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合集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一、 我說課的題目是《馬說》,它是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五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通篇寫馬,實則寫人。以千里馬不遇伯樂喻賢才難遇明主,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文章對自己不著一字,憤懣不平之情和窮困潦倒之感卻充溢其中。
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引發學生的思考:當代千里馬是否也要依賴于伯樂?
通過這篇文章的教學,我準備達到以下目標:
1、 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這一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 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因為新課標提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的要求
3、 引導學生認識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樹立遠大理想,不斷完善自身素質,成為堅毅、執著、博學、謙遜的人才”的育人目標。
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來表述自己的觀點,生動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
在教學思路和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幾點:
1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2語文學習要與時俱進,引導學生充分正確地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并且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按照以上思路,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后及時復習鞏固等。經過自學,應基本讀準字音、理解課文內容。 2誦讀品味法 要求學生在,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后,能通過反復朗讀,讀出文中的韻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讀可以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熱愛優秀文化的精神。
3創造性學習法 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新的精神。
二、課前預習
1、 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給生字注音;
2、 對照課文注釋與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讀懂課文大意;并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
3、 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有關韓愈及有關“馬”的資料和文學作品。
新課標提出“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之所以布置這樣的預習題目,它的好處在于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教學過程
1 馬的世界 讓學生總結帶“馬”字的成語及與馬有關的文學作品。
這種導入既鍛煉了學生自己動手查閱資料的能力,又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還將他們帶入了文章情境。
2 解讀標題 標題為“馬說”,實則為“說說馬”,即發表一些關于“馬”的看法,于是引出對“說”這種體裁的介紹。(用多媒體展示)
3 講解背景故事 這一項由學生自己完成。
4 朗讀課文,解讀文本
葉圣陶語“非讀無以訓練語感,非讀無以激發美感”
當今語文教改氣氛活躍,新觀念、新教法層出不窮,但溯本求源,探其精髓,都要求勿忘“讀”這個本。所以,這個環節就是“邊探究文本邊朗讀,解讀到一定的深度,朗讀也到位了。”按照這樣的指導思想:
第一步:探討“食”字的讀法,帶動對這個字的理解,然后教師范讀。范讀是為了體現教師的示范和楷模作用。
第二步 一個學生朗讀,然后全體朗讀。這樣是為了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
第三步細讀課文、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著重詞語解釋和句子翻譯,將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全班進行交流?;居蓪W生自己解決,教師點撥,同時引導學生劃出本課的重點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見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教師進行歸類板書。(課件展示板書)
新課標要求學生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我設計這個環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掃清字詞障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并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通假現象,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能力。
第四步 個別學生朗讀,學生集體評議,并說明理由。這樣學生的誦讀必須建立在對文章的理解上。學生的評議可能回涉及到這么幾點:(1)5個“也”字句的語氣(2)最后一段刻畫食馬者愚妄無知嘴臉的句子和自問自答的句子的語氣。(3)整篇文章所蘊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p>
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疑”和幫助“解疑”。
第五步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把握正確語感、語氣進行朗讀。
5 精品細讀 教師此時應提出提綱挈領的問題讓學生對文章做更深一步的理解?!白髡叩挠^點是什么?依據是什么?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至此,學生已較透徹地把握了文章。接下來該呈現出文章最實質的內核了,“文章是說馬,但作者真的只想說馬嗎?”學生就很容易找出“千里馬、食馬者、伯樂”的寓意了。
6了解作者 依據文章推測作者此時的處境和所懷有的感情。然后讓學生介紹查閱資料所了解到的韓愈,和剛才的推測相印證。如有欠缺,教師作補充。
7 情感延伸 你如何看待當代社會千里馬與伯樂的關系?
對這個問題,教師應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對較消極的學生要適當地進行鼓勵。
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澳芫瓦m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我設計這一環節, 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8 網絡大看臺
我在 ……此處隱藏14580個字……/p>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記一記不認識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記生字的辦法,并互相讀一讀課文。
3、帶著閱讀提示里面的問題默讀課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問題: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
4、小組交流并匯報讀書的收獲。
注:作者寫了童年讀“香煙人”小畫片,讀連環畫,到小鎮的文化站讀圖書、文藝書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來了》得了“甲優”,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師夸我“嵌”字用得傳神。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體會情感
1、再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樣讀書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樣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讀幾遍,畫出相關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組交流讀書的體會。
3、全班匯報交流讀書體會:班級交流
(1)、通過重點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愛讀書這種情感貫穿始終:看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時的津津有味,看連環畫時的廢寢忘食,讀文藝書籍時的不求甚解,讀中外名著時的如醉如癡。正是不斷地在書里如饑似渴地汲取營養,才不斷地成長起來。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時光時才感到那樣的愉悅。
(2)、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寫作體驗來理解,來談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學習并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和讀書方法──博覽群書,入情入境,做讀書筆記,會借鑒運用等。
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
通過剛才的交流,你理解為什么把書比作“長生果”了嗎?
