說課稿1【說教法】
這是一篇集科學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科學小短文。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了解相關科學常識。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四種教法:
1、體驗教學法。通過讓學生演示,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參與訓練,激活思維,讀懂課文的詞句。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這節課,我制作了課件,視聽結合,誘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3、鼓勵欣賞法。通過點評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4、以讀代講法: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配樂朗讀、小組比賽讀、男女對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悟理。
【說學法】
低年級的學生對水有一定的認識、了解,但是用簡短、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卻有一定難度。所以在第二課時,我采用以讀代講法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各段特點,品讀方法各有不同:第一段抓住云的顏色和形態,引導學生讀出云的美麗和多變。在觀看圖片時,鼓勵學生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描繪多彩的云朵,結合相關諺語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科學現象的習慣;
第二段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同時為他們拓展水的其他變化形態,如霧、露、霜、冰。在朗讀時抓住雨、雪、雹子落到地面的不同動作,讓學生用手比劃它們落下的樣子,邊做動作邊體會語言的準確與形象;
第三段篇幅短小,但文字很優美,通過教師范讀、欣賞課件為學生創設情境,結合板書、和著優美的輕音樂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背誦;
第四段重點放在訓練學生說話,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水娃娃為人們做過的好事、壞事,同時讓男女生分別扮演溫和、暴躁的水娃娃,在對比朗讀中體會水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說教學設計】
下面我說說這節課的教學流程,主要教學環節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復習導入
由于是第二課時,首先要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為調動學生的興趣,我以"水娃娃給同學們變戲法"的形式導入新課,屏幕上出現富有童趣的云型生字,在開火車讀和齊讀兩個環節后,歡迎同學們這節課繼續走進水娃娃奇妙的世界
二、精讀課文,指導朗讀
1、首先學習第一段,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描寫水變成云的句子,教師邊范讀邊勾畫需要理解的重點詞語,劃斜線提示學生注意長句的停頓和連讀。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在朗讀中體會"極小極小"的感覺,比較"飄浮"與"漂浮"的不同。
欣賞白云圖片,看圖說話是第一段的訓練重點。出示許多形態各異的云朵圖片,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好詞好句描述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并仿照課文中的句式,用"有時候……有時候……"說句子,啟發學生想象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接下來演示藍天白云、烏云密布、朝霞、晚霞四種不同景致,感悟云彩的美麗、多變。結合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引導學生多關注身邊的自然現象,更好地了解生活。通過這四幅不同顏色的圖片,鼓勵學生將課文中描寫云的漂亮衣服的句子背下來。
2、水娃娃除了會變云,還會哪些變化呢?接下來第二段的學習中,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到水的其他變化形態。在此基礎上展示"霧、露、霜、冰"的圖片,增強水會變的感性認識。
第二段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語言的準確性,我采用選字填空的方式突破這一教學重點。先出示課文中的三個句子,讓學生選擇最恰當的詞語,并用手比劃"落、打、飄"的不同樣子,體會輕重快慢的不同感覺。學生在小手起落之間親自體驗,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準確、形象,培養語感。
3、第三段言簡意賅,語言優美。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將學生帶入水娃娃旅行的情境中,邊聽邊想:水娃娃去過哪些地方?接下來讓學生欣賞動態的視頻圖片和水娃娃一起去旅游,欣賞"平靜的池水、緩緩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時讓學生看圖想象水娃娃"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的樣子。在想象理解的基礎上借助板書、和著優美的旋律指導背誦第三段。
學完前三段后結合板書小結:水變成云飄浮在空中,又變成雨、雹子、雪落下來。水平常存在與池子里,流進小溪,匯入江河,流入大海。所謂"百川歸海",形成水循環不息的概念。教師適時小結,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整體認知。
4、第四段主要描述水與人類生活的聯系。這一段重點在于訓練學生說話,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水娃娃為人們做過的好事、壞事。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在文中找一找水娃娃到底是什么脾氣。分別描述溫和的水娃娃和暴躁的水娃娃做過哪些事情,然后通過課件演示"水電站、灌溉農田、洪水暴發、雪災"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梢宰寣W生談一談,除了這些,在生活中水還為人類做過哪些好事,教師幫助學生歸納: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生產勞動也離不開水!水娃娃為人們做了這么多事情,它是什么心情?當它發脾氣時又是什么樣子?引導學生扮演溫和與暴躁的水娃娃,通過對比朗讀理解水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又帶來了許多災難,由此滲透一分為二地全面看待事物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拓展延伸
呈現一則公益廣告和西部土地缺水干裂的圖片,教育學生認識到:其實中國是個干旱缺水的國家,尤其在西部地區。如果不珍惜水資源,就會出現廣告上畫得那樣--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們的眼淚。最后讓學生交流我們應該怎樣和水娃娃相處,滲透節約用水的價值觀。
我是什么說課稿2一、說教材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的教學內容。本課是一篇科學短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的利弊關系。
二、說目標
依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情況,本課教學準備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11個生字,寫1個字,體會“落、打、飄”的用法。(2)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說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且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描寫,讓讀者去猜,因此,我認為文章的重難點是:(1)認字寫字,體會“落、打、飄”等詞語的用法。(2)引導學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樣變化的;初步了解水既 ……此處隱藏19166個字……容的復習和鞏固,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孩子們,我從天空中落下來,又到了哪里?”學生自由發言后,教師用課件范讀:“ ”。讓學生感受倒水在地面悠閑活潑的樣子。再讓學生配樂齊讀,通過語氣、音量、氣勢由弱到強的變化感受水的靜態和動態,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孩子們,我的脾氣實在有點怪,說我老實吧,的確很乖。但是發起脾氣來又很壞,在課文里找找我都有哪些脾氣?”
