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說課稿錦集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靵韰⒖颊f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美術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1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頭像作畫》,現在就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六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章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素描》第四章第二節內容。本教材共分為八章。其中基礎模塊內容包括概述、石膏幾何體寫生、靜物寫生、頭像寫生、結構素描和速寫與默寫。選學內容包括風景寫生、半身人像寫生。教材遵循科學性、針對性、實踐性原則,每章均采用基礎知識,技能訓練程序和表現方法要點“三段式”結構。并將結構造型和明暗造型方法相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展開訓練,充分體現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和注重技能訓練、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的教學要求,具有較廣泛的適應性。
本教材是工藝美術專業的專業教材,是必修課程。也是平面廣告專業的專業課程。通過學習本教材,一方面能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另一方面能強化技能,發展思維,提高素描造型的實踐能力。
二、學情分析
授課班級為中專一年級學生.由于地方教學條件的限制,美術教育認識的不足,美術教學受到忽視.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不高,對本學科的學習目標模糊,偏離的現象普遍存在.
但是,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漸形成一套認識,分析,判斷事物的方法,手段,對富有挑戰性的事物有極高的熱情.中專階段的學生在世界觀,價值觀方面可塑性仍非常大,因此,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學生的成長,科學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中要求:“堅持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思想為指導,注重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币约案鶕鲜鼋滩呐c內容的分析,考慮到學生的已有的認知結構、心里特征,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提高學生對各種物體造型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激發學生更熱愛本專業。 知識目標:掌握頭像寫生步驟并加以運用
能力目標:通過頭像作畫步驟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快速造型能力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結合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形體分析階段的主要任務----定基本形 把難點定為:形體塑造階段主要任務----以明暗色調塑造形體,深入刻畫表現
五、教法與學法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根據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和學生特點,我主要采用提問法、欣賞法、展示法、教師示范法、討論法、實踐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啟發——引導法)
依據靜物寫生知識運用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繪畫水平,圍繞上述的重、難點,我主要采用“案例賞析—引導—示范”的三步驟方法,充分利用教具,以實例為主線,不斷采用賞、析結合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聯系所學素描知識,在實例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強烈的求知欲,使整節課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配合中完成,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本課教學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原因在于首先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在發展學生的視知覺,
獲得以視覺為主的審美體驗,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其次,文藝復興無論在時空方面遠離學生的生活,只有采用鮮活的情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發展情感。為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與啟發式的教學原則,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置和比較分析來啟發學生掌握欣賞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自主體會美術的文化價值,提高審美能力。
B學法闡述
頭像作畫步驟的準確性及運用是學生較難把握的,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是一件很難的事。因此,本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真正起到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參與到案例的賞析活動中,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準備采用以下學法:
