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白帝城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早發白帝城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早發白帝城說課稿1一、依據課標說教材
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北師大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詩是單元主題為“遠行”的一篇主體課文。全詩運用夸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抓住極具特色的回蕩在耳畔的猿聲和早已越過萬重高山的輕舟,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該詩氣勢豪放,畫面明麗,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对绨l白帝城》這篇課文,圖文并茂,是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文化、培養審美情趣的極好教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依據課標理念,充分發揮文本的資源優勢,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形成良好的語感。
評:站在“課標”高度分析教材,言簡意賅,表現出教者居高臨下,把握教材的能力。
二、以學定教說目標
二年級兒童在學前班就已接觸古詩和兒歌,加上前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
基于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預設本課的教學目標為: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會7個生字,滲透性識字9個,辨認多音字“朝、重、還”,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在過程與方法上,利用工具書理解重點詞義,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學習方法,培養想象能力和語感;在情感價值觀上,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為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難點是通過詩文的學習,體會作者喜悅歡快的心情。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評:著眼于人的發展,目標定位正確,重難點揭示清楚,且行文上下過渡自然。
三、整合資源說策略
一是情境再現策略。主要通過CAI課件,圖文對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二是以讀促悟策略。在教學中,實行多向互動,通過多種形式導讀,使學生讀中感悟,把文本中“輕舟疾飛”的意境內化為學生腦中的圖視,從而體會作者歡快愉悅的情感。
三是拓展延伸策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經驗自學相關古詩,把教與學,學與行緊密聯系,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將用一課時完成(不含課外延伸)。
評:教法、學法、課程資源融為一體,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教學策略。
四、多向互動說過程
依據課堂教學靈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為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解詩題知詩人
課始,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唐詩嗎?你們都讀過哪些唐詩?這些詩你們是從哪兒學的呢[讓學生背背說說,意在了解學生課內外古詩學習情況]?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大詩人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大家愿意嗎?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相機板書課題--早發白帝城,并讓學生看老師在田字格中寫“帝”字。齊讀課題后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們知道白帝城在哪兒嗎?李白為什么要到白帝城呢?當學生急于想知道問題答案時,教師順勢介紹白帝城的傳說及地理位置,并講講李白獲罪遇赦的故事。這樣,以講故事的形式相機交代背景,引導學生解詩題、知詩人,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全詩作了鋪墊。
(二)、自主合作讀詩句明詩意
當學生對詩題,詩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讀詩,合作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交流中解決問題。
第一步出示目標,讓學生自學。
第二步檢查識字情況。通過摘星星、開火車等活動檢查識字,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重點指導“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的讀法,并讓學生記住“啼、猿、辭”的結構。
第三步檢查讀詩情況??词欠褡x通、讀順、讀準。
第四步,交流評價。對不理解的詞語,鼓勵學生互動學習,自行解決。重點理解:“辭、還、啼不住”等詞語。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讓學生互相說說這首詩的大意,教師相機點撥。
(三)、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
這一環節,我力求通過“三讀”,把文本中“輕舟疾飛”的意境內化為學生腦中的圖視,達到學生個性化體驗,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1、圖文對照導讀
首先,出示[CAI課件1] 彩云繚繞的白帝城圖(從白城巍峨、朝霞燦爛中體會景美人歡;導讀第1句)。
接著,出示[CAI課件2] 白帝城到江陵的線路圖(從“千里”與“一日”的鮮明對比中體會行船之疾、詩人的心情之歡,體驗讀第2句。)
再出示[CAI課件3] 三峽壯麗的風光圖(青山峭拔、輕舟漂飛,體會詩人逍遙自在、快樂如風之情。美讀第3、4句)
最后出示[CAI課件4] 飛舟放歌圖(根據動態的畫面有創意地齊讀全詩,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2、個性體驗品讀
在導讀的基礎上,學生閉上眼,邊品讀邊馳騁想象。老師相機誘導:你在詩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喜歡哪一句,就讓他讀哪一句,教師通過激勵評價,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體驗,努力走進詩人無比歡悅的情感天地。
3、整體感悟賽讀
當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讀出對詩的理解后,老師也參與進去,開展“小李白”賽詩活動,把全詩連起來讀:“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讀出詩的整體美,意境美。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小李白的口吻把自己此時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四)、實踐拓展求內化促遷移。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開始。這一環節,我分二步走。第一步,指導寫字,并讓學生說一說“猿”和“啼”的字意關系;第二步,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自學其它詩文,促使能力遷移。
本課的板書設計由青山、江水、輕舟等背景和整首詩構成,通過CAI課件將圖文并茂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以突出教學的重點。
評:以上環節,把讀與悟、想與說、課內與課外融為一體,通過想象美讀、比較品讀、個體賽讀、集體賞讀,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情感體驗,并感受語言的優美。CAI課件的相機出示,使教學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另外,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促成學生知識能力的遷移,培養了探究精神。
總評:本設計體現了下列特色:一是以讀為主、培養語感的本體特色,二是尊重差異、自主探究的創新特色。過去教古詩,都是逐詞逐句分析講解,教師包辦代替多,學生讀悟少、體驗少。本課的教學設計根據 ……此處隱藏10580個字……對這兩句詩還有不同感受的嗎?
