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葬禮》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特殊的葬禮》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特殊的葬禮》教學反思1《特殊的葬禮》是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有關環保的記敘文,描寫了昔日旺盛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因人類的亂砍濫伐和用水毫無節制,導致瀑布漸趨枯竭,說明了環境破壞給大自然、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保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課前,我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環節,抓“昔日”與“如今”的兩塊瀑布景象與其中多處的“點”教好這篇文章。
1、抓“昔日”與“如今”的瀑布景象的對比
對于這樣的環保文章,學生并不陌生,只是文中的瀑布遠在巴西國內,而且現又已枯竭,學生無法再領略到它的容顏。沒有視覺上的真切感受,學生很難產生環保的迫切需要。為了讓學生有真切的體驗,真正從內心有所感悟,教學時,我借助媒體聲、影、像渲染氣氛,我抓了文中的兩個主要塊面,即“昔日”與“如今”的瀑布景象的對比展開教學,使學生在“昔日”與“如今”間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悲戚懷傷,然后用朗讀抒懷,使學生的情感達到了制高點。
2、抓“雄偉壯觀”、“奄奄一息”等關鍵詞語
在教學“昔日”與“如今”的瀑布景象時,我抓了許多描寫描寫瀑布的詞語:“雄偉壯觀”、“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奄奄一息”等作為教學點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品其味,動以情。尤其是瀑布的“雄偉壯觀”的特點,我分三個層次教學,使學生對大瀑布贊嘆的情感步步升騰。首先讓學生找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寫瀑布的詞語,讀一讀并想一想哪個詞語是對瀑布特點的概括,然后細品每個詞語分別描寫了瀑布的什么特點,如“一瀉千里”流速的快;“從天而降”是落差的大;“咆哮而下”是聲音的響等,學生不但掌握了可從不同角度描寫水勢的方法,而且從品味中激發了對瀑布贊嘆的情感。而在教學第五小節“如今”瀑布的景象時,我雖抓住了“奄奄一息”、“生命垂?!钡仍~讓學生體會瀑布的衰竭,但對比喻句的好處的體會草草收場,所以學生的情感也就沒有與課文同基調的低潮,也影響了后來的寫作效果。
在葬禮上,菲格雷特總統的講演飽含深情,動人心弦,但文中寫得非常簡略,在這里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成為學生寫作的訓練點。但在課堂上我卻忽視了這一點,沒有把學生的寫落實到位。
《特殊的葬禮》教學反思2《特殊的葬禮》一課是一篇關于環境保護問題的記敘文。我抓住課文重點段落、關鍵詞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
一、閉目凝思,想象畫面。
課文第三自然段描寫了昔日塞特凱達斯瀑布雄偉壯觀的氣勢。教學時我讓同學們閉目凝思,然后幾位同學先后說出自己想像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并讓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同學們先后用“氣勢洶涌”、“飛流直下”“一瀉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雄偉壯觀”等詞語概括過去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畫面,經師生討論,認為“雄偉壯觀”一詞最具概括性。讓學生閉目凝思,想象畫面,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在閉目想象中,不同的人自然會出現不同的內心視像,所以同學們先后用不同的語詞進行概括。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這無疑都是必須的。針對當前一度出現的“自主”變為“自流”的現狀,我引導同學們從一個個“自主”說出的詞語中選出最具概括性的一個詞語,由擴散又歸于集中,這樣就較好的把學生的自主性與教師的主導性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二、擬人化的換位思考,虛擬瀑布述說、設身總統演講。
昔日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的塞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即將消亡了。此時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會對人們說些什么呢?生1:人類啊,我把一切都奉獻給了你們,可是你們卻毫無節制的使用,還大量的砍伐森林,使我們失去了水源,今天已經奄奄一息了,你們為什么要這樣的對待我們?生2:人類啊,你們為什么要這樣的恩將仇報?我們消亡了,你們也終會有消亡的一天的呀!……擬人化的換位思考,能促使學生對今日人類居住環境日益惡劣的憂慮和環保責任的思考。想象如果你就是巴西的菲格雷特總統,在哀悼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葬禮上,你會如何的向人們進行演說呢?這一教學片段把本課的教學推向了高潮。通過設身為菲格雷特總統在特殊葬禮上的演說,把思維訓練、語言訓練、領悟中心、人文教育等有機地統一在一起。
《特殊的葬禮》教學反思3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語言材料,了解環境保護與生態、自然景觀的關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激發熱愛大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
1、讀課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困惑、新的發現)
2.組織討論:為什么是特殊的葬禮?特殊表現在哪些方面?
