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樓閣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空中樓閣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對課堂中畫出想象中的空中樓閣的思考。
一篇好的文章如果總去單純的段落分析,也許會肢解文意,就會破壞學生的想象力,我用圖畫的形式讓學生去畫,目的是想看他們能否把文章中的信息都抓住。是不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受。
這幅畫應該是這樣的:一個有很能多窗的小草屋,小屋四周有一個小籬笆,里面有許多的花,一條小路向外延伸,屋后有一顆延伸屋頂的大樹,還有許多的參差的樹,小屋應該建在山中,有充足的陽光,有鳥語盈耳,而且要配上云和霞。
當學生把他們的畫交上來的時候,就可看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了。學生交上來的畫中,有的不是少樹,就是少鳥,再不沒有太陽,還有的沒有山路等等。而畫的好的學生確能各項具全并且加了自己的各種想象,有的把樹畫成柳樹,有的畫成楊樹。有的把鳥畫在屋前,有的把鳥畫在樹上,真是各種各樣,都體現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這一節課,我們班的學生沒有一個走神的,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當他們的畫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時候,畫的好的學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時,臉上是遮掩不住的喜悅。畫的有缺陷的學生,在教師和同學的指點下,也都頻頻點頭表示接受。
我認為這一教學環節激發了學生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他們的感受能力。并且在尊重課文的基礎上勇于創新,獲得了新的體驗和發現。
二、對找優美句子的反思。
找優美句子的過程可讓學生體味課文的語言美。
三、對仿句的反思。
仿句的練習中是出現問題最多的一步,也是這一節課的難點。
在仿句的練習中,學生的一些好的句子讓我覺得學生才確實思是無限的。在他們的練習中有這樣比較好的句子:
好比荷葉上點綴的露珠。
好比雨巷中出現的一把油紙傘。
好比倩女耳邊搖擺的玉墜。
好比皚皚白雪上的傲放的一株寒梅。
好比單調的沙漠上走過的一組駝隊。
好比平靜的湖面上泛起的美麗的浪花。
好比綠野森林中生長的一串晶瑩的果實。
好比寂寞的禿崖上冒出的一棵蒼勁的青松。
他們的練習中也也出現一些弊病,對他們造句中出現的弊病我是作了如下的分析、歸類和修改的:
⑴用詞不當
“好比森林中豐華正茂的一串串果實?!敝械摹柏S華正茂”是用來形容“人”的,這里用來形容“果實”是不恰當。可改為“好比孤寂的森林中生長的一串晶瑩的果實”
⑵大背景和小背景不和諧
“苦澀的臉上的展開的笑容。”中“苦澀的臉”和“笑容”是意境相反的內容,而本體“風鈴和家”的關系是和諧的,因而不恰當??筛臑?/p>
⑶沒有大背景
“是傲雪的寒梅?!敝袥]有大的背景映襯??筛臑椤昂帽让C0籽┲猩龅囊恢臧裂┑暮?。”
⑷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找的不好。
“好比黑暗巷路中的一盞明燈?!北倔w“一盞明燈”和“黑暗巷路”的關系是“希望”與“沉寂”的關系。和本體“風鈴和家的關系是和諧的”相背??筛臑椤昂帽葲]有生氣的巷路里有了一盞路燈。”
經過我的指點,學生的思維變的清晰了,我認為仿句的練習能夠在學習中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學習并活用自己見到的好的語言,使自己的語言能夠在平時的學習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總之,這一節課的課堂效果還是不錯的,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一、教學方法反思
學無定法,教亦無定法。教學方法既要根據所授課型選定,同時也要正確判斷學生學習情況,而后對選定的教學方法加以修正,使其真正為學生服務。
朗讀是散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朗讀中,引導學生走進散文,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從而達到散文教學的目的。這是朗讀的作用。因此,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著重于讓學生“讀”,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文章。
首先,是課前導讀環節。學生因為是高一新生,內心有強烈的被認同的渴望。為此,給學生設置課前預習問題,查閱作者的相關資料、預習生字詞既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給學生提出‘“空中樓閣”在本文中有何含義’的問題,旨在實現“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同時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明確作者心志,把握文章感情基調。在此環節中,教師對學生的有效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師的正確評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調節課堂學習氣氛。因此,我主張教師的教學評價中要中肯,找到學生的閃光點,而不要盲目表揚或批評。
其次是誦讀質疑環節。此環節的設置在于使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細讀文章,學生或教師(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判定問題的提出者)提出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討論回答,確定正確答案,從而理清文章的整體脈絡。在《我的空中樓閣》教學中,根據本次授課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我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拔业男∥輰嶋H上是什么樣的?”“對于這樣的小屋,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呢?”“為了寫出小屋的美,作者選取了小屋周圍的哪些景物?”“小屋與景物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作者在描繪這些景物時,觀察的角度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層層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小屋”,同時隨著作者的觀察角度的變換,感受景物與意境的`變化。作者并不是簡單的描摹景物,而是著重于神韻的把握,用大量的筆墨寫山、樹、花園、天空、以及“幸福的階梯”,著意于烘托渲染氣氛,把自身樂觀曠達的襟懷與優美的景致和諧交融,使文章讀來令人輕松愉快,這是本環節學生對作者感情的把握,輕松豁達。
在此環節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與指正,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在理清文章的思路后,學生精讀課文,細細品味字里行間所透漏出的獨特的韻味?!吧饺缑槛欤∥萸∷泼忌业酿胍稽c?!边@是全文的開頭,亦是那樣的吸引我,這樣一句話,似乎將我帶進了無盡的想像,什么樣的山能有那樣溫婉的氣質?小屋又會是如何的美?通篇讀來,似乎有山風吹過,清新、自然、爽潔。在教師的諄諄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把李樂薇輕靈躍動的文字含在唇齒之間,繪制成自己的一副動人畫卷。這樣可以使學生發散思維,學會思考,把單純的課堂教學擴展為散文教學,學會欣賞散文。
二、學習方法反思
在本次課堂教學中,學生充分的表現了其活躍的思維以及敏銳的文化觸覺,能夠充分與教師配合,成功完成了本次授課。
課堂上,學生與教師的默契得到了較好的體現,一年的摩擦,師生對彼此的教學方式較為熟稔,學生能夠流暢的跟住教師的教學腳步,而教師也能夠及時的把學生過于發散的思維帶回課堂。同時學生的敏銳也給教師以啟發,使教師在課堂上及時修改教學方式,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成功之處
分析本次課堂教學,我認為我的教學方法選取的較好,基本符合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學要求,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的散文教學模式基本抓住了學生的思考模式,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且情景教學法得到了學生的喜愛,打開了學生的興趣大門。
四、教學不足之處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