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說課稿范文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這節課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下冊P83頁的例題(有變化)、想想做做第1—4題。
2.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乘除法和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計算器探索積的一些變化規律,掌握這些規律,為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乘除法運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做好準備。
教材首先出示36×30=1080,以填表的形式呈現,讓學生依據給出的乘法算式,借助計算器探索當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一個數,得到的積會有什么變化,引導學生作出猜想。再列舉一些例子,用計算器計算來驗證猜想。我認為36×30=1080、36×60=2160、36×300=10800的積不便于學生比較,就將例題改為37×3=111、37×6=222、37×12=444等,引導學生觀察,學生比較容易發現規律,提出猜想,用計算器進行驗證。由于研究的是關于運算的規律,勢必涉及較大數的計算,為了將學生的思維從繁雜的計算中解脫出來,使學生更加關注規律的發現過程,所以用計算器作為探索規律的工具。
3.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認識,我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借助計算器的計算,使學生探索并掌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隨著乘幾的變化規律。
(2)使學生在利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經歷觀察、比較、猜想、驗證和歸納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體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獲得一些探索數學規律的經驗,發展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動中感受數學結論的嚴謹性與正確性,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4.教學重點:使學生探索并掌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隨著乘幾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在探索和發現規律上,能更多的體驗一般策略和方法,發展數學思考。
5.課前準備:課件、學生每人計算器一個、學生每人一張空白表格。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用計算器探索積的變化規律,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學法:借助計算器,通過觀察交流,讓學生經歷提出猜想、驗證猜想、表述規律、應用規律的自主探索過程,獲得探索數學規律的經驗。
三、說教學過程
結合本課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1.情境引入,猜想規律
(1)課件出示師專附屬小學和希望小學教學條件的照片,創設我校師生為希望小學捐款買書的情境,已知每套書37元,買3套多少元?買6套?買12套?買27套呢?不僅使學生感知捐款的意義,還為學生學習新知創設熟悉的情景。
(2)引導學生列出第一個問題的算式,用計算器計算出結果。并使學生清楚地知道算式中的三個數分別叫做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和積。
一個因數
另一個因數、積、積的變化
(1)
37
3
111
(2)
37
3×2
111×2
(3)
37
3×4
111×4
(4)
37
3×9
111×9
(3)引導學生列出其余問題的算式。
(4)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積會怎樣變化。提出猜想: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隨著乘幾。
『設計理念』這樣的設計是想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感及提出數學猜想的意識和能力。
2.動手操作,驗證規律
(1)首先讓學生獨立用計算器計算出每題的結果并將得到的積與原來的積進行比較,然后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初步驗證猜想,老師進行小結:經過實際計算,發現這里每一題的計算結果都符合先前的猜想。并進一步提出:這個猜想是不是適合所有的乘法算式?
一個因數
另一個因數
積
積的變化
(1)
37
3
111
111
(2)
37
3×2
222
111×2
(3)
37
3×4
444
111×4
(4)
37
3×9
999
111×9
(2)引導學生舉例,進一步驗證猜想。同桌相互合作,寫出任意一組算式: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一個數。用計算器算出結果,進行比較。全班交流,通過交流進一步確認猜想成立。
(3)語言表述規律,小結探索方法。首先讓學生說規律,然后講出探索的方法:如用計算器計算,提出猜想、驗證猜想、不完全歸納等。
『設計理念』新課標當中指出: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來。因此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充分利用計算器,運用不完全歸納法,通過具體豐富的實例驗證猜想,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準確地描述自己發現的規律。引導學生掌握數學規律與知識的獲得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使學生終生受益。
3.實踐運用,鞏固規律
(1)課本P83想想做做第1題。采用題組的形式讓學生應用規律直接寫出乘法算式的積。完成后再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積的變化規律。
(2)用規律解釋口算、筆算、和簡算。
口算:16×5=16×500=16×5000=
豎式計算:17×517×5017×500
簡便計算:125×48=125×8×6
讓學生口頭回答,體會積的變化規律的應用,進一步明確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筆算方法,以及積的變化規律在乘法計算中的巧妙應用。
(3)補充題:20xx年的奧運會在北京舉行,小明的爸爸決定去北京觀看一些比賽項目,為中國健兒加油。
……此處隱藏15193個字……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學情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理解和掌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斷真分數和假分數,加深對分數認識的理解。會進行假分數與整數的互換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實踐、創新、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探索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正確判斷真分數和假分數。
難點: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五、說設計理念:
(一)自主探索,以學生發展為本。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分數的初步熟悉,本節課在教學思路上突出學生學的過程,力求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概括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數感,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操作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線。
實踐操作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源泉,本節課以實踐操作為切入點,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學生通過做分數、觀察、分類、合作交流等實際活動中,熟悉、理解了新知,使學生能具體的感受真分數、假分數。
六、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自己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因為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概念的形成是認識的發展過程,也就是在對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較、抽象的基礎上,概括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斷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同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升了思維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師只是一個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七、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來到我們班,我希望我們班的全體學生向在座的所有老師們問好!
