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課稿范文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
我叫_____我說課的題目是《愛蓮說》。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法和學法、學習過程三個方面來對本節課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愛蓮說》是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第四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對這種態度的贊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引導學生重視德行,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2、學習目標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根據“三維目標”的定義,我制定了如下的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積累文言字詞,理解背誦這篇短文;了解托物言志及襯托兩種表現手法的特點及作用,培養學生對古文語言的感知能力及鑒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賞析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和交往的學習方法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
第二方面:說學生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人格的塑造階段,因此,他們樂于從美的角度去重新認識周圍的事物,從而獲得美的體驗。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學生雖已接觸了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但對文言文的賞析能力還較低。因此,讓學生主動加入到誦讀、討論、創作中來,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就感。
第三方面:說教法和學法
在四環節教學模式下,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主要采用引導法、提問法引導學生學習。
學法上,我根據四環節課堂模式的特點,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學習等學習方式,并通過朗讀、默讀、齊讀和自由度等讀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意識、合作能力和從精品中汲取豐富的寫作營養,提高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第四方面:說學習過程
結合四環節教學模式,學習過程我設計了七個環節。
環節1是引入新課(2分鐘)
我朗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通過古詩引入新課,帶給學生唯美的詩情畫意。然后介紹荷花又叫做蓮花,它是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筆下吟誦的對象。在北宋時期,就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周敦頤,他憑欄遠望,看著自己親手種的蓮花,于是觸景生情,寫下了一篇傳世名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愛蓮說》。
環節2是解讀目標(2分鐘)
由學生完成。
環節3是學生自學(10分鐘)
由于課前學生已經根據自學提綱自學兩遍,所以課堂上自學時間不長,主要是熟悉前兩次自學的收獲與疑問。
我是這樣設計自學提綱的:
1、通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或不理解的文言字詞,然后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試著解決。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注意朗讀技巧,讀準字音,讀出文言文的節奏,讀出感情。
3、完成下面解決問題中的1、2、3,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放在研討環節小組討論解決。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提高文言文的朗讀理解的能力。
5、了解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高雅脫俗的情懷。然后思考下列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小組討論解決。
環節4是小組研討(10分鐘)
我是這樣要求的: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開展討論,帶頭交流自學成果,并對本組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自學提綱中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以及老師準備的習題進行合作探究。通過討論爭辯、各抒己見、使全組同學逐步達成共識。其中作為我,巡回傾聽各組討論情況,掌握學生的思維狀況和存在的共性問題。對于那些沒有進入討論狀態的小組,要給與鼓勵、引導和幫助,還可以參與其中。 我準備的習題如下: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甚( ) ( )清( )( )玩
2、結合課下注釋,解釋下列詞語。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 )
濯( )清漣而不妖( )
3、《愛蓮說》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號__________,北宋的__________(11級)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調、語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反復讀課文,疏通文意
(1)可愛者甚蕃
(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4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5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6 )不蔓不枝
3、文本探究。
(1)、課文中作者寫了那幾種花?這些花分別有哪些人喜歡。
(2)、這些花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3)、陶淵明為什么唯獨喜歡菊花?
