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說課稿范文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說課稿 篇1一、活動內容選擇
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多元智能創意主題活動《冬日暖洋洋》中真溫暖主題生成,在冬季選擇這樣一個活動,我覺得選材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季節特點。
二、具體活動目標確定
冬天里,圍巾是每天都能用到,每個小朋友都有圍巾,但是一般孩子都是家長代勞,所以確立目標1:嘗試打圍巾結;另外,圍巾除了保暖外,還有打扮自己作用,為了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確立目標2:樂于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由于幼兒嘗試動手打圍巾結,所以必須人手一條圍巾,四十多條圍巾,很好教育機會,所以確立目標3:觀察各種各樣圍巾,這也是對幼兒觀察能力一種培養。
三、教材分析及幼兒分析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它涉及到了藝術領域、語言領域、科學領域三個方面,對于我們這個地區來講,圍巾在冬季比較常見,但是圍巾也包括冬季保暖圍巾和秋冬防風沙、打扮自己紗巾,幼兒自備了各種各樣圍巾進行系圍巾和觀察圍巾,教材選擇適合大班幼兒水平及特點?;谖野嘤變合矚g動手操作,所以這一活動很適合我班幼兒。
四、重點和難點
本次活動重點是觀察不同形狀圍巾。通過與同伴選圍巾對比觀察,教師細心引導一步一步得以突破?;顒与y點在于嘗試打圍巾結,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教師首先請小朋友想想媽媽平常怎樣系圍巾或媽媽怎樣給你系圍巾,再動手試一試,請個別幼兒展示圍巾系法,教師給予充分肯定,并引導幼兒可以大膽想象,設計出自己認為更漂亮圍巾系法,從而突破難點。
五、準備工作
根據活動需要,在活動前發動了幼兒園和本班幼兒帶了各種各樣圍巾并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余,便于幼兒選擇,為活動提供了充分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為幼兒準備了關于圍巾系法幻燈片及舒緩音樂作為背景。我還選擇了比較有活力音樂作為圍巾展示音樂,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為了鼓勵幼兒展示,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獎狀,為了烘托頒獎時熱烈氣氛,特意配了頒獎音樂。
六、過程及相關策略
開始由班級前面展示圍巾,直接引出舉辦圍巾展覽會,請幼兒參加。選擇自己滿意圍巾進行觀察、與同伴圍巾進行對比,幼兒通過對比就會發現圍巾花紋、形狀、顏色、質地、款式、厚薄等方面不同,既然有這么多圍巾,就給幼兒一個表述自己喜愛機會說一說自己喜歡什么樣圍巾及其原因,幼兒有說到暖和,自然引到,圍巾用途,幼兒有說到打扮自己,自然導入到幼兒練習打圍巾結,并請個別幼兒向大家展示打圍巾結方法,再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和創造力,用各種方法把圍巾系在頭上、脖子上、腰上等,為了使每一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機會,我設計了一個圍巾展示表演,請每一名幼兒都做小模特進行表演,并對幼兒進行了分組,我也融入到幼兒中間去進行表演,激發幼兒興趣。為了對小朋友表演進行肯定,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最佳獎和優秀獎獎狀,以幼兒提名,老師記錄形式進行,為了保護幼兒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了小組獎獎狀,使獎勵既突出了個別,又面向了全體,最后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為獲獎幼兒頒獎。
七、活動反思
從整體來講,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一些優點或閃光之處:
1、從幼兒身邊選材,離幼兒生活很近,符合季節特點。
2、我為活動做了充分準備,在活動前發動了幼兒園和本班幼兒帶了各種各樣圍巾并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余,便于幼兒選擇,為活動提供了充分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為幼兒準備了關于圍巾系法幻燈片及舒緩音樂作為背景。我還選擇了比較有活力音樂作為圍巾展示音樂,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為了鼓勵幼兒展示,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單項獎獎狀,為了保護幼兒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了小組獎獎狀,使獎勵既突出了個別,又面向了全體,為了烘托頒獎時熱烈氣氛,特意配了頒獎音樂。
3、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得比較積極,很開心,所以我認為他們很喜歡這次活動。整個活動環節設計,層層深入,教師對活動也很投入,融入到幼兒中間去了,活動目標還是完成得很好。
4、我覺得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為獲獎幼兒頒獎很好,這樣幼兒覺得自己被重視,"園長給我頒獎了"有自豪感。
5、大多數幼兒都愿意動手系圍巾,并且想象力、創造力很豐富。
6、在圍巾展示表演時候,整個活動掀起了一個高潮,幼兒愿意表現自己,敢于表現自己,大部分幼兒音樂表現力都很好。
但是,對于本次活動我覺得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幼兒表達得不夠積極,原因:在觀察各種各樣圍巾時,是不是先請幼兒到前面看一看、摸一摸,然后不拿圍巾回座位更利于幼兒觀察,或者直接在座位上看?幼兒把圍巾取回去之后,大多數幼兒都是把自己圍巾和身邊小朋友進行比較,這樣有局限性,本來很明顯不同之處,需要老師引導才能發現,而且有圍巾在手里,他們更關注是手里圍巾本身而不是表達發現。
2、在說圍巾有什么用時候,教師有些拖,在張碩研說好看時候,我就應該及時總結收住,圍巾還可以打扮自己,導入到下一個環節,不必非說出毛線織圍巾是保暖,紗巾可以擋風沙、打扮自己。
3、整個活動時間長了,以至于后來頒獎時候很匆忙,教師都把小組獎給落下了。
幼兒園說課稿 篇2一、分析教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我們都知道,鐘表是幼兒比較熟悉的東西之一。本節課要求幼兒對整點、半點的認識,是幼兒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一般來說,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二、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了解時鐘的功能、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 ……此處隱藏2071個字……的含義。“你認識哪些標志?它有什么含義?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個環節:標志小游戲,加強對標志認識的環節,需4左右分鐘,教師準備各種標志的圖片,讓幼兒快速認出是什么標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誰的反應快。這環節是難點。