1、“提問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這也是學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2、“嘗試操作法”增強互動性,掌握頭像作畫步驟的實際運用
3、“學中練、練中學”使學生最終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4、“觀察法”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然后提出難點、凝點,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六、教學程序
根據素描課的特點,本節課由作業評講、導入、授新課、課間巡回輔導、總結五個環節組成。
1、作業評講:評講前次課的作業,在互動中展開評價,采用多表揚、鼓勵的評價方式。
2、導入:展示歷屆美術高考優秀頭像作業,鼓勵學生學好美術
3、新授課:傳授新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以伏爾泰石膏像為例,講解頭像寫生的方法步驟。
①構圖階段(打基本輪廓):這時主要任務是觀察對象,打好輪廓。多媒體課件展示伏爾泰頭像,引導學生去觀察對象。伏爾泰,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多次被流放,我們常用的伏爾泰石膏像是翻制烏東的雕塑伏爾泰坐像,雕塑家刻畫高齡的伏爾泰被流放回來的情景,寬松的長袍遮蓋伏爾泰瘦弱的身軀,但他目光炯炯有神,充滿智慧的光芒。讓學生感知伏爾泰的特征。(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前額高而寬,面部瘦,嘴角露出似笑非笑,似乎是對敵人的譏笑。
②形體分析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定基本形,這是本課的重點。依據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作畫原則,運用幾何形體的歸納法,將復雜的頭部形體結構進行概括。邊觀察,邊分析。復習頭部結構,人的頭部是對稱的,要將左右對稱的對應部分聯系起來畫,還要準確地把握其透視變化??捎幂o助線(學生回答垂直線、水平線和傾斜線),尋求對應的相互聯系和透視變化。準確地把握頭部結構和五官位置。這時要學生學會整體觀察、整體作畫的方法。要畫左邊看右邊,畫上面看下面。最后用線或略加明暗的方法將對象的形體結構確定下來。不斷分析、比較。在石膏像寫生中應該強化這一階段的訓練,作為單獨的重點的訓練課題,以提高對頭部形體結構的認識,提高素描造型能力和表現力。
③形體塑造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以明暗色調塑造形體,深入刻畫與表現?;拘误w塑造主要以形體結構、明暗交界線為依據,以暗部色調為重點,通過明與暗兩大部的對比關系去完成。在暗部色調基本畫好的基礎上,接著畫明暗交界線亮部一側的中間色調。這一個變化豐富、微妙的色調區域,必須認真對待。在不斷深入刻畫表現的過程中,不斷觀察、不 ……此處隱藏12437個字……:唐朝;比較暴露、領口低、顏色很鮮艷;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思想開放。
(3)、教師小結:通過簡短視頻了解到唐朝宮女服飾特點及社會狀況。假如要你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唐代宮廷生活,你會畫嗎?有難度!那我們一起看看唐代宮廷畫家是如何描繪的。
提示同學們翻開課本第31頁。
2、展示圖片:張萱《搗練圖》(6分鐘)(啟發式、感悟式鑒賞)(3-4學生回答)
(1)、教師介紹:這是一幅唐代仕女畫,作者名叫張萱,宮廷畫師。這幅作品主要是描繪宮中婦女搗練時的情景。練是古代的一種白絹,經漂洗和沖搗后才會變白變軟。整幅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搗練、織修、熨燙。我們來欣賞“熨燙”部分。
(2)、展示“熨燙”部分圖片。
(3)、教師提問: 你覺得這個片段哪些地方最有生活情趣?(學生思考交流并得出結論)
學生思考并得出結論:仕女扯白絹時挽袖,身子微微著力后仰;中間婦女手拿熨白絹器具,表情十分專注;小孩屈身來回穿梭于白絹下等。
(4)、活動:學生上臺模仿體驗“熨燙”部分人物動作及神態。
(5)、教師小結: 這些細節非常真實、生動,極富生活情趣,是畫家對生活細心觀察善于表現的結果。我們欣賞了唐朝畫家張萱畫的宮廷仕女搗練時的生活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幅表現宴請的作品。
3、出示作品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10分鐘)(啟發式、社會學式鑒賞)(3-5學生回答)
(1)、教師語:閱讀課本第32頁的文字內容,要求學生介紹這幅作品表現的內容。
(2)、教師小結:南唐后主李煜讓畫家去窺探大臣的生活,以了解大臣的為人。整幅畫采用了我國傳統表現連續故事的手法,隨著情節的進展而分段,以屏風為間隔。通過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節,敘事詩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3)、出示《韓熙載夜宴圖》 “聽樂”部分。播放琵琶曲,讓學生判斷是什么樂器聲音?引導學生判別畫面中哪個是韓熙載,判別的理由是什么?韓熙載心情怎樣?
(4)、學生回答:琵琶;從坐的位置、相貌、穿著打扮;心情顯得很沉重。
(5)、教師小結:聽歌妓彈奏琵琶,韓熙載正襟危坐,戴著高帽,留著長胡子,內心顯得很沉重。
(6)、教師語:這幅畫中韓熙載邀請當時幾位名流志士也參加宴會,有太常博士陳致雍和門生舒雁、狀元郎粲、李嘉明等。除歌伎外,賓客都穿著官袍。
(7)、教師提問:哪位是狀元郎粲?畫家捕捉到他的動態,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我們有這樣的舉動嗎?
(8)、學生回答:穿紅色狀元袍;比較得意、忘形(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9)、教師小結:通過畫家對服飾和動態的描繪我們認識了郎粲,體會到得意、忘形的心情。
(10)、教師提問:畫中李嘉明的側身、回頭,太常博士陳致雍、門生舒雁拍手掌跟聽音樂聯系嗎?