(4)、文中為什么要寫出牡丹和菊花?(引出正襯和反襯)
(5)、《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感情,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4、作者在第一段中從哪三個方面來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品質。思路梳理:
5、本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許。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聽人們說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
(111級)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你認為本文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請暢所欲言談談。
環節5是自學展示(8分鐘)
由同學們通過口答、朗讀、背誦、演示、板演、講解等形式展示自學導航中的問題以及老師出示的題。____________________
環節6是總結提升(5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節7是當堂檢測(8分鐘)
1 、《愛蓮說》選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是時著__________名的__________家。
2、題目 ……此處隱藏14373個字……>③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主要詞語)
(2)學生自學。
(3)檢查。 ①看圖。 ②填表。
(4)練習朗讀。
3、學習第6自然段
三、小導游
四、總結全文
說課稿 篇10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龍興中心校的教師趙燕,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荒地》。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荒地》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西師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五課,是一首充滿樂趣的兒童詩。它把一個深刻的道理,用淺顯生動的文字,以兒童詩的形式表現出來。詩中主要講了幾種小動物為在一塊地上種什么爭來爭去,大家只說不做,結果那塊地仍然荒著的事,告訴學生光說不做將一事無成的道理。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幾種小動物是學生常見的,因此很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情感和愿望。
2 、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是學齡初期的孩子,他們天真,活潑,可愛。但注意力不夠集中,遺忘性較大。而這些小動物是他們常常見到的,接觸到的,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和一些習慣,但那僅僅是一些零碎的,不規范的語言,為了使他們正確理解運用語言,在課堂上必須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
3、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綜合化,生活化和人文性的發展趨勢,為能進一步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與道德素養提升的有機結合,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我擬定了以下幾點作為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1個新部件,會寫4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課文,積累和運用新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及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明白光說不做將一事無成的道理。
4、教學重難點:
根據課標對低段閱讀的要求,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識本課的生字、書寫生字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兒歌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學生應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墩Z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為進一步深化落實“終身學習”和“人的可持續發展”等教育理念,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次教學活動我打算采用如下的教學方法:
教法:直觀教學法:在生字教學中,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等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表演朗讀法:品讀課文時,引導學生通過表演,體會小動物們的心情,使學生的朗讀更富感情色彩。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
學法:由于低年級學生的遺忘性較大,所以在學習時,讓學生通過對生字的比較,利用自主發現,合作探究的方法記憶字形;品讀課文時,給學生創設情景,讓他們利用表演朗讀法,入情入景的朗讀。
三、說教學準備。
為了豐富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充分發揮現代教育媒體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優勢,為能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課前,我精心收集動物圖片制成多媒體課件,作了如下準備:
1、生字卡片 。
2、多媒體課件。
3、讓學生了解小動物的他生活習性。
四、說教學過程:
新一論教育理念積極倡導: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追尋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交、共進的過程;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組成的一個信息傳遞的動態過程。根據教材特點,本節課我的教學活動過程設計如下:
(一)、觀看情景圖,激發興趣,質疑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開課,我就運用多媒體課件,把荒地圖展現在學生眼前,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了解到荒地的含義,我以“想知道地為什么荒著嗎?”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以進入新課的教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新課標提出學生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在課文閱讀中識字,為此,我先讓孩子們自讀課文,以讀準字音,整體感悟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以激勵的語言鼓勵孩子們把課文中的生字圈出來,同桌互相讀一讀,以“比一比誰最先和漢字娃娃交上好朋友”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學生通過自主識字,合作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生字的音、形等。根據一年級孩子遺忘性較大的特點,為了鞏固孩子們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利用多媒體課件,把生字直觀的展示出來,以多種形式鞏固字音。而字音的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又是一個難點。我以“你想提醒小朋友在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難點,師生一起解決。此時,我點出已經歸類的漢字課件,師生一起突破難點;在字形的記憶上,學生已經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等多種方式來記憶生字。在同學們充分說的基礎上讓一個學生的方法變為大家共享的方法。充分的體現了合作學習;對字義的理解,以找好朋友、擴詞擴句讓學生在運用中理解字義。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首先,師配樂范讀文,要求學生在聽的時候找出有哪幾種小動物,以促使學生聽得認真、仔細、感知課文內容。
由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利用課件出示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朗讀。首先,出示第一句話,圍繞商量一詞展開教學?!八鼈兩塘渴裁茨??”課件出示幾種小動物的對話,分小組扮演各種小動物,讀出商量的語氣,“可是它們商量的結果不一樣,它們怎么樣了?”課件演示幾種小動物爭吵的情景,通過直觀的情景演示,引導學生讀出幾種小動物爭先恐后發表意見的語氣。在此基礎上,我請小朋友們戴上動物頭飾,表演讀,把整節課推向高潮?!跋胫雷詈蟮慕Y果嗎?”課件出示最后一句話,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此時的心情讀出遺憾的語氣。根據小孩子樂于助人的心理特點,孩子們都有了想幫小動物們解決問題的想法,我讓他們充分的討論,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如何使這塊地不荒,激發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看法的勇氣。感悟光說不做將一事無成的道理。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這節課的生字教學,我準備讓學生寫“兔”字,在這個字里有一個新部件角字頭,這也是學生最易寫錯的一個字。寫之前先請學生觀察它們的筆畫結構和占格特點。師先范寫,生再書寫。而點是學生最易遺漏的,我利用課件直觀的展示一個錯誤的兔字,讓學生自主發現錯誤,加深記憶。
五、說板書設計
這節課主要采用小朋友們感興趣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并茂,色彩鮮艷,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背誦課文。
由于本人經驗不足,在本節課的設計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讓我在你們的指導和幫助下得到提高,謝謝!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