引導學生理解:
長生果,指營養極其豐富。將書比喻為“長生果”,意思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營養。作者就是在書的引領下寫作越來越成熟的。
將書譽為長生果,作者對書的鐘愛可見一斑。文中真實地回顧了作者少時與書的故事,使作者酷愛讀書的情景再現在我們眼前。
小結:看來書真正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讀書的味道,還是這樣讓人心醉。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讓我們下去搜集關于讀書的名言,體會讀書的樂趣吧。
說課稿 篇10一、說教材
1、 課文內容
本文記敘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一位口技人高超的技藝,令人深切感受到這一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
2、 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立
知識目標:掌握積累本文一些重點虛實詞的用法。如: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表時間的詞,數詞的異用等。
能力目標:學習本文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并能在作文中運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深切感受口技這一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藝術的熱情。
重點放在字詞的落實積累上,難點放在本文表現手法的研究上。
3、學情分析
同學們已經學過了許多文言文了,有了一定學文言文的基礎,學起來應該不太吃力。另處,本文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弦,學生應該很感興趣。
二、說教法
本課擬采用下列教學方法:
1、 朗讀法:“書讀百篇,其義自現?!边@是學文言文的好方法。
2、 發現法:本課難點的突破擬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得出結論。
3、 討論法:和發現法配合使用,引導學生發揮集體智慧,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三、說學法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讓學生發現問題,教給學生學法。這正是實現葉圣陶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達到不教”的目標。
1、 朗讀法:反復朗讀,明了意思,領悟寫法。
2、 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 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四、說教學程序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交待學習要求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篇課文《口技》,這里說“研究”而不說“學習”,是希望本節課同學們要以研究的態度,發現的精神來學習這節課。
(這樣導入,直奔主題。針對教師講,學生記的情況,強調學習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聽讀課文,請你發現
1、文中有一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內容,請發現,找出來。
2、文中有一個字可以拎起全篇,請發現,找出來。
(這樣切入應該說是比較省力的,扣一句話,一個字就可以把握全篇。)
(三)、研究課文
1、文章是如何表現口技表演之“善”的?找出相關的語句,研究一下。
2、請你說話:
用“口技人表演之善,從 這幾句可以看出,它寫出了 。說說你的研究成果。
3、 請你歸結
文章表現口技人表演之善,主要表現在
①對 的描摹 ②用 和 的烘托
4、請你思悟
研究了本文表現口技表演人表演之善的方法,對我們今后的寫作有什么啟迪?請說說看。 (這一步的研究,嚴格遵循了發現事物,研究事物的一般規律,確立目標——分析材料——交流看法——得出結論——應用規律)
(四)、請你發現、落實字詞
1、概括老師的示例,分組發現
第一組:發現文中用法特別的字詞
第二組:發現文中古今異義的字詞
第三組:發現文中表示時間的字詞
第四組:發現文中一詞多義的字詞
2、交流
3、請你做做,課堂訓練
(這一步注重讓學生個別發現,然后集體交流,以點江成面,既可以注重學生個人的發現,又可形成完整的知識休系。)
(五)、課堂小結
(六)、板書設計
(七)、時間分配
導入 2分鐘
聽課文,整體感知 5分鐘
研究課文 15分鐘
發現,落實字詞 10分鐘
課堂訓練 5分鐘
機動時間 3分鐘
五、幾個設計理念的闡釋
1、 設計中充分貫徹新課標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2、 設計中遵循發現事物,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關鍵詞為“發現” 、“研究”
3、本課在嘗試一種的新的課型:無提問課。課中沒有或很少有教師的提問
林嗣環《口技》導學案7
班級: 姓名: 主備人: 莫麗宏 審核 :
課題 口 技 課型 新課 授課時間 20xx
學習
目標 教學目標:
1、領悟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2、理解課文描寫層次的有條不紊;理解側面描寫與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語言,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文言詞匯。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描寫層次的有條不紊;理解側面描寫與烘托手法的作用。
2、揣摩語言,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文言詞匯。
教學難點:
領悟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