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2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識字2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識字2教學反思1課堂上的彩點1:識字2的詞串跟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生對這些內容非常熟悉,在教學的時候,讓學生演一演的環節學生非常活躍,而且上臺表演的學生把穿衣,下床,刷牙,洗臉,用餐表演的都非常到位,然后我們又唱著國歌再現了升旗儀式,又做了一遍早操,學生對這種動手的學習方式能始終保持興奮的狀態,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平時的教學,總教育學生讓學生上課要專心,注意聽講,對做小動作和走神的學生總是橫加指責,埋怨學生本身自控能力太差,看到這一環節學生表現的那么興趣濃厚,沒一個走神的,沒一個發呆的,沒一個做小動作的,看來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需要改進,多讓學生能動手實踐。
課堂上的彩點2:課堂教學的時候,我設計了一個猜一猜的游戲,現在黑板畫一個圓,讓學生猜,我要讓圓變成什么,學生猜的東西好多,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然后我在圓形的基礎上繪制了太陽、鬧鐘、小鳥。學習了太陽、鬧鐘、小鳥的讀音和字形,分析的筆順,當我把圓變成太陽、鬧鐘、小鳥的時候學生很驚奇,發出驚嘆聲,在猜這一環節中學生的表現非常踴躍,問題沒有難度,讓學生去猜,沒有限制和約束,所以學生猜的盡興,猜得盡情。豐富了詞匯。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課堂環節中經常能設計這樣激發孩子好奇心的設計,孩子們又怎么會走神呢。
課堂上的彩點3:在學習完了本課內容以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把詞卡發到學生手里,讓學生上來排排隊,按照先后順序排列詞語,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科學合理的生活常規,也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了鞏固,隊伍排好了以后再讓學生讀一讀加深,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是快樂的,也是最有效率的。
本課中還需要加強訓練的內容有:鳥的筆順和書寫,牙的書寫。學生寫的不好看,記不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的間架結構安排不當,都需要再次訓練。
思考:自從教識字1開始,腦子里就不斷的想,書寫最好單獨指導,硬筆書法其實是門藝術,指導學生寫漂亮的字不僅愉悅別人也同樣愉悅自己,但是如果把寫字作為一門藝術去指導,去訓練,就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多些,問題是是否有這個必要,學生今后要學習大量的生字,是僅僅讓學生做到整潔就行呢,還是讓學生在美觀上下功夫,我一直不喜歡在教學課文的同時指導生字的書寫,我覺得生字的書寫和課文教學應該分開,單獨指導。不會打亂課文教學的內容,讓課文內容的教學連貫起來。而且生字的書寫要在筆畫和間架結構上去感悟,我這里強調的是書寫漢字就應該專一的去研究怎樣寫好這個字。字要寫好,靠練習,靠悟性。
識字2教學反思2《識字2》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該課借鑒傳統“三字經”的語言形式,利用傳統《三字經》押韻上口、好讀易記的特點,將識字寫字教學與愛長輩、愛家庭的教育融為一體,并賦予愛的教育以新的內涵。
這篇韻文節奏感強,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朗讀積極性很高,正確流利地朗讀比較容易。文章所蘊涵的愛的教育不容我們老師忽視。特別是現在的小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愛他人。本課教學我我從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入手,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師生對讀、生生對讀,男女生分讀等方式,營造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在朗讀中讀懂詩文。孩子們也一遍一遍地讀著,樂此不疲。孩子們那么喜歡讀“三字經”,何不讓他們自己也來編一編。
于是在讓孩子說好怎么樣才是有禮貌的孩子后,我讓孩子們把內容編成三字經,有些孩子是這樣編的:
小朋友,正年少,尊長輩,懂禮貌,爺爺早,奶奶好,父母走,說再見。
小朋友,正年少,尊長輩,懂禮貌,老師早,同學好,對不起,沒關系。
在讓孩子們說完你會做什么家務事后也讓孩子們自編三字經:
家務事,愿承擔,洗碗筷,掃庭院,自己事,自己做,洗手帕,穿鞋子。
家務事,愿承擔,洗碗筷,掃庭院,擦桌子,倒垃圾,不叫苦,不叫累。
我還鼓勵他們讀讀、背背自己編的三字經,使孩子們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學懂了道理,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識字2教學反思3《識字2》是一篇美麗的韻文。描繪了美麗的荷塘景色及塘中可愛的小青蛙在荷塘快樂地歡唱。學生非常喜歡課文,喜歡童話般的畫面。
在學文時,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在學生自己說話的基礎上,老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可以說誰在哪里干什么。學生很樂意聽愿意說。在學生明白圖意后,引出本課的文本內容。老師用優美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的情境:讓我們在一個美美的荷塘邊學習這篇韻文。