全班學生:老師,你們好。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全體學生起立輕松的唱歌曲《小鳥 小鳥》
三、導入
1 .復習:2/3、6/7 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2 .說出 5/6、3/4、7/8的分數單位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四、教學實施
師:出示分數1/4,問:如何用涂色在圓片中表示出來,說說把什么作為單位“1”,它表示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1、 教學例1
① 出示題目:(課件)
分別用涂色表示下面各分數,說說把什么作為單位“1”,表示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小組動手合作)
1/3、3/4、5/6
② 集體訂正,課件出示:
2、 教學例2
師:出示分數5/4,問:如何用涂色在圓片中表示出來,說說把什么作為單位“1”,它表示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① 出示題目:(課件)
分別用涂色表示下面各分數,說說把什么作為單位“1”,表示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小組動手合作)
4/4、7/4、11/5
②集體訂正,課件出示:
3、比較例1和例2兩組分數,把這些分數按分子和分母的大小進行分類,你們把它們分成幾類呢?(小組合作 共同探究)
4、揭示真分數與假分數概念
①.提問:比較1/3、3/4、5/6三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大???這些分數比1 大還是比1 ?。坎⒄f明理由。
②.學生觀察后,試著回答。
學生:(第一個圓)平均分成了3 份,這樣的3 份也就是一個整圓,表示1 ,而陰影部分只有1 份,所以比l 小。再請學生分別說出另外兩個分數。
③.老師指出:像上面的3 個分數都是真分數。我們過去接觸過的分數,大都是真分數。那么,你能說說什么叫真分數嗎?
④.讓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師問:像1/3、3/4、5/6這些分數比1大,還是比1???
板書:
第一類:
1/3 3/4 5/6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
⑤老師再出示例2 中圖形的教具。
⑥.請學生分別用分數表示每組圖形中的陰影部分。
提問:第一幅圖中,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幾份?表示有這樣的幾份?怎樣用分數表示?
老師強調:第二組圖和第三組圖中每個圓都表示“1”。
⑦.比較4/4、7/4、11/5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與1 比較。學生觀察圖,試著進行比較,與同桌交流。老師指名回答: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整個圓,所以等于1 ; 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1個圓還多,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2個圓還多,所以和都比1 大。
⑧.老師指出:像4/4、7/4、11/5這樣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
第二類:
4/4 7/4 11/5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
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5、請學生舉出一些假分數的例子,引導學生多舉一些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數。
五、練習鞏固
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54頁的“做一做”。
(l)學生先獨立完成第1 題,然后訂正。
(2)學生再獨立完成第2 題,引導學生觀察:表示真分數的點和表示假分數的點,分別在直線的哪一段上?
六、思維訓練
(一)、1、在分數 a/9 中,當a小于( )時,它是真分數;當a大于或等于( )時,它是假分數。
2、在分數 a/8 (a>0)中,當a小于或等于( )時,它是假分數;當a大于( )時,它是真分數。
3、分數單位是 1/10 的最小真分數是( ),最小假分數是( )。
(三)、判斷:
1、假分數都比1大。( )
2、 1/3 、2/3 、3/3 這三個分數都是真分數。( )
3、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數是真分數。( )
4、假分數的分子不小于分母。( )
(四)1、寫出所有分母是8的真分數:
2、寫出所有分子是8的假分數:
3、寫出4個分母是8的假分數:
七、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真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數小于1 ;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數相等,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通過學習,要會正確區分哪個分數是真分數,哪個分數是假分數,并會正確應用概念靈活解題。
文檔為doc格式