生:我認為這兩句詩還能看出作者心情非常高興。
師:你從那兒看出的?
師:詩中有這樣一個詞“輕舟”,可不可以把它換成“小舟”,(不能)能說說理由嗎?你覺得哪個更好?(生思索)每個同學在小組里說說,大家交流一下。
生:不行,“小舟”只能代表作者坐了一只小船,不能說明作者的心情。而“輕舟”說明作者的心情很輕松。
生:我還覺得李白由于心情輕松,小船行駛也很輕快,所以不能換“小舟?!?/p>
師:是的,輕舟比小舟更能表明作者的心情是……?
生:輕松。
生:高興。
生:欣喜若狂。
生:興高采烈……
師:那我們就把這種感受溶入到這兩句詩。(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老師范讀)
師:還讀懂了別的詩句嗎?
生1:我認為“千里江陵一日還”,是說李白從白帝城出發,一天就回到了江陵城。(CAI 課件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地勢圖)
師:這么遠的路,真能一天就到嗎?
生2:不能,雖然順水,我認為小船還是沒有那么快的速度,況且,還得注意安全。
師:體會得真好,那這就是作者的——
生:希望。
師:是啊!這個“還”就是(生接著說:回家,返回的意思)。
師:這里還能體會出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生:著急。
生:急切。
師:是的,這里不止能體會出李白高興的心情,還能體會到急切的心情,誰愿帶著這種體會讀一讀?
(抽生讀、小組讀)
師:讀的真好,你們已經走進課文,和詩人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這也是學習古詩,讀好古詩的好方法。下面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的含義。
(生自由說,抽生說)
師:伴著優美的樂曲,帶著自己所體會到的感受,有感情的讀一讀。
(生有感情自由地讀一讀)
師:誰能伴著樂曲美美的吟誦這首詩?
生:感情讀。
生:評價。
師:這么美的詩,還想讀嗎?(想)你們再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生:自由誦讀,個別讀,賽讀,背誦。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師: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是中國詩歌藝術的瑰寶,是一顆璀璨的明星,,課下同學們再收集幾首有關李白的詩,或者唐詩,可以自己查閱資料,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我們來開個“唐詩交流會”,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好嗎?
四、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夸張)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高興
兩岸猿聲啼不住, 著急
輕舟已過萬重山。
四、教學流程圖: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交流資料讀古詩學習生字CAI課件:李白畫像簡介
聽故事 自主學習CAI課件:地圖、山峽風光
解讀課題師生釋疑
匯報交流
說意境讀背古詩CAI課件:白帝城
體會情感拓展延伸CAI課件:山峽美景、猿猴叫聲
感情讀結束CAI課件:地圖
CAI課件:古箏曲
五、教學反思:
(一)以舊知導入,創設和諧生動的學習氛圍。
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因此,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學生對課文本身感興趣才愿意學,才有可能學好。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學生已經讀過了很多他的詩歌,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中我以學生舊積累的知識入手調動了學生興趣,引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并熱情地參與到學習中。以詞的理解帶動對詩歌的體會很快地啟迪了學生的思路,成功構建了交流時暢快討論、這樣“以境促思,以思促說”為學生順利進行交流而架橋鋪路。
(二)打破常規,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課,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古詩。而后,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三)創設情景,以讀為本。
為了激發學生情感,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營造了一系列情景如,課前深情并茂的故事引入,課文范讀,精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古詩意境,重視了群體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加強了課內外的結合。
在教學中,我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同時,我還充分利用環境,把課內延伸到課外,如收集李白的詩歌,舉辦“唐詩交流會”等等。它打破了課內外的界限,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
(五)CAI課件引領學生深入文本,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CAI課件可以綜合處理語言、文字、圖象和聲音,其聲象的一體,動靜的結合,文字的閃爍和色彩的改變等,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接受信息和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獲得多重感官刺激,最大程度地喚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他們積極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本堂課是古詩教學,一直以來,古詩教學是令老師深畏,令學生乏味的。我結合學情,為使課堂生動,學生學得輕松,我大量運用了CAI課件。如課件展示李白圖像、地圖、三峽美景、猿猴圖像叫聲、優美的音樂等,無不吸引著學生,調動了學生情感。創設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同時,CAI課件還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比绻?,只靠用語言描述:白帝城是怎樣的高、三峽風景是怎樣的美,猿猴叫聲是如何凄慘,小舟是如何輕快……學生是無論怎樣也感受不到的,那又怎樣感悟詩的意境,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呢?本堂課CAI課件的運用,無疑是一塊跳板,帶領學生輕松走進文本,感悟作者的心聲。對教學重難點起了鋪墊作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我在教學中努力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愉快學習。注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盡力改變傳統學習古詩的方法,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個性,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提高素養。當然,這堂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改進。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