在游戲中幼兒對常見標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并保持了濃厚的持續探究的愿望,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第四個環節:過渡環節,需1分鐘,討論設計圖標,請幼兒想一想,我們幼兒園什么地方需要掛上標志?設計什么樣的標志?同時把幼兒引到坐位上。
幼兒園說課稿 篇4一、設計意圖
歌曲《夏天歌》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感知必須借助于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并能夠傾聽同伴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二、目標定位
從中班幼兒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強弱節奏,學會用愉快情緒演唱歌曲并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有關特征,懂得夏季衛生重要。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快樂。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理解歌曲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用愉快情緒演唱歌曲?;顒与y點是:能傾聽同伴歌聲、協調一致地對唱。
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戲之中,我作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夏天》主題活動,了解夏天主要特征。
2.物質準備:關于歌曲圖片、歌曲磁帶。
三、教法學法
新《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袘η笮纬珊献魈骄渴綆熒?、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我采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視覺,用語言和音樂熏陶幫助他們輕松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采用難點前置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強弱節奏,并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強弱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年齡特點,采用游戲對唱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主體,教師“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學習和體驗,采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夏天風景——雷雨過后,青蛙呱呱叫)
教師:什么季節到了?
幼兒:夏天歌了。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
師幼互動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松和諧環境,激發幼兒積極回應老師提問,開放性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有關夏天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內容,巧妙地借助圖片所展示圖像,幫助幼兒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重點內容:通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節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方式提問:“夏天歌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展示雷聲和蛙聲節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詞,并用動作區分強弱節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
提問:夏天歌了,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他們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認識,使他們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引導。歌曲前半段與后半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
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后,唱出自己最喜歡一句并不難。并且,中班孩子已有一定表現欲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后,使以往枯燥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并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毒V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幼兒更應給予積極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后半段,提問:歌曲里還唱了些什么?
出示圖片,提示幼兒學念后半段歌詞。后半段歌詞比較多,幼兒記憶時相對要困難一些,因此,除了圖片提示之外,我還采用教師語言暗示、動作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熟記。
2、用幾種不同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前半段歌曲基礎上,對歌曲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領唱。
3、分組對唱歌曲(問答式對唱前半段、集體合唱后半段)
問答式前半段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采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后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機會,讓幼兒在不同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情緒,以及三拍子強弱節奏?!毒V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采用多種對唱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一種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一種學習方式。
(四)活動延伸
夏天歌了,小朋友們特別高興,因為夏天有許多與春天不一樣地方,我們去找找看,把夏天這些特別地方編進歌詞里,唱給大家聽。
活動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本領,并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喜悅,以增強他們自信心。孩子們在夏天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夏天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復練習機會。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