(11)、學生回答:有,他們聽音樂很投入。
(12)、教師語:畫家觀察非常仔細,表現了他們對音樂的不同感受。
(13)、教師提問:你們再仔細看這些歌伎們,她們對這種場景的感受以及她們在畫面中所占畫面比例說明了什么?
(14)、學生回答:女性身體比例較小,反映出當時歌伎們身份卑微、地位低下。
(15)、教師小結:通過探討、合作、交流等方式對這幅畫有了比較真實細致的了解,如果畫家沒有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不可能畫出這樣的畫來,同時這樣一幅畫對后人了解當時社會生活和韓熙載提供了寶貴真實的歷史資料。
4、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啟發式、形式鑒賞)(6分鐘)(4-8學生回答并體驗)
(1)、教師演示詩句:“歷經風雨八百年,繁華古都在眼前。千姿百態眾生像,盡在綿綿畫中間。揚名海外震國威,驚世絕技人人贊?!辈⑺伎歼@首詩是指哪幅中國名畫?
(2)、學生回答: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3)、教師語:《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反映市井生活得風俗畫,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觀看視頻,思考這幅畫到底畫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點?
(4)、教師演示:出示視頻《清明上河圖》并配樂《春江花月夜》。
(5)、教師小結:此畫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繪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寫繁忙的汴河碼頭,第三部分描寫熱鬧的街市。繪畫的規模宏大,場面繁雜,且筆筆精到,一絲不茍,達到生動明確,惟妙惟肖的境界。
(6)、教師演示:出示范畫《清明上河圖》。
活動:讓學生分組走近欣賞、感受這幅名畫。并模仿體驗畫中人物動態的描寫。比如挑擔的人、賣東西的人、店里的小二、抬轎的人等等。(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7)、教師小結:剛剛我們一起著重欣賞了古代畫家的三幅美術作品,其中兩幅是表現貴族生活,一幅是描繪反映市井生活的風俗畫。那么,在當今我國現代畫家是否也在表現現今的人間生活呢?
5、出示:現代畫家忻東旺作品《早點》以及徐維辛作品《工棚》(形式鑒賞)(1分鐘)
(1)、教師語:這是中國現代畫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忻東旺教授一幅同樣描述人間生活的油畫作品,畫家描述了是處于城市郊外農民工兄弟吃早點的情景,畫家對畫中的人物的表情、神態、動作、穿著打扮以及周圍環境進行了詳細刻畫,是當代社會普通人人間生活的真實寫照。在現代中國有很多像忻東旺教授這樣的畫家,以同樣的方式在關注人間生活。如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徐維辛作品《工棚》等等。
(四)、課堂總結:(1分鐘)
1、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分享了中國古現代畫家描繪世俗生活的美術作品,很有感觸和體會。可以說現實生活是畫家永恒的主題,沒有畫家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細致入微的深入觀察,古代畫家不可能,現代畫家也是不可能表現出的這么生動的“生活”畫面。假如你以“春游”為題,畫一幅畫,你會表現什么內容?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
2、教師總結并同時演示上課內容:
(五)、實踐練習:(12分鐘)
(1)、出示文字:思考與交流:如果你以“春游”為題,畫一幅畫,你會表現什么內容?你會選取什么樣的對象?突出哪些細節?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
(2)、教師提示:從人物主體形象(包括表情、動作、神態)周圍環境、道具等方面進行分析。
(六)、展示點評:(3分鐘)
要求3至4個同學就自己的描寫內容與大家分享。請其他同學評一評,你覺得他的描寫內容怎么樣?閃光點在哪里?有什么樣的意見。
教師最后點評:
(七)、作品欣賞:(3分鐘)
1、背景音樂:播放背景音樂古箏曲《高山流水》。
2、演示圖片:出示古代人間生活的一些圖片(20幅,每幅6秒)
3、結束語:這節課我們通過了中國古代畫家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了解了中國古代社會人間生活狀況,透析作品我們看到畫家高超的技藝和對生活細節的細心觀察。而在我們的生活中,表現人間生活的素材很多很多,只有通過對生活得細心觀察才能創造出好的美術作品。謝謝大家!!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