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術說課稿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湘版美術教材第八課《門》,下面我將就以下內容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1、說教材的知識結構、編排體系
本課選擇“門”這個與生活緊密相關的主題,強化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本課設置了交流討論、欣賞評述、設計制作三個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了解美術與文化及環境的關系,培養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本課以啟發和分析的方式導入,以討論的形式相互交流對門的了解和感受,使學生能夠從門的文學含義、造型、功能等方面展開討論,用美術的眼光去思考、理解門的文化含義。
基于學生對門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與理解。本課設置了制作練習,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有趣的門。在表現手法上以簡單畫出效果圖為主,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在評價過程中,提出了從創意、造型、實用功能、作業效果幾個方面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建議,作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評價知識、能力水平的參考。
2、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能對門的文化背景闡述自己的見解;
(2)、能對門的造型、功能等進行簡單評述;
(3)、能嘗試設計一個門,并簡單繪制效果圖。
教學重點:門的造型、功能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設計一個造型、功能合理的門。
3、說對教材的處理
(1)教材選了不同時代、民族、地區的門的圖片,我根據教學實際,增加了現代門,特別是身邊的不同特色的門的圖片進行欣賞;
(2)在教學情境創設方面,為激發學生興趣,我采用猜詞形式導入,
同時引導學生欣賞生活中熟悉的門圖片,調動學習本課內容的積極性。
(3)在教學手段使用上,我運用照相機拍攝一些學生所熟悉的家鄉的門的樣式,進行欣賞討論。另外,我還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使教學與學生生活聯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說教法
教法:以啟發教學方法為主,談話、講授、演示為輔
三、 說學法
學法:以自主探究式學法為主
四、 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展臺、范畫等
五、 學具:教材、常規繪畫工具等
六、 說教學過程:
1、 導入環節: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以猜詞游戲導入,同時板書課題《門》
2、 交流與感受:說一說與門有關的成語、詞語、文章或者唱一唱與門有關的歌曲。以此加深學生對門的文化含義的理解,拓展學生知識面,進行學科整合。
3、 發展階段:
(1)引導學生討論并欣賞不同時代的門,說一說古今的門在造型、色彩上各有什么特點;
(2)引導學生欣賞不同民族的門,討論在造型、色彩上的特點,了解門的民族特征。以此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3)欣賞不同造型的門,討論總結不同造型的門要依據其功能、環境設計。
4、 設計制作:教師展示范畫,引導學生討論討論你想設計哪種類型的門,說出構思。
5、 作業: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門的效果圖的設計制作。
6、 作業展評:學生自評、互評,同時進行師評。最后以鼓勵性語言結束本節課。
這是一節創作課。教材上有一幅國慶節夜晚放煙花的圖片和四幅兒童創作畫,這四幅兒童創作畫是學生用不同線材來表現的,采用了蠟筆繪畫、毛線粘貼和剪貼等形式進行創作的。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放煙花的情形,引領學生嘗試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煙花,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過年過節時,放煙花是一種很重要的娛樂慶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娛樂活動。隨著科技的發展,煙花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形狀和色彩也越來越美麗。在教學時通過啟發學生回憶和欣賞放煙花是的場景,知道煙花的造型,并通過各種材料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教材,對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喜歡用自己的想法表現事物。煙花是孩子經常見到的,與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就會讓孩子把他們豐富、奇特的想象力通過動手表達出來。
二、設計思路
1、欣賞“煙花”;
2、認識“煙花”;
3、感受“煙花”;
4、創作“煙花”;
5、評比“煙花”。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煙花的形狀,學習用不同的線材表現煙花。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能安全使用工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能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形狀各異的煙花。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設計表現不同形狀的煙花。
四、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樣性。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課件、演示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五、教學過程
1、播放一段有關煙花的課件、范畫,教師提出問題:煙花的形狀變化萬千,但它們有一定的相同點,請同學們找出。學生分組討論并總結出:煙花從中間向外放射。
2、教師提出問題:觀察、說說它們的形狀像什么,并請幾個學生上臺畫出自己的感受。再請學生對所畫的煙花進行評價。
一、說教材
本節活動是在小班主題“過年啦’中的,結合主題目標:感知春節、元旦的熱鬧景象。對于幼兒來說,過年最有標志性的景象就是看煙花。將《放煙花》這節課放在這一主題的中間段上,因為他可以承載著梳理、提升、分享他幼兒在主題探索中收獲的關于過年看煙花的這一關鍵經驗。
二、說目標:
1、欣賞煙花的形狀和顏色、嘗試用吹畫的形式表現煙花的線條
這是一條技能目標,煙花本身形狀就是無規律的,小班幼兒小肌肉的發育情況對于用蠟筆表現煙花的線條會過于生硬,通過吹畫這一表現形式,從一個點散發出去的線條如同大自然中的優美線條一樣,自然,更貼近煙花本省的形狀特點。
2、感受放煙花的美和快樂。
這里的放煙花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指通過吹畫的形式綻放出美麗的煙花,一層是指最后環節放禮炮過新年的快樂。
三、說重難點
重點:嘗試用吹畫的形式表現煙花的'線條
難點:感受放煙花時的美麗與快樂。
四、說準備:
1、經驗準備:本活動是在過新年的時候開展,幼兒已有看煙花的相關經驗。用吸管吹泡泡的前期經驗)
2、材料準備:
根據實際的生活經驗,煙花是在夜空中才會展現他的魅力,所以我選用的是黑色的卡紙讓幼兒操作,盡可能達到一種視覺上逼真的效果。
人手一份:吸管、顏料、黑卡紙
對于小年齡幼兒,美術活動的清潔工作也很注重,所以我準備了報紙鋪在桌子上,每組準備一塊抹布,方便幼兒擦手。
五、說教法
我這節活動的重點是用吸管表現煙花的線條。解決它的關鍵就是先要引導幼兒感知煙花的特點。我才用了以下一些教學手段:一、情境導入法。創設了過新年的環境,吸引幼兒的注意,投入到探索新年會放煙花這件高興的事情中,近一步引導幼兒關注煙花的線條與顏色的美麗。二、講解示范法。一共有老師示范、幼兒示范兩次。三、、集合游戲化的情景和語言。在操作吹畫的過程中,為了讓幼兒記住操作要領,我還設計了兒歌話的語言,幫助幼兒小結吹畫的步驟。
六、說環節
第一環節主要是通過視覺感知煙花的顏色與線條,語言上的描述感受煙花的線條。用4分鐘左右完成。
通過關鍵提問:剛才你看到了哪些煙花?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紅的,黃的,大的,曉得)幫助幼兒整理歸納煙花的形狀特點。主要落實目標1 ,欣賞煙花的形狀和顏色。
第二環節操作過程,用時9——10分鐘左右,主要落實目標1 ,嘗試用吹畫的形式表現煙花的線條。
通過關鍵提問:
吸管有什么本領?幫助幼兒探索吸管的本領。
吹出一條煙花夠了嗎,為什么?通過示誤法,引導幼兒說出吹畫煙花時要多吹幾條的形狀特點。
在教師示范時,一邊以兒歌畫的語言幫助幼兒掌握操作要領。
第三環節:煙花展,用時3——4分鐘。落實目標2,將幼兒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讓幼兒自己介紹,也是體現幼兒的自身的成就感與滿足感。最后的放禮花環節,也是讓幼兒在身臨其境的感受煙花綻放的美,也達到本場活動的高潮。落實目標2感受放煙花時的美麗與快樂。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