3、說利弊
學生通過朗讀就能找出水“溫和”和“暴躁”的一面,接著教師提出“你還知道我干了哪些好事和壞事呢?”這一問題進行拓展,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語文,在生活中學語文。最后,讓學生看著圖片以“水能……水還能……”的句式練習說話。
“孩子們,你們一定了解我了吧!我是一個魔術師,會變得很漂亮,也會變得很壞,你能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夸夸我,勸勸我嗎?”進入到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說說我
學生同桌互相練習說話后,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要愛護水、珍惜水,讓學生明白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樣的說話練習就能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三、演演我
“孩子們,剛才表揚了我,也給我提了許多建議,你能加上動作和表情在四人小組里把‘我’表演出來嗎?”
教師讓學生戴上汽、云、雨、雪、雹的頭飾,通過自己的理解模仿云在天空中千姿百態和云變成雨、雪、雹落下來、飄下來、打下來的情景,以及水在地面上睡覺、散步、跳舞、唱歌的樣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水的認識和理解。
低年級兒童特別愛展示自己,安排演的訓練不僅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也為背誦課文和后面的教學打下堅實基礎,可謂是一箭雙雕。
四、寫寫我
《假如我是一滴水》
從讀到說到演到寫,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的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利用了兒童愛展示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表達能力。
我是什么說課稿14一、說教材
各位領導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課《我是什么》。這是一篇擬人的科學短文,它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利與害,水為人類做了許多好事,也做了許多壞事,要完全降服他,還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知道云、雨、雹子、雪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三、說教學重難點
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內容。
四、說教學過程
結合課件,我重點說說我的教學過程:我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一、導入新課 激發興趣。二、創設情境自主識字。三、整體感知 合作交流。四、語句引領 讀中感悟。五、鞏固運用 拓展延伸。具體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激發興趣。
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一個精彩的導入可以快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課我通過一個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的謎語引入,接著告訴學生一個小魔術師也來到我們的課堂,揭示課題《我是什么》,板書課題齊讀,“我“就藏在我們要學的課文里,你們能猜出我是誰嗎?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迫切地想知道謎底。緊接著,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猜出謎底就是“水”。(板書)
(二)、創設情境 自主識字。
課件出示詞語,先指名讀,再讓學生齊讀,男女生賽讀,帶拼音讀,去拼音單個字讀,并交流識字方法,讓每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整體感知 合作交流。
1、找形態。要求:
①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句子讀通順。
②劃出不懂的詞、句,不明白的問題。
③找一找我會變什么?
讓學生帶著要求自讀課文。學生通過邊讀邊找邊勾畫,就能說出“我”會變成“汽、云、雨、雪、雹”。
2、讀形態。
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段落自由練讀,再自己在小組里讀給小伙伴聽。讓每個學生都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達到生生互動。
(四)、語句引領 讀中感悟。
在學生匯報讀的過程中,我將引導鼓勵,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并解決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提出的問題。
第一段:當學生讀到描寫汽的句子時,我讓學生想象濕衣服被太陽曬后變干的情況,再讓學生朗讀,評議后再讀,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水遇熱會變成汽。水還會變成云,指導朗讀,讓學生質疑。
第二段:我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段后,出示一道填空題讓學生填空,并讓學生說說:“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來的,為什么不都用落呢?”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再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對“落、打、飄”的理解,最后讓學生接龍讀、比賽讀、挑戰讀這段話。
小結一、二段:我讓學生在黑板上排出水的變化過程,并讓學生說說這樣排的理由。通過這一環節突破教學難點,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及動手操作能力。
第三段:邊出示課件邊范讀第三段,再指導朗讀、指名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利用課件充分創設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用他們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
3、說利弊
“孩子們,我們小水珠的脾氣實在有點怪,在課文里找找我們的脾氣怪在哪?”學生通過朗讀第四段就能找出水有時“溫和”有時“暴躁”,“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們有時溫和有時暴躁?”引出水做的好事和壞事。
4、拓展練習,說說“我”。
出示問題:
1.你還知道我干過哪些好事和壞事呢?用“水能……水還能……”的句式說出來。
2.你有什么妙計讓水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讓學生帶著問題分組討論后,我相機引導學生要愛護水、珍惜水,管住水,讓學生認識到保護自然的重要性。此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交流,既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環保教育,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五)、鞏固運用 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2、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把它畫下來,并在每幅畫下面寫一個詞語或一句話。
《語文課標》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將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晶。它既展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突出教學重難點,更是學生思維的升華和感悟的途徑。因此我設計的板書:
《我是什么》
變化
水 地方 利用 保護
脾氣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