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匯編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 篇1[設計意圖]
眾所周知“好的習慣將終身受益?!币虼宋覀冇變航處熢谟變簣@的各項工作之中都要加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要以課堂這一主陣地,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形成師生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使幼兒在活動中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更主要的是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在平時的日常活動中,常發現孩子們總能三三兩兩的結伴活動;游戲時,也能友好地進行交流;操作活動時,不為了一些教玩具而爭搶不已。為了能更好地使幼兒學會謙讓,培養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我設計了這節課,意達到如下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多種水果的特點。
2、嘗試制作水果拼盤,體驗活動樂趣。
3、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水果拼盤若干個,各種水果,盤子,牙簽,水果刀,毛巾,桌布。
2、布置水果拼盤的圖片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在本次教學中我著重作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一、創設談話情景,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曾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中,教師從幼兒的生活體驗出發,以幼兒熟悉的生活體驗提出引發性的問題:“客人老師到我們班級來做客,我們怎么招待他們?”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流環境。既能讓幼兒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活動中,又能鞏固幼兒友好待人接物的良好品德,同時很自然地導入,引發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
在本次教學中,我設計了談話、觀察、制作、品嘗4個統領本課的環節。
(1)在觀察這一環節中,我充分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匆豢础⒚幻?、聞一聞,感知水果的特點,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并具有初步自信心,激發他們制作的愿望。符合《新綱要》中提到,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體驗發現的樂趣。
(2)在制作這一環節中,我先請幼兒通過討論:“你最喜歡哪個水果拼盤,為什么?”充分感知水果拼盤的特點。討論中幼兒將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講述出來,從而增加了他們表現的自信。然后讓幼兒自己來品嘗美味的水果拼盤。通過味覺的刺激,更能激發制作的強烈欲望,同時也讓幼兒體會到謙讓的快樂。最后是讓幼兒通過商量——分工——合作,共同制作一個水果拼盤。在這里通過豐富的水果實物及合作制作情節的設計,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的興趣和自信心?;顒又型ㄟ^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符合《新綱要》中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幼兒進行交流,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體現出現代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不光能干,還要會說,會思維。
(3)在品嘗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向客人老師介紹,請客人老師品嘗。進一步鞏固幼兒謙讓習慣的養成。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自信心也就在成功的喜悅中得到提升。我力求做到首尾呼應。整個活動以作客貫穿始終,讓幼兒在“玩中學”“做中練”“學練中玩”,將活動推向高潮。
三、提供有序活動,培養幼兒的文明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準備了豐富的活動內容,可由于幼兒年幼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仍然我行我素,還有少數的幼兒出現搗亂的現象。為了使幼兒能認真的學習,這就需要老師把活動組織得有序有趣,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的文明習慣。在教學中,我先以談話引出,以觀察為鋪墊,以品嘗為手段,讓幼兒在寬松的環境中合作,共同制作水果拼盤。力求使幼兒增進謙讓品質、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切實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尤其在觀察和品嘗這兩個環節中,不僅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更主要的是培養了他們謙讓的良好品質。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參與活動。我事先精心準備了水果拼盤的圖片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還準備了大量的水果和水果拼盤,讓幼兒有美的享受,從而激發他們制作的欲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實踐證明,每一次精心準備的活動,都是培養幼兒文明行為習慣的一條有效途徑。
讓我們在每一次精心準備的活動中,揚起孩子自信的風帆,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長。
說課稿 篇2執教者:程璐
地點:武漢市江夏區鄭店中學初二(6)班教室
時間:20xx年4月30日
目標:
1、知識目標:弄清說明的層次、說明的方法、體會語言的生動準確
2、能力目標:速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感情
重點:學習說明的層次、語言特色、寫法特點
難點:①文章較長;②層次關系難以把握
設想:運用“巧妙裁剪”法,長文短教,上成讓學生充分活動的說讀課——即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選點進行說的話動,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學習。
課時:一課時
操作:
一、導入:
①請同學們一起說,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是——《時間的腳印》(板書)
②時間有腳印,可見這個標題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根據預習,我們知道時間的腳印,實際上是指——時間的記錄,將石頭對時間的記錄說成是時間的腳印,可見標題還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磥泶蠹翌A習得很好!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15分鐘)
下面我們來讀課文。這篇文章很長,共有31個自然段,我們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聲的讀,而應帶著問題,快速的默讀。
頤搶此俁粒一起解決三個問題?