在學文時重點抓住數量詞“萬”“千”“百”“十”,逐行找規律,學生發現每行的首字都是數量詞,這些數量詞我結合圖畫幫助學生理解,指的是數量的多與少,而不是精確的多少。學生看圖,一目了然。知道了每種事物的多與少,學也在朗讀中盡情地表現著。比如:學生朗讀“萬片荷葉”時,讀重音“萬”,有的學生還賦上豐富的表情: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笑瞇瞇地,有的一副驚訝的樣子……真的很完美。因此,我覺得在學生的朗讀指導方面,結合圖,再學文,不失為一個妙招。在朗讀“一個合唱指揮家”時,我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了解聽音樂會,看演唱會,問學生你覺得指揮家在臺上,你覺得神氣嗎?學生自然異口同聲:神氣。這樣,學生把最后一行讀得十分到位。
識字2教學反思4進入二年級,教室里沒有了多媒體,對于《識字2》中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距甚遠如何讓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如何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成了我教學時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些難點,我作了如下嘗試:
1.圖文對照,讓學生自讀,把自己不理解的詞提出來,把已經讀懂的也告訴大家。我根據學生的疑惑相機解釋。有些詞語,我還采用造句的形式來理解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通過誦讀來理解詞語。我想學生理解了詞語,自然會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理解。朗讀的指導我借鑒了網絡上其他老師的做法,要求分別是:第一行讀出一些美麗;第二行讀出一些壯觀;第三行讀出一些熱鬧與歡樂;第四行讀出一些自豪。
3.對于生字詞的學習,我還是采用《識字1》的方式,把同一類結構的字詞放在一起學習,重點放在了生字的書寫上。通過比較,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寫好關鍵筆畫,從而帶領寫好整個字。
識字2教學反思5這一篇識字以詞串的方式展現了桂林山水的.全貌。課本中四幅精美的插圖和四組12個詞串,插圖與詞串一一對應。清澈的漓江水鋪開了畫的長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鸕鶿。三幅小插圖特寫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駱駝峰,再現了榕樹下兩個孩子對歌的特有的壯鄉風情。對于沒有南國風光體驗的孩子來說,學 ……此處隱藏5710個字……吧?!耙豢诔圆涣艘粋€大餅”,打好了筆畫基礎,相信孩子們會慢慢寫好的。
識字2教學反思13快樂識字
《識字》2教學反思
剛剛學完拼音的一年級學生,面臨的就是大量的、抽象的識字教學,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我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采取各種有效的途徑,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在教學《識字2》這一課時,我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的。
1、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找一找并畫一畫太陽、鬧鐘、小鳥,、做一做穿衣、刷牙、早餐等的動作,將這些生活中的游戲、動作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2、讓學生做字卡,在學中識字。
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的識字,我讓學生提前做生字卡片,正面寫生字,背面寫拼音,學生很樂意做字卡。第二天先學生字,然后讓同桌兩人利用字卡互相幫助識字;有時讓學生做“擺長龍”游戲,復習鞏固生字。
3、教會學生同時運用眼、耳、腦、手,記住字形。
聽課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又是很難掌握的學習技巧。讓學生同時
運用眼、耳、腦、手去積極地捕捉知識。眼,要注意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及筆順。耳,要善于發現老師指出的重點,如老師說“鳥”字第三筆豎折折鉤是一筆寫成的,不要寫成幾筆;“牙”,共4筆,第二筆是豎折,不要把它寫成兩筆等。腦,要牢記字的讀音、字義、字形。手,要認真跟著老師書空,那樣才能認清筆畫,記住字的筆順。
識字2教學反思14本課是根據傳統蒙學讀物《百家姓》編寫成的韻語識字,將一些常用姓氏融入兒歌之中。全文共兩小節,第一小節前4行采用一一問答,分別以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張”,后兩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紹了兩組音近姓氏“胡、吳”“徐、許”。第二小節列舉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個姓氏,以及“諸葛、東方、上官、歐陽”四個復姓,說明中國姓氏之多,以及中國姓氏的多樣性。全文讀起來節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誦。