3、整理、小結(適當采用多媒體課件提示引導)
特殊一:這次葬禮的對象不是人,而是瀑布;
特殊二:主持這次葬禮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巴西的總統,這是國葬;
特殊三:參加這次葬禮的人是特殊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態學、環境學的專家以及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
4.為什么為它主持這次特殊的葬禮呢?(這是老師的問題,你還有什么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學生交流提問。
5、整理問題:過去的瀑布什么樣?現在的瀑布什么樣?為什么現在的瀑布變成這樣?下面讓我們帶著問題去看看課文吧。
二、精讀感悟
(一)自己默讀課文,解決問題?
1.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2.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3、教師整理、小結。
根據學情:(1)用文中的詞語表述。(2)用自己的話總結。學生會按第一種方式解答
(1、昔日的瀑布雄偉壯觀。2、現在的瀑布奄奄一息。3、真是因為人們濫用水源、亂砍亂伐,使塞特凱達斯瀑布由原來的滔滔不絕,變成了現在的逐漸枯竭。)
4、同學們的問題在閱讀的過程中已經解決了。大家讀得很認真。
5、再讀課文,看看還能讀懂些什么?發現些什么?想積累些什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學生會回答第三個問題)
學生交流:積累詞語、句子:流量最大、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奄奄一息、真是因為人們濫用水源、亂砍亂伐,使塞特凱達斯瀑布由原來的滔滔不絕,變成了現在的逐漸枯竭。)
教師小結:大家積累的這些詞語、句子都很好。為什么去積累它們,好在哪里?
6、學生暢所欲言:
雄偉壯觀、奄奄一息是一對反義詞,所以我想積累。流量最大、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這些詞語說明昔日瀑布 ……此處隱藏7941個字……的課堂也不具有生成性。從生命的高度來看。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過程?!闭J識到這一點,回頭再細想這堂課,這班孩子的表現也在情理之中了。
課后,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妥善處理本堂課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我想,合理設計一份彈性化的教學方案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嘗試。而要想設計這樣的一份方案,首先就需要師生共同制定有彈性的目標,考慮目標的下限(每個學生都必須達到的要求)和上限(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設定的最高教學目標)問題。這樣彈性的設計關注的是全體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有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智慧挑戰。同時過程的設計也要有“彈性區間”,面對學生多預設一些“如果”,面對自己多預設一些“怎么辦”。盡管較之以前精細的設計似乎線條要粗得多,也留下了太多不確定性、可變換的彈性目標、空間和時間,然而或許也就是這些不確定性和可變因素的引入,才可能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狀態,才能為學生創設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發展時空。
吃一塹,才能長一智。我感謝福州的這班孩子,是他們在課堂上的“不和諧”讓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并激勵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去營造課堂的和諧、智慧。我始終記著葉瀾教授說過的一句話:“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蔽視臀业暮⒆觽円黄鹪谡n堂這一生命旅程中努力追尋這意外的通道和沿途美麗的風景,期待收獲一地不可預約的精彩!
《特殊的葬禮》教學反思10課后習題,第5題是:“在葬禮上,菲格雷特總統的講演飽含深情,動人心弦。請你根據課文內容,試著寫寫這篇演說辭。”這個題目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寫作訓練。因為這個演說辭好寫,就是來自于課文,就是要求自己學會組合就行了。這是非常好的習作訓練。如果我們能以“習作”為關鍵詞展開這一課的教學,那效果肯定不一樣。怎么引導學生寫這個演說辭?