1、跳讀:貼標題。
我這里有五個小標題,“時間漫談”、“石頭的毀滅與新生”、“石頭上的故事”、“讀懂記錄,造福人類”。它們分別可以歸納一些段落的內容,請將它們寫到這些段落的開頭,作為小標題。
如:1-5段講了生活中的時間與大自然中的時間,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邊貼上小標題“時間漫談”。大家照著將其它的標題貼上去。
2、尋讀,說過渡。
課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話,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請找出幾個這樣的例子,說說它們各自承啟了哪些內容。怎么說?這樣說:“……”是過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巖石是怎樣記下時間的呢?”是過渡段,它表明下面將要介紹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
3、掃讀,講故事。
這篇文章為我們分析了巖石記錄時間的奇異功能,它們是原始的“鐘表”,述說著遠古的故事。請你掃讀課文三、四部分,講述一個巖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礫巖中包含著從前的鵝卵石 ……此處隱藏2324個字……
設計意圖:小結部分與導入前后呼應,同時在課堂結束知識讓學生的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以升華。
七、板書設計
這種結構式的板書設計可使知識條理更加清晰,層析更加分明,重難點更加突出,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和完整。
說課稿 篇4一、教學內容的說明:(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對小數和分數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知識的開始,同時又是學習小數四則計算的基礎。
信息窗呈現了三個同學用游標卡尺測量綠毛龜蛋長徑和寬徑的情境,通過學生質疑測量同一個蛋的長度,為什么兩人讀數不一樣的問題,引入對小數的近似數知識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體現數學學習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據本節課的具體內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把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后再求它的近似值。能正確區分改寫和保留的要求以及各自的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值的方法。使學生理解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度就越高。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情境圖引出怎樣求小數的近似數,學生在教師 的指導下探索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區分改寫和保留的不同要求和方法。
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遷移到新知,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利用已掌握知識探索新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體會知識間的緊密聯系,體驗獲取新知的樂趣。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會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值;理解保留位數越多,精確度就越高。
教學難點是:
理解保留和精確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以及保留位數越多,精確度越高。
三、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教法:教學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學法: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難點,按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主要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概括應用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為了全面、準確地引導學生探索發現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實現教學目標,我努力抓住學生的思維生長點組織教學,設計了復習舊知,探索新知,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復習導入
這一環節我設置了兩個習題:
1、把下面各數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
986534 58741 32100 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數?
32( )64532萬 47( )05047萬
在此環節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為后面的學習做好知識遷移的準備。
第二個環節:探索新知
這一環節有兩個知識點:求小數的近似數;把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求小數的近似數:我先出示課本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從圖中能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問題,為什么小華、小明兩個人說的不一樣?教師可以說明由于兩個學生對測量結果要求的精確程度不同,就會出現同一個小數的不同近似數,然后引導學生說一說小華說的是幾位小數?小明說的是什么數?
通過學生的回答師作說明:近似數的結果是一位小數就是將原小數保留一位小數,結果是整數就是將原數保留整數從而引導學生仿照求整數近似數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來求小數的近似數:
出示:3.94保留一位小數是多少?3.94保留整數是多少?
學生分組討論,自主探索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再通過學生的匯報,總結出:求小數的近似數和整數一樣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求近似數時,的數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小組討論:比較3.9和4與精確值3.94比較誰更接近3.94??偨Y出: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度越高,保留的位數越少,精確度越低。
再出示:綠毛龜蛋(2.04厘米)的寬徑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數)并讓學生思考:末尾的0可不可以省略,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保留位數不同,精確度也不同,而且0在這里也起到了占位的作用。為了鞏固這一知識,我設計了一個動手測量課桌的活動,比一比誰的結果更精確,說明理由。
第二個知識點:把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出示課本71頁材料,引導學生閱讀材料,說一說能獲得哪些信息,并提出相關問題。
(1)把17540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什么?
先讓學生嘗試改寫,根據學生的情況,如果有正確的改寫可以先讓學生講解他的方法,如果沒有,老師可作說明:改寫時在萬位后面點上小數點,寫上萬字,去掉小數末尾的0就可以了。
(2)20xx年全國禽蛋類產量約是多少億千克呢?(保留整數)把28795000000改寫成用億
作單位的數,讓同學們獨自探索方法,同桌交流,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出287.95億的近似數。
第三個環節:鞏固練習
在這一環節安排了自主練習的4個小題。
1-3題是用多種形式鞏固求小數近似數的基本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關注有困難的學生,切實鞏固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
4題用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是如何改寫的。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
為了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我讓學生共同回憶本節課研究了哪些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你有哪些收獲?自己在學習上有哪些提高?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增強對遷移推理的數學思想的認識。
布置作業:
針對學生的差異布置適當的作業,既能使學生掌握知識,又能使有余力的學生得到提高。
板書設計:
板書作為課堂教學語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具有啟發性、藝術性、實用性,所以本節課我注重發揮其引導功能,做了一下設計:
求小數的近似數
保留整數:3.944
保留一位小數:3.943.9
2.04厘米2.0厘米
1754000=175.4萬
28795000000=287.95億288億
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觀察、比較。全面系統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