本課滲透了中國傳統姓氏文化,介紹的姓氏的方法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說偏旁兩種方法,體現了合體字的特點。課后練習中還提到了以組詞來介紹姓氏的方法。
優點:
1.教學過程中使用“圈一圈、認一認、拼一拼”、“組詞”的方法識記生字。生字的書寫指導,教會學生正確的書寫方法。
2.明確介紹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兩種方法:分解部件和說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組詞法介紹姓氏。將課后習題穿插進課文講解之中,完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不足之處:
孩子們的興趣還未完全激發。今后的教學中,應該設計一下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輕松地學習。
識字2教學反思15學習目標
①會認“棋、彈”等11個生字。會寫“胡、戲”等8個字。
②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會詞語的節奏感。
③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驗校園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課前準備
① 物投影儀。
② 展示校園生活的課件。
③ 輕音樂磁帶。
④生字、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看圖引入
① 展示學校生活的圖片(可做成課件),學生邊看邊議,說說圖上都畫了什么。
② 說說自己的學校生活,以及對學校生活的感受。
學習生字
① 借助圖畫讀本課詞語,畫出要求認識的生字。
②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同學互讀互聽,相互正音。
③ 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重點讀準“琴”(前鼻音)和多音字“?!薄?/p>
④ 搶答游戲:下面的字你會認了嗎?(出示沒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⑤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咱由交流識字經驗,總結識字方法。如,“戲”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者熟字“雞”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特別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看圖讀詞
① 小組合作學習,找一找:哪些詞語在圖畫中能找到?再讀一讀。(難點:“觀天氣”,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知道一個女孩在做記錄,一個男孩在觀察百葉箱中的溫度表。)
② 哪些詞語是圖中沒有的?找出來讀一讀。
③ 再次練讀詞語,朗讀展示:喜歡讀哪一行就讀哪一行。
指導書寫
本節課指導學生練寫“胡、戲、棋、鋼”四個字。
① 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紅。
②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胡:左高右低,左右寬窄基本相等。
戲: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又”的捺變點。
棋:左邊的木字旁捺變點,右邊的“其”,中間是兩橫。
鋼
:金字旁的豎鉤起筆不要超過第二橫。
③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寫的字,評議。
第二課時
復習字詞
① 自己讀詞語,如有不認識的字,向同學請教。
② 指名讀詞語,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感情。
③ 同桌互相讀生字,互相檢查。
④ 用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開火車讀。
誦讀詞語
① 老師配樂范讀。
② 學生評說老師的范讀。
老師提示:
a.要邊讀邊想像,讀每個詞語都要讀出一個畫面來。
b.要讀出詞語的韻律。
③學生有滋有味地練讀詞語。
指名學生讀第一行詞語,相機評議,最后齊讀。
① 主讀后面三行詞語。
a.學生自由讀后三行,結合圖畫,邊讀邊做動作邊體會。
b.指名讀。喜歡讀哪行就讀哪行,學生讀后可以提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為什么喜歡這行詞語?為什么要這樣讀?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和語言。
c.男女生比賽讀。
指導書寫“觀、彈、琴、養”
① 學生觀察范字,描紅。
② 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重點提示:
觀: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左邊“又”字捺變點,右邊“見”字的撇不宜長,豎彎鉤要舒展。彈:左窄右寬,左右長短基本相等。
琴:上邊的兩個“王”字要寫扁一些,中間的撇、捺要舒展。
養:中間的“豎撇”要一筆寫成,不要中間寫個“王”,下面寫成“介”。
③學生找學習伙伴互相欣賞別人寫的字,提出改進建議。
讀讀說說
學生先讀一讀課后的“讀讀說說”,理解題目的意思,再來個“生字開花”。比一比看誰說得多,說得多,從中理解字的意思并積累詞語。
拓展活動
學校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把自己知道的說給同學聽。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