首先應該引導學生認識這個演說辭的使用者是“總統”,自己正在做總統的秘書(文書)工作,總統講話不能隨便,這一點是要讓學生明確的。用這一點直接告訴學生,學生就自然感覺到自身的責任。怎么樣才能寫好?在老師的如此激發下,讀懂這篇文章,讀熟這篇文章,否則很難隨時把文章中的東西拿來用在演講辭中。學生重任在身,學習起來肯定不會倦怠。他們一定會認真研讀課文。
其次,演講辭寫作格式問題。前面要有問好,因為這還是一個悼詞,還要考慮好多東西。正文怎么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怎么做?都要完整。雖然不是八股,但訓練過程也應該有著八股的形式。在美國等國家好多中小學生就開始寫論文等文章,老師對格式要求非常嚴格,近似八股。而這一課的教學,我個人認為,寫作的內容有了,形式也應該有所統一,這種入格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就要給每個學生做“總統”的時間,讓他們各自講著自己所寫。可以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生說著,學生評著,這篇文章的各項訓練其實就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因此,對于這一課的教學,我個人不主張像其他課文一樣教學,把這篇文章轉為“習作”訓練,對于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而其它形式遠遠達不到這種效果。而全體學生努力寫了,努力思考了,努力反復修改了,努力練習說了,努力進行較全面的表達了,學生收獲的語文就不是這單單地“特殊的葬禮”。
為了更好研究這篇文章,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研究這篇文章的課題。“特殊”一詞用的非常好,是本課教學的關鍵詞。為什么把其定為特殊?因為按照常規來看葬禮是給人舉辦的;因為這是震驚世界的;因為這是世界獨特的……世界上有無數種獨特,學生研究思考后,心中就會產生對“獨特”的特殊衷愛,這也是很重要的收獲。
我相信,這樣教,每位同學會自然享受到組合習作原來就這么簡單!
《特殊的葬禮》教學反思11《特殊的葬禮》是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有關環保的記敘文,描寫了昔日旺盛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因人類的亂砍濫伐和用水毫無節制,導致瀑布漸趨枯竭,說明了環境破壞給大自然、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保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對于這樣的環保文章,學生并不陌生,只是文中的瀑布遠在巴西國內,而且現又已枯竭,學生無法再領略到它的容顏。沒有視覺上的真切感受,學生很難產生環保的迫切需要。為了讓學生有真切的體驗,真正從內心有所感悟,課前,我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環節,緊扣“特殊”這一中心,從“讀讀、說說、寫寫”三個層面來教好這篇文章。
一個中心:“特殊”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闭n題是文章的眼睛。揭示課題后,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進行質疑,然后緊緊抓住“這個葬禮特殊在哪兒?”這一中心問題展開教學,激勵學生自主閱讀、探究,使他們成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主人。學生通過自讀,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很快就說出了葬禮的三點特殊性:(1)哀悼的對象特殊。通常葬禮是為死去的人舉行的哀悼形式,這里則為一條大瀑布——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葬禮,的確很特別。(2)主持人很特殊。由國家元首、公務繁忙的巴西總統菲格雷特親自主持葬禮儀式,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的。(3)參加人員非常特殊。參加這次葬禮的人有專家教授、熱愛大自然的人等等,而且人很多,來自世界各地。以上這三點特殊,學生只須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知曉,無須老師作過多的講解。倒是它的第四點特殊,即“舉行葬禮的特殊意義,不是為了紀念或哀悼某個人的離去,而是號召人們保護環境,熱愛地球!”學生不易一下子明白,需要老師著重引導,點撥啟發。
三個基本點:“讀讀、說說、寫寫”
第二課時,我緊承上節課的內容,專門圍繞“為什么要為這條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葬禮?它到底是一條怎樣的瀑布?”展開討論,研究“舉行葬禮的特殊意義”。引導學生反復讀文體會,抓住一些重點詞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體會得很深刻,而且讀得也很有感情。在此基礎上,再借助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讓學生突破時空界限,欣賞到瀑布昔日的雄偉壯觀和今日的奄奄一息。在今昔強烈的對比中,學生的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面對眼前的瀑布,他們暢談了自己的感受,并替瀑布說出了它的心里話。他們的發言異常踴躍,回答非常精彩,不僅認識到了人為的破壞給環境所帶來的危害,更體現出他們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決心。巴西總統菲格雷特主持這次葬禮,無非就是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他在葬禮上所做的動人心弦的演說,為的也是號召大家“保護環境,愛護地球”,這就是舉行這次葬禮的特殊意義所在。所以,一定要指導學生寫好演說辭。由于學生從未寫過演說詞,對于演說辭的格式和要求不太清楚,課上,我有針對地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試著寫寫巴西總統的演說辭。學生們寫得很不錯,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們的肺腑之言,從他們真切的話語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位孩子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善良之心。
整堂課,通過讀讀——說說——寫寫,學生在自讀感悟、情感體驗中,逐步學會了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會了讀中悟情,讀中碰撞出創造思維的火花。語文課也由此變為學生展示自己朗讀水平、交流能力的新天地。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